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35647
 結婚是墳墓請勿進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貼:舉手是救命手段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中藥自保守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如何保養腸胃?
作者: 結婚是墳墓請勿進入 日期: 2013.08.21  天氣:  心情:
中醫如何保養腸胃?


康健雜誌31期 作者:吳若女
中醫如何保養腸胃?
腸胃的健康可以從飲食與穴道按摩來加以改善, 中醫提供了一些簡單易行的保健法。
腸胃道、消化系統的問題在中醫是屬於「脾胃」的範疇,「脾」在中醫,不是只有西醫所說的脾臟器官,還包括了胃和整個大小腸系統。
脾屬土,應該保持在乾燥的狀態,如果脾胃過濕,身體就會失調,如拉肚子或腹瀉。
緊張或生活壓力大的人,為什麼容易腸胃不舒服?
心火過旺或肝氣鬱結
中醫用相生相剋的概念解釋五臟六腑的關係,五臟有「肝、心、脾、肺、腎」,在相生的部份,是「肝生心、心生脾」的關係,因此,肝和心也會影響脾胃的功能。
中醫所指的心,除了心臟,還包括自律神經和腦神經,所以工作壓力大的人,容易「心火過旺」,心火過旺也會影響脾胃。
此外,肝主調達疏通,當一個人鬱悶想不開時,肝氣就會不順,所謂「肝氣鬱結」。肝火如果太旺,就會干擾到其他臟器,腸躁症就是個好例子,從肝影響到脾,是中醫所說的「肝木剋脾土」。
因此,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醫生們都建議腸胃經常不舒服的人,要放鬆心情,或找到紓解壓力的好方法。
不要吃太多寒性食物
在飲食方面,除了定食定量的基本原則,中醫還建議,飲食的寒熱要適宜。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科醫師林昌錦解釋,飲食的寒熱不只是溫度上的寒熱,還包括食物屬性的寒熱。如西瓜和海鮮都屬寒涼,有些腸胃較弱的人,一吃就拉肚子。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寒性食物,有些人可能因為個人喜好或飲食偏差,特別會吃到寒涼食物,而且常不知不覺吃過量。
中醫師都建議,腸胃較弱的人應該試著去了解不同食物的屬性,避免太多的寒性食物,否則對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脾胃已受損者,飲食更應該節制。水果、果汁或飲料是生冷之物,不宜多吃。麵包、饅頭或養樂多等發酵食品,也不適合已經有痰濕的病人。油炸或燒烤的食品容易上火,更不能多吃。
中醫師林昌錦表示,在台灣濕熱的環境,生冷和燥熱的食物都不宜多食,米飯五穀雜糧,以及溫和的熟食才健康。
薑是一個好食物
除了不要吃過量的寒性食物,長庚醫院中醫一般內科主任楊賢鴻表示,薑是很好的食物,值得推薦。
薑也是中藥的一種,能健脾利濕,薑皮有輕微的利尿作用。薑也可以輕微地刺激胃酸的分泌,有助消化,但又不會過度刺激腸胃道,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緊張、噁心或嘔吐時,喝一點薑湯可以舒緩。輕微的腹瀉,喝些薑湯也有效,因為它能抑制平滑肌過度收縮。
薑是眾多食物中對身體最有幫助的,在日常飲食中,它常常是最佳佐料。如炒海鮮時放薑,除了去腥,最重要的是去海鮮的寒性。
薑是熱性,只有在吃過量的時候才會口乾舌燥、喉嚨有輕微的疼痛。
另外,柔軟的運動對胃腸十分重要。
中醫的書籍記載,古時候有一種「五禽戲」,是模仿動物外型所做的一個柔軟操,類似現在所知的八段錦。
柔軟操能紓緩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腸胃道,減少不正常的收縮或痙攣,降低腸胃道的疾病。
太極拳也是很好的選擇,散步也不錯。中醫有句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飯,稍微走一下,配合腸胃蠕動的節奏,就能幫助消化,減少腸胃的負擔。
保養腸胃有方法,那就是放鬆心情、三餐定時定量、不要吃太多寒性食物、多做柔軟運動,就能擁有舒適健康的生活。
(審稿專家:長庚醫院中醫一般內科主任楊賢鴻)
你知道什麼是寒性食物嗎?
寒性的食物:
大白菜、空心菜、金針菇、芥菜、花菜、小黃瓜、西洋芹菜、絲瓜、蓮藕、冬瓜、苦瓜、茭白筍、蘿蔔、竹筍、香菇、草菇、鮑魚菇、大頭菜、大菜心、酸菜、榨菜、雪裡紅、梅乾菜、海帶、髮菜、金針、木耳、豆腐。
檸檬、鳳梨、西瓜、香瓜、李子、楊桃、橘子、柳丁、葡萄、小蕃茄、枇杷、芒果、椰子、梨子、櫻桃、柿子、奇異果、百香果、茶葉。
蝦、蟹、墨魚、海蜇皮。
平性的食物:
菠菜、青江菜、蕃薯葉、九層塔、洋菇、莧菜、韭菜、韭菜花、青椒、生菜、甘藍、芋頭、馬鈴薯;紅蘿蔔、洋蔥、玉米、菱角、甜菜、茄子、南瓜、黃豆、花生、毛豆、紅豆、納豆、豆苗、四季豆、黃帝豆、薏苡仁、秋葵、紫蘇。
蘋果、香蕉、木瓜、蓮霧、桃子、釋迦、石榴、蕃石榴、水蜜桃。
雞肉、牛肉、鵝肉、黃花魚、鯉魚、鱸魚、海參、鱉。
熱性的食物:
薑、蔥、辣椒、芝麻、桂皮、蒜頭、蔥頭、大蒜、茴香菜。
榴槤、荔枝、龍眼。
羊肉、鱔魚。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中醫內科
有助腸胃的穴道與按摩
按摩足三里
左腳用左手,右腳用右手,手掌正對膝蓋,中指對著脛骨,五隻手指自然按著,無名指所按到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按下去會有痠痠麻麻的感覺。
足三里是胃經最重要的一個穴道,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穴道。想按就可以按,一天按三、四回都可,一次按3分鐘。
按摩這個穴道可以幫助消化,調理腸胃。下肢容易疲勞,沒辦法走路的人,也可以按按足三里,雙腿會比較有力。
按摩肚皮
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鐘方向按摩,不拘次數,按摩到肚子溫溫熱熱的,很舒服,比如說,可以揉九九八十一次。直接摸肚皮,最好不要隔著衣服。
剛吃完飯不要摸太久,消化後再摸。早上做運動時,也可以順便摸摸肚子。
簡易的腸胃保健食療
四神湯
健脾胃、助消化,適合大多數人。湯中的五種藥方,都是性質平和的中藥材。易腹瀉者也可以四神湯做食療,氣虛乏力者酌加黨參、黃耆,脾胃虛冷者加少許的薑。
易便秘者,不宜服四神湯。
食材:豬腸或豬肚1斤
藥材:薏仁40克、茯苓20克、芡實20克、蓮子40克、山藥20克
調味料:鹽1茶匙(5克)
做法:
1.芡實和蓮子先浸泡20分鐘。
2.豬腸或豬肚切段或切塊後,先放入5杯水1200㏄),再加入薏仁、茯苓、芡實、山藥、米酒1杯(240㏄),一起熬煮1個小時。
3.煮到豬腸或豬肚八分熟後,再加入蓮子熬煮20分鐘。
4.加入鹽調味即可食用。
(市立中醫醫院內科醫師林昌錦提供)
蓮子粥
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
食材:糯米100克
藥材:蓮子50克
調味料:冰糖20克
做法:
1.將嫩蓮子泡水發漲後,去蓮心洗淨。
2.蓮子放入鍋內加清水,用小火煮熟備用。
3.糯米放入鍋內加清水(約480克),用小火熬煮成粥。
4.粥煮熟後,加入蓮子和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白朮紅棗茶
健脾益氣、開胃消食
藥材:白朮15克、紅棗15克

訂閱
調味料:麥芽少許
做法:1.先將白朮與紅棗煮沸。
2.再加入麥芽,即可當茶飲用。
(長庚醫院中醫一般內科主任楊賢鴻提供)
標籤:
瀏覽次數:641    人氣指數:6041    累積鼓勵:2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貼:舉手是救命手段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中藥自保守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