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86303
 無照&天蠍&B型滾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檢察官小六兒子被成大誤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男人女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長期亂吞藥 男子雙腎萎縮
作者: 無照&天蠍&B型滾 日期: 2009.03.05  天氣:  心情:

長期亂吞藥 男子雙腎萎縮 需終身洗腎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3/04 15:05"

長期亂吃藥,小心腎衰竭!一位鄭先生,長期濫用成藥,最後導致雙側萎縮、必須終身洗腎,醫師提醒,慢性腎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民眾腎功能應定期檢測,有醫院則推出腎功能計算系統、供各科醫師參考,避免患者「用錯藥」。(徐韻翔報導)

一位60歲的鄭先生,最近因為胃口不好、胸悶就醫,檢查發現,這名男子的雙側腎臟嚴重萎縮,進一步追查,原來他多年來,無論是頭痛、感冒或是牙痛,都擅自買成藥吃,長期亂吞成藥腎臟功能變差,導致鄭先生必須面臨終身洗腎的命運。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林裕峰表示,台灣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腎病,每年新增洗腎病患大約有8000人,亂吃成藥便是其中一項主因,此外,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也恐怕會增加兩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而年紀大、心血管疾病和痛風用藥,也可能增加腎臟負擔,因此,定期監控腎臟健康狀況,不容忽視。

令人憂心的是,醫師說,慢性腎病在早期與中期,並沒有明顯症狀,粗估國內約有九成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腎功能已經亮燈,再加上若非腎臟科醫師開藥又忽略腎功能傷害評估,就容易讓腎臟置身衰竭風險,提醒四十歲以上成人,以及有長期用藥習慣者,應定期作腎功能檢查。雙和醫院也推出「腎絲球過濾率計算系統」,當病患在各科就診時,會主動顯示患者接受檢測後的腎功能狀況,提醒醫師處方時,避免開立具腎毒性藥物或顯影劑,並提供醫師作為參考依據。

===========

醫師提醒5警訊 小心顧好腎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3/05 04:09"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署立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林裕?提醒,民眾可透過幾項症狀與檢查,保護自己腎臟健康,他提供「泡、水、高、貧、倦」口訣及「護腎33」作法。

若發現以下症狀,最好儘快就醫:

「泡」: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水」: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

「高」:高血壓。

「貧」:不明原因的貧血。

「倦」: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慢性腎臟病患要記得「護腎33」,就是每3個月定期回診,進行量血壓、驗尿、驗血3種檢查。

========
醫師:頸部有腫塊可能是鼻咽癌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3/04 14:57"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4日電)台中縣大里市仁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正勳表示,如果發現頸部有莫名的腫塊,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很有可能是罹患鼻咽癌。

張正勳指出,有1名中年男子的頸部突然發現腫塊,確定罹患鼻咽癌,目前正接受化療中。這名男子從發現腫塊到確定罹患鼻咽癌不到兩週的時間,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正勳呼籲民眾若有類似症狀要立刻到醫院檢查,切勿延誤就醫,確保身體健康。

這名年紀約40歲的中年男子,身材壯碩,日前頸部突然有腫塊發生,隨即到仁愛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發現頸部淋巴結已呈中央壞死現象,組織切片確定為鼻咽癌,現在已轉介至腫瘤治療科進行後續追蹤治療。

由於這名男子並沒有鼻咽癌的家族病史,而且從發現腫塊到確認罹患鼻咽癌,只有短短10多天的時間,張正勳特別提醒民眾,對於這種症狀千萬不能大意。

張正勳表示,鼻咽腔位於口腔上端和鼻腔後方的交界處,正好在頭顱中央,因為位置相當特殊,所以早期鼻咽癌不易診斷,唯有民眾提高警覺才能及早發現。

鼻咽癌好發於40至50歲的壯年期,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各省與台灣地區常見的癌症,也是台灣地區10大癌症之一,依據統計資料,台灣地區男性每10萬人每年罹患鼻咽癌人數為7.7人,美國為0.63人,日本為0.27人。

張正勳指出,發生鼻咽癌的原因包括許多因素,經過研究結果顯示,可能與遺傳因子、EB病毒感染、環境因素有關。

鼻咽癌的症狀包括有:頸部腫塊、鼻涕或痰帶血絲、鼻塞、濃鼻涕、耳塞、耳鳴,以及聽力障礙等。

張正勳強調,如果民眾發生持續性流鼻血,特別是好幾個月流鼻涕或痰液有血絲,單側頸部淋巴結腫塊,以及單側耳鳴或耳悶塞感,而且祖籍為福建、廣州、香港、台灣者,就有可能是罹患鼻咽癌。980304
標籤:
瀏覽次數:71    人氣指數:7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檢察官小六兒子被成大誤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男人女人~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