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3479
 小朱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其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其他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其他
作者: 小朱 日期: 2016.09.29  天氣:  心情:
四十歲該有的5個「生活準則」
你即將成為準則實踐者,
展開改變生命的冒險之旅-
我是說有可能,
如果你選擇接受你的任務的話。
你將會在你所做的每件事當中,
發現促使自己更正向、更快樂、
更成功的方法;
不過你不需要跟任何人提這件事,
請保持低調,畢竟沒有人喜歡自以為是的人。
因此,第一條準則就是:保持低調。
有時候,你可能會想要
跟別人說你正在做什麼事,
畢竟希望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近況是人之常情,
但你不應該也不需要這麼做,
就讓他們自己發現吧。
你或許會認為,不告訴他們對他們不公平,
但其實這麼做才公平,
因為你要是告訴他們你正在實踐準則,
他們就會躲你躲得遠遠的,
這也是人之常情-
我們都討厭別人對我們說教。
這就有點像是你戒了菸,
突然發現不抽菸的生活方式比較健康,
就覺得非得奉勸所有的老菸友戒菸不可。
問題是,他們還沒做好戒菸的心理準備,
你若這麼做,
只會被他們貼上「自命不凡」、「道貌岸然」
或甚至是「戒菸老菸槍」的標籤,
我想這並非我們樂見的事。
一、保持低調:
別說教、別宣揚,而且最好連提都別提。
因此第一條準則就是:
別說教、別宣揚、別試著勸別人改變、
別到處去跟別人說,而且最好連提都別提。
生活態度改變後,你就會容光煥發,
人們可能會出於好奇地問你做了什麼,
這時,你可以輕描淡寫地說,
沒什麼,只不過是天氣很好,
使你很愉快、很開心、很快活、神清氣爽,
或者諸如此類的話,沒必要多說什麼,
因為他們根本不感興趣。
事實上,他們完全不想知道細節。
這就有點像是當別人問你「你好嗎」時,
他們真正想要聽到的就只是「很好」;
就算你陷入絕望的深淵,
他們也不想要聽到其他的回答,
因為要是你再多說些什麼,
他們就必須被迫傾聽。
當別人隨口問起「你好嗎」時,
他們期望聽到的就只是「很好」這個回答,
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忙自己的事了。
如果你不回答「很好」,反倒開始傾訴衷腸,
那麼他們很快就會對你避而遠之。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準則的實踐上。
沒有人真的想知道你做了什麼,
所以請保持低調。
我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
因為我在《噓!職場就要這樣玩》這本書裡,
也給了想要在職場上
以正當方式取得成功的讀者相同的建議,
結果發現這個建議很管用。
所以建議各位在實踐這些準則時保持低調,
欣然自得地度過每一天就好,
不需要特別去跟別人提這件事。
二、知道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意義: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重要,
大部分的事情則沒那麼重要。
活在當下、待人和善體貼、
不嚴重冒犯或傷害別人都很有意義,
至於擁有最新科技的產品則沒意義。
不是我對科技存有偏見,
事實上,我擁有滿多的最新科技產品,
但我不會過度仰賴這些東西,
只將之視為實用工具,
而非任何本身具有意義、
能夠彰顯地位或可以拿來炫燿的東西。
做點對人生有用的事是有意義的,
至於因為無聊而去逛街則沒意義。
這不是要大家別去逛街,
而是希望你瞭解自己做的事哪些有意義,
哪些無意義;哪些實在,哪些不實在;
哪些有真正的價值,哪些沒有價值;
哪些有益,哪些無益。
但這不表示你得拋開一切,
跑去滿是瘧蚊的沼澤區幫助當地居民,
最後可能還不小心染上瘧疾-
雖然這件事本身也很有意義;
只是想要讓人生有意義,
不一定非得選擇這麼極端的方式。
這條準則的重點是,
希望你把重心放在人生中的重要事物,
做一些有建設性的改變,
並熱中於投入自己選擇投入的事情。
這不是說你必須
把長期計畫的所有細節都規劃好,
而是希望你對自己的目標有大致的想法,
並瞭解自己在做什麼,就是要保持清醒,
不要迷迷糊糊。
提姆.弗瑞克(Tim Freke)提出的
「清醒活著」 概念,
可說是這條準則的最佳詮釋。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重要,
大部分的事情則沒那麼重要,
此外,還有許多既沒意義
又非真正重要的事情。
區分哪些事情屬於何者,
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
我不是說我們不能把時間
花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是沒有關係的,
只要別把這些小事
誤認為是真正重要的事就好。
挪出時間陪伴心愛的人和朋友很重要,
觀賞最新的連續劇則沒那麼重要;
償還債務很重要,
使用哪個牌子的洗衣粉則沒那麼重要;
養育我們的孩子
並灌輸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
買名牌給他們穿則沒那麼重要。
我想你應該明白我想表達的概念了。
想想你做的哪些事是有意義的,
並多做點這些事吧。
三、只有死魚才會順流而下: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磨難與片刻的平靜交織而成。
人生相當艱辛,
而這條準則是在教導我們要為此感謝上帝。
因為要是人生太過舒適安逸,
我們就無法獲得考驗、磨練與試煉,
就無法成長、學習或改變,
也就沒機會提升自己;
要是日子過得太美好,
我們很快就會覺得無聊;
要是沒有雨天,
我們就無法感受到雨後前往海邊遊玩的樂趣;
要是人生過得太順遂,我們就無法茁壯。
所以我們要對人生的磨難心懷感激,
且要瞭解只有死魚才會順流而下;
只要我們還活著,
就得奮力往上爬、力爭上游。
我們就像魚兒,必須與瀑布、
魚梁和洶湧的激流對抗,但我們別無選擇,
若不繼續前進,就會被洪流沖走。
每次擺動尾巴、晃動魚鰭都能使我們更強壯、
更苗條、更開心。
有一項統計顯示,退休不是一件好事,
許多男人在退休後不久便去世了,
因為他們不再逆流前進,而被水流沖走了。
所以我們要像小魚一樣,
持續前進,力爭上游。
試著把每一次的挫折視為進步的機會
這些挫折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而不是更為軟弱。
我們只會背負自己能夠承受的負荷──
雖然有時我會覺得這些負荷
遠超出我們的承受範圍。
這些磨難不會有結束的時刻,
不過,湍流與湍流之間總有短暫的平靜,
我們可以在此喘口氣,享受片刻的悠閒,
再去面對下一個挑戰,這就是人生。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磨難與片刻的平靜
交織而成,無論你目前身處何種境況,
之後一定會產生改變。
所以,你目前是處在哪種情境呢?
是暫時的平靜,還是在磨難中掙扎?
是受困在雨中,還是在海灘上玩樂?
是在學習,還是在享受?
是一條死魚,還是一條強健的鮭魚?
四、學會放棄:
優秀的準則實踐者很清楚自己是否被打敗。
我們不時會聽到一些鍥而不捨的故事,
例如某人考駕照失敗了三十五次,
仍舊繼續嘗試。
他們的毅力雖然令人佩服,但你難道不納悶,
他們為何不乾脆放棄?
他們顯然不是開車的料,
不適合在滿是小孩、老人、
狗和路燈的街道上駕駛笨重的車子。
就算他們最後好不容易考過了,
身旁的人可能也會覺得這只是僥倖,
而不敢搭他們的車。
事實上,如果這些人舉手投降
(如同某些人那樣)說:
「你知道嗎?我不想再堅持了,
我打算去買腳踏車和公車季票。」
我會對他們能夠看清眼前的事實表示讚賞,
不會笑他們半途而廢,
或者批評他們缺乏決心或幹勁。
因為他們不過就是清楚得知了這個訊息,
且懂得不去忽視它罷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有時會選錯路,
而且或許要興致盎然地嘗試過後,
才會發現自己選錯了路。
若是發現自己選錯了路,
無法抵達想去的地方,那就勇敢承認錯誤吧,
不需要覺得難為情。
當你體認到大學的課程不適合自己,
或者你無法勝任目前的工作,
或者搬到新城市不會比較好,
或者家人因為你投入地方議會事務
而倍感壓力時,你需要很大的勇氣
來承認自己的錯誤。
這並非投降,而是勇敢的展現。
投降是指你因為不想努力、不勝其煩、
覺得辛苦或害怕失敗而半途而廢。
身為準則實踐者,我們不會投降,
而是會堅定自己的決心,
任勞任怨地堅持下去。
不過,優秀的準則實踐者
也很清楚自己是否被打敗。
如果事實證明你選錯了方向,
不妨坦然承認並轉換跑道。
沒有人可以擅長每件事,
有時必須嘗試才曉得自己能否勝任。
幾年前,某位重要的英國部長遞了辭呈,
表示她實在「無法勝任此職務」。
我雖不認為她無法勝任,
但卻因為這件事對她有了極高的評價
(有許多其他人也和我一樣)。
做這件事需要很大的勇氣。
她或許不善於領導一個政府部門,
但若就坦誠、勇敢和自知而論,
她顯然與大多數的政治人物不同。
她的故事說明了,
只要我們在對的時間以對的方式放棄,
所展現出來的就是風骨而非懦弱。
五、走出舒適圈:
擴大舒適圈能讓你產生良好的自我感受。
我們每天都要促使自己勇敢一點。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這麼做,
我們就會停滯不前、腐敗墮落,
或是頹喪不振、枯萎凋零。
我們都有個能使我們感到安全與溫暖的舒適圈,
但我們必須不時走出舒適圈,
接受挑戰、震撼與刺激,以便保持年輕,
培養良好的自我感受。
如果我們一直躲在自己的舒適圈,
我們的舒適圈可能會慢慢縮小,
或是被某個突發事件給徹底瓦解。
命運(或是任何促使一切運作的力量)
不希望我們過得太安逸,
不時會從我們的背後狠狠地踢上一腳,
以讓我們清醒。
只要我們不時練習擴大舒適圈,
這一腳就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
因為我們已做好準備,應付起來會輕鬆許多。
此外,擴大舒適圈
還能讓你產生良好的自我感受,
使你更有自信;而且最大的好處是,
你可以和緩地做這件事,
不必為了測試自己的舒適圈而去玩滑翔翼、
過火或與陌生人發生親密關係。
你大可做些簡單的事,
例如自告奮勇去做某件
你從未做過而做起來會有些緊張的事;
可以從事某種運動或培養某種興趣;
可以參加某種活動;
可以獨自做某件之前都與別人合力完成的事;
或者在習於保持沉默的場合抒發己見。
我們會自我設限,把自己束縛住,
使自己無法前進。
我們會告訴自己這個不能做,
或者這麼做無法使我們開心。
接受擴大舒適圈的挑戰,
能夠幫助我們跳脫自我,持續學習與成長。
只要不斷地累積新的經驗,
我們就不會腐敗墮落。
標籤:
瀏覽次數:35    人氣指數:3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其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其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