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38812
 心之彼岸(請留足跡)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蠢問題」情境:不能犯的4種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放輕鬆~ 「正」字新解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淡定教養真經-斷捨離三心法!
作者: 心之彼岸(請留足跡) 日期: 2012.07.16  天氣:  心情:

我一直認為要當父母之前也需要考執照或上課的~
若教養者本身觀念上都有狀況, 
就真的只能透過學校與社會的教育來扭轉囉!

文章轉貼,若有侵權請回覆告知~


淡定教養術》斷捨離三心法,終結焦慮父母症候群


作者: 李宜蓁
親子天下 – 2012年7月2日 下午6:04


現代父母為兒女做得更多,挫敗感卻更深—「焦慮父母症候群」似乎已是舉世父母的通病。《親子天下》提出「斷捨離」的教養智慧,分享父母和各年齡層的孩子該「放下什麼」、「怎麼放」。父母轉念學放手,體會「父母是弓、孩子是箭」,孩子其實會飛得更好。


要學會放手,得先學會「斷」、「捨」、「離」三件事。

斷捨離原是瑜伽哲學,鼓勵人從外在身體的修行,帶來內在心靈的改變。日本整理專家用這概念創造出一套「雜物整理哲學」,在日本掀起一陣透過整理、整頓來療癒內心的風潮。日本媒體也將斷捨離的概念,衍生運用到放手的教養。父母要常常思考的三大「斷捨離」心法是:


「斷」絕對孩子不需要的幫助。
「捨」棄對孩子多餘的安排。
「離」開「不能沒有我」的執著。


一家庭「中心」的逆轉


家庭的生活,從「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轉變為「以父母為中心」。英國《心理學》雜誌提到,愈來愈多小孩取代家長成為家庭的主宰者,這種「小皇帝症候群」已成為全球皆然的現象。沒有孩子的時候,你有自己的生活、興趣、嗜好和朋友嗎?許多現代父母太過於努力當父母,忘了當夫妻,更完全忘了自己。


二孩子比我們想像中要堅強


當我們太以孩子為中心,錯估孩子的脆弱程度,過度保護之下會剝奪他們自然的生存本能。成長路上有些事父母就是無法代勞:我們可以幫孩子找朋友,卻不能替他們交朋友;我們無法直接建立孩子的自尊,因為高自尊來自於孩子不斷從挑戰中鍛鍊自己。


三冷靜想一想,是「孩子需要」,還是「我需要」


對較小的孩子來說,對父母的依賴,有時候並非孩子的不能,而是父母的需要。二○一二年五月號《時代》雜誌用封面故事〈Are you Mom enough?〉探討,風行多年的「親密育兒法」是否奉行過頭了。封面照片大膽採用袒胸哺乳的二十七歲年輕媽媽,以及剛滿四歲仍在吃母奶的男孩,在美國掀起一陣討論:「到底是小孩要,還是媽媽要?」


比不完的較勁,讓誰快樂?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學鋼琴(或任何才藝)?是孩子的要求還是我的遺憾?為什麼成績要「比別人好」,動作要「比別人快」?這樣的比賽與較勁,到底是滿足了孩子,還是父母自己?


教養上的放手對父母而言絕對是一大挑戰。放手意味父母得隨著孩子年齡不斷調整親子的互動方式。放手得從小開始。


教養上放手,不是風箏從此斷了線,不是要我們與孩子切斷關係,而是好比推火箭升空:當火箭推到某一節時,引擎就必須脫落,讓火箭往前飛。引擎脫落時,你知道火箭會飛得更好;而當火箭要再次升空時仍會需要引擎,你並沒有失去他。這種分立而親密的親子關係,正是斷捨離教養的最高境界

標籤:
瀏覽次數:254    人氣指數:2454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蠢問題」情境:不能犯的4種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放輕鬆~ 「正」字新解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