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51576
 琦美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活在當下 聯於永恆<I>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永遠的生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活在當下聯於永恆 <II>
作者: 琦美人 日期: 2011.01.11  天氣:  心情:

用短暫時間,贏得永恆

在二十世紀中期時,有一位叫Jim Elliot的人,雖然他活不到三十歲,但他曾說:「He is no fool who gives what he cannot keep, to gain what he cannot lose.」(那真正有智慧的曉得給出那留不住的,去獲取那不能失去的)。今天我們的一生,若沒有永恆的價值,就會過去了;但是我們卻能用我們短暫的時間,去贏得那永恆的,而且是永遠不會失去的,這才叫做有價值的人生。

每一個人都有心中的眼睛

為什麼成千上萬的基督徒,能夠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呢?

因為他們心中的眼睛看見了一個榮耀的Vison。「Vision」這個字不僅是一個在商場上所講的目標、願景而已;而是的確有一個真正屬靈的內涵讓我們看見。看見什麼呢?這位創造天地和宇宙萬物的神,也是造了我們人的神,樂意來讓我們認識,把祂永遠、不朽的生命賜給我們,作我們人生的內容與價值。

基督徒因為有這樣的看見,就樂意接受神來作他們裏面的生命,而聯於永恆,我們一聯於永恆,就能夠喜樂平安的與神一同生活、殷勤有力的工作,我們活出一個坦蕩蕩的人生。聯於永恆之後,人不只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更是這位神,就是永遠的生命,天天作我們人生的指引,作我們當下的供應。

人心裡的真空

Blaise Pascal (1623-1662),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統計學家曾說:「在每一個人的深處都有一個神所塑造的空間,只有耶穌基督才能夠填滿這個真空。」

女孩子都喜歡買衣服,當買了一件回來後,你第二天選擇穿衣服時,總是發現還少那麼一件。我們人生裏面也有個虛空,這個虛空不是用很多物質的東西可以填滿的,也不是用很多精神的東西就可以滿足的。這個虛空是神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就保留在我們裏面;只有耶穌基督才能夠來填滿這個真空。

一位哈佛大學進化論學者E.Mayr曾說:「我們人的確是非常獨特的,我們跟其他動物都不一樣,就如同神學家、哲學家所一直強調的。這是我們人的尊嚴,也是我們人的義務。」

人為什麼有獨特的尊嚴和義務呢?因為在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記,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照著我們的樣式來造人。」神在造萬物都是各從其類,唯獨創造人,不是從其類,而是從人類造的,人是從神的形象造的,這個是有一個特別的目的的。

什麼是基督徒?

基督徒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基督徒不只是基督『教』徒。基督徒不是接受一個宗教,不僅是想法認同基督,而是一群接受了基督永遠、不朽壞的生命的人。

接受神的生命是怎麼回事呢?

主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裏面的,我也住在他裏面。」

當我們願意開口呼求主的名:『哦~主耶穌~』。我們就從原來的一棵葡萄樹,酸的苦的、沒有指望的、會朽壞的一棵葡萄樹,切下來了,接到主耶穌這個神聖的、永遠的、不朽壞的、甘甜的、不能被玷污的一棵葡萄樹上。

從今天開始,這棵葡萄樹就產生生命的汁漿,一直源源不絕的供應我們,而且牠是天天與我們同在。

約翰福音一章12節說:「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成為神的兒女,這等人是從神生的。」所以,只要我們呼求主名,我們就是從神而生的。這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我們取得了出生證明,神的生命進到我們裏面來了。

我信主的時候,覺得需要更多認識之後才能相信,因為我要搞清楚我信的是什麼東西。但是其實不需要。其實我只要願意,只需要接受就行了。因為生命的接受都是很簡單的。當我們呼吸的時候,需要把空氣搞清楚嗎?我是學空氣污染的,我可以將空氣分析得很清楚,但是可以三分鐘不呼吸嗎?生命,不需要搞清楚。只要願意接受,因為主耶穌的生命是白白的,願意的人都可以接受。

另外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

有位諾貝爾得獎的叫做C.H.Townes,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也是MIT和UC Berkeley的校長。他說:「我是個基督徒,我保持敞開的態度,我願意考慮所有的新觀點,我會看一看新的東西,同時我覺得神不僅存在,而且我還能感受祂的同在,這對我有著非常深切的意義。在我生活中間,我感覺到神是靈,是與我無時無刻都是同在的。」

他,今年也九十多歲了,一生有無數的成就,但是他天天是一個與神同在的人生。這位教授和前面那位耶魯大學的教授一相比較,雖然兩個同樣做一些事情,同樣在社會上有成就,但是結局卻是完全不一樣。

聖經說,主耶穌的名字叫做「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我們的主願意天天與我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末了,唯一的問題是:你願意嗎?



水深之處福音網 - www.luke54.org 、 Facebook 水深之處粉絲頁 - http://www.facebook.com/luke54.org
標籤:
瀏覽次數:216    人氣指數:1616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活在當下 聯於永恆<I>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永遠的生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