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1352
 Muggl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厄噩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世事難料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Easter Island
作者: Muggle 日期: 2007.02.28  天氣:  心情:


The loneliest island of the World
As Formosa to earth
As earth to universe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譯者:達娃
A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 作者:Wright, Ronald
「歷史每重演一次,代價就上漲一次。」
地球上第一個文明蘇美瓦解時,只影響到五十萬人;
羅馬的衰亡則影響了上千萬人;
假若我們的現代文明失控,將為數十億人帶來無盡災難。
廿世紀期間,世界人口數成長了四倍,經濟成長則超過四十倍,
這樣的進步以著大規模的猛烈攻擊為代價,
生物圈中沒有一個角落能躲過這種大量出血性的耗損。
今日的人類在經濟層面上皆如出一轍,以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本為生。
在這場堅持「經濟沒有極限」的遊戲中,過去的輸家是窮人,
如今玩輸的,卻是地球........
博客來




話說地球上有個地方叫做復活島,
號稱是世界上有人類居住的島嶼中最遙遠的一座小島,
它的面積不大,島上綠草如茵,但卻鮮有樹木。
而復活島最有名的地方,是島上散落四處的八百多尊巨石像,
它們並篇肩排開,背海而立,這些石像究竟是怎樣雕出來的?
石頭來自何處?如何搬動?如何豎立起來?又是誰去雕刻的呢?
其實這小島的居民本來豐衣足食,島上的人口更快速地增加起來,
由於過度悠閒,島民沒事就喜歡做石雕,特別是人像雕刻。
石雕的搬遷與定位,均是透過圓木推進前行,如此一來,
便需要透過砍伐樹木來生產搬運用的木材。
樹木砍伐多了,沒有了森林,大地無法吸收雨水,地下水逐漸減少,
島上的溪流與泉水因此乾枯見底,空氣的濕度下降,雨水也跟著減少,
肥沃的表層土流失後,農作物收成銳減......
於是,島民開始爭奪資源,導致復活島戰事連連。
不幸的是,兩派人馬為了互別苗頭,各自立起石像以展現威望。
或許,島上僅存的幾棵樹就因此而砍光了。
原名:The Cartoon Guide to the Environment
作者:Larry Gonick & Alice Outwater 翻譯:陳瑞清
看漫畫 學環保



amazon



Larry Gonick's books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譯者:廖月娟




easter_island_pictures



毛亞石像 The Moai The large stone statues

London's Times Cartoons by Johann Wessels
London Times



alt="" />
標籤:
瀏覽次數:374    人氣指數:1174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厄噩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世事難料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