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5161
 思念的季節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6/23--王恭廠爆炸奇災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7/7-江文也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6/30--元稹與白居易的友情
作者: 思念的季節 日期: 2012.07.01  天氣:  心情:
據很多人研究
唐代審美觀女人要豐滿  像有唐一代大美女 楊貴妃 身高估計160公分 體 重最少超過65公斤
  男人則要俊俏懂詩詞  如李白 白居易 元稹  個個是美男子  杜甫比較起來相貌則稍差些
李白是最典型的胡漢混血兒  深邃的藍眼珠 高挺的鼻子與金毛白髮 在唐代當時連男人都喜愛

元稹與白居易是同時代的人 白年稍長  兩人在一起 以詩文唱和   史稱元白  元卻早死
在唐代時兩人已經是很著名的詩人同是新樂府詩的大將  倡導詩要貼近現實生活  詩要反應人民疾苦
據白居易  祭微之文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7%A5%AD%E5%BE%AE%E4%B9%8B%E6%96%87
兩人相交30載 在一起的日子只有約六年  以詩唱和共900多首
「死生契闊者三十載,歌詩唱和者九百章」。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微之洛陽人享年52歲
白居易(772年-846年),樂天,晚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曾以詩仙詩魔自比,另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  享年74歲

白長元7歲,,元歿後,白又多活了15年,

晚年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為「劉白」。劉禹錫(772年-842年),蘇州嘉興(今屬浙江省)人,夢得,祖先來自北方,自言出於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享年70歲

有一些人以為元稹和白居易的友情有曖昧情愫    據此推斷兩人有同性戀傾向  我是不以為然的

從現有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此論點    真情流露成份居多  

詩人寫詩要有人欣賞評斷   則詩文創作 境界會高些  進步會較快 同是詩人 感情當然較一般人豐沛 
惺惺相惜 以詩會友 唐代是很風行的
全唐詩裡頭到處可見 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真感情以詩明志 在唐代是蔚為風潮

白居易位至刑部尚書,元稹做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單地說就是宰相;兩人有很多時間在一起詩酒酬唱,短暫的分離,也有條件派遣使者快馬傳遞他們的唱和詩篇。


白居易、元稹的交往不但時間長久,詩歌唱和數量巨大,交情也十分深刻。白居易自己說是金石膠漆,未足為喻(《祭元微之》)。他們之間,曾經有千里神交,若合符契的奇跡發生。《本事詩·征異第五》記載,元稹為御史,出差到梓潼(在今天四川江油一帶)辦案。當時白居易在京城,跟一班名流遊覽慈恩寺(大雁塔),於花下小酌。當時白居易寫了一首寄給元稹的詩,詩是這樣寫的: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梁州--今陜西漢中一帶


湊巧的是,元稹當時正好走到梁州(在今天陝西省城固以西的漢水流域)褒城,而且也在同一時間裏寄出了一首《夢遊》詩,詩是這樣寫的: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


  亭吏呼人排去馬,所驚身在古梁州。


元稹夢中所見,完全符合白居易的生活情形!'

兩人在夢裡夢來夢去  夢到對方的次數很多
現在留下來的雙方應酬詩文就有好幾首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元稹貶官通州,白居易謫居江州,兩地千里迢迢,通信十分困難。白居易寫了一首詩,臨風懷想,敘夢生情,詩歌有四句: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一、二兩句寫晨起的見聞感受,可見詩人平日的相思難熬。三、四兩句憶夢中情景,詩人不直說自己苦思成夢,卻反以元稹為念,問他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君,雙面落筆,表現了詩人對元稹處境的無限關心,也寫盡了兩人心心相印,靈犀相通的深情厚誼。元稹收到白居易寄來的詩後,當即賦詩一首《酬樂天頻夢微之》,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和白詩用記夢抒念舊之情不同,元詩一反其意,以不曾入夢,不能入夢來寫淒苦心境。因為重病在身,心神恍惚,自己不能自主,夢見的全是些毫不相干的閒人,偏偏沒有你!真是「愧君頻相見,痛我病絕情」啊!詩人想念老友,朝朝暮暮,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好在希望和絕望之間掙扎,這番病不夢君的剖白把元稹的淒苦慘痛寫得入骨三分。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憂患疾苦當中的友情多麼執著,多麼堅強!多麼悲壯,多麼高貴!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376467/
'

再看元稹下一首

  得樂天書

遠信入門先有淚  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 應是江州司馬書

據考證此詩做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  公元817年五月以後
時元稹在通州司馬任上  
前年元和十年  元稹被貶至通州白居易被貶至 江州司馬
兩人遠地相隔書信困難 元接樂天書
喜極而泣
妻小不知何事   以為又遭大難
等待向前細問還是為 妻最了解自己的丈夫
為何流淚的原因
平常再大的災難反應都未曾如此
一定是丈夫的好友白樂天來信了

此時元稹的妻室是裴淑    女兒則是後來沒來的及長大即夭折


白居易怎麼看元稹
惟公家積善慶,天鍾粹和,生為國楨,出為人瑞,行業誌略,政術文華,四科全才,一時獨步。」《祭微之文》

四科全才 一時獨步  用字典雅 至今仍能套用


而白居易也是不簡單的人物 
慈恩塔下題名處 十七人中最少年'
唐朝時新科進士在曲江宴後
前往慈恩寺,聚集在專供題名用的題名屋。他們先各各在一張方格紙上書寫自己的姓名、籍貫,並推舉其中書法出眾者,作文一篇以記此盛事。然後交與專職石匠,刻在大雁塔的石磚上。白居易二十七歲時進士及第,在同時考中的十七人中最為年輕,得意之餘揮毫寫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唐代這種文人間的友誼以後不復見為文人相輕所取而代之” 

標籤:
瀏覽次數:379    人氣指數:879    累積鼓勵:2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6/23--王恭廠爆炸奇災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7/7-江文也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7-11 01:45
她, 60歲,台中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7-03 10:46
她, 51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7-02 23:36
她, 51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