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59785
 媛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奇摩公益專欄-日本地震賬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中各國中、國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人人聞震變色,台灣實應加強
作者: 媛柔 日期: 2011.03.12  天氣:  心情:
 
      人人聞震變色,台灣實應加強防震訓練。-『地牛翻身 板塊推擠 「台灣須防強震」』**本文摘自蘋果新聞
 
2011年 03月12日

        【王玉樹、李姿慧、栗筱雯╱台北報導】亞洲地區從上月下旬至昨接二連三發生大地震,引起不少民眾恐慌,昨網路上也有民眾重提超級月亮可能造成地球災難的傳言,氣象局昨表示,這是沒有根據的傳言。不過,有學者認為,太平洋板塊近期變動影響鄰近板塊穩定性,造成骨牌效應式的地震,位於歐亞和菲律賓海板塊中間的台灣也要提防發生強震的可能。

 
        從今年2月22日到昨天,紐西蘭基督城、中國雲南及日本分別發生規模6.3、5.8及8.9強震,造成嚴重傷亡,昨台大批踢踢(telnet://ptt.cc)上除有網友詢問為何最近大地震頻傳,也有網友質疑,日本大地震是否跟近日熱門的3月19日超級月亮將造成地球災難傳言有關。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昨表示,這項說法並無根據,民眾不要當真。

    太平洋板塊推擠
        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認為,紐西蘭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已因太平洋板塊運動而發生多次強震,太平洋板塊往東擠影響南美洲板塊,因此智利今年1月發生地震;太平洋板塊往西運動則擠到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因此影響雲南和日本,位於歐亞和菲律賓海板塊中間的台灣恐怕近期也要小心強震可能性。

「應無連帶關係」
       郭鎧紋則認為,亞洲最近幾起強震應無連帶關係,因日本位歐亞與太平洋板塊交界、紐西蘭在印度澳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雲南則是印度澳洲與歐亞板塊交界,彼此關聯不大。且根據過去經驗,當世界都在震的時候,台灣所在的板塊反而很安靜,民眾不須太擔心。

地形影響見漩渦
        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馬國鳳則不願推測台灣近日是否會發生強震,只說:「地震很難預測,台灣本來就是可能因板塊運動產生強震的地方,要特別小心。」
        對於昨日本強震後,茨城縣大洗港外海出現驚人的大面積海嘯漩渦,郭鎧紋表示,海嘯後產生的漩渦與當地海底地形、當時潮流皆有關係,2004年南亞大海嘯時,曾有生還者形容自己被海水捲走時感覺就像落在洗衣機裡旋轉。此外,海嘯引發的海水渦流有時也可能形成特別圖案,例如南亞海嘯發生當天斯里蘭卡外海空照圖顯示的波紋,就被人認為有如阿拉伯文的「阿拉」字樣。
雖然這次海嘯並未對台灣造成重大影響,但馬國鳳警告:「絕不可掉以輕心。」她說,這次日本強震她個人就很緊張,因為台灣東部地形雖會對海嘯有折射緩衝作用,但過去研究顯示,台東成功外海屬海嘯聚焦性大的地區,「如果是花蓮以南外海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那海嘯的傷害後果就很可怕。」政府須強化減災防震工作防患未然。

 
標籤:
瀏覽次數:16    人氣指數:216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奇摩公益專欄-日本地震賬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中各國中、國小,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