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034052
 媛媛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女建築師──舍伊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要愛世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挪亞(二)──進方舟得存活
作者: 媛媛 日期: 2017.06.04  天氣:  心情:
挪亞(二)──進方舟得存活
經文:創世記七1~24
鑰節: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創七1)
參考經文:太廿四37,38;路十七26,27;彼前三20
提要
在路加福音十七章27節,主耶穌以挪亞時代為例子,說明人子來臨的情景:「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為分界線,以前的日子(約120年)是上帝恩待人類的時間。藉著挪亞,向世人預告將有洪水來臨,也藉著挪亞造方舟,為他們預備拯救的方法。但是直到那日,只有挪亞一家八口,以及各種野獸、牲畜、昆蟲、禽鳥進入方舟,得以存活。因為當時的人類拒絕上帝所為他們預備的救恩。
當恩典的機會結束時,上帝親自把門關上(創七16),洪水氾濫在地四十天,水往上漲,那些人倉皇奔走,來叩挪亞的門,但是上帝的門「開了就沒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啟三7),我們「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來三13)
默想
1.挪亞的日子,人子的日子以及現今的世代,似乎並沒有二樣,人類永遠面臨那可怕的毀滅,和上帝最終的審判。
2.方舟是上帝為人預備的救恩。你能思想方舟所代表的意義嗎?
3.挪亞一家八口得以存活,唯一的方法乃是選擇進入方舟裏面,生死的決擇往往看似簡單,卻需要極大的信心和順服。
祈禱
主啊!昔日的方舟,便是今日的福音,教導我成為愛傳福音的人。
【創七1】「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
﹝靈意註解﹞方舟豫表基督;「進入方舟」即指在基督裏。
「你和你全家」挪亞一家八口豫表歷世歷代所有蒙神救贖的人(參彼前三20~21)。
﹝話中之光﹞
(一)神知道哪些是屬於祂自己的人。
(二)是神揀選並驗中了挪亞和他的全家;我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神(林前一30)。
(三)在神面前是義人的是挪亞一個人,但進入方舟的是挪亞全家;方舟不是個人的,方舟是全家的;神的救恩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乃是以一家一家為單位的(徒十六31)。
(四)當方舟還沒有造好的時候,神不能作甚麼(創十九22);神的時候,受我們準備情形的限制;新婦自己預備好了,然後羔羊的時候才來到(啟十九7)。
【創七2】「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
﹝原文字義﹞「潔淨」清潔的,純粹的。
﹝文意註解﹞多帶「潔淨的畜類」,想必是為獻祭作準備。
【創七2 摩西以前的潔和不潔】 潔和不潔不是西乃山時新創的分別,而是早在挪亞時代已經存在。沒有考古證據,證明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有與以色列等同的分類系統。這些文化雖然禁戒飲食,卻是有限度的禁戒。例如某些動物只供某個階級的人,或只能在月中的某日食用。然而在本段,我們卻不能假定潔和不潔的分別對他們的飲食有影響。至此時為止,神仍未容許他們吃肉(見一29)。洪水過後肉類賜給人作食物時(九2~3),也沒有按著潔和不潔的分界作出限制。因此在這時代,這個分別似乎只與獻祭有關,與飲食無關。──《舊約背景註釋》
【創七4】「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
﹝文意註解﹞「再過七天」神再三給世人留悔改的機會,無奈他們終久不肯醒悟(路十七27;箴廿九1)。
【創七2~4 每樣七對】 挪亞雖然將大部分動物的兩隻帶進方舟,第2節給他的指示,卻是潔淨的動物要各帶七對,鳥類也要各帶七對。潔淨的動物數目較多,以便在洪水後獻祭,並且可以迅速繁殖,供人類使用。部分獻祭 * 儀式指明每類動物要獻上七隻(參:代下二十九21)。挪亞當然亦不會獻上全部的動物。──《舊約背景註釋》
【創七5】「挪亞就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
﹝話中之光﹞
(一)挪亞遵行神的吩咐,表示他對神的話有信心;信徒有了神的話卻不遵行,這個信心是死的(雅二20,26)。
(二)我們一有了神的話,必須把它接受到我們的心裏,使之成為我們主觀的信心,並且也要把它付諸實行,這就是「信而順從」的意思。
【創七7】「挪亞就同他的妻,和兒子、兒婦,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
﹝文意註解﹞當挪亞一家人進入方舟時,還沒有洪水,所以他們乃是相信神的話,在信心裏看見洪水的。
﹝話中之光﹞
(一)我們是因信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的(羅五2)。
(二)信徒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
(三)挪亞一家人若不進入方舟,仍然不能躲避洪水;雖然神為人豫備了基督作他們的救恩,但人仍須運用其自由的意志,接受基督(即進入方舟),方得有分於此救恩,可見人必須與神同工合作。
【創七9】「都是一對一對的,有公有母,到挪亞那裏進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亞的。」
﹝文意註解﹞各樣的動物自動的到挪亞那裏去,乃是出於神的感動。否則,挪亞無法一一的聚集牠們。
﹝話中之光﹞
(一)神作事,就是神蹟;不只洪水滅地是神蹟,連各種動物一對一對、不多不少的進入方舟,也是神蹟。
(二)我們要信神,祂怎樣對我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徒廿七25)。
【創七9「正如神所吩咐的。」】
這是聖潔蒙福生命的秘訣。我們的焦慮與失望痛苦,往往是我們選擇自己的路,雖自己的意欲行事。
順從神,有時在幽暗中行——當挪亞開始與神同行,他不知道這會與當代的人們不合;也與他的經驗與想法有所衝突,更使他放棄他生活的喜好。但是他每日生活所體驗的,逐漸更堅定地信賴大能神的話語,惟有神是能指引他。他好似在地下需抓緊繩索,等到他可看見愛你天日。願你也絕對順從心中的聲音。路途是幽暗的,但那是惟一的路。
順從神,我們必學習等候——神耐心等候了一百二十年,真實的信心也不可厭倦,要等候。當方舟的門關閉後,他又等候七天。這樣長久的忍耐並不容易。如果人為爭取自由,記速爭戰,作殊死的掙扎,這是匹夫之勇,可能意氣用事,但是時刻在恐懼中,努力卻無後果,年月飛逝,我們內心所建築的希望也日漸消失,這是最艱難的。我們的盼望必須在生命的消長之外拋錨。
順從神,一切會順從我們——那些動物及飛禽以及潔淨與不潔淨的活物怎麼會柔順地進入方舟呢?一定是神感動與驅使他們。我們在順從神的權威之下,也可以吩咐一切。一切為我們服役,因此這些都受役於主基督。──邁爾《珍貴的片刻》
【創七10】「過了那七天,洪水氾濫在地上。」
﹝文意註解﹞
挪亞進入方舟後,洪水並沒有立刻來到,所以那七天對挪亞來說,乃是等待神的話應驗的時候,也就是他的信心受到試驗的時候。
﹝話中之光﹞
(一)我們的信心須要經過試驗,才能得著完全(雅一3~4)。
(二)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來十37)。
【創七11】「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
﹝文意註解﹞
「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或指地下水湧上來,或指海床升高導致海水倒灌。
「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指天空沛然降雨。
水突破了神當日所設定的界限,形成無邊無際的大洪水。
﹝靈意解說﹞
「大淵的泉源裂開」象徵從陰府來的攻擊。
「天上的窗戶敞開」象徵從神來的忿怒的審判。
﹝話中之光﹞
(一)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一面是被無法之人的手殺了(徒二23),一面也是為我們承受神那漫身的波浪洪濤(詩四十二7)。
(二)信徒所經歷的苦難,一面是來自撒但的篩(路廿二31),一面也是來自父神的管教(來十二10)。
【創七11 天窗敞開】 經文用富有詩意的「天上窗戶」,來形容降雨下來的開口。這裡所用的不是科學化的用語,而是反映觀察者的角度,正如我們也說太陽會「日落」一樣。在古代近東文學中,「天上窗戶」一語只在另一處地方出現。迦南神話描述 * 巴力自建的居所,「窗戶」就形容為雲中的裂縫。然而就在此處,它也和下雨無關。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有另一種的說法:東西兩面有天上的大門,供太陽日出日落時使用。然而它也是雲和風的入口。──《舊約背景註釋》
【創七12】「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
﹝靈意註解﹞「四十」在聖經裏表徵試探、試煉和苦難(太四1~2;王上十九8;申十九18)。
【創七14】「他們和百獸,各從其類;一切牲畜,各從其類;爬在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一切禽鳥,各從其類;都進入方舟。」
﹝文意註解﹞當日挪亞一家和各樣的動物,各從其類,有次有序的進入方舟,各據不同的空間,井然有序,雜而不亂,一面顯明是神的大能使然,一面也可看出挪亞的指揮若定,配置有方,這種情形正表達了神人同工配搭的美麗。
【創七15】「凡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都一對一對的到挪亞那裏,進入方舟。」
﹝文意註解﹞本節再一次證明,乃是神使各種動物自動的「到挪亞那裏」的(參9節)。
【創七16】「凡有血肉進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神所吩咐挪亞的;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裏頭。」
﹝文意註解﹞「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裏頭」含有兩個意思:1.神看顧挪亞;2.世人悔改的機會過去了(太廿五10~13)。
注意本節用字的講究:吩咐挪亞的是「神」,而把他關在方舟裏的是「耶和華」。這是因為「神」這名是與神的權柄有關係,而「耶和華」這名則與神的關懷照顧有關係。
﹝話中之光﹞
(一)方舟是挪亞「進入」、神「關上」的;人若不肯進入,神就無法關上。神的救恩正等待著人去接受。
(二)人若要得神救恩,就必須及時,若遲了恐來不及(林後六2)。
(三)神關了,就沒有人能開(啟三7),這也表明救恩的穩固可靠(約十28~29)。
(四)一個得救的人,不能一面得救,一面還留在世界;不能一面愛主,一面愛世界。
【創七16】「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裏頭。」
神在祂的烈怒中,仍然不忘記祂的憐憫。由於人在地上罪惡甚大,使神不得不施行洪水的審判。然而卻有一艘絕對安全的方舟,漂浮在洪水之上。方舟裏面有八個人,這八個人是神在人身上原初的目的,和最終成全之間的接續。他們在方舟中極其穩妥,因為是神把他們關在方舟裏。他們所以能在方舟裏,因為他們信靠神,並且順從了神的話。―― 摩根《話中之光》
【創七17】「洪水氾濫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長,把方舟從地上漂起。」
﹝話中之光﹞水往上長時,方舟也往上漂起;患難增加時,安慰也更加多,主的恩典總是夠我們用的(林後十二9)。
【創七18】「水勢浩大,在地上大大的往上長,方舟在水面上漂來漂去。」
﹝話中之光﹞
(一)方舟漂在水面上;死水不能淹沒基督,因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徒二24)。
(二)基督復活的大能,如今在我們的裏面,使我們能勝過死亡。
【創七19】「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
﹝文意註解﹞要知道,當時人心目中的「天下」,並不是現在我們所認識的全世界(參創四十一56~57)。洪水是否淹沒全球,我們不知道。我們所能肯定的是,除了挪亞一家八口以外,當時的全人類,以及地上和空中凡有血肉的生命(水族除外),全都滅絕了。
﹝靈意註解﹞「地」象徵世界。
「天下的高山」象徵這世界的王和其使者。水淹沒地和高山,意指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約十二31~33)。
【創七23】「凡在地上各類的活物,連人帶牲畜、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了,只留下挪亞和那些與他同在方舟裏的。」
﹝靈意註解﹞在地上棲息的一切活物和人,豫表一切生活在這彎曲邪惡的世代中,受其影響而不自覺的人,以及和罪人有關的一切事物。這一切都要受到神的審判,無一能倖免,惟獨在基督(「方舟」)裏的人與事物,雖經過神的審判,仍得以存留。
【創七24】「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靈意註解﹞「水勢浩大」象徵神審判之嚴厲和廣泛。
「一百五十天」象徵神審判之徹底和周密。
【創七24「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命題23}到底降雨四十天或一百五十天?
〔難題〕創世記第七章24節(創八3)說到洪水持續150 天。但其它的經文(創七4,12,17)記載降雨40天, 洪水氾濫在地上40天。那一個才是正確?
【解答】
這兩個數字40天,150天指的是不一樣的情形。 40天表示雨下了 40天(創七12);而150天指的是洪水氾濫的時間。過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漸消(創八 3)。此後,在開始下雨後的五個月,方舟停在阿拉臘山上(創七11,八4)。下雨後的十一個月,地上的水才干了(創八13)。因此,大約洪水開始後,約有一年又十天,挪亞和他的人家才出了方舟(創七11, 八14)。── 賈斯樂郝威《聖經難解經文詮釋手冊》
【創七章:普世性的洪水與地質學的證據是否吻合?】
根據創世記七至八章的記載,聖經沒有記載洪水氾濫的範圍只在美索不達米亞谷地之內(正如有些學者如此提議),卻記載洪水超過最高的山峰。創世記七19指出:「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第二十章繼續說,水平面比最高的山還高十五肘(十五肘約有三十尺)。
根據物理定律的最基本常識,我們知道水會起於同一高度,達致一個平面。大潮水的巨浪可能會暫時高出於海平面,但這段聖經記載水漲約維持了一年;因此,只於短暫時間存在的巨浪並非促成海平面高漲的原因。假如海平面上升三萬尺,淹蓋了世界上最高的L[JWeMg菲爾士峰頂,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同一高度的海平面。縱使洪水只淹蓋了亞拉臘山(即挪亞方舟停落之處),海平面也要上漲一萬七千尺。水若上升至這個高度,肯定會淹蓋了地球的絕大部份地方,只有安底斯山及喜瑪拉雅山最高的山峰,與及南美洲和非洲的少數山峰仍然露出水面。因此,我們的結論必須是:洪水是普世性的;否則聖經的記載便有極嚴重的錯誤。不論其速度有多快,北美洲的山脈無疑是繼續上升的;然而,縱使我們把巍峨的安底斯山及喜瑪拉雅山的高度少算數千尺,也不會改變結果,洪水仍會淹蓋全世界。
地質學家採取不同立場來看聖經的真確性,因而引起了他們對洪水的地質證據產生爭論。有某些基督徒地質學家認為,在地球各部份新生代(Cenozoic)地層中,由地震引起的碎亂可以解釋為由挪亞的洪水引起(參創七11;「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在新生代的某些地層內,碎石夾雜著大石頭;據我們目前所有的知識,上述現象似乎可以合理地解釋為猛烈的潮水及水的震動所引起。普世之中,洪水猛烈程度的最有力證據可能如下文所述:在北美洲及歐洲多處地方,發掘出極大量「更新世」(或「洪積世」,即P1eis-tocene)或「新世」(Recent)的動物化石,這些動物化石都非常淩亂,而且都在含骨化石的地層裂縫找到。
維榮高(Rehwinkel)於其著作The Flood中指出,含骨化石的裂縫甚至可在頗高的山上找到,裂縫的深度由一百四十尺至三百尺不等。因為沒有一件化石是完整的,所以作出如下結論也與事實相去不遠;這些動物(包括巨象[mammoth]、狼、公牛、土狼[hyena]、犀牛、歐洲野牛[aurochs]、熊,還有其他較細小的哺乳類動物)跌入這些裂縫裡時,沒有一只是活著的,它們也不是被大浪捲進去。因為有方解石(Calcite)將這些雜亂無章的骨鞏固起來,所以它們必然是沉積入裂縫裡的。在黑海附近的敖得薩(Odessa),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us)對開的吉非拉島(Kythera),馬爾他島(Malta),直布羅陀山(Rock of Gibraltar),甚至內布拉斯加(Nebraska)的亞基泉(Agate Springs),考古學家於一八七六年在此處發掘了超過十英畝地方,也有發現上述裂縫。
雖然反對「聖經準確性」的地質學家很少提及上述發掘結果,但這些地質學證據非常重要。聖經只用簡略的文字,記載這次維持短短一年但水勢猛烈的洪水,而上述證據完全與聖經的記載吻合。洪水只持續了這麼短的時間,當然不會有沉積物產生。反面的證據肯定會存在,例如由法國歐華地區(Auvergne)的火山噴出的疏鬆岩燼及火山灰,被地質學家宣告為較我們假設的洪水日子早幾千年存在。然而,直至這些火山被確定早於挪亞洪水而存在(現在還末能確定挪亞洪水發生的日子),亦直至我們找到證據,顯示這些火山曾有一年時間浸在含鹽份的水裡,勘探者便會對上述火山的組成物質改觀。因此,要肯定從法國歐華區發現的證據,比上文提及的含骨化石裂縫更具說服力,現在雖為時尚早,但這些含骨化石裂縫絕對證明了創世記第七章所形容的大洪水。
聖經記載的洪水包括一個顯著的特徵,這特徵使挪亞洪水與從其他國家發現的洪水記載有所分別。世界各地及不同種族都流傳著與洪水有關的英勇故事:在巴比倫的故事中,稱呼他們的挪亞作烏他拿比士(Utnapishtim),蘇默人有古要特烏(Ziusidru),希臘有丟加良(Deucalion),印度人的馬奴(Manu),夏威夷人有奴喀(Nu-u),墨西哥印第安人有提斯比(Tezpi),美國印第安人有馬拿保斯何(Manabozho)。上述故事都指出在一次毀滅性的普世洪水中,只有一個生存者(可能帶同他的妻子、兒女或一兩個朋友),在洪水退落後,這些生存者要負起在這個受破壞的地球繁殖後代的責任。但在全部有關洪水的故事中,只有聖經記載在洪水開始後各樣事情發生的準確日子;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天,大洪水便開始了;傾盆大雨持續了四十天;在一百五十天之內,保持著最高的水位;到了十月初一日,山頂再露出水面了。根據創世記八6-9,在四十七日以後,鴿子的嘴叼著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挪亞便知道有植物開始生長了。當他六百零一歲,正月初一日,挪亞出了方舟,當時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由此看來,我們所擁有的顯然是挪亞自己記錄下來的資料。
巴比倫神話亦栩栩如生地描述烏他拿比士(Utnapishtim)怎樣建造他的方舟,卻沒有記載準確日期。吉加墨詠史詩(GilgameshEpic泥版第十一)也和大部份經過數百至一千年口傳下來的傳說一樣,沒有記載洪水發生於那一年,雖然那友善的太陽神沙瑪士(Shamash)已告知烏他拿比士洪水發生於那一天,使這些預期的生還者能夠登上他們的方舟。若與其他關於洪水的故事相比,巴比倫的記載似乎與創世記的內容較為接近——一位友善的神預先警告一個英雄,命令他建一隻方舟,可以拯救他的家人和那些具代表性的動物。洪水下降後,烏他拿比士的方舟停在尼斯爾山上(Nisir,位於巴比倫東北部,屬￿劄格洛斯山豚[Zagros]的其中一個山峰),這位英雄相繼放出一隻鴿子、一隻燕子和一隻烏鴉出方舟,以探取外面的情況。於是,他和家人們出了方舟,向那些餓慘了的眾神獻祭(當洪水淹沒地面時,眾神有多個星期未獲得祭祀的食物了)。
有些比較宗教學家認為,巴比倫神話比希伯來人的故事更早,而創世記七及八章的編者拾取了巴比倫的傳說。然而,當我們察覺巴比倫神話與聖經的記載截然不同時,上述意見便不大可能了。烏他拿比士所造的方舟是正方體的,裡面分作六層,使全部動物可以在方舟內暫時居住;我們可以想像出這個方舟不大合乎實際需要,亦不適合用於海上航行。但挪亞的方舟便不同了,長三百肘,闊五十肘,深三十肘,正是大洋船的理想體積。假如在古時的一肘有二十四寸(洪水前人類的體格較以後人類為魁梧,參創六4),那麼,挪亞的方舟便有六百尺長、一百尺澗、六十尺深。若方舟的形狀像一隻盒子(從建方舟的特別目的看來,它很有可能像一個盒子),它的容積是三萬六千立方尺。三萬六千立方尺約等於二千輛大卡車,而每輛可載十二至二十只牛,六十至八十只豬,或八十至一百隻羊。
目前,只有二百九十種主要的動物比羊大,有七百五十七種主要動物的體積介乎羊與老鼠之間,亦有一千三百五十八種動物比老鼠還小。每種動物各兩隻可以很舒適地安置在二千輛大卡車內,還有大量空間放置飼料。可是,烏他拿比士的方舟是正方形的,異常笨重,在大洪水時水面必定波濤洶湧,我們就很難想像這方舟可以盛載所有動物了。而且,耶和華神莊嚴神聖,對宇宙有絕對主權,與巴比倫神話中異教神的妒忌與爭吵,豈只有別天淵!這足以證明加吉墨詠史詩的故事是根據記載於七至八章的原來史詩,作出竄改及加入多神主義色彩。希伯來這段文字所用的都是嚴正的歷史措辭而且記載準確,反映出其資料來源乃出自一個著實參與這項冒險行動的人。加吉墨詠史詩卻充滿神話色彩,用語亦暗澀不明。
讀者欲更詳盡地品讀普世的洪水事蹟,可參看:James Frazer,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 vol.I(London:Macmillan and Co,1919),較簡潔的作品有:Richard Andrea,Die Flutsagen ethno-graphisch betrachtet(Brunswick,1981)。有關巴比倫的洪水史詩,可參:Alexander Heidel,The Gilgamesh Epoc ans Old TestamenParallels,2nd 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49)。──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創七章 基督作我們的義】我們基督徒到神面前,乃是穿上基督。基督自己就是我們的義,我們隨時可到神面前,因為基督永遠活凓。
像我們這樣有罪、失敗的人,如何能到神面前?神為何聽我們的禱告?有一位姊妹不覺得脾氣是罪,就不去對付。後來,因凓她有一件事不能過去,要在神面前好好對付,就打電話約我談話。我對她說,去禱告。她聽了之後就去禱告。她沒有到神面前時,就不會想起義,當她真要到神面前時,就想起義了。她想,我應該有那一種義到神面前?結果她看見了她的脾氣,知道自己是沒有義的人。初信主者禱告時常會問,我們是根據甚麼向神禱告?比方說,你在自己的臥房裡,無論穿甚麼衣服都可以。但你要見人時,就需要打扮自己。從來沒有一個人晚上打扮後再睡覺,因為你睡覺時,是你自己一個人,一點不需要裝扮。但你白天要見人時,就需要裝扮。照樣,人只要一到神面前,就需要打扮自己。每當家裡有病人或有難事,你要到神面前時,就會想到平時叫沒有想過的罪。——倪柝聲《先祖的神》
【創七章 披戴基督】你每次到神面前是靠甚麼?你每次到神面前是想甚麼?是不是想判罪就害怕,但想到自己的義就放膽?或者你是想到基督?許多人不是想到罪,就是想到自己的義。
有一次,我到一位姊妹家裡,問起她禱告如何。她說,「我禱告得不對,因為我的脾氣不好。」我說,「脾氣不好,神不聽你的禱告;脾氣好,神也不聽你的禱告。」她不明白。我就坐在椅子上,作出非常驕傲的態度對她說,「我有一件事比你好,我有把握主會聽我的禱告,你覺得如何?」她說,「我不信,這是你自己說的。」我說,「我的好壞也許與你相同,或許不如你,但我所信、所得的義與你不同,因為我到神面前是因基督成為我的義,不是因基督的義。
不錯,我到神面前有我的義,也有我的不義,並且我的不義在神面前不能算為義,我的義在神面前也不能算為義。今天不是因我愛祂,乃是因祂愛我;不是因我保守自己,乃是因祂保守我;不是因我手抓住祂,乃是因祂手抓住我;不是因我不變,乃是因祂不變。」也許我所犯的罪,比你們數百人所犯的都多,但我在神面前能放膽,因為我的義是基督。——倪柝聲《先祖的神》
回應詩:你坐著為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iA-jGWOw
標籤:
瀏覽次數:18    人氣指數:1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女建築師──舍伊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要愛世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