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以減法以理智面對小說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鬼月-蕭邦Op.35/陳育虹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瓶中精靈再起-重探雪維亞普拉絲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08.13  天氣:  心情:

瓶中精靈再起──重探雪維亞.普拉絲

◎陳黎、張芬齡


今年是美國「自白派」女詩人普拉絲(Sylvia Plath,1932-1963)死後五十年。
多本關於她的傳記和論述又陸續問世。Carl Rollyson新出的《美國的豐饒女神:普拉絲生平與藝術》一書,
劈頭就說普拉絲是「現代文學的瑪麗蓮.夢露」,頗引發各方議論。我們從1979年開始發表普拉絲詩中譯,
算是最早將其譯介到中文世界者。因緣際會,今年費了相當力氣把她最受矚目的詩集《精靈》(Ariel)譯成中文。
此詩集是普拉絲自殺前最後遺稿。

>>接連坍塌的「巨神像」

普拉絲出生於美國麻州,父親是波士頓大學生物教授,大黃蜂權威,在她八歲時去世;母親比父親小二十一歲,任教中學。
普拉絲天資聰穎,八歲時就寫了一篇蟋蟀和螢火蟲的故事發表於《波士頓先驅報》。
姣好的外形和創作才華使她在進入史密斯學院後風頭甚健。1951年,她獲得婦女雜誌《小姐》的小說獎,
隔年暑假獲邀前往紐約實習採訪。1953年秋天,她吞服大量安眠藥企圖自殺,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電擊治療。
1955年,她以全校最佳成績畢業,獲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
次年結識了泰德.休斯(Ted Hughes,1930-1998),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他倆於1956年結婚,
婚後休斯在劍橋一所男校任教,普拉絲則忙於學位考試、家務、寫作、將休斯的詩作投寄給文學刊物。

在劍橋住了一年之後,他們遷往美國,休斯任教於麻州大學,普拉絲在史密斯學院教大一英文,
被同仁譽為「英語系有史以來最棒的兩、三位講師之一」。1958年春天,他倆決定離開教職,靠寫作維持生計。
為了突破寫作瓶頸和擺脫憂鬱症的陰影,她到麻州綜合醫院精神科擔任祕書,也開始接受心理治療。
1959年底,搬回英國,住在廉價社區的狹小公寓,兩人共用一部打字機,日子過得並不安逸。
1960年4月,女兒弗莉達(Frieda)出生。當時休斯已出版兩本詩集,備受文壇推崇,普拉絲則隱身其背後,
扮演稱職的母親與家庭主婦角色。1961年2月,普拉絲二度懷孕卻不幸流產(在〈不孕的女人〉一詩,
她將未能受孕成功的身體比喻成一座有著圓柱、柱廊、圓形大廳卻無雕像的空蕩有回音的博物館)。
9月,他們搬到得文郡(Devon)一間屋頂以葺草鋪成、有著寬闊庭園的老舊農莊,種了一些蘋果和櫻桃樹,一株金鏈花,
還有一畦菜園,以及普拉絲戲稱為「史前陵墓」的小土丘──後來在〈十一月的信〉一詩,那陵墓成了「陳年屍骨堆砌成的牆」;
在〈蜂螫〉一詩,它變成「殺害她的引擎」,她企圖逃脫的婚姻象徵。1962年1月,兒子尼可拉斯(Nicholas)出生。
因為與養蜂人為鄰,普拉絲在6月開始養蜂──這或許象徵她與父親親密關係的延續,也或許是她將父親自死亡召回的一種方式。

1960年,普拉絲第一本詩集《巨神像》(The Colossus)出版。在這本詩集,普拉絲展現出技巧的完整性,
語言的精確度與張力,對韻律的敏感度,讓她建立了一些名氣與自信。標題詩充滿死亡的意象和空虛寂滅的情緒。
普拉絲將父親比喻成一具坍塌的「巨神像」,試圖重建這位在她童年就已離去的守護神形象,
表達出在怨懟和憎恨的背後對父親無法忘懷的倚賴和依戀。1952年5月,加拿大詩人大衛.威維爾(David Wevill)
偕妻子阿西亞.格特曼(Assia Guttman,1927-1969)來訪,普拉絲察覺到泰德.休斯與阿西亞之間有某種異樣的親切感。
7月,普拉絲無意中發現泰德.休斯與阿西亞的姦情。丈夫的背叛形同生命中另一尊「巨神像」坍塌,讓普拉絲深受打擊,
被嫉妒、憤怒和絕望所吞噬,數度感冒,持續發燒,普拉絲的母親在這段期間前來陪伴、協助照料生活起居。
兩個月後,她提出分居,獨自帶著兩名幼兒住在得文郡。她母親恐怕她再度精神崩潰,曾要求她回家居住,但為她所拒。
休斯在他後來出版的書信集中提到普拉絲當時的心態:「她堅持離婚。她高傲的敵視和恨意以及傷人的舉動只是想表達:
若我不回她身邊,她就活不下去。我很清楚,她是那種愛你愈深就傷你愈深的人。」

>>世界像裝滿福馬林的鐘瓶

休斯離去後,普拉絲與絕望、病痛為伍,憂鬱症隱隱浮動,但是她的創作動力卻源源不絕。她的寫作時間多半在凌晨4點,
在白日與黑夜交接的安靜時刻,在「公雞啼叫之前,嬰孩啼哭之前,送牛奶人尚未置放瓶罐發出玻璃音樂之前的靜止、清藍、
幾近永恆的時刻」。二十多首她稱之為「十月詩作」的詩就寫成於這段時間,譬如〈拉撒若夫人〉,〈爹地〉,〈高熱一○三度〉,
〈深閨之簾〉,〈精靈〉,以及〈蜂盒的到臨〉、〈蜂螫〉等「蜜蜂組詩」。她將這些詩作投寄給雜誌社,幾乎都被退稿,但她
仍持續寫詩。在給母親的一封信裡,她寫道:「我是作家,我是有天賦的作家,我正在寫一生中最好的詩歌,它們會讓我成名。」

1962年12月,她帶著孩子搬進倫敦的一間公寓(葉慈曾居住於此),聘雇了鐘點工幫忙料理家務,試圖展開新的生活,卻不幸
遇到英國一百五十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水管凍裂,大雪封路,能源短缺,經濟拮据,精神苦悶,讓普拉絲的憂鬱症更形惡化。
她未能實踐〈過冬〉詩末對自己的期許和對未來的願景──「蜜蜂在飛翔。牠們品嘗春天」。1963年2月11日清晨6點,
她拋下睡夢中的兩個幼兒,在自家住宅開瓦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起身上樓,到孩子們的房間,在桌上放了一盤奶油麵包
和兩杯牛奶,怕他們自起床後到打工女孩到來之前會覺得肚子餓。然後,她下樓,走進廚房,用毛巾盡可能地將門窗的縫隙封住,
打開烤箱,將頭伸了進去,打開瓦斯。」

普拉絲自殺前兩個星期,她的小說《鐘瓶》(The Bell Jar)──或譯《瓶中美人》──以Victoria Lucas筆名出版。
這本半自傳體小說是其青春時期精神崩潰的殘酷紀錄,刻畫一名初入社會的女大學生在面對角色認同與生命抉擇時內心的衝突、
抑鬱與掙扎。「鐘瓶」具有死亡隱喻,瓶中的嬰兒屍體一絲不掛、面無表情、令人驚懼。對普拉絲而言,世界像裝滿福馬林的鐘瓶,
是一場噩夢,自己則像浸泡其中的死嬰,無法呼吸也難以逃脫。

普拉絲和休斯的愛恨糾葛並未隨她的去世而畫上句點。休斯彷彿受到詛咒般,始終困鎖於背叛的罵名與妻子自殺的夢魘,
至死都不得解脫。1969年,他的外遇對象阿西亞帶著她與休斯所生的兩歲稚女,採取與普拉絲同樣的方式(開瓦斯)自殺身亡。
他與普拉絲所生的兒子,在美國阿拉斯加擔任大學水產學教授的尼可拉斯,也於2009年(四十七歲時)在家上吊身亡。
此外,休斯還做了兩件讓讀者和學者質疑、批判其動機的事情──擅自調整詩集《精靈》的內容和詩作順序,
改變了詩集原本的基調(讓「蛻變再生」變成了「自我毀滅」),並且以「不想讓孩子們讀到」為由銷毀了
普拉絲生前最後三個月所寫的日記,還聲稱1959年晚期到1962年秋天(《精靈》寫作關鍵期)普拉絲所寫的日記「失蹤」了。
休斯後來還將普拉絲遺產管理權交給他姊姊歐爾溫(Olwyn),而歐爾溫與普拉絲生前關係並不和睦。
面對外界的誹謗和撻伐,休斯從不辯解。1998年,他於死前數月出版了詩集《生日信函》(Birthday Letters),
詩集中的八十八首詩是他自1963年以來每逢普拉絲生日寫給普拉絲的八十八封信,以虛擬的手法與亡妻對話,
回憶兩人過往的點滴,抒發心中的愛意、歉疚與哀傷:「你的鬼魂與我的身影密不可分」;
「原意不是為了傷害/只為留存快樂的回憶」。他倆因詩歌結緣,他或許希望也能藉由詩歌和解。

>>追求的絕非「墜落」的藝術

《精靈》書前有普拉絲女兒弗莉達為此還原版寫的序。這本詩集以「愛」(love)字開頭(第一首詩〈晨歌〉第一個字),
以「春天」(spring)結尾(最後一首詩〈過冬〉最後一字),普拉絲似乎有意藉此告訴讀者此書涵蓋了她從婚姻破裂前
到最後決定展開新生的心靈狀態,充斥其間的則是絕望、苦痛、抑鬱、嫉妒、焦躁、怨恨、憤怒、復仇、嘲諷、無助...
等諸多複雜情感。普拉絲親訂版《精靈》裡,有一些詩作頗為赤裸地呈現出她內心底層最私密、幽微的情感和情緒,
她以極殘酷、惡毒的意象、字眼或語調,影射她丈夫,母親,父親,丈夫的情婦,丈夫的叔叔,她的鄰居,以及熟識的友人。
這也是何以當初休斯在編選《精靈》時會將十多首「具有個人針對性」的詩作抽換掉。弗莉達說她母親在寫作時是獨特非凡的,
與糾纏其一生的憂鬱症奮戰,將每一個情感經驗當做可以拼湊成一件華服的小布塊,絲毫不浪費任何一點她的感覺,
在駕馭這些混亂騷動的情感時,將驚人的詩的能量發揮到極致。她母親在一觸即發的情感狀態和懸崖峭壁的邊緣力求平衡,
追求的絕非「墜落」的藝術。這些詩是她母親情感遭受巨大騷亂期間,試圖駕馭、平衡自我內在力量的成果。

《精靈》裡有一首廣為人傳誦的詩〈對手〉。有人說是針對普拉絲之母寫的,有人說針對情敵,或歐爾溫。
反覆讀之,讀者應該會同意這首詩精練、生動地傳遞出這對夫妻詩人互怨互斥又互相憐惜、互為寫作「對手」的微妙情境:


如果月亮微笑,她會跟你很像。

你給人的印象和月亮一樣,

美麗,但具毀滅性。

你倆都是出色的借光者。

她的O型嘴為世界哀傷,你的卻不為所動。

你最大的天賦是點萬物成石。

我醒來身在陵墓;你在這裡,

手指輕叩大理石桌,想找香菸,

惡毒如女人,只是沒那麼神經質,

死命地想說些讓人無言以對的話。

月亮也貶抑她的子民,

但白天時她卻荒誕可笑。

而另一方面,你的怨懟

總經由諸多郵件深情地定期送達,

白色,空茫,擴散如一氧化碳。

沒有一天可以不受你的消息干擾,

你或許人在非洲漫遊,心卻想著我。



●2013/08/13 自由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170    人氣指數:1970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以減法以理智面對小說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鬼月-蕭邦Op.35/陳育虹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