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276302
 James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TED:80%關於人生的重要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闆的想法:工作經驗越多.起薪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就這樣的愛自己
作者: James 日期: 2015.05.16  天氣:  心情:
就這樣的愛自己



我一直記得我的學生巧麗,因為,她在唸大學的時候,談到人生目標與規畫,就把「結婚、生孩子」視為最重要的追求。我記得那天當她在同學面前說出這個願望,有幾個女生立刻提出異議:「都什麼時代了,女人不必畫地自限,可以做的事很多,為什麼只能結婚、生小孩?」



巧麗顯得有些錯愕:「我從小就這麼希望的啊,有什麼不對嗎?」最後我只得出面打圓場,對大家說:「每個人的人生想要尋找的都不一樣,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並且實現它,那就好了。」 



她們畢業幾年之後,那幾個質疑巧麗的女生,都有了男友和穩定的情感關係,有兩個甚至結婚,生了小孩。反而是巧麗一直沒能找到另一半,雖然她也去參加了聯誼,也拓展了生活圈,卻始終沒能遇見令她心動的男人。有一次,在某個同學的喜宴上,我們坐在一起,巧麗問我:「也許我應該去隆個鼻,讓五官更明顯一點?」



「讓五官更明顯是為了……」我問。

「比較容易被看到啊。」她笑嘻嘻的回答。

巧麗的鼻子不夠高挺,但與她的五官相襯,我知道她在感情路上時常落空,不免對自己的容貌失去信心。



「先喜歡自己,別人就會喜歡妳啦。」我誠心誠意對她說。

「其實很難的。沒人愛著妳的時候,很難愛自己。」巧麗如此回覆我。



剎那之間,我說不出話來,因為她說的是事實。



他人的愛,最容易修復我們生命的創傷,能夠激發我們的信心與進取,讓我們對自己有更多美好的想像,進而將這樣的想像變為事實。被愛著的時候,我們比較勇敢,顧盼之間也多了許多神采與美麗。被愛使我們增添了愛的能量,覺得自己像是滿溢的容器,可以去愛更多人,給他人慷慨的鼓勵與讚美。


然而,他人的愛還沒有出現之前,除了愛自己,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如果我們不愛自己,自己又怎麼能散發出愛的能量呢?情感上的極度匱乏像個黑洞,令人想要遠離。

「還是要先愛自己啊。」我對巧麗說:「妳希望別人怎麼愛妳,就先這樣愛自己吧。」  

八十分小姐生存之道

在學校裡如果有一個很難的科目,找不到考古題;也沒有作弊的可能;及格率不太高,若被當掉無法重修,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得到八十分,是不是就該慶幸了?這個科目如果叫做「人生」,能得到八十分是否已經很滿足?

近期有這樣一篇報導,歸納出最難嫁掉的女生典型:「長相不差,條件不錯,人好相處」,人生各方面都屬中上的「八十分女生」,成為所謂敗犬的機率是最高的。

而我環顧周遭三十至四十歲的女性朋友,她們大多是討人喜歡的女生,有獨立自主的經濟條件,單身的比率確實是挺高的。

據我的了解,她們並不是抱定獨身主義的,也不排斥結識異性,甚至懷抱著走進婚姻的夢想,但是,終究還是單身,八十分女生到底怎麼了?

週刊上分析指出,這些八十分女生應該找到「市場策略」,讓自己的競爭力優勢些。我相信起碼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八十分女生,對這種說法很反感。她們從不認為愛情或婚姻是一個市場,更無法忍受自己成為市場上的貨物,她們要尋找的是真愛,是那種怦然心動的戀愛,人生必定要有一次的熊熊燃燒。 

她們早就準備好了,從閱讀、藝文活動、旅行、進修心靈的課程,都在打造豐富的生活與優雅的品味。

可惜的是,應該引燃她們的對象,所需求的是「顧家、愛小孩、煮飯很好吃、溫柔乖巧、聽話、讓我可以很自在放鬆……」這樣的女性,那些忙於事業衝刺的男人,對於生活品味這樣的事,並沒有太大的要求。 



當我年輕時,一位大姐問我到底要尋找什麼樣的伴?我說,希望兩人生活能比單身更好。 



大姐說:「太難啦!妳現在已經生活得這麼好。」那些八十分女生或許也像當年的我,心中想著:「如果有了伴不能更好,何不維持現狀?」 



八十分女生是聰明的女生,當然可以裝得軟弱些、乖巧些,令男人更有安全感,偏偏這些女生不願意偽裝。「偽裝自己去獲得一種不見得更好的生活」,讓八十分的自己變成七十分,甚至是五十九分,是八十分女生不想做的事。



感動不是心動



小學堂夏令營的作文課,老師出了一個題目給國二的少年:「心動的時刻」,經過充分的引導之後,學生們振筆疾書,一篇篇作文很順利的完成了。可是老師們拿著作文在手,卻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這些十幾歲的少年,好多人竟然都把「心動」當成「感動」來寫了。於是,在他們的筆下,看見烈日炎炎卻有交通警察在指揮交通,令他們為之「心動」;為了幫自己集菇菇筆,父母每天都喝超商的咖啡,使他們非常「心動」。



甚至還有人引用歷史典故,說到三國時代為了請出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不肯放棄,等到第三次諸葛亮終於願意出山,那就是劉備「心動的時刻」。於是我們終於發覺,現在的少年已經分不清心動與感動了。



我在臉書上po了這個小事件,引起一些迴響,有人回應:「因為心動而交往,與因為感動而交往,差很多。被愛著的時候,我們比較勇敢,顧盼之間也多了許多神采。被愛使我們增添了愛的能量,覺得自己可以去愛更多人,給他人慷慨的鼓勵與讚美。




我想,這是真的明白心動與感動的不同的。

我的一個朋友,對未來充滿浪漫想像的三○世代芳芳說:「何必那麼嚴苛啊?如果一個人不斷令妳感動,妳就會心動的吧?」

四十歲的朋友小羽卻說:「心動的感覺愈來愈難遇到,但是沒有心動的感覺,就沒有活著的感覺,真的很矛盾。」 

已經結婚二十年的如茵,沒有說話。 

芳芳問她:「如茵姐,妳會結婚是因為心動還是感動呀?」 

如茵聳聳肩:「老實說,我很久沒有想這個問題了。當初,也許是因為心動才結婚的,但是兩個人愈來愈熟悉,很難有心動的感覺了。尤其,每天要處理的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怎麼心動啊?」

「但是,總還有感動的時候吧?」我忍不住要追問了。 

「當老公去大賣場之前,打開櫃子,看我需不需要添購衛生棉,嗯,還滿感動的。還有,上完廁所把坐墊放下來,讓我省點事;還有,他先回家會把我的拖鞋拿出來,也滿感動……」

她一口氣說了許多的感動,表情愈來愈幸福。感動不是心動,但想要共同生活,攜手往前走,卻是不可缺乏的必需品。

當妳不再有紀律

我的朋友愛珍在某天半夜傳Line給我,問我是否可以介紹醫生給她?我心裡一直記掛著這件事,午餐時約了愛珍小聚。這兩年愛珍進入更年期,失眠、潮熱、焦躁,一樣也不少,不知不覺的,一年之中胖了十公斤。

上一次我們幾個女人碰面,體型纖瘦的麗麗嘲笑愛珍:「妳不是一向很有紀律的嗎?怎麼連肥肉也管不好?」

若是以前,這樣的玩笑話一點殺傷力也沒有,沒想到這一次愛珍卻變了臉,一句話也不說,坐了一下就先離開了。



未完.....

轉貼..今周刊..撰文 / 讀蟲小聚




 






 


標籤:
瀏覽次數:50    人氣指數:250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TED:80%關於人生的重要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闆的想法:工作經驗越多.起薪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