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64308
 JACK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聊聊我的「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要招惹智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古人的愛恨情愁
作者: JACK 日期: 2017.03.13  天氣:  心情:
唐代是詩最多最豐富的時代,有著當時代文人的豪情壯志,豪邁的熱情,相較之下,後唐一直到宋,詩轉為多愁善感,溫柔婉約,無非跟唐朝的強盛,宋代的積弱有關,當朝的文人心中鬱抑,而影響了詞風。

這首【清平調】盛唐時歌詠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詩出自詩仙李白之手。

李白做了【清平調】被貶官。
原因是有一次唐玄宗和楊貴妃與一些大官月夜中在花園飲酒作樂,玄宗就把李白招進宮中,要李白應景作詩,李白很快吟出【清平調】,但楊貴妃對詞意很有意見,李白因而被貶官,由此也看得出楊貴妃的影響力,與外戚干政的事實。

不只楊貴妃對詞意質疑,我也覺得這首【清平調】,很像是預言詩,預言未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命運。

李白家居道教勝地紫雲山附近,五歲讀道家六甲,四十多歲時,自云已學道三十餘年,也許他已有預知能力。

這首詩明明是在歡樂的氣氛中作的,但我卻感到詩意中含了無限的悲哀與離別孤單的感傷,可能李白自己孤單,有感而發。不然就是一首真正的預言詩。

【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支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主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杆

如其中的:「雲雨巫山枉斷腸』這句是說:愛上了巫山的女神,如夢一場,終究要分離的。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有誰能像趙飛燕一樣得到漢皇的寵愛,但最後還是要另尋歸宿。

李白把楊貴妃比成了漢皇的趙飛燕,意指楊貴妃在唐玄宗心裡崇高的地位。又暗指人如燕子一樣痴情,不願與另一半別離,故曰可憐。倚新妝一句是指彼此分離,只好另尋愛人。
鳥類是最痴情的動物,不會劈腿外遇,萬一另一半死去會悲傷憂鬱。

「名花傾國兩相歡」是說楊貴妃的美足以傾國傾城,傾國是指君王愛上她足以讓國家滅亡。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欄杆。」說明了美好的春光中只有遺憾,只好一個人倚靠著欄杆,獨自欣賞美景。

然詩中的預言不久就發生了。
唐玄宗遇安史之亂,安祿山造反,唐玄宗偕楊貴妃,所有朝臣宮人往西南逃難,中途在軍隊不願往前進的情況下,唐玄宗只好賜死楊貴妃,因眾人皆認為安史之亂乃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所致。

看來這是一首【預言詩】,當時李白在酒醉之際無意間吐露真言,否則他應知道洩露天機的後果,而果然因酒誤事,得罪了楊貴妃被貶官。當時世人稱李白為【謫仙人】。

白居易的【長恨歌】正是描寫楊貴妃死後唐玄宗的悲傷之情。

其中最有名的詩句:「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形容楊貴妃的美與魅力。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這是其中幾句,說明唐玄宗太思念已死的楊貴妃,找道士作法,希望可以得見楊貴妃的魂魄。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說出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真愛,此情不渝的心情。

附記:【清平調】一般不是做這樣的解釋,我是做相反的解釋,一般人解釋成美好,我解釋成分離,我與楊貴妃的看法相同。

對於詩詞的解釋發現解釋的很亂,很多種,後人不了解當時作者的心態,而進行這樣的解釋,那樣的解釋,常解釋錯了,尤其是網路,誰解釋的才對,只有讀者自己分辨了。

中唐發生安史之亂,國力轉衰,武后當權,殺害李氏皇帝宗親,晚唐的詩人更是鬱抑不得志者居多,故詩風開始轉向多愁善感,而非盛唐時的豪邁熱情或悠然

網路文章
標籤:
瀏覽次數:96    人氣指數:1296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聊聊我的「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要招惹智者!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