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41909
 小都1014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的身體好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招桃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春節習俗
作者: 小都1014 日期: 2011.01.27  天氣:  心情:
崔 寔 ( 逝 於 一 七 ○ ) 的 《 四 民 月 令 》 記 載 東 漢 的 元 旦 習 俗 : 正 月 之 旦 , 是 謂 正 日 , 躬 率 妻 孥 , 潔 祀 祖 禰 。 前 期 三 日 , 家 長 及 執 事 , 皆 致 齋 焉 。 及 祀 日 , 進 酒 降 神 畢 , 乃 家 室 尊 卑 , 無 小 無 大 , 以 次 列 坐 先 祖 之 前 , 子 、 婦 、 孫 、 曾 , 各 上 椒 酒 於 其 家 長 , 稱 觴 舉 壽 , 欣 欣 如 也 。

中 國 人 講 究 孝 道 , 即 使 對 已 逝 的 先 人 也 不 例 外 。 在 許 多 的 傳 統 節 日 中 , 祭 祖 都 是 不 可 少 的 項 目 。 春 節 的 祭 更 是 當 天 的 首 要 大 事 。 據 宗 懍 ( 四 九 八 ─ ─ 五 六 五 ) 的 《 荊 楚 歲 時 記 》 記 載 : 「 正 月 一 日 , … … 雞 鳴 而 起 , 先 於 庭 前 爆 竹 , 燃 草 , 以 辟 山 臊 惡 鬼 , 於 是 長 幼 悉 正 衣 冠 , 以 次 拜 賀 」 。 「 雞 鳴 而 起 」 , 固 然 是 為 了 一 大 早 向 祖 先 拜 年 , 而 齋 戒 及 正 衣 冠 更 是 要 求 在 身 心 兩 方 面 都 達 到 絕 對 的 恭 敬 。 至 於 原 意 在 避 山 臊 惡 鬼 的 爆 竹 , 幾 經 變 化 , 竟 成 點 綴 年 節 熱 鬧 氣 氛 不 可 或 缺 的 鞭 炮 了 。



古 時 候 的 爆 竹 就 是 將 竹 子 投 入 火 中 燃 燒 , 竹 節 裡 的 空 氣 受 熱 膨 脹 後 炸 裂 竹 管 , 發 出 劈 啪 的 響 聲 , 以 此 來 驅 逐 鬼 怪 。 後 來 , 驅 邪 的 目 的 變 得 較 不 明 顯 , 反 而 是 爆 竹 所 迸 發 的 火 光 及 響 聲 增 進 了 年 節 熱 鬧 、 興 奮 的 氣 氛 , 因 而 大 受 歡 迎 。



自 從 宋 人 發 明 火 藥 後 , 就 有 人 以 紙 卷 取 代 竹 筒 , 並 以 麻 莖 把 爆 竹 編 成 串 來 出 售 , 稱 為 「 編 炮 」 。 又 因 為 它 爆 炸 的 聲 音 清 脆 如 鞭 響 , 所 以 也 叫 做 「 鞭 炮 」。 據 周 密 ( 一 二 三 二 ─ ─ 一 三 ○ 八 以 後 ) 的 《 武 林 舊 事 》 卷 三 記 載 , 南 宋 時 製 鞭 炮 的 技 術 已 經 相 當 進 步 了 , 有 的 鞭 炮 可 以 「 一 爇 ( 點 燃 ) 連 百 餘 響 不 絕 」 。 利 用 製 作 鞭 炮 的 原 理 , 巧 手 的 商人 又 發 明 了 各 色 的 花 炮 、 煙 火 , 並 取了 一 個 個 別 緻 的 名 稱 , 如 :霸 王 鞭 、 地 老 鼠 、 一 丈 菊 、 火 梨 花、 飛 雪 迎 春 、 金 菊 吐 艷 、 仙 女 散 花 等 等 。 各 種 精 巧 的 花 樣 , 將 夜 空 點 綴 得 無 比 燦 爛 。



在 滿 街 鞭 炮 的 硝 煙 中 , 熙 來 攘 往 的 都 是 相 互 拜 訪 賀 年 的 人 群 , 「 恭 喜 」 之 聲 不 絕 於 耳 。 至 親 好 友 之 間 , 一 般 都 是 親 自 登 門 拜 年 。 至 於 平 日 交 情 不 深 的 朋 友 , 若 要 一 一 造 訪 未 免 太 費 耗 時 間 與 精 力 。 於 是 , 早 在 宋 朝 就 有 人 想 出 了 以 名 刺 ( 名 片 ) 代 替 本 人 拜 年 的 方 法 , 俗 稱 「 飛 帖 」 。 宋 人 周 輝 ( 生 於 一 一 二 六 ) 的 《 清 波 雜 志 》 卷 六 記 載 , 宋 人 拜 年 , 多 不 親 往 ; 而 是 遺 僮 僕 前 往 遞 送 名 片 。 曾 有 一 士 子 , 為 了 表 示 自 己 交 遊 廣 闊 , 分 身 乏 術 , 就 命 僮 僕 手 持 馬 籠 頭 , 到 了 欲 投 刺 的 人 家 門 口 , 搖 幾 聲 鈴 , 表 示 自 己 來 過 了 , 然 後 丟 下 名 刺 而 去 。 有 人 識 破 他 的 詭 計 , 就 故 意 在 他 搖 鈴 時 開 門 出 現 。 那 個 尷 尬 的 僕 人 反 應 很 快 的 說 : 「 馬 兒 剛 剛 脫 韁 走 了 」 。 此 事 一 時 傳 為 笑 談 。 「 飛 帖 」 拜 年 的 習 俗 或 許 稍 欠 誠 意 , 卻 因 為 它 的 方 便 省 事 , 事 到 清 末 還 盛 行 不 衰 。 民 國 以 後 , 它 甚 至 融 合 了 西 方 人 寄 耶 誕 卡 的 習 俗 , 形 成 了 現 在 的 賀 年 卡 。



我 國 各 地 的 春 節 習 俗 , 基 本 上 大 致 相 同 , 間 或 有 日 期 上 的 差 異 。 一 般 而 言 , 從 初 一 到 初 五 , 所 有 的 商 店 都 休 市 五 天 , 農 民 也 不 下 田 耕 作 。 在 這 一 年 一 度 的 假 期 裡 , 除 了 走 訪 親 友 , 相 互 拜 年 外 , 也 有 人 趁 此 機 會 關 起 門 來 賭 博 玩 樂 。 為 了 求 取 新 年 的 好 兆 頭 , 從 元 旦 到 破 五 ( 正 月 初 五 ) 人 們 要 遵 守 許 多 的 禁 忌 。 如 : 不 准 小 孩 哭 鬧 , 如 果 小 孩 子 犯 了 錯 , 也 不 能 加 以 打 罵 。 不 准 打 破 碗 盤 , 萬 一 不 小 心 打 碎 了 , 要 趕 緊 說 聲 「 碎 碎 ( 歲 歲 ) 平 安 」 , 及 時 化 解 凶 災 。 新 春 期 間 也 不 能 動 刀 剪 ( 主 凶 殺 及 口 舌 之 爭 ) 。 不 准 掃 地 、 倒 垃 圾 , 以 免 將 一 年 的 財 富 都 掃 出 去 。 有 的 地 方 , 如 北 平 , 在 破 五 之 前 忌 女 客 上 門 , 婦 女 要 到 初 六 才 可 以 出 門 拜 年 。



對 女 客 的 禁 忌 到 了 南 方 就 不 成 立 了 , 福 建 及 廣 東 兩 省 以 初 二 為 已 嫁 歸 寧 的 日 子 。 已 出 嫁 的 女 兒 都 會 在 這 天 與 丈 夫 、 子 女 一 同 回 娘 家 「 作 客 」 。 終 年 操 持 家 事 的 婦 女 。 也 只 有 在 這 個 時 候 , 才 能 以 「 作 客 」 的 心 情 來 享 受 這 難 得 的 假 期 。



「 祭 財 神 」 也 是 新 春 的 重 要 節 目 之 一 。 財 神 是 最 受 民 間 歡 迎 的 神 祇 , 不 管 是 住 戶 或 商 家 , 都 希 望 能 將 財 神 接 回 家 , 確 保 今 年 財 源 廣 進 。 所 以 年 初 二 ( 也 有 在 初 五 ) 一 大 早 就 要 準 備 豐 富 的 牲 醴 , 焚 香 放 炮 迎 財 神 , 針 對 大 家 喜 歡 財 神 上 門 的 心 理 , 有 人 就 特 意 戴 起 金 面 具 , 手 持 紙 元 寶 , 扮 成 財 神 的 模 樣 , 再 找 幾 個 同 伴 敵 鑼 打 鼓 , 挨 家 挨 戶 的 去 說 吉 祥 話 , 討 紅 包 。 祭 過 財 神 , 當 天 還 要 吃 一 餐 餛 飩 , 稱 為 「 元 寶 湯 」 。



新 春 期 間 , 除 了 家 人 親 友 間 的 團 聚 取 樂 外 , 也 大 眾 化 的 娛 樂 活 動 。 最 常 見 的 , 要 算 是 舞 龍 、 舞 獅 了 。 我 國 自 古 就 視 「 龍 」 為 吉 祥 的 象 徵 , 他 們 認 為 龍 掌 管 降 雨 , 春 節 時 舞 龍 可 以 保 佑 今 年 風 調 雨 順 、 五 穀 豐 登 。



舞 龍 的 表 演 主 要 分 成 「 單 龍 戲 珠 」 及 「 雙 龍 搶 珠 」 兩 種 。 龍 身 由 許 多 小 環 節 組 成 , 一 般 都 是 單 數 , 如 九 節 、 十 一 節 、 十 三 節 等 。 每一 節 至 少 由 一 人 負 責 抬 , 大 型 的 舞 龍 往 往 要 動 員 數 十 至 上 百 人 。 龍 頭 追 著 紅 色 的 寶 珠 上 下 翻 動 , 龍 身 也 隨 著 偃 仰 翻 轉 , 如 波 浪 般 的 起 伏 。 如 果 在 夜 間 舞 龍 , 還 可 以 將 每 節 龍 身 都 點 上 燈 , 舞 起 如 繁 星 飛 躍 , 銀 浪 洶 湧 , 比 起 白 天 的 舞 龍 , 另 有 一 番 氣 勢 。



舞 獅 的 規 模 就 小 得 多 , 只 要 兩 個 人 就 可 以 表 演 。 不 過 , 正 因 為 它 的 規 模 小 , 反 而 可 以 做 出 舞 龍 做 不 到 的 細 緻 表 演 , 如 跌 撲 、 翻 滾 、 跳 躍 、 搔 癢 等 。 按 巧 高 明 的 , 還 可 以 演 出 滾 繡 珠 、 過 跳 板 、 上 樓 台 等 動 作 。



舊 時 為 家 庭 奔 波 勞 碌 的 人 , 只 有 在 春 節 期 間 才 有 閒 錢 及 閒 工 夫 來 從 事 娛 樂 活 動 。 許 多 大 大 小 小 的 遊 藝 表 演 也 就 在 此 時 紛 紛 出 籠 。 諸 如 傀 儡 戲 、 皮 影 戲 、 耍 猴 兒 、 拉 洋 片 、 跑 旱 船 、 踩 高 蹺 、 打 太 平 鼓 等 等 , 街 上 市 鎮 日 鑼 鼓 喧 天 , 看 熱 鬧 的 人 群 往 來 不 絕 。 孩 子 們 剛 收 到 的 壓 歲 錢 也 是 商 人 們 極 力 爭 取 的 目 標 。 舉 凡 風 箏 、 風 車 、 捏 麵 人 、 陀 螺 、 鞭 炮 等 , 無 不 極 力 招 徠 兒 童 的 光 臨 。 當 逛 完 這 五 光 十 色 的 年 市 , 還 可 以 買 串 糖 葫 蘆 邊 走 邊 吃 的 回 家 , 這 就 難 怪 每 個 小 孩 都 全 心 期 盼 迥 年 了 。



大 約 到 了 初 四 、 初 五 , 許 多 商 家 就 會 陸 續 開 張 。 劈 啪 的 鞭 炮 聲 從 凌 晨 開 始 就 響 個 不 停 。 店 舖 門 前 也 會 貼 上 「 開 市 大 吉 」 或 是 「 生 意 興 隆 通 四 海 , 財 源 廣 茂 達 三 江 」 等 吉 祥 的 春 聯 。 對 第 一 個 上 門 的 顧 客 , 不 管 買 多 買 少 , 一 定 要 給 予 熱 誠 的 接 待 , 或 是 遞 茶 點 煙 , 或 是 折 扣 優 待 。 如 果 和 第 一 位 顧 客 成 交 了 開 年 第 一 筆 大 生 意 , 更 會 被 視 為 今 年 生 意 興 隆 的 好 兆 頭 。



歷 史 上 還 曾 經 有 過 在 正 月 初 七 過 「 人 日 節 」 、 的 習 俗 。 「 人 日 」 一 說 來 自 東 方 朔 的 《 占 書 》 : 「 歲 後 八 日 , 一 日 雞 , 二 日 犬 , 三 日 豕 , 四 日 羊 , 五 日 牛 , 六 日 馬 , 七 日 人 , 八 日 穀 。 其 日 清 明 , 則 所 生 之 物 育 ; 陰 則 災 。 」 《 荊 楚 歲 時 記 》 中 記 載 的 人 日 習 俗 是 : 「 以 七 種 菜 為 羹 。 剪 彩 為 人 , 或 鏤 金 薄 為 人 , 以 貼 屏 風 , 亦 戴 之 頭 鬢 。 又 造 華 勝 以 相 遺 。 登 高 賦 詩 」 。 人 日 節 曾 在 南 北 朝 及 唐 宋 時 代 盛 行 一 時 , 明 清 以 後 已 漸 衰 退 。 有 些 地 方 還 保 留 在 正 月 初 七 吃 素 菜 的 習 俗 , 但 規 模 已 大 不 如 前 。



現 代 人 過 春 節 , 到 初 五 已 告 一 段 落 , 各 自 返 回 工 作 崗 位 , 等 待 十 天 後 元 宵 節 的 來 臨 。 過 完 元 宵 , 「 新 年 」 就 算 真 正 的 結 束 了 。





中國人在過春節時有諸多禁忌,主要為了保平安,在來年事事順心,萬事如意。由初一至初十的禁忌有:



初一: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雞辟邪祈福(雞諧音吉)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豬日,祭財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五"



初一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五的垃圾視為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



初六: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來的財神紙馬燒掉,店開始復業。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煙花,啟煙火的習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 。



初九:天爺生日,玉皇大帝誕辰,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初十:石頭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製用具都忌動用,叫石不動,甚至燒香祭拜石具。
.
標籤:
瀏覽次數:81    人氣指數:1281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的身體好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招桃花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1-29 10:07
他, 57歲,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1-27 19:17
他, 51歲,新北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