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52465
 Katie Y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國民樂派領導Granados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La Vie En Rose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Piano Solo
作者: Katie Yang 日期: 2011.01.13  天氣:  心情:
How Far Can You Fly-From Luca Flores ...親愛的父親...我要在完全失能..要人餵..要人攙扶之前..自己先走一步..以免你煩惱..我最後的曲子叫..能飛的多遠..這也是我一生的疑問..人生能走多遠..為何無法飛翔."音樂訴說靈魂的語言..言語有時會令人混淆.但音樂能上天堂也能墬入地獄.或是在地獄邊緣遊蕩...但我愛那些用最後氣力..揮灑每個音符的音樂人"
這是我看完此片最印象深刻的片段..Luca Flores 長期飽受年幼喪母之痛及嚴重精神病(感覺比較像SCHIZOPHRENIA或是MAJOR DEPRESSION)所苦..這些話是他寫完這首曲子後寄給家人的遺言..也透露那像飛翔自由但卻受困的身心..這是我近來看過很有感覺的片子.CD也是Luca Flores原音..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聽..

母親車禍失事後..Luca Flores小時與哥哥當場目睹母親的死亡..是而後主角可能發病的一個因子(也包括家庭關係疏離..因父親工作到處遷移有關)..而觸發源應該就是女主角與之離別..

寂寞鋼琴師 Piano、Solo

原文片名: Disco del mondo: Piano solo、 (義大利)
導  演: 瑞卡多米拉尼(Riccardo Milani)
製  片: Andrea Costantini
Carlo Degli Esposti
Giorgio Magliulo
原  著: Walter Veltroni《Il disco del mondo》
編  劇: Ivan Cotroneo
Claudio Piersanti
Riccardo Milani
Sandro Petraglia
演  員: 【屋頂上的童年時光】
金羅西史都特(Kim Rossi Stuart)
【情慾克林姆】【愛情對手戲】
珊德菈西卡雷莉(Sandra Ceccarelli)
發行公司: 佳映娛樂
電影分級: 輔導級
電影類型: 傳記、音樂
影片長度: 104分鐘
上映日期: 2008/5/1

盧卡佛洛瑞 Luca Flores(1956~1995)

1956年10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島首都巴勒摩(Palermo),5歲開始學琴,隨後舉家前往非洲莫三比克,在那生活了8年之久。童年時已展露對音樂的熱愛,他非常喜歡維瓦第的〈四季〉,總將這張專輯反覆聆聽,他稱這張專輯是「世界之聲」。之後回義大利移居佛羅倫斯,就讀佛羅倫斯音樂學院,開始正統的學院音樂教育,學習鋼琴和管風琴,接觸到爵士樂後,改投入爵士樂演奏,1974年開始自己的五重奏及三重奏演出。由古典樂出發所創造出的爵士風格,讓盧卡在義大利音樂界闖出名堂。
在當地爵士樂圈打滾多年,盧卡直到1984年因為參與歌手Tiziana Ghiglioni的六重奏才獲得較大注目,之後陸續和Gianni Cazzola、Claudio Fasoli、Massimo Urbani、Enrico Rava、Paolo Fresu、Riccardo Del Fra、Lee Konitz及Chet Baker等人合作,並多次前往瑞士、法國、德國和俄國演出,多年來灌錄十多張個人專輯,多由義大利獨立廠牌Splasc(h)發行。
古典背景出身的盧卡,演奏風格被樂評認為是在爵士鋼琴的傳統中,融合義大利民謠的地方特色,藉由極富個人風格的詩意彈奏,充分呈現與生俱來的彈奏天份,加上他的個人創作能力,一直是義大利爵士鋼琴樂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目前聲勢如日中天的天才型鋼琴手Stefano Bollani也曾是他的學生。
然而,在他充滿幻想、氣質純淨的音樂背後,卻是童年在非洲那場悲劇所遺留下來、無法遺忘的痛苦。當他還是天真無邪的男孩時,坐在汽車後座,眼睜睜看著母親在車禍中喪生,無力挽回。母親對他慈愛的微笑是記憶中最後、也是最美的一張臉。毫髮無傷的他,心中有著沈重罪惡感。自此懷著愧疚壓抑的心理,悲痛懊悔。雖有愛他的人,自己也有深愛的女子,但在複雜、過於敏感纖細的心靈中這樣的傷痛漸漸變得無法忍受。
盧卡心裡開始生病,終至走上瘋狂一途。1995年,錄完最後一張專輯,盧卡親手結束他這熱情洋溢、卻又痛苦折磨的一生。

電影簡介
電影「寂寞鋼琴師」是以義大利爵士鋼琴手盧卡佛洛瑞(Luca Flores)生平拍成的傳記音樂電影。盧卡佛洛瑞只活了三十八年,一九五六年出生,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自殺身亡。五歲開始學鋼琴,幼時隨著雙親在巴西和莫桑比克等地方,後來因為目賭母親開車時在駕駛座上,轉頭向他微笑,來不及看到迎面而來的車子,而發生車禍因此過世,從此這一幕糾纏了他的一生,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母親過世後,他在一九七零年回到佛羅倫斯,進入凱魯畢尼音樂院攻讀古典鋼琴演奏的文憑,畢業後因為嚮往爵士、再加上喪母之痛帶給他的影響,轉而投入爵士音樂的懷抱,組了一個自己的五重奏,開始在義大利重要的音樂節中多次和查特貝克(Chet Baker)、戴夫荷蘭(Dave Holland)、李柯力滋(Lee Konitz)、帕歐羅‧佛烈蘇(Paolo Fresu)、Enrico Rava等爵士名家合作。並從一九八六年開始灌錄個人專輯,前後共有十四張專輯問世,最後一張【For Those I never Knew】是一張完全鋼琴獨奏的專輯,片中第一軌(How Far Can you Fly),正是他自殺前灌錄的最後一首曲子,錄完這首曲子十天後,他就以自殺結束了三十八年的人生。而這首曲子成了「寂寞鋼琴師」中的主題曲。
盧卡佛洛瑞在義大利是傳奇性的人物,他被義大利人視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爵士鋼琴手,也因此吸引羅馬市長Walter Veltroni為他寫了一部傳記「世界的專輯」,「寂寞鋼琴師」的導演Riccardo Milani就是看了這部傳記才興起將他的一生改編為電影。這份電影原聲帶中所用的音樂,都是盧卡佛洛瑞自己專輯中的錄音,對喜愛爵士音樂的人而言,也是一份精彩盧卡佛洛瑞精選輯。
盧卡年幼時在非洲親眼目睹母親車禍身亡,他強烈認為是因為自己才導致悲劇發生。
但是【寂寞鋼琴師】的音樂傳奇另外還有兩個層次,首先是他的技藝感動了專攻爵士樂的同學,加他加盟爵士三重奏,於是他一面聽著Bud Powell 的「Tempus Fugit」樂音,一面就能夠整理出樂譜,在琴鍵上體悟爵士樂的精髓,等到他親自上陣演出快板的「秋葉(Autumn Leaves)」,即興又自在,匆匆又圓潤的樂音,不但是他晉樂職業樂團的保証,也是征服觀眾的催眠音符。
其次則是他進入職業樂團之後魅力四射的表演,義大利當紅小生金.羅西.史都特(Kim Rossi Stuart)的詮釋演出極有說服力,琴在神在,人在樂在,全在他的舉手投足間,他專注於音樂,享受樂音的神采,成年後他回到義大利,天賦與才能備受矚目。童年在非洲的遭遇啟發他跳脫古典,發展出融合民謠的爵士樂,在義大利大受歡迎,其後更揚名國際,和查特貝克、戴夫荷蘭等傳奇樂手齊名。然而當他功成名就、幸福美滿時,童年母親死亡所帶來的悲傷及罪惡感,因盧卡深愛著母親,一直難忘在非洲莫三比克旅居八年的童年經驗,有母親存在的形影都是既陽光又明豔,藍天白雲藍海白沙灘的背景上,穿著紅色泳衣的盧卡母親因成形成最突出最鮮豔的記憶色彩,對照片尾出現的盧卡家庭影片的真實片段,就可以明白簡單俐落的讓主題格外鮮明。因為絕美極美,所以才讓盧卡魂縈夢繫,才讓盧卡愧疚難安,自責終身。
更重要的是母親也是盧卡的音樂啟蒙人。那天,淘氣的魯卡沒有現身向遠行的父親擁抱告別,他選擇用躲迷藏的方式追著父親的汽車送行,氣極的母親不諒解,不祝他晚安。但是,那天半夜,魯卡被母親的琴聲吵醒,在琴鍵旁他看到母親的眼淚,明白了音樂的力氣,更神奇的是他坐在母親身旁也就能叮叮噹噹地彈起鋼琴,音樂基因和微妙心法,彷彿在那剎那就成功灌頂橫移了。
導演雷卡多.米拉尼的節奏掌控也挺有趣,開場就是成年的魯卡正要彈琴,姿態擺定,氣韻已成,卻不聞樂音,而是悄悄插入童光時光,而且直到惡夢初醒,才是他回到義大利報考音樂學院的現場驗琴,從溫情的巴哈再到龐大激越的拉赫曼尼諾夫,不同風格的兩首曲子時如高山時若流水,具現了盧卡的音樂潛能。 再度摧毀他的生活。盧卡的情緒越發敏感脆弱,他將未曾說出口的苦痛埋藏音樂中,召喚出悲傷的靈魂。然而這一次,音樂的力量也無法帶來救贖。

電影起源
兩年前的某個晚上,一個羅馬建築師偶然給了當時的羅馬市長Walter Veltroni一張爵士鋼琴唱片,而爵士樂正是市長的熱愛之一。唱片封面秀著盧卡佛洛瑞(Luca Flores),市長那時根本不認識這樂手,也不瞭解他迷人音樂背後的威力與後勁。
唱片開始播放後,市長馬上被那具有魔力的悲傷音色給深深吸引。

這音樂召喚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悲傷根源,某些在人生中似乎已平靜、卻仍在夜深人靜時波濤洶湧的悲傷回憶。彈奏出這悲傷音樂的年輕音樂家,在完成這張專輯後,過了幾天便自我了斷。
發現了盧卡的音樂之後,市長試著找出所有關於盧卡的音樂、資料,就像在尋找一個失蹤的朋友般。他不斷在網路上找資料,探訪盧卡的家人,收集未公開曲目。之後,市長開始著手寫關於盧卡的書,他說:「現在我感覺到更瞭解盧卡了,更加親近他的音樂、他的傷痛、他整個人生。」
盧卡佛洛瑞悲劇性的英年早逝,吸引義大利導演瑞卡多米拉尼的注意。他根據羅馬市長Walter Veltroni為盧卡所寫的傳記《IL DISCO DEL MONDO(The Album of the World)》改編成電影【寂寞鋼琴師】,由義大利首席小生金羅西史都特飾演盧卡。金羅西史都特在樂音中呈現已逝的盧卡佛洛瑞豐富且曲扭的一生,讓人唏噓悲痛。電影更以盧卡生前最後的作品,也是生命最終樂章〈能飛得多遠〉(How Far Can You Fly,出自專輯《For Those I Never Knew》中的第一首作品)作為主題曲,貫穿全片,不論是曲名或整首作品呈現的意境,都涵括了盧卡本人悲劇性的一生,更顯示出這張最後鋼琴獨奏作品在爵士樂史上的重要性,令人懷念。

最後的專輯《For Those I Never Knew》

這張專輯是義大利鋼琴手盧卡佛洛瑞生前灌錄的最後一張專輯,收錄他在1994年及1995年共計3次的錄音,共十一軌,最後一次錄音是在1995年的3月19日,灌錄專輯的第一首作品〈能飛得多遠〉。10天後,也就是3月29日,他就結束自己生命。這年,他才38歲

曾和盧卡合作的歌手Michelle Bobko,也是《For Those I Never Knew》專輯中,盧卡選擇的唯一一位合作演唱者,在專輯內頁回顧提到,盧卡自覺透過他的音樂,他在給予(giving),彈奏更是他能給予聽眾的唯一方式,因此他總是把握生命中的許多片刻,彈奏灌錄音樂。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三張專輯《Sounds and Shades of Sounds》、《Love For Sale》和這張《For Those I Never Knew》,就是對曾合作過的樂手致敬,並獻給參與他生命中的人們及他幼時的記憶和他的家庭。
樂評Franco Fayenz也在專輯內頁中提到,對爵士鋼琴手而言,鋼琴獨奏作品就是比賽的終點線,獨奏意味著你必須獨自關照自己,並且在沒有任何保護的狀況下,獨自攀登沒有界線的即興宇宙,而盧卡不僅選擇獨奏作為他演奏生涯的終點,更以獨奏的自我探照與尋覓,譜就他生命的主題性格。

在精神科工作真的會比較體會精神病人的痛苦..尤其是像這種高功能的病人..要他們失去以往的能力及天賦..對他們而言就是很孤獨很無助一條路..這也是為什麼幾乎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曾想過或是嘗試過結束生命的原因吧..希望能繼續幫助這些人..度過人生的黑暗..讓自己再次有飛翔的理由跟希望
標籤:
瀏覽次數:84    人氣指數:1824    累積鼓勵:8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國民樂派領導Granados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La Vie En Rose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2-02 10:37
他, 45歲,台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2-02 10:23
他, 45歲,台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1-14 14:42
他, 42歲,台中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