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4971
 依依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碗湯麵】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當男人變心時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長跪祭小妹 】
作者: 依依 日期: 2007.04.09  天氣:  心情:










長跪祭小妹 ※轉貼



一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家,演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真情:

一個小小的你,雖不驚天地泣鬼神可讓許多天下人為之動情。

你走了,走得那麼輕、那麼輕,輕得就像天邊那朵雲: 

你留下的情又是那麼重、那麼 重、重得像巍峨的泰山。



【長跪祭小妹】



1998年 8月24日,一場特殊的追悼會在山東加祥縣后中莊舉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 位年僅16歲小姑娘,但她卻享受了這個村最高的葬禮規格,她的三個哥哥穿上了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在靈柩前長跪不起,全村老少自發地佩帶黑紗哭著為她送行----




然而有誰知道


這位早逝的姑娘其實與這個家庭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她只是一個連戶口都沒有的繼女;在繼父癱瘓,親母親離家出走后,她卻勇敢地留了下來,用柔弱的雙肩托起了四個大學生哥哥!




[我就是這個家的親生女兒]



1994年 6月,失去丈夫的春玲的母親帶著申春玲姐弟從山東范澤龍周集來到加祥縣后申莊。春玲的繼父申樹平是一個木匠,為人忠老實。繼父上有70多歲的二老,下有四個正在讀書的兒子。其中大兒子申建國在西安交大讀書,其他三個兒子在縣里讀高中。盡管家庭負擔很重,但繼父有一門高超的木工手藝,再加上一家人勤儉節約,生活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對于春玲母子三人的到來,繼父全家都表現出极大的熱情。或許因為家中沒有女孩的緣故,爺爺、奶奶、繼父都對小春玲疼愛有加,哥哥們更是親熱地叫她小玲鐺。




小春玲到繼父家時,早已經過了上學的年齡,可由于親父去世,她只能失學在家。繼父知道后二話不說,拿錢適她上了學。家里本來就有四個孩子上學,再加上小春玲,繼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負擔。好在繼父勤快,農閑時間常跟鎮上的建筑隊外出施工賺些外快,總算能對付家里的支出。




小春玲非常珍異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第一學期就考了個全年級第三名。除了學習,她還包下了部分家務活,一有空閑,就幫幾個哥哥洗臟衣服,幫繼父抬木頭、拉鋸,繼父逢人就夸:我這輩子有福气,天上掉下個好女兒!




然而,快樂的時光轉眼即逝,一場橫禍從天而降。1995外初夏,繼父在一次施工隊中從三樓摔了下來,癱瘓在床。一根大梁倒下了,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斷絕了,而且為給繼父治病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看著癱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軍率先提出輟學,父親堅決不同意,因為他和老三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輟學,好挑起家庭的重擔。




正在哥哥們相爭不讓、繼父左右為難之時,小春玲卻提出由自己輟學,幫媽媽支撐起這個家。繼父流淚了,爺爺、奶奶也不停地抹淚。繼父沉痛說:玲兒,爹對不住你,你的幾個哥哥讀了這麼多年書,現在放棄可惜了,只能委屈你了---三個哥哥也緊緊握住小妹的手,並在父親床前共同許下諾言:不論以后誰考


大學小妹的這份恩情要加倍償還。



可剛剛走出磨難的春玲母親卻承不住再一次的災難打擊。她從醫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終身癱瘓在床,她對這個家徹底失去了信心,更懼怕自已挑起這副沉重的擔子,決定帶著小兒離家出走。任春玲如何哀求,如何勸止,母親還是在繼父受傷三個月后離開了危難的家。母親走了,家里的支柱又斷了一根,爺爺、奶奶成天抹淚,繼父唉聲嘆气,哥哥們心中更是怕恐不安。家里又陷入一片淚雨紛飛中。




村里的人們也好心地勸慰春玲:「這里沒有你任何親人了,你也回范澤你姥姥家吧,要不,你會受一輩子苦的!」小春玲堅定地搖搖頭:「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丟上這個家。」




小春玲把哥哥們叫到繼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証道:「爹,娘走了,是娘沒良心;我不會走,我要留下來陪你們共渡難關,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親生女兒。」這一年,申春玲年僅12歲。




[只要哥哥們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



小春玲說到做到,她包攬了家里所有的農活和家務,和真正的家庭婦女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整個家庭精打細算地過日了。小春玲知道,這個家要想好起來,首先得讓繼父好起來,所以,在繁忙的農活之余,她一刻也沒有停止為繼父治病。




1996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熱,繼父的病情加重,小春玲決定帶他去濟寧市住院治療。安頓好家里的事,她拉著板車上路了。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兩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時,她的腳磨破了,肩也腫得老高。在醫院為了節省住宿費,春玲住在醫院的自行車棚里,看車的老大爺以為她是討飯的乞丐,幾次往外攆她。小春玲只好實話實說,老人深受感動,不僅把她睡覺用的板車放在最里邊還專門為她找了一頂蚊帳。




在春玲的精心照顧下,繼父的病情得到了穩定,她又拉著繼父走回了家鄉。剛回到家就趕上了麥收。哥哥們都在上學,爺爺奶奶只能幫著做做飯或捆麥子,


7畝多地的麥子只能靠春玲一個人。為了搶收,好連續幾天都睡在地里,累得實在支撐不住了,就趴在麥跺上睡一會兒,醒來以后接著再割。



由于心急,再加上過度勞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腳也磨出了血。她真有些支撐不住了,可剩下的兩畝麥子怎麼辦?這些都是全家人的口糧啊!她急得禁不住在麥地里失聲痛哭起來,哭聲引來了鄉親們,大伙對她同情不已,七手八腳幫她割完了麥子。這次艱難的麥收,換來了全家的糧食,二哥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巨大的豐收,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上海同濟大學錄取。手捧著二哥的錄取通知書,小春玲似乎忘記了自已的勞累,高興地跳著、喊著。望著又黑又瘦的小妹,落榜的三哥申建文不由地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自責地說: 我對不起小妹,她為我們受了這麼多苦,可我卻----說著痛哭起來。小春玲慌了,拉住三哥的手,勸道 :「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別灰心!」小妹的話讓申建文更是慚愧不已,他表示不復讀了,留在家里幫妹妹。春玲執意不肯,她哭著問三哥:我受苦受累不就是讓你們好好上學嗎


?哥哥們有出息了,就是我有出息了,你怎麼就想不通呢!三哥終于聽從了妹妹了勸說,也決定復讀,二哥去上海讀書的日子越來越近。



3000元的學雜費壓得全家人喘不過气來。無奈之際,小春玲想到了賣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齡太小,醫生不給抽;第二次去,她虛報了年齡才被允許抽200CC血。當她拿到400元"營養費"時,臉上的愁容仍沒有散去。她知道,這


400元錢對于3000元的學費只不是杯水車薪。于是,她第三天又一次來到血站。



這一次,醫生說什麼都不給抽了。情急之下,小春玲向醫生下跪講述了賣血的原因。醫生沉默良久,才嘆了口气說: 好吧,就這一次,以后可別再來了;你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位好心的醫生象征性地給她抽了少量的血,並從自已的口袋里掏出錢,湊了700元錢給了小春玲。小春玲感動得直掉淚。




回到家,春玲如數把錢交給了繼父,繼父忙問她從哪來這麼多錢。小春玲撒謊說是借的。細心的二哥卻從她那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的臉上明白了一切。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又從她兜里掏了兩張賣血的收據,全家人都驚呆了!可是,這些錢還遠遠不夠學費的一半,繼父決定賣掉一塊老宅地基,爺爺奶奶也決定把他們准備打壽棺的三棵大楊樹賣掉。繼父不同意,兩位老人執意說:


「小玲子為了咱這個家拼了命了,我們還要那棺材干啥。」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二哥、三哥的學費總算湊齊了。



為了讓二哥申建軍體體面面地去上大學,小春玲連續幾個晚上沒休息,給哥哥縫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監行前,春玲去車站送二哥,她說: 「二哥,咱家雖窮,但有志气,你一定好好學習,別擔心家里,你在外面也別苦了自已,需要錢盡管來信給家里說,俺給你操辦。」申建軍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妹緊緊地摟在懷里,感動得淚流滿面----




[你們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們的妹妹]



哥哥們上學走了,小春玲開始盤算著怎麼賺錢給繼父治病,為哥哥們繳來年的學費。起初,她也想著跟村里的女孩子們外出打工,可家里的三個老人沒人照顧,她只能在家想辦法。冥思苦想后,她決定種棉花到富。種棉花與種其他農作物不一樣,管理起來不僅費事,而且噴洒農藥也很危險,可小春玲卻在心里盤算著一年下來種棉花大約可收入八九千元,就毫不猶豫地開始忙乎起來。




她雄心勃勃地種起了棉花,可不久,魯西南地區的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鈴虫的襲擊。這可急壞了小春玲,身材沒有棉花高的她趕緊背著20多公斤重的藥桶在棉田里噴洒農藥。她聽人說,中午最熱的時候,除虫最有效。她就挑中午陽光最強的時候打藥,炙熱的太陽晒得棉田像個大蒸籠,令她常常喘不過气來,她只好噴洒一行就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气。一天中午,由于藥桶漏水,她中纛暈了過去,被村里人發現送了回去。醒來后,她不顧繼父勸阻,又掙扎返回了棉田----




巴心巴肝的苦做終于換來了棉花大丰收,可由于當年棉花收購價太低,小春玲依然沒能把攢到她計划的錢。聰明的她又動起了腦筋,什麼賺錢她就干什麼。農閑時,她和別人一起收過槐米、柳條,也推銷過草帽,黃豆。后來,她聽人說泗水的蘋果便宜,她又跟著村里的大伯去泗水販水果。每天晚飯后拉著地排車上路,天亮時趕到蘋果園,裝上車就往回趕。壯年男子拉一排車,她也拉一地排車。在路上,別人都吃蘋果解渴,她卻一個也舍不得吃,連爛了點的也留下給繼父,爺爺、奶奶吃四哥申建華看到的僅14歲的妹妹如此艱辛,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他決定退學參軍,留下來幫妹妹。小春玲卻很支持哥哥,她偷偷地勸慰哥哥道: 「我最羡慕的是軍人,留在家里又有什麼出息呢?」



你放心去吧,家里的困難我能頂住。經不住小春玲的一再勸說,繼父終于同意了。四哥去部隊那天,



小春玲從口袋掏出一大把皺巴巴的零錢塞到哥哥手里:「 哥哥,這是80多元錢,雖俺省下來的,你留著零用,到部隊后你好好干,爭取當個軍官回來。」申建華的眼睛濕潤了。




1997年春節,是小春玲最快樂的一個春節。除了四哥在部隊外,三個哥哥都回來了。並且三個哥哥都為小妹准備了新年禮物。大哥帶給她的是一套新衣服,二哥送給了她一條紅圍巾,就連三哥也給她買了一盒美容霜。小春玲抱著禮物從里屋跑到外屋,不住地跳著笑著,此時的她又恢復了孩子的天性,那麼天真活潑。




小春玲喜悅的神情讓全家為之動容,繼父的臉上也綻開了笑容。他把兒子們叫到床前,說: 「 你們三個哥哥做得對!玲玲太苦了,以后你們有了本事,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們的小妹。」




我們永遠愛著你_______親情小妹



在繁忙的農活中,春玲始終不忘給繼父治病,一有希望,哪怕山高路遠,她也帶著繼父去。蒼天不負有心人,繼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轉,有時還可以拄著拐杖挪步。




哥哥們也是學業有成。大哥申建國在完成本科學業后又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四哥申建華在部隊入了黨,並被提拔為班長。


1997年 9月,三哥申建文高考順利過關,被山東中醫學院錄取。


1998年 3月,奶奶突然重病,臨終前,


老人緊緊抓住小春玲的手艱難地說: 玲兒,奶奶這輩子不虧,有你這麼個好孫女,奶奶真舍不得人呀!" 說著老人顫抖著從枕頭底下摸出一個玉手鐲遞給春玲,春玲遲疑著沒接。爺爺說:


玲兒,這是奶奶原本留給你長嫂的,可奶奶想,這個手鐲最該給你,你就滿足了奶奶的心願吧!春玲含淚接過了手鐲,老人安詳地閉上了眼睛。奶奶去世后,四哥來信了,說他原准備考軍校,可知道奶奶去世后,家里又用了不少錢,他決定放棄。春玲看了信,急了,




她馬上找人給哥哥去信勸說,並寄去了200元錢,讓哥哥買學習資料。


她說:「 哥哥,考軍校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可千萬別為了眼前的困難而耽誤了一生啊!」



就在春玲想著法了鼓勵四哥時,出走了幾年的母親突然來信了,原來,母親離家出走時就偷偷開了個假離婚証明,后來去了平陽縣,找了一個做食品加工的老板做丈夫,生活還算可以。她從別人口中得知女兒這幾年受的苦難,心里充滿了愧疚。母親來信想讓女兒也去平陽縣跟著她過,還允諾給小春玲找一個好婆家。




讀著母親的信,春玲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恨母親的無情,可那畢竟是自已的親生母親啊!她多想扑到母親的懷里好好地哭一場,多想跟著母親過一個正常女孩無憂的生活。可她怎能舍棄這個家,這個家雖窮,但且家人都是真心地疼她愛她啊!




善良的繼父看出了她的憂悉,勸她道:「 玲兒,你去找你娘吧,爹不怪你,咱家這麼苦,會拖累你一輩子的,爹也于心不忍啊!」


春玲咬了咬嘴唇,雙膝跪在繼父的床前:「爹,再大的苦俺都能吃,您可千萬別趕俺走。」



春玲讓人代筆給母親寫了一封回信,拒絕了母親的要求。她一如既往地為這個家操持著。為了給四哥多籌點錢買學習資料,



1998年 8月的一天,小春玲又一次想到了賣血。在她的再三請求下,醫生一次為她抽了 300CC血,原本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她此時更加虛弱。她強打起精神去郵局匯錢。沒想到,過馬路時一恍惚,她被一輛滿載著鋼筋的大卡車挂倒,沉重的車輪從她身上軋過----噩耗傳來,爺爺承受不住打擊,病倒在床上,繼父四度昏厥過去。三哥申建文是第一個知道消息趕到家的,




他扑到在妹妹的遺體前,哭昏了過去。二哥申建軍接到電報后,在火車上兩天沒吃沒喝,哭著從上海站著回到家鄉。遠在西安的讀研究生的大哥申建國聞訊失聲痛哭,他實在抽不出空回家奔喪,




流著淚為小妹發來唁電:



親情小妹, 你用母親般的胸懷挑起一個沉重的家;至愛小妹,你用脆弱的雙肩撐起一片希望,我們永遠愛著你____親情小妹。



剛剛收到桂林陸軍學院錄取通知書的申建華同時收到了妹妹的噩耗,他當場暈倒在訓練場上。他也匆忙趕回了家鄉。



按當地的風俗,未成年的人死后不僅不能舉行葬禮,就連祖宗的"老林"也不能入。小春玲到繼父家四年,除了改姓,連戶口也沒來得及報,所以,她還不能算村里的人。可村里的長輩們深深地被這個"親情義女"的大仁大義感動,




不僅破例為她舉行了最高規格的葬禮,而且還在祖宗的"老林"為她選擇了一塊墳地。老人們流著淚說: 這麼好的閨女,死了再不能讓她受屈了。




曾經采訪過申春玲的山東省女作家劉紅也趕來參加了葬禮,並為她撰寫了祭文:



你,宛如山澗一朵野花,



你,又是天邊的一抹云霞,



悄悄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



柔弱的雙肩擔起滿腔摯情, 幼小的心靈托起一個完整的家,



年輕的歲月,本應如詩如畫,如絲如縷,



可是你的面前卻堆滿了太多的艱辛和沉重,



一個毫無血緣的家,演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真情;



一個小小的你,雖不驚天地,泣鬼神,



可又讓許多天下人為這動情。



你走了,走得那麼輕,那麼輕,輕得像天邊那朵云----



你留下的情又是那麼重,那麼重,重得像巍峨的泰山-----END-






【神秘人的讀後感】:

這篇如果是真實的,不是大陸那邊很流行,寫來濫情的YY文的話

剛好可以證明了為什麼現在大陸各行各業都強勢的最好理由…

困苦的環境會造就了許多的『流氓跟土匪』,同樣的也容易造就『人才』













看完這篇,剛好我家又在學區附近…(國小~高中都在同一條路的50公尺之內)

突然發現現在的國小很不一樣…

記得以前我唸國小的時候,很少會有家長接送的(或許有人會歸咎於現在交通比較複雜…)

不過我家是文教區,學校附近,除了早餐店跟兩家飲料店,也沒啥店家

至於怕交通複雜才去交小孩的家長,是因為交通複雜才去接,還是她們才是造成交通複雜的原因

我想大家心裡有底就好…

(我家隔壁的鄰居也有一個國小小鬼,每天需要父母接送,真是天下父母心啊!?
 不過必須先說明的是…我家在國小的後面一條街再轉進去就到了…= =|||??)



不過我發現一個無法理解的現象是:

為什麼國小學校外面圍牆上,除了家長接送區這個不起眼的牌子之外…

旁邊的一整排圍牆上貼了十幾個補習班的名稱…這是什麼玩意兒!!!

(順便一提,20公尺之內的國中,高中倒是沒有專車接送這需要,因為隔一條街七八間補習班)

自從之前在外唸書到現在,就很少有機會在下午四五點時間,在家附近閒逛

剛好那天有個空,想要跑去給住在我家對面的小堂弟一個驚喜,跑去國小附近躲在7-11裡面,

打算等他出來要嚇他一下(我是配合他的國小程度,不是我本性幼稚= =|||)

結果看到這驚人一幕,國小一下課,來了快10台【載豬仔車】,

然後小學生一放學就自動知道自己該去哪個位置等車,一個一個跟豬一樣上車

哇靠~~~~北邊走,踩到狗屎咧!!!!

接系狹小))))))))))))

國小是養豬場,然後補習班有載豬專車,然後國小養肥,再去補習班屠宰場嗎

國小補啥習???台灣小學生的智能已經弱化到這個地步了嗎???

(此時我身在的7-11裡面已經擠滿小學生,買關東煮,零食,飲料…以及垃圾食品的…)

突然一震驚喜!!!我看到小堂弟走出校門,我趕緊拿了我買來偽裝的報紙,挖了兩個洞,

一路疾走…然後接近小堂弟後面的時候,突然哇)))一聲,他跟他的同學嚇一跳,

一起轉過來?!接著我突然一個矮身,咻~~~蹲下來…兩手一伸,脫掉他的運動褲…

然後捏住他的小雞雞,大喊:抓到粉鳥尬鳥蛋了吼))))

【中場休息:沉沒了大概15秒】

轟)))))身邊的同學全部大笑,小堂弟趕緊一手拉住褲頭,一手想打我,然後嘴巴唸著:

『吼唷~~~~~哥~你很討厭捏』





咳…說遠了,好像跟這篇沒啥關係,哈,哈哈,哈哈哈(乾笑)

繼續……

其實我對這個現象搞不懂的是,我記得我唸書時,

家裡根本沒錢可以補習過啊,我都可以上大學了

(記得我對補習班的唯一印象是…當初為了我不想去補習,被導師叫去問話:

導師:你覺得你成績很好嗎?你覺得每次都全班前三名就夠好了嗎?

我:……沒有啊?

導師:那你為什麼不來補習…$@︿%#&$*@*&︿(%︿**&*

我:我我我…)

更何況,為什麼現在大學錄取率高達100%的現在,還有人需要補習啊???

甚至連國小都要補?是在補啥小~~~~~東西

(我看過補習班傳單,甚至有在補國文的,啥濫~~~鳥補習)




每天接送小孩



導致小孩可能國中,高中,甚至到了大學才知道交通規矩,

才知道走路怎走,馬路該怎過,才知道公車怎搭…
(別懷疑,我身邊真的有這樣的人)




國小就補一堆,要知道天份是天生的,沒天份硬補有屁用,順著小孩的自然發展去鼓勵就夠了

沒音樂細胞補啥小鋼琴?沒藝術天份補啥小繪圖?數學白痴去補數學?語言白痴去補國文,英文?



然後每個小孩長大都可以變成音樂家,畫家,文學家…


仔細想想…這些有啥好補的,已經不是聯考時代了,升學門檻又不是那到窄門了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裡面大致內容是說,有很多父母是把小孩當作自己不能做到的夢想的代替品,

小時後想學鋼琴的母親,因為小時候沒機會學,所以逼著自己幼稚園的小女兒就開始補鋼琴

小時後想學繪圖的父親,因為小時候沒機會學,所以幫自己的小兒子安排去補習美術班

至於工作到現在沒出國過的,乾脆就把小孩丟到國外去鍍金…

看到這一幕,讓我想到一點的是…台灣的家庭教育功能喪失了嗎?

然後美其名是:

【孩子,為了你,所以努力賺錢給你們上補習班跟留學…】

問題都丟給學校,補習班,或者乾脆丟到國外來個眼不見為淨…好專心賺錢,

父母的功能跟責任…只剩下這樣而已了嗎???

這些腦中信息說來長,但其實只是一閃而過…

我抱起從小就喜歡偷懶的喊腿酸的小堂弟,問他要不要跟我賽跑回家,

他應了一聲,我放下他,跟他說:你如果先到家,我買冰棒給你『菊花吃』

(最後三個字,我確定我有說,而且字正腔圓,國語發音…只是不怎大聲就是惹…)


【預備,開始~】


在奔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以前的種種…


被導師看不起,為什麼我不補習?

被一些有去補習的同學,因為覺得彼此比較有交集,是同類人,而排擠沒補習我的時候…

剛退伍去應徵工作的時候,組長一副我國內大學的學歷,

自然比不上同時進去的那個國外碩士,所以大部分的工作跟雜事都丟給我的時候…




然後想到,因為高中之前都住在家,所以回家都幫媽媽作家庭副業,

因此在家沒看過書,沒寫過作業,也沒補習過…

作業跟功課只都利用掃地時間跟早自習的時間完成

我突然很感激我父母給我的這一切,因為這樣的環境,


讓我學會了什麼叫做【時間應用】



在同學下課補習後,晚上九點多回到家才在寫作業的時候,

我的作業早就在學校完成,回家可以沒有壓力的,輕輕鬆鬆…邊看電視,邊作副業,然後睡覺

到高中畢業之前,九點一直是我的睡眠時間,而那時間正是那些幸福同學的拼作業時間





也讓我學會了【專注】



因為這讓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金錢跟力氣

反正從小每天睡的飽飽才去上課,除了跟同學借,不然就沒有漫畫可以看的我,

上課自然睡不著,反正無聊也是無聊,所以上課的時候都只能集中在黑板

我發現到高中為止,就算是在以前國立編譯館還沒亂刪,或者減化內容的教科書

只要你上課看著黑板,而且腦中也真的是在思考的話,好像還沒碰過老師教了我不會的


(也是聽過去補習的同學,說去補習的原因是:怪老師上課教不好,

不過我好奇的是?一直以來班上前三名的同學好像只有一個是有去補習班的…)



感謝我的父母給我的這一切,讓我沒有機會去學會如何去補習,以及熬夜看書

(當然大學的熬夜是例外啦,ㄎㄎ…『死GAY舅』裡面的約會太滿,排不下,哇馬謀哈抖…)


快到家了,轉角就在眼前,故意放慢速度跟腳步,

讓想要我請他的小菊花吃冰棒的小堂弟領先一下好惹…

邊緩和呼吸,邊想到之前的小組長,心中不勝感激

因為他當時對學歷不起眼的我,所訓練的一切…

(從整理環境的小弟,到小小只有30坪面積,堆了三層高的電器產品的倉庫的倉庫整理員,

還有組長銷售的時候,常常亂虎濫我們公司的產品是萬能,冰箱冷到可以打開當冷氣一機雙用,

結果造成的最棘手麻煩的客怨客服,給了我有機會可以訓練原本就比他好的口才變更好…

還有常常為了業績,晚上11點下了班,才叫我一個人去送一台小小的,

大概只200公分高的三門冰箱,到離公司半個多小時路程的客戶,

然後【偶爾不小心】在送貨單上,疏露了駐明【三樓沒電梯】,為公司當免運費的送貨員…

還有把只會應付客戶需求跟公司作業流程,不懂得怎樣內部爭執,沉默的我,
還願意給我的一切學習機會~)




讓我進公司第一年的旺季就有機會,破了公司紀錄,連續三個月250萬的個人業績,
(我所在的分處當月總業績300萬)

雖然一切在事後因為他的背後搞鬼,我沒繼續在那公司做下去

不過之後他跟留學碩士的那個同事,在沒有我之後相處搭配的很好

讓原本在我進公司時候,公司規定的分處單月總業績底線200萬的壓力

在我離開一年後,公司為了考量這樣壓力太大,【員工無法達成】,所以底限變成140萬,

兩個人只需要做140萬的業績,的確是一種進步,

讓後來公司另一個新進的同事,應該可以減輕不少壓力…

畢竟三個人只需要作140萬就夠了,輕鬆很多,不是嗎?

只是聽說原本的固定薪水也調了少了一萬多左右,

不過這對於組長遠在基隆老家照顧病床上母親的妻子好像沒啥影響

因為除了組長母親的醫療費用一個月兩萬五,

他妻子本來一個月生活費祇需要簡單飯菜而已,用不到三千

所以一個月大概頂多兩千餘額,可以偶爾吃一點好料就夠了

每個月組長還是必須固定給基隆老家三萬,頂多少給他妻子一點

一個月都沒魚肉可以吃,他妻子應該也不介意

只是苦了他在這邊的情婦啊!!

情婦真可憐,組長少了一萬多,就無法每天翹班請她跟朋友出去喝酒唱歌了

不過多了一個業績制度,讓有能力的同事可以領比之前更多…

不過據說這一年多還沒有人領到業績獎金就是了

(某個月三個人全部合計,結果還不到140萬,被扣底薪咧)

想到就暗爽…

不過也覺得滿不爽的,要是我在的時候,不背後搞些人事鬥爭,

大概公司還不會改變底薪制度,組長還可以養養情婦

而業績制對我的個人平均200萬的業績能力…

算了,都過去了~


家到了,聞到老媽的飯菜香惹,等等去冰箱拿冰棒吧!!ㄎㄎ…

(冰棒塞菊花屬於我個人自己【獨創】,跟父母無關…)

媽~我回來了…

堂弟!!敢告狀,哩吼大麥造,看我的冰棒治療你的屁股青春痘





感謝沒有幫我【特地】安排人生的父母,讓我多了很多可以自己學習的機會…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

好像這篇文章讓我聯想太多了
不過,有正面的聯想力也代表有反省力,不是嗎?

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三段之前看過,也自己經歷過的話…


【孩子不是父母童年未完成的夢想的代替品】

最可怕是沒產生圓夢代替品,反而變成瑕疵品


【學生不是老師的垃圾桶】

老師只是唸他理解過的書本上的知識,但他的理解那未必是書上真正的涵義
培養獨立思考才是學習的第一要件,而非過太爽,上課不用腦,一切都要再去補習,
人家認真一次就做的到的,多認真幾次也做到了
台灣的小孩卻一定要靠著二次學習,三次學習…這樣真的會讓人腦殘的…
這樣就算到了大學,混了畢業又有啥用,更何況現在的大學學歷,
根本已經跟衛生紙差不多了
等到了工作之後,職場好像沒有給你第二次的機會,也沒有該怎樣認真工作補習班…


【態度決定人生】

因為態度的關係:

有人會把助力當阻力,有人卻是把阻力當助力
一個不管碰到什麼都可以樂觀的人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擋他的成功
所以我不懂那些整天,唉失敗,做不到的人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1418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碗湯麵】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當男人變心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