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20700
 風之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沒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被提分手的水瓶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考作文--補充
作者: 風之鷹 日期: 2014.06.15  天氣:  心情:
晚上聚餐,幾乎大半在討論十二年國教政策,適性揚才、特招免試...... 政策經歷二十年,不論理念和做法細則,都是一修再修的結果,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集體智慧。
最近一免,在台北市那樣高度競爭的學區,作文成為頂尖學子最後決戰的關鍵,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想起考高中時,我們班同學被分在兩個考場,結果作文我們女生最高才四十幾分,男生卻幾乎都有六十以上。
標準不一,閱卷隨意,幾千幾百年來,大家的印象就是這樣,當然很難接受作文的測驗型態。
總覺得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考試,才叫做考試,才算公平。
那麼,台灣何時能改變大家很痛恨的、標準答案的升學考試?

高師大最近爆發博士班考試疑似內定的新聞,癥結在於口試佔70%。
同樣的,沒有紙筆測驗,沒有單一標準答案,大家就覺得不公平(當然那件事確有可議之處)。

但是,只能採取量化評鑑,往往流於知識的片斷和瑣碎,會嚴重限制教與學的可能性。
作文不只是推砌華麗詞藻,而是能力的綜合評量,學習的總結表現,和口說同樣是意念的 output, 其實作文無罪。
質性評鑑是可以嚴謹的。托福、多益等語文測驗的說寫部分,都訂有嚴密的標準,對於閱卷人員的素質和訓練,也有一定的要求。台灣升學考試的作文,也是如此。

因為沒有子女,我對教育改革向來比較理想化。
與其關注個案能否念明星學校,我更關心入學方式的改變,若依然能引導教學,是否能因而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


=========================================
2014.6.17
法國高中哲學會考的題目,每年都很精彩,時間過得真快,一年又過去了! 這比較接近我所謂的 "考作文"
今年的考題(資料來源: Taiwan EU Watch 的facebook page):

***********************************************************************************
【TEWA歐洲新聞/2014.06.16/法國】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打頭陣
今年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於6月16日上午8時開始,有將近68萬7千位高中生應考;仍舊貫,哲學科打頭陣。
雖然正逢鐵路系統罷工,但法國國鐵(SNCF)以特別方案讓所有的考生都能準時赴考。
以下是今年的哲學考題:
【文學組】:
1.作品是否能訓練我們的感知?
2.我們應竭盡所能地讓自己快樂嗎?
3.請評論卡爾波普耳的《客觀知識》選粹。
【理組】:
1.藝術家是其作品的主宰嗎?
2.我們活著是為了快樂嗎?
3.請評論笛卡兒的《引導心靈的規則》。
【經濟社會組】:
1.是否有選擇就算是自由?
2.為什麼要試著去了解自己?
3.請評論漢娜鄂蘭的《現代人的條件》選粹。

**************************************************************************************
標籤:
瀏覽次數:227    人氣指數:627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有沒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被提分手的水瓶座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