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64760
 愛笑的男人 ^_^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金凱瑞的簡短演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每個女孩們的真心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賺錢要賺先機
作者: 愛笑的男人 ^_^ 日期: 2014.06.15  天氣:  心情:
一個漁民,有一天搖著船出去捕魚。他一邊搖船一邊仔細地觀察水面上的氣泡,他父親曾經告訴過他,如果水面上的氣泡很多,那就說明水里有魚群。突然,他發現了一片看起來很像他父親經常跟他描述的鯉魚群氣泡。於是,他就拿起魚網準備撒下去。可剛要撒網,他心裡卻又開始打鼓了。他覺得在尚未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沒有魚群前,是不該胡亂撒網的。 可怎麼才能真正地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沒有鯉魚群呢? 為此,他決定跳下水去看一個究竟。當他潛到水底時,他發現那裡確實有一個很大的魚群,於是就立即爬上船來把網撒了下去。可奇怪的是,當他把網收上來時,卻又發現魚網裡空空如也,就連一條小魚兒都沒有。他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這麼認真地撒下去的一網,怎麼就沒能捕到一條魚呢? 其中的奧妙,我相信聰明的各位都已經明白了。其實,就在他跳下水再爬上船的時候,那群魚就已經受驚逃掉了。這個可笑的漁民,居然不知道只要撒下網去就能馬上弄明白水里到底有沒有魚群,卻還非得跳下去看個究竟不可。他的悲哀,就在於不知道在模糊狀態下,要大膽地憑著感覺進行嘗試,而嘗試的結果又恰恰就是驗證當初的感覺是否正確的最好依據。 當你動員他們行動時,他們總是回答說:“等弄明白後再說吧”或者“等條件成熟後再說吧”。在這類人的日常口頭語中,用得最多的是“您說得很對,但實際做起來很難的”和“您所說的確實都很對,只是要看條件”這樣的話語。他們總是喜歡拿這些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很合乎邏輯的話,來作為他們不立即採取行動的合理藉口。結果,他們就總是錯失良機。他們並不知道,行事雖然要看條件,但這條件卻是在動態中不斷地變化著、並慢慢地成熟起來的。如果硬要等到條件成熟後再行動的話,那麼,等一切都弄明白時,你也就沒有了機會。 歷史上有多少的偉人,就是在條件尚不太成熟、前景尚不太明朗的情況下,毅然地大干一番的!要是等到條件完全成熟、前景十分明朗、誰都能看得明白時再去行動,那還能算稀奇、還能算偉大嗎?你還有機會嗎? 假如你去邀請一個人來合夥,有的人會在基本掌握了情況後,就立即憑著良好的感覺積極地加入進來,這類人可以說是有魄力、有前途的。雖然,他們也不一定就能贏。但他們知道,在商業上,有100%把握的機會就等於沒有機會。 所以,他們總是只要有一絲生機就勇敢地投入進去。對這些勇士們來說,他們之所以成功,與其說是因為他們超強的能力,還不如說是因為他們身上的那一股衝勁。 毛澤東在剛剛參加革命時,難道就已經什麼都弄明白了嗎?丁磊在創建網易時,難道就已經什麼都看清楚了嗎? 雖然,他們也盡量地多掌握些情況,也希望能夠多一些有利條件。 但他們更知道,不能等條件成熟後再說。 對於秋收起義來說,最理想的條件,是敵人毫不知覺,等到革命隊伍衝鋒到敵人跟前時,敵人卻都還在呼呼地睡大覺,但這可能嗎?好比合夥做生意,在一開始局勢還不太明朗時,你不加入,而非得等到肯定能夠賺錢了才會投進來,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實際上,有些條件,你要是不積極地行動的話,它就死死地不會成熟;而只有當你不斷搏擊的時候,它才會慢慢地成熟並變得有利於你起來。 試想,假如共產黨沒有堅持鬥爭的話,國民黨自己會倒台嗎?雖然,國民黨那時確實已經很腐敗了,但你不去推它,它自己會翻嗎? 推翻國民黨的條件,顯然就是在幾代共產黨人的持續奮鬥中慢慢地成熟起來的。 假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這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都像那漁民和店經理一樣,非得等到條件成熟後再說的話,那麼,他們還能稱之為偉人嗎? 所以,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們非凡的洞察力、決斷力和執行力。 而凡人之所以平凡,也就在於他們總是要等弄明白後再說、等條件成熟後再做了。 為了養大一個孩子,父母不知要餵他吃多少的飯、扶他走多少的路;同樣道理,一個企業要發展壯大,人們不知要做多少的事!而這中間的某些事,則是絕對不能等到企業發展壯大後再去做的;而是一定要先去做了,然後,企業才會因此而有所發展的。 這就好比一個小伙子找對象,能不能等到有了對像後,再去講衛生呢?但有些人的想法卻又恰恰相反,他們認​​為那些先進的理念只適用於大型企業或者著名品牌,卻根本不明白,並不是因為它們是大型企業或者著名品牌才擁有了這些先進理念,而恰恰是因為它們運用了這些先進理念,然後,才慢慢地由不知名的小企業發展成了著名的大型企業的。 華為剛剛成立的時候,據說總共才七個人,大夥兒就一起睡在公司的地板上。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任正非卻硬是做成了一件又一件非同凡響的事。 正因此,任正非才夠得上商界巨星的資格。咱們寧波的波導呢?難道波導一起步就已經擁有了上億的資產了不成?難道波導一開始就已經是享譽全國的知名品牌了不成?還不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慢慢由小而大地發展起來的呀?國內多少現在當紅的大品牌和大企業,還不都是從家庭作坊裡奮鬥出來的呀!他們之所以能夠一躍而成為大亨,就是因為他們敢於嘗試、敢於領先、敢於搶第一;而你之所以還仍舊混跡於家庭作坊堆裡、到現在還一直發不起來,也就是因為你什麼風險都不敢冒、非得等弄明白後再說、非得等條件成熟後再做的緣故了。 其實,任何一個知名品牌,都是由很多個第一慢慢地累積而成的。就好比綜合考試,獲得單科第一越多的人,其獲得總分第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同樣道理,一家企業也只有在創造了很多個“第一”之後,才能慢慢地發展成為知名大企業的。比如,要么是第一個投入的,要么是第一個撤退的;要么是質量第一好的,要么是價格第一好的;要么是貨品第一多的,要么是網點第一多的;要么是生產第一名的,要么是銷售第一名的;甚至只要做到小區域內單一品種第一名的話,就能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老闆了。而要爭第一,就必定要冒一定的風險。 一代偉人鄧小平就曾經說過,要大膽地摸著石子過河。因為這條河以前大家誰都沒有走過,誰都是第一次走,誰都不知深淺,誰都沒有經驗,而敵人卻又快追上來了,所以,就只得摸著石子過河了。摸著石子過河,當然是有風險的,搞不好的話,沒準就像石達開一樣全軍覆沒。但能不能等到河水退下後,或者等到把一切都測量準確後,再走過去呢?顯然是不能等的。 所以,摸著石子過河,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而鄧小平講這一番話的意思,就是要鼓勵大家在情況不太清楚、局勢不太明朗、條件不太成熟的情況下,大膽地進行嘗試,其要點就在於一個“摸”字和一個“過”字。會不會摸?能不能摸准確?這是個技巧上的問題,解決技巧問題就需要智慧;而敢不敢過?這卻是個勇氣上的問題了! 當然,也並不是說任何事情都是只憑著勇氣就能做成功的,更不是說任何時候都不用等到條件成熟就可以大膽地行動的。如果真是什麼都不顧地莽撞幹的話,那就不叫做“摸著石子過河”、而叫做“抱著石塊過河”了。什麼時候需要耐心等待,什麼時候需要大膽行動,必須首先掌握好。怎麼掌握好分寸呢?這就需要藉鑑我們自己以往的經驗、甚至借鑒古今中外別人的教訓了。但凡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和豐富的經驗知識來看,感覺上屬於應該立即行動的那一類事情,我勸大家都不要等、也不必等,立即行動就是了。當然,剛才已經說過了,立即行動也不一定能贏。但至少我們會多一次機會。何況,沒準就因為你的這一搏,情況就會往有利的一面發展呢!但假如你始終地等待的話,你卻將很難有發展的機會。 最後總結一下,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要學會模糊決策,並大膽地進行嘗試,不能等到一切都弄明白後再說,更不能等到條件完善成熟後再去做。 新時代的到來,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危機來了,你在幹什麼?
標籤:
瀏覽次數:56    人氣指數:856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金凱瑞的簡短演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每個女孩們的真心話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