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莫若-之-莫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莫若-之-墨漠】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朱砂淚】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3.11.14  天氣:  心情:





.
.
.












*














.
.
.





*





.
.
.




樓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本文介紹的是歷史上的政權。關於樓蘭故城,詳見「樓蘭故城遺址」。




樓蘭國
Krorän





樓蘭的木樑雕刻,成於3至4世紀之間,花紋帶有希臘、敘利亞、波斯等西方文化的風格,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位於中國樓蘭故城遺址






位置
中國


地區
新疆


地理坐標
40.527633°N 89.840644°E












新疆歷史顯示▼













中國歷史上的
新疆顯示▼





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國消失,只留下幾處古城遺迹。樓蘭古城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


目錄


1 樓蘭文明

1.1 歷史上的樓蘭國
1.2 樓蘭消失之謎
1.3 樓蘭古城的發現
1.4 樓蘭國王列表


2 遺迹現狀

2.1 旅遊


3 研究書目

3.1 相關文學作品


4 延伸閱讀
5 外部連結


樓蘭文明
歷史上的樓蘭國
據《史記 大宛列傳》和《漢書 西域傳》記載,早在前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前77年,漢朝使者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安歸,改立其親漢弟弟尉屠耆為王,改國號鄯善。
樓蘭消失之謎
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消聲匿跡。關於其原因,一般有水源改道和外敵入侵兩種說法。
樓蘭古城的發現
1900年,樓蘭古城被重新發現。有說法是新疆農民所發現,也有說法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所發現。在20世紀初的考察過程中,大量樓蘭文物被國外考察團帶走。
樓蘭國王列表
鄯善(樓蘭)(前92-542)





在位時間
即位年


安歸
(15)
己丑 前92


尉屠耆
 
甲辰 前77-?



(41)
癸巳 33



(38)
甲戌 74


尤還
(12)
壬子 112-124


童格羅迦
(36)
庚辰 200


陀闍迦
(8)
丙辰 236


貝地耶
(8)
甲子 244


安歸迦
(37)
壬申 252


馬希利
(29)
庚戌 290


伏色摩那
(12)
己卯 319


元孟
(5)
辛卯 331


尉梨闍
(23)
丙申 336


休密馱
(27)
己未 359


胡員叱
(36)
丙戌 386


比龍
(23)
壬戌 422


真達
(3)
乙酉 445


韓牧
(45)
戊子 448


第二息
(26)
壬申 492


安末深盤
(18)
甲辰 524


鄯米(鄯朱那)
(1)
壬戌 542



遺迹現狀




樓蘭的絲綢碎片,上面可清楚見到「昌」字圖樣。






斯坦因發現的佉盧文文件


樓蘭古城現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爾荒漠,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佉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樓蘭古城。
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旅遊
樓蘭故城遺址西北距庫爾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公里。
研究書目


林梅村:《樓蘭:一個世紀之謎的解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ISBN:9787503519024。
Hill, John E. (2009). Through the Jade Gate to Rome: A Study of the Silk Routes during the Later Han Dynasty, 1st to 2nd Centuries CE. BookSurge,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ISBN 978-1-4392-2134-1.
Hulsewé, A. F. P. (1979). China in Central Asia: The Early Stage 125 BC – AD 23: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61 and 96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E. Brill, Leiden. ISBN 90-04-05884-2.
Mallory, J. P. and Mair, Victor H. (2000). The Tarim Mummies: Ancient China and the Mystery of the Earliest Peoples from the West. Thames & Hudson. London. ISBN 0-500-05101-1.
Watson, Burton, trans. (1993).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an Dynasty II - Revised Ed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ISBN 0-231-08166-9 and ISBN 0-231-08167-7.

相關文學作品

《樓蘭》 吳蔚著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 ISBN編號:9787802199422


延伸閱讀

Ma Dazheng. 2003. The Tarim Basin. Ch. 7 in: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ume 5: Development in contrast: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Edited by Chahryar Adle and Irfan Habib. UNESCO Publications.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樓蘭




揭開樓蘭文明消失之謎(專題)
「樓蘭美女」復原記
Downloadable article: "Evidence that a West-East admixed population lived in the Tarim Basin as early as the early Bronze Age" Li et al. BMC Biology 2010, 8:15. [1]
Loulan, vanished in sand



2 個分類:

中國古代民族與國家
中國歷史政權

 
 
 
 
 
孔雀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本文介紹的是新疆地區的孔雀河。關於西藏地區的孔雀河,詳見「馬甲藏布」。

孔雀河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傳說東漢班超曾飲馬於此,故又稱飲馬河。
源頭來自博湖縣博斯騰湖,先後流經庫爾勒市和尉犁縣,注入羅布泊。全長786公里,河流末段已乾涸。







[顯示]







中國西部諸河塔里木河水系















[顯示]







中國西部諸河










2 個分類:

中國西部諸河
新疆河流

 
 
 
.
.
.







標籤:
瀏覽次數:155    人氣指數:35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莫若-之-莫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莫若-之-墨漠】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