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64760
 愛笑的男人 ^_^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這文章很有義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文分享 內容稍長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微量元素對人體之健康
作者: 愛笑的男人 ^_^ 日期: 2015.01.06  天氣:  心情:

微量元素對人體之健康 轉貼  真的很重要 值得看完且收下。
賴文龍


摘要
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參與酵素與荷爾蒙的合成,進而催化與調節體內細
胞的生化代謝。在人體內微量元素通常與有機化合物(蛋白質)形成複合
物,如鐵與蛋白質形成運鐵蛋白質,用來運送貯存鐵;血紅素中結合鐵離
子,本身為活性中心,能與蛋白質與氮分子結合,負責氧的運送;鋅是脫
氫酵素及磷酸水解酵素的組成成分;細胞氧化酵素同時需要銅及鐵。礦物
質是無機營養要素,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由食物或外在物質供應。一
般人認為微量元素如鉻、銅、錳及硒等需求量極低,而忽略微量元素的攝
取。人體內之酵素及維生素如缺乏礦物質的話,則不能發揮其作用,甚至
引起疾病發生,導致人體健康問題。


前言
人體及其他所有生命有機體都需要特定的營養元素來維持身體組織
健全,並提供活動所需的熱量。一般所指的營養素分為二大類,一是巨量
營養元素,需要量大,佔膳食的大部分,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
是用來供應熱量及組織物質。另一種是微量營養元素,需要量極微,有維
生素及礦物質,雖不能供應熱量,但在體內的生化代謝上卻扮演相當重要
的角色。
人體每天需求量高於 100mg 為巨量礦物元素,包括磷、鉀、鈣、鎂、
硫、氯與鈉等 7 種元素。每天需求量低於 100mg 以下稱為微量元素,包括
鋅、銅、錳、鐵、鈷、氟、鉬、碘、鉻、矽、硒、鍺、釩、鎳、錫、鑭及
鋰等 19 種元素。
內容


微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與礦物質,維生素為人體健康所必須的化學物
質,人體合成量不足或無法合成時,必須依靠食物或其他營養食品來補
充。有維生素的輔助,蛋白質、醣類及脂肪才能順利在體內發揮作用,形
成骨骼肌肉及血液。雖然他們含量極微,卻有調節潤滑的功能,使體內酵
素催化反應能運作自如。食物中含有各種營養素,必須被消化分解及被細胞吸收利用,才真正具有「營養價值」因此,如何吃得健康,確是一門藝術。大家都知道高纖低脂食品可預防多種腸、胃、心肌梗塞及癌症疾病,不過,飲食中不可能完全摒棄含脂肪食品,如果烹飪時加點油脂,不僅可促進食慾,增加食物的鮮美,脂肪也是體內代謝,荷爾蒙合成所不可或缺。因此如何在取捨之間達到完全均衡,確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學問。
針對人體功能需求之微量元素關係與特性,描述如下:


一、鐵(Fe)-活力與補血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最重要的功能是與酵素蛋白質、銅結
合以合成血紅素,血紅素負責氧氣由肺部輸送到體內各種細胞與組
織,以便進行食物有氧代謝,並運送代謝產生的氫離子、二氧化碳及
其他廢棄物排泄出體外。鐵同時參與體內氧化與還原生化代謝,增加
人體對壓力與疾病的扺抗力。鐵與維生素 C 共同參與皮膚膠原蛋白質
的合成,使皮膚有韌性、光滑有彈力,加速受傷皮膚的癒合。鐵的吸
收比不上消耗量時,就會出現貧血現象。減肥也會導致貧血,長期缺
鐵會造成各種作用停滯,如細胞迅速老化、外表憔悴、肌肉活力差、
無精打采。人體由食物中獲取的鐵,大約只有 10%能被腸壁消化吸收。
含鐵的食物為肉、蛋、魚、黑砂糖、大豆、葵花子、菠菜、甘藍等;
肉類與游離態鐵比較容易吸收,維生素 C 可幫助鐵吸收,植物中的鐵
則不易吸收。。另穀類含量雖多,但較難被身體吸收利用。制酸劑、
阿斯匹靈、植酸、纖維、茶葉丹寧酸、鋅與鈣等也會降低鐵的吸收率。


二、氟(F)-防止齲齒及骨質疏鬆
氟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存在於牙齒與骨骼組織。水中加氟
是大多數人補充氟的主要來源(茶葉飲料亦供應),可溶性氟化物很容
易在胃部被吸收。氟可幫助鐵吸收、促進傷口癒合。略微過量即會造
成毒害,水中氟含量達 2~8mg,會使牙齒產生齒斑,同使鈣與氟結合
成氟化鈣而沉澱,造成腎結合。人類缺氟易引起蛀齒及骨質疏鬆症。


三、鋅(Zn)-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老化
鋅代表精力、抗氧化與免疫力,是生物體內非常重要的必需微量
元素,鋅是前列腺素與精液泉源,可說是「威爾剛」的另一代名詞。
鋅可以加強維生素 A、鈣與磷的作用,並促進核酸、蛋白質合成。鋅
可促進胰島素合成,降低罹患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機率,促進腦部發育,
使中樞神經系統充分發揮其功能。鋅可免除精神上的壓力,預防精神
分裂及老年痴呆,提高體內免疫機能,去除自由基,預防癌症。含鋅
食物為瘦肉、海鮮、雞心、蛋、胡麻。


四、銅(Cu)-抗癌、抗氧化、強化血管與肌肉
銅主要來自肉類、海鮮、栗子、蔬果及礦石。年齡較大、酗酒、
食用大量纖維及鋅攝取量超過 50mg 者易缺銅。體內缺銅時,組織中
的鐵無法進入血漿,人體會產生小球型低血紅素貧血,使血管及骨骼
變脆,同時引起毛髮分叉斷裂。適量的銅可預防貧血。


五、硒(Se)-抗氧化、減低紫外線傷害、降低不孕及抗癌
硒提供精力與免疫泉源,具有抗氧化、老化及抗癌效果。硒可協
助維生素 E 的作用,去除人體細胞內過氧化物與自由基,保護體內細
胞與核酸的完整與正常功能。有機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
AIDS、B 型肝炎、攝護腺癌等的罹患率。有機硒可吸收太陽紫外線,
使人體不受紫外線傷害。如果體內缺硒,生命將無法與過氧化物抗衡。
男人體內的硒半數集中於睪丸及連接前列腺的一段輸精管內,因此硒
對精蟲活動幫助很大;缺硒造成精子活力降低,且因無法成熟而使男
性不孕。含硒食物為蛋黃、洋蔥、鮪魚、大蒜、海鮮。據科學雜誌報
導,每日補充 200 微克以上含硒物質可降低各種癌症 50%的罹患機
率,其中攝護腺癌可降低 63%,大腸癌降低 58%,肺癌降低 56%。


六、錳(Mn)-改善肌肉無力症、抗氧化
錳可活化數百種不同的酵素,參與體內的運作,分解胺基酸、蛋
白質、脂肪、膽固醇與醣類產生能量,使肌肉正常發育,提供腦部與
神經細胞所需的營養,使性腺荷爾蒙正常合成與分泌。錳與酵素結合
後,能去除人體細胞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與核酸的完整與正常功能,
具有抗氧化、老化與抗癌的功能及改善肌肉無力症。穀類、蔬菜等食
物中都含有錳,但以茶葉飲料含量最多。


七、碘(I)-預防心肌梗塞、增強活力
碘可幫助甲狀腺體合成甲狀腺素,調節體內能量的產生,促進生
化代謝速率。碘與甲狀腺素還具有強化精神、言語、毛髮、牙齒、皮
膚及燃燒分解過多脂肪的功能。適量碘能促進發育和強化身體機能,
男性可朝氣蓬勃,女性可美麗動人。缺碘易引起疾病為甲狀腺腫大、
精神反應遲鈍、毛髮皮膚乾燥、體重增加。有些人食量很大卻不必擔
心體重過重,而有些人即使吃得少,體重卻急遽上升;有些人思考敏
捷,有些人卻總是慢半拍;有些人從不覺得冷,有些人即使穿上厚重
衣服仍不斷哆嗦;有些人毛髮及指甲比常人薄且易折裂,這些差別是
飲食中缺碘所引起;海藻為含碘量最高的食物。


八、鉬(Mo)-提高智能、防止貧血
鉬是主要存在於肝臟、腎臟、腎上腺及骨骼中。鉬是多種酵素的
輔助因子,可幫助人體核酸代謝尿酸,以清除體內過多的嘌呤衍生物。
幫助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代謝。缺鉬易造成人體精神異常、智能不足
及代謝異常。含鉬最多食物為肉類、穀類及豆類。


九、鉻(Cr)-降低血糖及血壓、減肥
鉻具維持人體正常代謝(脂肪代謝),強化肌肉,協助蛋白質運送,
活化胰島素及促進血醣吸收與預防糖尿病與高血壓、肥胖、降低冠狀
動脈硬化等功能。酗酒、運動傷害、老年、壓力大及攝取過量醣類的
人易缺鉻。鉻主要來自蔬果與肉類,補充有機鉻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十、釩(Vi)-提高壓力承受力
釩參與多種酵素催化作用,可促進骨骼與牙齒的形成、提高動物
生育能力、促進胰島素分泌、醣類代謝、降低血醣、血壓及膽固醇、
減低心血管疾病、預防貧血及癌症(乳癌)。現代社會充斥著有形、無
形的壓力,釩可使生命充滿韌性。


十一、鍺(Ge)-補充體內氧及抗癌
鍺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可去除細胞代謝所生成的氫離子;其所含
的免疫調節物質可活化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 T 細胞,提昇體內的免疫
系統功能,具抗病毒及惡性腫瘤的功能。適量有機鍺可預防高血壓、
糖尿病、氣喘、心血管、肝硬化、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AIDS)、慢性
鼻咽癌、肺癌與乳癌等疾病。鍺來自大蒜、西伯利亞人蔘、靈芝、香
菇、蘆薈、綠茶、綠藻、大麥等食物。


結語
現今我們所吃的水果、蔬菜、榖物、蛋白、牛奶及三餐已經與幾個世
代祖先以前的食物不同。祖先因對食物的選擇而身體健壯,我們反而營養
不良。飲食最重要的是均衡,份量恰當。各類食物各自含有不同的營養素,
並不能彼此取代,惟有常變化選擇食物才能不遺漏。


參考文獻
1.文永植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 國際微量元素醫學會。
2.文振乾 1993 有機鍺抗癌臨床研究進展 廣西醫學 (3):200~201。
3.王
夔 1996 生命科學中的微量元素 第 2 版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790~814。
4.阮忠清 1997 活性微量元素 青春出版社 69~80。
5.阮忠清 陳為聖 2000 微量元素激活生命 元長齋出版社(台北市)。
6.孫安迪 1997 從中西醫結合看微量元素 健康世界 元月號 100~107。
7.張慧敏 2003 礦物質的聚會 葉子出版社。
8.顧公望 1992 有機鍺的抗癌研究進展 腫瘤研究與臨床 (2):44~48。
9.D. Agay , R.A. Anderson, C. Sandre , N.A. Bryden , A. Alonso A.M.
Roussel , Y. Chancerelle, 2005. Alterations of antioxidant trace elements (Zn,
Se, Cu) and related metallo-enzymes in plasma and tissues following burn
injury in rats, Burns 31, 366-371.


10.L. S. Hurley, C. L. Keen, Manganese. In: Mertz N, ed. 1987. 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 Vol. 1. 5th ed.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185.
11.Nakada Y.Kosaka T. Kuwabara M.et al. 1993. Effects of 2-Carboxyethyl
germanium sesquioxide (Ge-132) as an immunological modifier of
post-surgical immumosuppression in dogs. J. Vet. Med. Sci. 55(5):795~799.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1664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這文章很有義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文分享 內容稍長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