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48531
 柳岸花酩又逸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學佛辨正 之 因果之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僻居抒懷詩兩首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學佛辨正 之 學佛態度
作者: 柳岸花酩又逸春 日期: 2014.06.30  天氣:  心情:
《學佛辨正 之 學佛態度》



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諸法三分(體、相、用)
生起三由 (因、緣、果)
法有兩端(事、理)

我想這是佛學的基本概念與定義,就像數學一樣。
能真正明瞭與體證唯佛一人,所以我們才要學佛。
佛法像一門人生哲學,因果與輪迴是佛法最基本的,
就算我們無法證明或不相信,法爾如斯!

因此,既知窮我們一生,也可能無法有力舉證,
何苦在這些名相上,費神論辯?

既知不能實證,也就不能有力說服別人,
那麼就單純自己相信,自己慢慢從中去體悟參詳,好好修行便是,
何以眾生卻偏偏愛在這上面執著?

這樣的強烈的肯定或否定實在沒有意義,不是學佛的態度!
不是科學求實的態度!
也不是考古學的態度!
更不是追求真理的態度!

『不能足證卻深信』,不會讓人質疑是迷信嗎?
『過度的無據卻堅持』,不會讓理性的人反而猜疑不前了嗎?
這又何助於信解?何助於廣眾?

實質上拿不出實證,就應該存疑、慎思、謹行,
把態度維持在單純相信的意念上,好好相信,好好修行就好,這種態度才是務實。

承認自己尚無法證實,卻願意相信,
並且『存疑、慎思、謹行』,逐步踏穩,懇切交流,
做到『信所當信』,而非堅持『所信必真』,
這才是『正信的態度』,才能贏得尊重,進而也尊重我們的說法。

至於事實真相,在眼前此生去急於分辨,重要嗎?

就像我們從小學習知識,教科書給我們的,應該都是對的,
我們權且相信並先接受學習,然後留待日後再逐一驗證,
這是實際合理的過程和態度。

但這書上說的就無可反駁,沒有錯誤嗎?我們是該要審慎的。

先當是真的相信,但仍要隨著學習成長去驗證,並非盲目,
更不應在驗證發現錯誤時,拒絕修正行為和態度。

當然,我們使用教科書時,或許還沒有能力分辨,
卻一昧的質疑的話,也是不妥的。

同樣的,教科書所述我們都照單全收,毫不驗證,全然相信?這樣對嗎?
若真是這樣,那就是一種癡迷和頑固了!

不惟教科書如此,我們所有的知識來源、我們的人生種種,都是如此!

這些就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
標籤:
瀏覽次數:163    人氣指數:1363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學佛辨正 之 因果之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僻居抒懷詩兩首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6-30 20:45
他, 55歲,台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