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316389
 薔薇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最成熟的力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人生留個缺口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看不見的底層核心
作者: 薔薇 日期: 2017.08.01  天氣:  心情:
根據胡展誥心理師的定義,情緒殭屍就是過度隔絕情緒的人,有三個典型特徵是:
  
1.問題解決至上,深信情緒是庸人自擾、毫無必要的阻礙物。
  
2.超理智。對每件事都只是理性分析利弊、評估成效,毫無情感成分。
  
3.說不出口,除了煩悶之外,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

當然,就事論事、理性處理有它的好處,如你可能在工作或事業上很成功,不過,長此以往也會產生某些後遺症:

相信不要有情緒就不會難過,不要在意就不會痛苦,漸漸讓自己變成一個沒有感覺的人,只剩下生氣與煩悶。
  
人親密關係或者朋友無法維繫,因為他們總是覺得你是一個沒有心的人。
  
害怕表達情緒,其實是害怕自己說了不被認同,久了以後就變得不知道該怎麼說甚至不想說了。

害怕受傷,總以為把心緊握就可以不被看透,但人去樓空之後,把手打開,發現掌心裡面什麼都沒有,只剩下無垠的空虛和寂寞。
  
這些年來你因為害怕失去,層層防備避免接觸情緒,終於,最後你反而失去了自己。

而害怕接觸情緒的人,總是認為表達情緒是沒有用的、會被責罵的、於事無補的,久而久之,變成一具行屍走肉沒有靈魂的人,用理智和工作來填滿人生,因為很少說出自己的想法,當有人問你的時候,往往說不出自己的感覺,然後他們就會覺得:為什麼你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說,但我們並不是不講,而是沒有感覺!就算有感覺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其實,恐懼悲傷的人,同時也是放棄快樂的人。情緒的接收器就像龍珠雷達一樣,當我們打開之後,會搜尋到各種正負面的情緒;如果你長期把它關起來,久了以後就會忘記打開的方法,於是你過著,不悲傷但也不快樂的生活,常常覺得很煩,但又不知道在煩什麼。
  
煩,其實是一個複合情緒,說這個字的人有可能是偷懶所以沒有講清楚,或覺得當下情境不允許,不太想把自己的感覺講出來,也有可能是根本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如果你常常莫名的覺得煩,那麼可能就要找找,在那個煩底下是什麼。
  

在某個層次裡,也許我們都是獨立的島嶼,但如果我們的視點或體會真的夠深夠廣,也會看到在底層核心裡,我們其實都是相互連結、相互共鳴的。我喜歡用大樹或植物來比喻,我們每一個人,一開始都是一顆種子,慢慢地發芽生長,長成各自既相似又獨特的模樣。不管我們如何各自伸展著自己的姿態、享受著自己的空間和藍天,但是在看不見的底層核心,我們共享著同一片泥土的滋養,我們的根脈也相互交錯連結。我們之所以感覺不到這份連結,最根源的原因是大多數的人都跟自己疏離,我們已經感受不到自己的樹幹或者根脈了。


更貼切地說,很多人已經活成自動化了。每天起床就啟動自動模式,不知不覺,一天就過了,就算是醒著,其實也是睡著的。或者大多數的人,是把焦點放在外面的世界,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別人喜不喜歡我?現在流行的話題是什麼?我該增加哪些證書、頭銜?我該累積哪些數字?但同時,對於我是誰?我的內在正在發生什麼?這類的問題卻陌生的不得了,與內在的自己完全疏離,甚至斷了連結。


探索和覺察自己的內在究竟發生些什麼,這件事很重要嗎?

究竟要如何才能與自己連結呢?聽起來是件很抽象的事!

或許,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及靠近自己,給自己留點時間,停下來觀看自己的勇氣。問問自己怎麼了、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感受是什麼?心所在的位置是哪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TRDQMJDW8

CHIU PI - My dear
標籤:
瀏覽次數:268    人氣指數:2068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最成熟的力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人生留個缺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