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64123
 程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律師、醫師、銀行員的真情告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手機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電腦嗎?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80/20法則(一)
作者: 程莫 日期: 2005.04.22  天氣:  心情:
    有一個人住在捷運車站附近,每天早上他都搭捷運上班,這個車站僅有一個月台,月台兩旁各是往東及往西的捷運線,這兩條線對他上班地點而言都是一樣方便的,並且兩條線一樣都是每隔十分鐘來一班車,所以他決定每天只要到了月台,就搭乘不論是往東或是往西最近到站的電車上班,日復一日,他都是這樣上班的。

         幾個月過後他稍做統計,發現他竟然十次之中搭乘往東的電車高達九次以上。他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一直謹守著每次都是搭乘最近到站的電車,而且兩條線的電車都是一樣每隔十分鐘就會到一班車,所以理論上搭乘往東或是往西的機率應該是各百分之五十,但是結果竟然是搭乘往東的電車的次數是搭乘往西的電車九倍之多。請問,到底是爲什麼?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現象發生的原因純粹是機率,沒有任何道理的,但是有更多的時候其實是有原因的,只是這些原因是大部分人無法一眼看穿的,所以大部分人會將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歸咎於「運氣」或是「命運」,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偷懶且不負責任的,遇到問題應該要多想想,多問問有經驗的人,細心觀察,冷靜分析,一定有解決的方法。


         就像這個撘電車的問題一樣,看起來好像是機率問題,其實不是,真正的原因藏在背後。答案是:因為每班往東的電車都剛好比往西的電車晚到一分鐘。這兩條線的電車時刻表正如下表:


        往東 07:00  07:10  07:20  07:30  07:40 ……..


        往西 07:01  07:11  07:21  07:31  07:41 ……..


         所以每天早上當這個人到達車站的月台時,每十分鐘的區間內只有一分鐘的時間會等到往西的電車(ex. 07:00~ 07:01) ,但是卻有九分鐘的時間會等到往東的電車(ex. 07:01~ 07:10)。所以有百分之九十的機率,他會搭往東的電車上班。


       


        就像80/20法則,這個看似簡單其實意義重大的發現。


一八九七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列扥(Vifredo Pareto),發現現實社會存在一個極不平衡的現象:「一小部份的原因、產入或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部分的結果、產出或酬勞。」他將這種不平衡的現象歸納成一個法則,其後學者將它命名為80/20法則(80/20 Principle)。


在現實的人類世界中到處充斥著80/20法則的現象:


「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裡,你穿的是你衣櫥裡所有衣服的百分之二十。」


「百分之二十的產品或顧客,通常佔該企業組織的百分之八十的營業額。」


「百分之二十的汽車駕駛人,引起百分之八十的交通事故。」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


「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這個例證是帕列扥觀察十九世紀英國人的社會財富分配,加以統計分析後得來的,他發現:大部分的所得和財富流向少數人手裡。甚至再進一步的仔細分析之後發現:「百分之六十的財富被百分之十的人所擁有。」、「百分之五的人更擁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財富。」重點不僅僅是百分比,更在於一項事實:財富相對於人口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這與大部分人的期望大相逕庭。


80/20法則之所以會發生在人的身上,最有可能的是因為人類「本能」中的回饋機制所造成,這個機制就是社會行為學家發現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人格成長定律」(Characteristics Growing Law):


 












                    潛  能   +  行  動  =   報  酬      →     態度


                 

  
 


 


 


 


        也就是人的「潛能」經過「行動」的驗證會得到「報酬」,每一次的「行動」就會得到一個「報酬」,每個報酬都會直接影響你的態度,而態度又回饋回來影響你的潛能。其實百分之百的人在孩童時期差異不大,聰明才智相差無幾,處事態度也大同小異,但是隨著成長的過程中,藉著不同的行動造成不同的報酬體驗,回饋的機制日積月累的影響著每一個人,而回饋的機制分成「正向回饋」以及「反向回饋」兩種。


 


百分之二十的人每一次成功的行動得到甘美的報酬,進而影響更正面的積極態度,激發出愈高的潛能,這就是「正向回饋」;而「反向回饋」卻發生在百分之八十的人身上,因為每一次失敗的行動得到令人懊惱的結果,進而影響更負面的消極態度,降低了他們原有的潛能。


 


而這樣的解釋也符合了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及相關的科學觀念對於80/20的研究驗證,渾沌理論和80/20法則都以許多實證為根據主張:宇宙是處於一個不平衡的狀態,世界不是線性的,因果關係很少是對等連結的。渾沌理論主張「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這是說,剛開始所發生的事,即使乍看是微不足道的,都可能產生大得不成比例的結果。


 


「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以及「正反向的回饋機制」足以解釋為何到處充斥著80/20而不是50/50的分布。比如說,有錢人愈來愈有錢,並非只因為(或主要因為)他們擁有卓越的能力,而是因為財富可以招致財富。池塘裡的金魚也是這樣,即使金魚一開始幾乎是相同的大小,但那些略微大一些的金魚漸漸會變成比其他金魚大很多,那是因為它們一開始時就比較積極的搶食物,然後因為搶到比較多的食物於是體型成長得比較快,擁有比較大而有力的嘴,可以比其他金魚搶得更多的食物,正向循環的情況之下,慢慢的體型愈大的成長愈快,形成了「百分之二十的大魚佔了魚池中的所有魚的百分之八十的總重量」。



80/20法則」不願探討「貧富不均」、「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等惱人的道德問題,「80/20法則」著眼於探討不平衡的現象,並且預言由於通訊及網際網路的科技日新月異,地球村及市場自由化的潮流趨勢,這些不平衡的現象將會愈來愈嚴重。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深深感謝這個世界存在著「80/20法則」,因為這樣的世界當然不是完美的世界,但是卻是公平競爭,不受命運主宰,不受階級束縛的世界,任何人只要努力學習,努力改變自己,努力激發出自己無限的潛能,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贏家」,而「贏家」可以得到的收穫,卻是「輸家」怎麼樣都無法想像得出來的,因為「80/20法則」的世界也就是「贏家通吃」的世界。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世界已經就是這樣!你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世界(至少在你看這一篇文章的有生之年內),但是你可以選擇成為「贏家」,或是「輸家」!



標籤:
瀏覽次數:82    人氣指數:1682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律師、醫師、銀行員的真情告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手機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電腦嗎?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