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畫中仙ܤ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天城紀】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2.08.29  天氣:  心情: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嗡 班札薩埵 薩瑪雅 瑪努巴拉雅

班札薩埵 喋諾巴諦策 則卓 美巴哇

蘇埵卡唷 美巴哇 蘇波卡唷 美巴哇

阿努拉多 美巴哇 薩哇悉帝 美札雅剎

薩哇嘎瑪 速札美 積當悉利養 咕嚕吽

哈哈哈哈吼 巴嘎萬 薩哇 達他嘎達

班札瑪美門札 班札巴哇

瑪哈 薩瑪雅 薩埵 阿

.
.
.

ܤ

音聲形名 四大皆幻

須彌何求 如來何見

默頌真言 將心印念

緣劫莫意 天地忘卻

祇他之存 無明無我

金剛凝心 碎魂還願

.
.
.

若 曾 印魂

卻 復 何求

.
.
.

ܤ

~M.T.S.~: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37839363005165&set
=a.157808494341586.30481.100003373093628&type=1&theater

ܤ

Sa Ding Ding 萨顶顶 - Alive 万物生 M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P1FoZpdNtM

ܤ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Q5FemuLuyc

ܤ



金剛薩埵(Vajrasattv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5%89%9B%E8%96%A9%E5%9F%B5



ܤ



引用:
http://www.douban.com/note/66533568/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百字明咒/百字明咒文
The One Hundred Syllable Mantra of Vajrasattva

梵文原文:(圖片)

藏文音譯文:(圖片)

拉丁字母音譯文:

oṃ
vajrasattva samayam anupālaya
vajrasattvatvenopatiṣṭha
dṛḍho me bhava
sutoṣyo me bhava
supoṣyo me bhava
anurakto me bhava
sarva siddhiṃ me prayaccha
sarvakarmasu ca me cittaṃ śreyaḥ kuru
hūṃ
ha ha ha ha hoḥ
bhagavan sarvatathāgatavajra mā me muñca
vajrī bhava mahāsamayasattva
āḥ


漢語音譯文:

嗡班雜沙埵吽
嗡班雜沙埵沙嘛雅嘛奴巴拉雅
班雜沙埵得裸巴底查知卓麥(美)巴哇
蘇埵卡喲麥(美)巴哇
蘇波卡喲麥(美)巴哇
阿奴囉埵麥(美)巴哇
沙哇司底麥(美)札雅查
沙哇嘎嘛蘇雜咩(美)
資檔司(洗)里養古魯吽
哈哈哈哈火
班嘎溫沙哇打他嘎打
班雜嘛美姆雜
班雜吧哇
嘛哈沙嘛雅沙埵阿
吽帕(拍)


英文意譯:
oṃ
O Vajrasattva honour the agreement!
Reveal yourself as the vajra-being!
Be steadfast for me!
Be very pleased for me!
Be fully nourishing for me!
Be passionate for me!
Grant me all success and attainment!
And in all actions make my mind more lucid!
hūṃ
ha ha ha ha hoḥ
O Blessed One, vajra of all those in that state, don t abandon me!
O being of the great contract be a vajra-bearer!
āḥ


中文注解:

【嗡】:以字面解釋,嗡為一切吉祥圓滿的意思,大部分咒語前均有此字如六字大明咒、彌陀心咒、蓮師心咒等。嗡阿吽三字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因此每個語的前面幾乎都有嗡字,中間有阿字,後面有吽字或哈字(也是吽字)。
【邊札、薩埵、薩瑪呀】:為金剛菩薩誓句。邊札即金剛,薩埵即菩薩,薩瑪呀為誓句、誓言、三昧耶戒的意思。
【瑪魯、巴拉呀】:以字面為隨消的意思,整個意思為金剛薩埵請讓我跟隨您,請您消除我的業障。
【邊札、薩埵、爹諾巴、悌札】:邊札薩埵如前面所講金剛菩薩之意,爹諾巴、悌札為清淨、常常保護我的意思。整個意思為金剛薩埵保護我。
【則作、美巴哇】:安住於我為字面意思。整句為金剛菩薩希望你安住在我的心。
【殊埵、卡又、美巴哇】:讓我非常滿足。此處滿足就是指金剛菩薩給我加持、消除我的業障、增長我的智慧的意思。
【阿魯、那埵、美巴哇】:請欲與我。阿魯那埵字面意思為慾望,但此處的意義為慈悲心,此時的慾望為清淨的欲,為慈悲心。整句為祈請金剛薩埵,請慈悲的對待我,請慈悲的讓我跟著您。
【殊波、卡又、美巴哇】:使我非常增長。意思為金剛薩埵加持我,增長我的智慧和菩提心。
【薩哇、西悌、美札呀擦】:請賜我一切成就的意思。薩哇為一切,西悌為成就,美為我,札呀擦為給。此處成就指佛或菩薩的地位,希望金剛薩埵加持我,消除我修行道上的障礙,入菩提行,得到菩薩或佛的成就。
【薩哇、嘎瑪、殊札】:薩哇為一切、所有,嘎瑪為業,殊札,整句為一切事業及我,此整句意為一切事業於我心中。
【美悉盪、西利樣、咕嚕吽】:使我心善。美為我西利有很多意思,福德、善德、道德都含在悉字內。吽為金剛薩埵的種子字,也是十方諸佛菩薩。
【哈哈、哈哈、火(HO)】本為喜氣的字,表四量,修四無量生起四歡喜心(喜、勝喜、極喜、俱生喜),希望我們心裡生起四喜,得到四種灌頂。火(HO)為歡喜的聲音。梵文上常寫哈火(HO),也是極妙、奇妙的意思。何處奇妙呢?為前面金剛薩埵的誓願、四無量、四種歡喜和百字明的所有含意,非常歡喜!
【巴嘎問】:正等正覺、佛陀的意思。
【薩哇、達他、嘎達】:一切如來的意思。薩哇是一切,達他、嘎達是如來的意思。
【邊札、瑪妹、姆札】:邊札如上所言為金剛,瑪妹姆札意為不要失掉我。整句為金剛薩埵不要失掉我、放我於六道輪迴中,一定要渡我。
【邊紀、巴哇】:成就金剛者之意。含意為我修持金剛薩埵、祈請金剛薩埵、成就金剛薩埵的果位,希望成就與金剛薩埵無二無別。
【瑪哈、薩瑪呀、薩埵阿】:瑪哈為巨大,薩瑪呀為誓言、三昧耶戒。薩埵為菩薩。意思為具有誓願的大菩薩。金剛薩埵和八大菩薩都有他們永遠不失的願力,我們觀修金剛薩埵一定會消除我們的業障,是金剛薩埵的誓願。整句為報告金剛薩埵,您的願力為消除眾生的業障,現在您不要失掉自己的願力,洗淨我的業障,如此中祈請金剛薩埵。

※咒語最後三個字另外註解
【薩埵阿】註解:【“薩”及降魔】,【“埵”佑我得大悲之利用】,【“阿”請賜我證空性】。此最後三字有上述之三種功用。所以在修空性三摩地時,此咒可止於第三個字“阿”。有時為救度他人,則可止於第二個字“埵”。如欲降魔,則高聲誦第一個字“薩”,以誅魔或退魔。持誦《百字明》以作為四加行之一時,則以第三字“阿”結尾,因為“阿”為空性種子,可淨除一切罪。
【短咒】:嗡邊札、薩埵吽






四梵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6%A2%B5%E4%BD%8F

四梵住(巴利文:Brahma-vihara),佛教名詞,即是保持著慈、悲、喜、捨四種心境;修行與實踐這四種心態,稱為四梵行。源自於古印度教,後為佛教所接納。佛教修行者希望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
釋義

四梵住最初起源於古印度教,古印度教相信,保持這四種心態,將可投生梵天,與大梵天同住。釋迦牟尼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

慈,意謂對一切眾生保持親切,猶如自己親人。悲,又稱拔苦,希望能幫助眾生解脫痛苦。喜,又稱禪悅,是一種平靜而且快樂的心態。捨,則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佛教理論

釋迦牟尼以無量(appamama)來形容四梵住,在觀想中,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身上。

四無量心,對應四禪定的境界。慈無量心,對應於初禪。悲無量心,對應於二禪。喜無量心,對應於三禪。至四禪時,則應採取捨無量心。





大乘佛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4%B9%98%E4%BD%9B%E6%95%99

.
.
.
詞語釋義

大乘是梵文 Mahāyāna 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 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有「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大乘的「乘」字在漢語中發成長的「成」,漢語拼音是chéng,舊時亦讀作勝利的「勝」,漢語拼音是shèng,目前台灣也發shèng音。[1][2],

大乘佛教一詞具兩重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一歷史時期。大乘佛教的早期資料沒有被流傳下來,現一般推測是大約公元一世紀左右從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發展出來的。大乘佛教將保守修自心者稱為小乘,因其只度自身之故;而修菩薩道者,則稱為「大乘」,因其度眾生多。大乘佛教在龍樹之前沒有長期安定的組織,而上座部佛教長期由王權支持,大乘佛教因此遭權力驅逐,並被稱為非法。故在歷史記載的保存上,大乘在早期遺下的記載相當少。所以後代很多人對小乘大乘主要當是歷史時期的劃分,儘管這歷史時期的劃分起源於教理和修行方式的不同。儘管現在屬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分別說系大寺派傳承的上座部佛教仍然存在,並與大乘佛教並列為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但歷史上將現存大乘佛教史料之時代以後的時期統稱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資料空白的歷史時期被稱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

另一層含義是根據教理區別而分的派別。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並列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這個劃分很容易與小乘大乘劃分混同,事實上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則是今天之教理之區別。地理位置上劃分的南傳佛教是上座部佛教,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為大乘佛教。
.
.
.
經書

《大般若經》、《妙法蓮華經》、《普曜經》、《楞伽經》、《佛說阿彌陀經》、《華嚴經》、《大涅盤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還有《無量壽經》、《三昧王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楞嚴經》。
救苦救難的大乘菩薩,擁有許多隻手和器具,代表無限的決心和能力。
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認為十方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尊佛,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肉眼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也非佛的實相。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曾在人間的釋迦佛尼佛只是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模範」。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大乘有很多菩薩。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大乘修法
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批評

大乘佛教的發展,在佛教界內部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進行改革的產物。一些上座部佛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摻雜了大量「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等釋迦牟尼所反對的古印度思想) 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為後人所附會。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由佛所說,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經典的。

大乘思想很多源於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民間思想。例如龍樹本人即出身婆羅門,自幼勤習四吠陀,其大乘思想即深受《奧義書》的影響。大乘佛教多用婆羅門濃厚色彩的梵文寫經,就不得不去接受印度教文學和宗教思想的滲透。例如菩提流支所譯《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幾乎是《大史詩》第三篇森林品(Vana-parvan)轉化而來。大乘佛教的出現使佛教在許多方面向印度教靠攏,盡失佛教本身的特色。[5]但也有許多理論在早期佛教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度化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
.
.
.
標籤:
瀏覽次數:3448    人氣指數:6248    累積鼓勵:14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畫中仙ܤ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天城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