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35778
 兔唇老處男沒女敢要安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蚵仔寮地名及通安宮建廟前後神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廟宇進香陣頭就屬威風凜凜八家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有關八家將淵源及廟宇文化
作者: 兔唇老處男沒女敢要安啦 日期: 2012.05.31  天氣:  心情:

「陣頭」幾乎可說是我們台灣地區在於廟會進香的一大在地特色,而這些陣頭若以個人所供奉私廟通常為信徒向神明還願所請,或在要舉行地方上廟宇要進香請火時除為增添熱鬧祈求平安而請外,有絕大部份是以展現耍技逗趣


不過卻另有一陣頭,與一般耍寶性質的大有所不相同,更會以一種嚴肅神秘的舞蹈來吸引圍觀群眾,那就是當進香團有出現著最引人注目的「八家將」


然而講到八家將的由來,一般都認為與五福大帝有密切的關係亦說是五福大帝其下的部將,或說是被五福大帝所降服的海盜


不過可不是五福大帝才有所謂八家將,舉凡一般五府千歲(王爺公)廟,在地公廟媽祖廟宇和城隍廟以及 關聖帝 君廟宇在其進香團陣頭通常都常見到八家將的陣頭


至於五福大帝,其實就是五方瘟神,也就是青袍顯靈公春瘟張元伯,紅袍宣靈公夏瘟劉元達,白袍振靈公秋瘟趙公明,黑袍應靈公冬瘟鍾仕貴,與黃袍揚靈公中瘟史文業,又合稱五靈公。關於五福大帝與五府王爺的傳說,則其中大有淵源



因為許多資料顯示,台灣最早的八家將,是由台南府城的「白龍庵」所發展出來,他的主神就是福州籍官兵所迎來的「五靈公」,後來漳、泉民眾為祀奉方便,又從白龍庵另迎神位至「西來庵」,日據時期又因發生西來庵抗日事件,遭日軍封鎖並禁祀,一日被民眾偷偷迎出改稱「五福大帝」祀奉,此後逐漸南移高、屏,並經嘉義、雲林而漸次北傳,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目前仍可見城隍廟、媽祖廟.王爺公廟、地藏王廟、五嶽帝爺廟等等,都有「八家將」團的依附,但基本上,祂們都是由「五福大帝廟」所衍化而來,這一發展的軌跡,可以視做八家將「角色擴散」的結果,而正好與八家將信仰由南北傳的社會現象,及其本土化信仰的特性有一致的因果關係。


 


八家將所指的就是甘、柳、謝、范四大將軍是陣頭中的主角與春、夏、秋、冬(何、張、徐、曹)四大帝君則是為配角,但不限於只有這八人,有時還尚可見有一些不重要的龍套角色加入。



 


八人中甘、柳將軍位於陣前,外手持扇內手持戒棍,負責執行刑罰。甘將軍臉畫章魚足形目,柳將軍臉畫紅黑陰陽目。



范、謝將軍就是在『廟會』這首歌中『范謝將軍站兩旁,叱差想當年』的范謝將軍,也是一般之人所熟知的七爺八爺。


 


謝將軍即是七爺謝必安,也就是白無常,戴長帽,上書『一見大吉』,臉畫白底黑蝙蝠,吐長舌;范將軍即是八爺范無救,也就是黑無常,頭戴圓帽,黑臉白睛,左握方牌上書『善惡分明』。


四大將軍是八家將的真正主角,進攻時走『七星步』,圍捕時會擺『八卦陣』和『踏四門』。


 


春夏秋冬四大帝君,負責拷問犯人,臉上分別畫的是龍鳥虎龜四種動物,是八家將中的配角。



有關資料內容所知八家將陣頭的內容大致上是: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謝范捉拿-甘柳刑罰-四季神拷問-文判錄口供-武判押罪犯。這套巡捕的方式,有其學者認為是古時清代縣署巡捕組織轉為廟會習俗陣頭衍生而出的神格化。

標籤:
瀏覽次數:163    人氣指數:16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蚵仔寮地名及通安宮建廟前後神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廟宇進香陣頭就屬威風凜凜八家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