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640854
 靜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四聖諦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聲聞菩提
作者: 靜靜 日期: 2015.06.28  天氣:  心情:
「聲聞」一詞:大乘佛教稱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時信徒直接聽開示,聲聞就是聽佛陀開示修四聖諦的人。他們因通過聽聞佛祖的音聲而悟道,就稱他們為聲聞。大乘佛教劃分了:菩薩乘(大乘);緣覺乘(中乘);聲聞乘(小乘)。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根據巴利聖典《中部•基多山經》,佛陀將修行者分成七類賢聖:

1.隨信行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不能以慧見盡除各種漏,但對如來有一定稱度的尊敬,因此他們將會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2.隨法行人:一些人不能親身證悟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不能以慧見盡除各種漏,他們智慧雖然不銳利,但對如來講授的法能清楚理解,因此他們將會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3.信解脫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但他們有慧見,盡除了一些漏;他們對如來建立一份有根基、堅固的敬信。

4.見到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能以智慧透徹了解和深入觀察。

5.身證人:一些人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安住在證吾之中,他們有慧見,盡除了一些漏。

6.慧解脫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但有慧見而得漏盡。

7.俱解脫人:一些人親身觸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安住在證悟之中,及有慧見而得漏盡。

按巴利三藏《長部•沙門果經》等記載,聲聞又可依據不同果位分為四向四果:

初果須陀洹(巴利文:sotāpatti)

二果斯陀含(巴利文:sakadāgāmitā)

三果阿那含(巴利文:anāgāmitā)

四果阿羅漢(巴利文:arahatta)

根據信眾修行程度可能分別在修行中或已獲得某果位。

佛所說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者。證聲聞菩提即阿羅漢果,證緣覺菩提即辟支佛果,此二雖得解脫生死而不得謂無上菩提;要得諸佛無上菩提,才是真正菩提。辨明三種菩提,須捨劣取勝。
標籤:
瀏覽次數:185    人氣指數:38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四聖諦
 
住戶回應
 
時間:2015-06-29 02:30
她, 55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29 02:27
她, 55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29 02:23
她, 55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29 02:20
她, 55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