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76602
 紫蓮~NON.NO~慈銀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至心供養持誦佛咒.陀羅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呪經。卷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慈銀至心恭打
作者: 紫蓮~NON.NO~慈銀 日期: 2012.09.21  天氣:  心情:
~生活裡的智慧~佛弟子慈銀(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


~生活裡的智慧~佛弟子慈銀(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


@生活裡的智慧
         廖儀興集錄

  人生不可能全然完美,更不可能將所有的幸福全都一把抓。幸福快樂的感覺源自於內心,並不單純是物質享受或金錢能換取的。沒有人能夠賦予我們快樂幸福,快樂幸福必須從自己的內心滋長,而心靈的寧靜與安祥及慈悲,正是快樂幸福的來源。

  我們只要珍惜當下,心境寬廣,用心去體會這個世界,許許多的事物能帶給我們幸福的感受。

  幸福:來自身心的健康,來自家庭的和諧,來自不斷的自我提升,來自豁達的胸襟,來自內心的寧靜與知足,來自理想的實現,來自慈悲心的流露,來自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

  我們所見到的世界,都只是自己內心的反映,在心情開朗時,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友善親切的,然而心情煩躁時,所遇到的人彷彿面目可憎。當你的心充滿祥和,去到那裡都一樣歡喜自在,當你的心充滿智慧,一花一草都能令你見到真理。透過一雙智慧的眼睛看世界,你則會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有徝得我們尊重及學習的地方。

  如果快樂建立在欲望與物質上,那必定只有不停的去追尋,而忽略眼前所擁有的,相反的,如果人越容易滿足,則越容易得到快樂。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知足,最大的利益是健康,最大的勝利是無瞋,最大的成就,莫過於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人們總以為擁有的越多就會越快樂,事實上,要求的越少,執著得越少才會越快樂。要多體會,多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不要總是看到自己所沒有的,當心中沒有過多欲求的時候,生命就不會再有失落。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轉化心境,這樣才能重新擁有,放下可以讓生命及夢想更為開闊,更能自由自在地活在愛與和諧的狀態中,其實放下想通了,不過只是一念間而已。

  想擁有必先完全付出,全心付出就能全心擁有,當你真心付出愛時,行為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快樂,並且能帶給你正向的能量。愛是自然的本性,愛的表現無論多麼微不足道,都不會白費力氣,愛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坐禪修行,能讓你的心達到專注及放下執著,禪修以一種自然不預設立場,讓身心沒有壓迫煩的狀態下來進行。放鬆你的身心,自然呼吸,不緩不急,當氣壯時數出息,若氣弱時數入息,每一息數一到十,吸氣時氣微微下壓到丹田,腹部自然擴張,呼氣時氣微微上提,腹部自然內縮。如此慢慢調息,出入息均長,由淺入深,由粗變細,漸漸能細慢長,數息純熟後放下數息,改修隨息,隨息乃心息相依,清楚覺知每一呼吸之出入,而能鬆坦自如功夫即純熟,如此即是止觀。若心散亂再起妄念,重新做數息名之為還,如是數。止。觀。還。淨,名之為六妙門,能達到解脫。

  發自內心的微笑,是一個態度和心胸的展現。如果我們耐性不足,時常生氣,那麼原本我們美麗的臉龐,也會馬上變得面目可憎。面帶微笑是臉上最美的裝飾,當你意識到自己在發怒時,請立刻安靜地深呼吸,三次吸吐,然後讓自己保持微笑,這樣能幫助我們修養性情,忍辱寬容的最佳幫手。

  適時真誠地讚美他人,能讓自他都擁有美好的心情,利人又利己,佛陀說:讚美與鼓勵是不用花錢的布施。

  時間是一種公平的財富,沒有誰得的比較多,也沒有誰得的比較少,然而時間剎那剎那間不停的失去,誰也留不住。珍惜光陰,善用時間,把握住每個當下,你的人生將會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讓我們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用珍惜的心迎接現在,願你們能真正追求心靈的安樂,諸位,願你能能成為慈悲與智慧的化身。

  諸位,別給自己找氣受,生活中不適心的事情太多了,我們不能逃避這些事情,但是也不能讓他們佔據我們的心靈,左右我們的情緒。看淡它們,讓它們隨風來。隨風去,以一個輕鬆快樂的心情,來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們的心靈需要時時減負,工作的壓力,婚姻的無奈,前途的迷茫,人際的複雜,讓我們的心靈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我們孤獨,我們鬱悶。我們想得到的越多,我們的心靈就會背上越多的包袱。給自己心靈一點空間,為自己找回幸福的感覺。

  太陽每天都很燦爛,看一看早晨的太陽,每天都是朝氣蓬勃。它看慣了世間百態,它看透了人生冷暖,無論大地醜陋到什麼地步,它每天依然會把自己的赤子之心奉獻給大地,溫暖人間。這就是胸懷和風度,它會讓你瀟灑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以前有二位美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被德軍俘虜,曾被囚在監獄一段時間。後來他們不期而遇,述說過去往事。其中一位談起當時身處監牢,受到折磨的經過,仍然痛恨著敵人,另一位則很訝異地說:我已經被放出來這麼久了,而你還繼續被關在裡面。

  每當我們開啟或關閉自己心靈時,通往慈愛快樂的門,也會隨之開啟或關閉,請釋放那些讓你受委屈的人吧!不要用報復的念頭綑綁自己,為他們祈福,願他們也獲得安樂。

  每當寬恕一點點,你的心就會釋放一些束縛,多讓一點位置給慈悲心。每寬恕一次,你心中的慈悲就更多了一點,寬容能使我們保持身心安樂。

  事情已經發生了,如果生起任何負面的情緒,用懊悔難過的心情來面對,就容易錯失良機來處理事情,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二度傷害自己,造成痛苦。能以耐心與寬容心面對困難,雖然可能還是會有受傷害的感覺,但是我們卻能避免在未來遭受更大的傷害。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別人的一句話,能對你產生多大的殺傷力,取決於你的胸襟,氣度有多大。加大自己生命的容量,學習別為小事抓狂,會讓你的人緣。氣質,乃至做事效率,都有加分。一顆開放的心靈,能為自己開啟一扇大門,前方的路會無限寬廣。

  執著過去的東西,會成為包袱,而讓你忘記現在的美好。不要把太多的記憶塞在自己的腦子裡,要讓腦子裡有機會裝進其他新東西。想那麼多只是影響自己的情緒。要銘記在心:每一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保持好的心情,就有好的人緣好的機會。

  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逃脫的網,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田地因為雜草而荒蕪,人們因為貪欲而受害。妄念是法性的顯現,煩惱能啟發智慧,欲樂能灌溉證悟及覺受,所以不應立即捨棄,但也不應該縱容。

  信心小而智慧大,容易成為空談者,信心大而智慧小,容易成為頑強頑固者。若不在般若空性上修練,所作所為皆會流入輪迴中的福報,而不會開智慧,解脫出世間。

  信心與欲望會被弄錯。慈悲與貪愛也會被弄錯。所知本體的空,與心意造作的空,更會被弄錯。證悟與覺受經常被弄錯。見解高明而行為嚴諽不會錯的。智慧大而我慢小是不會錯的,心胸廣大而持戒細密是不會錯的。

  慈悲的善巧與空性的智慧,應永不分離,猶如鳥的雙翼,缺一不可,徒具悲心是不足以成佛,僅靠了悟空性,亦無法證得佛果。

  守護因果,如護已眼睛,是下根者的修行。知一切法如夢如幻的行止,是中根者的修行。於任何事,自在而無所行,是上根者的修行。一切我執及煩惱,漸減漸輕,是上中下三根都應該具有的正確修行。

  善行是美德,快樂在於行動,而不只是擁有。每一個善行都在表現愛心,讓每一個人在你心中都值得幫助,這就是善行。善行會釋放一種腦內啡的分子,腦內啡會使人心情輕鬆愉快,減低身心疼痛的物質。隨手做善事,能讓自己與世界變得更好。

  豁達的人,心大。心寬,也善於原諒別人,這樣生存的空間,人生的道路,也會越來越寬闊。

  只要擁有人身,就有學習佛法,成為聖者的無限可能,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為了消除輪迴的痛苦,所以我們尋求皈依三寶以為庇護。外在形式的皈依,是藉由我們的身口意,以堅定我們內在的皈依,增加自己對證悟本覺之心的體悟。究竟的內皈依意義,就是要認出自己的自心本性,也就是本具佛智。佛性本身是一種光明且任運自明的智慧,那是一種覺醒的心和智慧,這就存在我們自心之內。只是平常許多妄想和業障掩遮了我們的根本佛性,因此我們要發願消除這些障礙,啟發根本佛性,直到我們能圓滿成佛。


  人生本來就充滿了風險和挑戰,並不是每件事都會有好的結局。痛苦失敗在所難免,它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時時用積極正面的態度來看待人事,要知道悲觀於事無補,唯有樂觀以對才能放鬆激勵自己。一切現象都不用大驚小怪,更不用擔心,只要去解決就好了,該做的能做的,我都盡力了,其他的就順應自然。人要放下才有智慧,只要隨緣習慣了,內心自然就會趨向寂靜。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處罰自己。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寬恕是開放心胸的展現,也是本善的自然流露,這份潛力埋藏在每個當下,所以每個當下,都是重新開始的契機。

  當我們內心自在快樂時,這份自在快樂,就會彌漫整個宇宙,反之,當我們內心充滿憎恨憤怒時,它們也會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活在當下,就能體會幸福。要放下過去,回歸當下是不容易的。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抵擋我們內心的習氣。習氣植根我們每個人的意識深處,影響我們日常行為。我們必須學習改變自己的習氣,這樣才能專注於當下。未來是由現在構成的,把握當下就是把握未來。一旦我們改變了自己的心,以一種覺悟的方式,全心全意地照顧好當下,我們就不會做出毀掉未來的錯事,不但能讓自己擁有平靜,更能成為他人寧靜和快樂的源泉。

  寧靜。快樂。自在。覺悟。幸福。佛性。。。人們所追求的一切,只能在當下中發現。修行,是為了使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成為真正的生活。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或者被貪瞋痴所左右,我們不可能真正過好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安頓身心並不是要讓人變得麻木不仁,保持心情平靜,也不是叫人逃離一切。一顆溫柔的心,能幫助我們整合內在種種衝突與矛盾。讓自己的心變得柔軟,身邊許多事會有不同的轉變。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修行,生活中的許多事不可能完美無缺,當遇到困難障礙時,記得要以無比的慈悲與耐心來化解,不要落入自我批判,及無止境抱怨的境地。

  未經訓練的心,具有貪愛執取的性質,會衍生出不安迷妄等煩惱與情緒,如果懷抱一顆混亂的心,讓我們無法真正掌握自己的生命,往往在受到外界影響,一時起心動念的情況之下,甚至可能會造下種種惡業。我們應時時檢視心的起伏,並善用方便觀照你的心,邪見使心混亂,正見使心平靜。在觀心修行的路上,不妨藉助良師的教誨,益友的切磋,或是佛菩薩加持的力量,來警醒自己維持覺知狀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斬除無明,追尋智慧的決心。

  一位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和平的眼光。一位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一位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位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的眼光。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會感受到什麼樣的外界眼光。

  感恩是身心綻放出來最美的花朵。我們要知道,能活下去,便足以感激一切。感恩的心,能為靈魂創造奇蹟。感恩是最大的反省行動,從中收獲最大的是自己也是別人。所謂的快樂來自於以感恩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知恩為大悲之本,開善業之初門,無量的喜悅及感恩,即近於佛。世間一切乃眾緣和合,眾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一種平懷,無限受用。

  如果我們心存仁慈,處世必能情理兼顧,則境隨心轉,只是一念間的智慧。但若內心充滿仇恨,人生必如戰場,煩惱不斷。如果人們皆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以理智領導情感,以情感輔助理智,運用慈悲激發愛心,愛人如己,自然就可以化解許多矛盾與衝突,社會也就減少許多暴戾之氣,一切的環境都將因人心的轉變而變得更好。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人間即由穢土轉為淨土矣!

  有一天有一位種敦巴大師的弟子在看佛書,大師看到了便對他說:看書很好,但不如修習修法。弟子聽了便想:那我去禮佛好了,所以他就跑去禮佛。但大師接著又說:禮佛也不錯,但不如修學佛法。這時弟子又想。到底怎樣才算是修學佛法呢?那我去繞塔好了,所以他又跑去繞塔了。但種敦巴大師仍說:繞塔也不錯,但不如修學佛法。到底要怎樣才算是修學佛法呢?大師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光只有形式上的行動,卻缺少(心)的真正調伏,那都是沒有用的,修行的重點,應該觀察自心,進而調伏自己的心,最終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家,應該是一個避風港。不管外頭的遭遇如何,回到家裡,都應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盡力使家人感覺到和諧幸福,而不是傳達身語意的暴力,帶給家人無謂的壓力與恐慌。我們常聽人說:寬容是善待婚姻的最好方式,忍讓是家庭的潤滑劑。

  寬容,是對生命個體的關懷及尊重,讚美。是真誠的欣賞,更是由衷的鼓勵與關愛。我們應該將所有的歡樂,像禮物一樣的打包帶回家,分贈給家人,這樣子家庭才能永遠和睦幸福快樂。

  幸福的觀點,不僅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超脫的生活智慧。有什麼樣的幸福定義,就會有什麼樣的幸福感受。幸福來自內心的滿足,而非由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所以,獲致幸福的不二法門,就是珍視你所擁有的,而遺忘你所沒有的。

  願你們:身心清淨,不生氣惱,常起慈心。不離歡笑,不背聖道。願你們:修行精進,能體會人生的真諦,能邁向完美的聖道,發無上菩提心,行廣大普賢行,究竟成佛。萬般總是緣,是善緣是深緣,只要相處不生煩惱就是好緣,即然有緣,就將這份難得的情緣導向學佛,讓自心安住慈悲喜捨中,讓你們的生命發熱發光吧!

  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終將走向修行的道路,去實踐成佛的利益眾生之事業。

  佛法的存在,就是為了開發我們的潛能,而潛能的開顯達到圓滿的展現,即是佛。

  佛法能將我們的無明煩惱轉化,令自我完全融入於空性與無私的悲心之中,達到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破除對於一切相的執著,才能親見自己真如本性,並以此本具真如本性,自在地遊戲人間。學習佛法就是認識自己,進一步淨化自己,再放下自己,最後將自己奉獻給一切眾生。

  所有的佛法,都是要將我們本具的智慧與慈悲,以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來開啟。所有的修行的方法,適應一切眾生,都是可行的。修行是一趟不斷的自我突破,與豐富自己的成長旅程。在學佛修行中,是必須經由聞思修,來內化戒定慧,昇華人格的真善美,智慧慈悲才能臻於圓滿。

  修行是要參透自己,放下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法器,自然有對應的因緣,要你去實踐,因此佛法的聞思修,重要性無庸置疑。



  修行開始覺得有些困難,經聽聞正法,正向思惟宇宙人生的真相,累積修行的經驗,自然駕輕就熟,困難迎刃而解,即得自在。於修行過程中偶而有錯誤的嘗試,若面對得當,反而是邁向成功的一大步。
  
  學佛不是迷信而是學習明白真理,自己就是命運的主宰者。當念頭裡有欲望。有怨恨時,就會去造惡業,將來必然會感受到苦果。然而心中若生起慈悲,願意奉獻,自然善業感得樂報。因此我們無須擔憂未來將會如何?我們只要隨時照顧好當下的行為即可,行為的反作用力是不可思議的。
  
  修行不是刻意的壓抑自己,而是懂得觀照自己,放下自己,這是一種開放的。包容的。喜悅的狀態。
  
  所謂的修行,是學會如何放鬆自己,讓自己達到平靜與安祥自在。
  
  讓自己能夠放下愛恨,得失心及放下自我的概念,讓心鬆綁,釋放自己,沒有執著,沒有包袱,這才是最佳的修行方法。也唯有如此才能讓佛法來喚醒及開顯,本來最真善美的俱生智慧,讓慈悲的魅力,完全體現在生命之中,圓滿利益眾生的菩薩行。
  
  修行的心是沒有排斥與執著,以平常心為道。試著放鬆身心,讓心不起妄念,不起自私,不起怨恨。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沒有任何事物,值得我們浪費生命去執著與留戀。一切受用沒有欠缺就好,沒有一樣東西我們能帶離世間。請放手吧!瀟灑的笑看人間,自在隨緣,才不致枉費來人間走一回。
  
  學佛是什麼?就是一種完美人格的養成,一種慈悲的修養,一種正覺知見的教育。修行若遇到一切違逆之境時,不要付諸抱怨與仇恨,而要反求諸於己,要有超越的心態,坦然的面對,歡喜的包容一切,而使心安住於輕安的喜悅之中。
  
  一切的境界無非都是為了訓練我們的心,令我們有所成長而已。若沒有經過痛苦,怎麼會有相對的甜美幸福快樂呢?所謂煩惱海出智慧珠,塵勞山長功德寶。
  
  每個生命體,其心皆具備有光明與自覺的佛性,因此都有覺醒證悟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應該試著去認識,人人本具清淨光明完美的自己。
  
  修行人應該要永遠快樂,永遠無憂無慮地生活。不要再被騙了,請記住這些話:宇宙間一切現象,包括有情眾生,無情世界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虛妄幻化的本性,乃至於家庭事業,財富與名譽地位,都是一期生命暫時所擁有的,就好像水泡。彩虹。幻影。朝露。閃電一般,剎那消失。學習放開緊抓不放的雙手,生活將會更加愉快與自在。

  我們應該追求心靈的寂靜與喜悅,以內在的安樂,超越身體及環境的違逆與痛苦。將心回歸明空不二法身,圓滿本覺佛性,那將是我們生命最值得寄託皈依之處;同時我們也應該勤修善業,來轉化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美好。
  
  內心的煩惱散亂,才是讓我們陷入痛苦的原因,當我們為貪瞋痴煩惱所擾亂時,將會使我們不斷輪轉於負面的情緒之境界中。學習讓自己享受在空性的喜悅之中,保持覺知,放鬆自己,開闊心胸。
  
  要清除煩惱,就必須要了知現象的本性,凡是存在的一切,都會因無常而起變化。必須透過佛法的修行,只要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讓心放開種種虛妄的執著,隨時安住廣大的空性中,讓心循環在絕對寧靜與喜悅之中。
  
  我們因為執著自我,因而產生諸多痛苦。如何滅苦呢?要有點耐心學習放低自我,受得了逆境的煎熬,經由持咒觀修,讀經禪修,禮佛供香等修行功課,來獲得本尊諸佛護法的加持護念,得以淨除業障,才能徹底斬斷無明,清除自私自利的我執,如此乃能開展無限性的大悲心,讓我們心胸開闊,人生將能解開束縛,得以安享真正的自在逍遙。
  
  真正的基礎修行,是要守持戒律的約束,來降伏自我,要體悟空性來超越自我,要具足慈悲來奉獻自我;要不退轉心來肯定自我。
  
  修行要將負面情緒的能量減少,而去創造正向的力量,試著接觸大自然,放鬆自己,觀照自心,培養慈悲心。
  
  當我們的心越開放,越無所掛礙時,自然能夠沖淡負面情緒的能量,讓心真正的完全開放自在,就像蓮花一樣不受污染,清秀自在。
  
  痛苦來自於內心的貪瞋痴三毒煩惱,安樂來自於內心的放下,及生起慈悲與智慧。當我們執著越多時,反而失去更多,相反的,當我們奉獻越多時,得到的感動與回饋也就更多。執著是痛苦的來源,放下奉獻就是擁有一切的時候。



  學佛不是要增加我們的負擔,或起分別我見,而是以能感受到清新的灑脫氣息,來進行內觀,不要向外攀緣,也不要放縱自己的感官覺知,而是學習讓心樂於寂靜,保持一顆穩定的心,鬆坦自如,乃至於無住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我們的身心,會隨著思想行為而有所改變,如果一直讓貪欲怨恨對立等,不善的心念來干擾污染我們,身心就會變得煩惱與不安,因而造就我們長久處於六道中輪迴。


  當我們越付出慈愛時,內心也就越快樂,慈愛能帶動奉獻,能不斷產生力量,並且能助長智慧的修行,神奇地開發我們無限的潛能,而生活在光明與睿智的璀璨生命中了,充滿愛的人生,我們也才會真正的快樂。

  慈悲的善行,將能獲得富裕健康,相貌莊嚴,氣力充足,乃至夜夢吉祥,永離惡道等許多功德,而世界也將因我們的慈悲而感動。


  無常就是生命的真相,無我則是生命的自在。正因為世事無常,一切現象都會改變,所以我們也才有機會,創造出更美好的人生,乃至成佛。只要我們心存感恩,慈悲行善,我們的人生就自然朝向光明幸福邁進。


  我們人類能夠生存於世間,是因為大自然的滋養,故有天地之恩;父母生育我們,故有父母恩;師長精神文明的教導,故有師長恩,眾生物質文明互助共存,故有眾生恩。所以我們並不能單獨存活於世間,故說眾生世界與我生存共同體,況且無數眾生曾為過去世的父母,世界乃自己的本覺法身。


  世間一切現象,只是一種暫時和合緣起的相貌存在,它的本體都是空無自性。空性就是一種心無所緣,完全地融入,融入宇宙人生之中,完全忘了自我,解脫我執,我們將能體會空的大樂自在。


  空性並不是指現象不存在,而是它雖然存在,切是和合緣聚的現象,它剎那剎那都在變化無常,如同人身體內的細胞,才經四個月已經全部新陳代謝,全然換新的,是我們心粗不自覺知而已。空性並不是否定或是空無的,而是指超越了我執,即物質的本體即是空性。若證悟空性,則時間歸零,空間意識概念完全自由自在,即能進入不可思議聖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一分空性的自在,就能開顯一分自性的覺醒心。


  福德與智慧總攝一切佛法,我們要成就菩提,必須要有智慧,智慧能徹底了悟宇宙人生,認清萬法的本質,究意諸法實相。要開智慧,更先要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不可。福德與智慧具備,才能成佛。


  生命的本質雖含有眾多的痛苦,然而生命的目的是滅苦,生命的意義是慈悲與智慧,生命的結果則是成佛。


  由無我的智慧,開展出無私慈悲的光輝,就如同陽光遍照十方,慈悲的美德能夠撫平眾生的任何傷痛。空性超越一切,慈悲涵蓋一切,慈悲是擁抱一切生命,普願一切眾生,真正得到最高尚的幸福快樂。


  善良與慈悲,是一切平安與喜樂的源泉,所以當我們遇順逆境時,都應該以善良正面,慈悲大愛的心態來面對它。慈悲是情感極致的表現,智慧則是理智圓滿的展現。慈悲與智慧圓滿的結合,才是修行者究竟安樂的根源。


  在人生的道路上,時有成敗,時有憂喜,時有順逆,或有迷悟,多數的人只看外在的成果,而缺乏內在的覺醒。生從識來,死從色滅,生命是一種存在的現象,它會照著命運的軌跡運行。然而命運是會變的,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意識有過去生殘存的能量,起一念善,雖福未至,而禍已遠離,起一念惡,雖禍未至,而福已遠離,故知命由已作,相由心生。


  人生的旅程是充滿無限的挑戰,然而一個覺醒的心靈,在任何因緣與環境下都可以學習,都可以成長。人們往往是在挫折及痛苦時,若能充滿感恩與樂觀,進取與反省,則能轉化為心靈昇華成長的動力,進而啟發智慧,智慧才能將生命整體完全的淨化提昇,成為開闊與和諧,解除身心煩惱和痛苦,進而創造命運,而得到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


  清淨暇滿人身難得,不用它來學佛修行,而消耗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實在是十分可惜的事。所有眾生一切苦樂,皆由業力所生,因果照然不虛,決定無爽。然而痛苦也能激發出離心,為吾人學佛之增上緣。障礙能激發奮鬥向上之志,違緣能作吾人之良師益友,應當謹記。思惟輪迴眾生之痛苦,就會激勵自己去增長慈悲心。

  學佛是要自己以快樂沒有壓力的心情,及正確的理念,在不鬆不緊的方式下來作修持。


  經由不斷的持咒觀修,及讀經禪修,便能清淨業障,昇華心靈,開顯覺性,自己的內心世界,將轉為喜悅安定,而充滿希望,生氣蓬勃。


  平常將修行融入家庭事業生活中,在沒有刻意而隨緣隨份的持咒。觀修,便能得到諸佛菩薩入我心想中,就好像投入母親的懷抱裡,享受母親的慈愛,如同春天的陽光一樣溫暖我的心,充滿了幸福與快樂。


  我們行久功深,久讀通利,靜極明生,心境自然容易坦然寧靜,一切變得容易滿足。協調。如意。這時再看千山萬水,紅花綠草,聽那虫鳴鳥叫,風聲水聲,仰視蒼天白雲,令人心曠神怡,俗慮盡消,在在處處。無不都在訴說生命的真諦,如此對現實生活的空間也變大了,自己也變得更寬容。我們的心生起歡喜,心自然會清淨。靈性本然的覺醒,一切所見皆大歡喜,所作皆圓滿,這樣便導向光明,心調柔順,智慧自然生起,生命的真善美,享用不盡,再以慈悲智慧來惠施眾生,我們將永遠不退失菩提心。


  再回頭看世間,有生必有滅,有得必有失,有成必有壞,一切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永久的所有權。


  多數的眾生執我著有,為貪愛所縛,為忿怒所傷,為愚痴所亂,為慳嫉所纏,順煩惱業,受無量苦。


  古德云:學道之人貴識心,此心空寂靈知,神用自在,性含萬德,體絕百非,如淨月輪,圓滿無缺。真心者湛然寂照,了了常知。心神澄淨,湛然不動名之為禪,照理分明,名之為觀,識了一切名之為智,契達空鴻名之為慧,若悟自真心,了知妄想起時,能了知之覺即是佛。


  心能作佛,心能作眾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獄。心異則千差境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故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


  一切諸法本來不有,因心故生,離憶想而無法可成,除分別而無塵可現。反觀憶想分別畢竟無生,從三際求之,求之不見,覓之無蹤,即無能起之心,亦無所滅之跡,起滅俱離,所離亦空,心境豁然,名為見道。於見道中,相待之真妄自融,對治能所皆絕,能所盡處,自然成佛。


  順祝

心性圓明。法輪常轉。如意自在


===@感恩此篇文章作者:廖儀興集錄@~佛弟子慈銀(NON。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完此篇文章,阿彌陀佛!~NO。NO看完此篇文章後,使我的心超感動粉想哭喔!~感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諸佛!~我愛佛陀喔!~佛陀愛護萬物所有眾生喔!===



@~獅子扣手佛指印(亦稱催肉成佛咒):

===咒:(嗡。阿 V 哪 嗡 切 著 羅)===

===(佛說南無普見佛威神力。威力強大)===

南無普見佛(虔心恭敬稱唸十稱)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虔心恭敬稱唸十稱)

*此佛咒可解一切病痛&疼痛,隨意稱唸,感應迅速!

*自持咒108遍後,方可為他人持咒7遍加持,持咒7遍後,再為他人吹一口氣在對方身上疼痛處,可治癒病痛!





@南摩邦嘠哇帝.占佳.巴拉.馬達耶.嗡.那爹.的大.俄了雪.俄了雪.模了雪.模了雪.悶那耶.悶那耶.南摩邦嘠哇帝.這棟.雜得.俄了得.俄了得.雪了得.模了得.模了得.雪了得.俄雪了.俄雪瑞.麼也耶.麼也耶.梭哈(咒中咒)=====送乎我最深愛的帥老公~BUDDHA WITH U!~如果有來世,老婆NO我還是要愛你喔CCC~LOVE YOU FOREVER!!!


@大悲心咒真言:(嗡.乏及喇.達爾嘛.赫利)=天天持此咒功力之大不可思議,治病痊癒=

@五字明風空地水火真言:(地)-阿,(水)-凡,(火)-覽,(空)-刊,(風)-喊=持此咒可治四百零四病=


@~每回當NO身穿黑海青坐在"紫蓮佛堂"前面唸經。持咒時,每回NO唸完經,要做總迴向時,NO的心都會想起已死的兩隻心肝寶貝亡犬judy&johnny強強~no媽生生世世永遠深愛你們兩隻心肝寶貝亡犬喔~感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諸佛!


@~感恩我最心愛的寶貝亡犬JUDY在農曆鬼月7月30日那天晚上來入NO.NO的夢中讓我抱抱親親喔,夢境中NO看到心肝寶貝亡犬JUDY從小隻狗到變大狗的可愛模樣,NO媽感到超級感動開心喔,只要NO媽活著的一天,NO媽一定會努力的唸經.持咒迴向給我最寵愛的心肝寶貝亡犬JUDY&JOHNNY心肝亡犬喔~感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讓NO能看到我最思念的心肝寶貝亡犬JUDY喔~感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諸佛護法菩薩!!!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懺悔) 

 當勤精進. 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 慎勿放逸. (起立)



~達摩大師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永明禪師垂誡篇說道:(若不去肉,斷一切慈悲種.)~


~勸戒殺文~摘錄自(全真)月刋第109期~佛弟子慈銀(non.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


@下列有一則勸戒殺文,也是犯殺業眾生之寫照,希世人細細研讀之並戒之:

  燉肉煎魚為解饞,不知動物心不甘。

  廚房變成屠宰場,開膛剖腹上刀山。

  煎炒烹炸諸刑場,生吞活嚼是美餐。

  神識寄住你身上,遲早要你把命還。

  善惡到頭終有報,病從口入莫等閒。

  時日不久惡盈滿,疾病纏身進醫院。

  剖腹開膛下刀剪,全是廚房景再現。

  早知今日下地獄,何必當初嘴太饞。



@~持咒之人能守五戒十善,多行善業(誦經.茹素.戒殺.行善.放生.布施.齋僧)~吃全素.愛環保.救地球~佛弟子慈銀(non.no)虔心摘打

  慘不忍睹,情何以堪;

  易地而處,作何感想?

  殘殺生靈最不仁,皇天惱恨禍頻頻;

  冤冤相報循環理,爾吃牠身牠吃你.--魯愚子





~思想的力量(分享篇)~摘錄自生命道場~NON.NO摘打


~思想的力量(分享篇)~摘錄自生命道場~

一.哲學家尼采說:(孤獨而離群索居者,不是聖人,就是野獸,也或許兩項都是!)

二.哲學家有(西方孔子)之稱的蘇格拉底先生說:(人如果不懂得反省.檢討和改進,那麼他的生存價值將會降低.)他又說:男人之所以快樂,是因為(健忘)(容易忘記痛苦之事);女人之所以快樂,是因為(牢記)(容易回味快樂之事);一般人之所以快樂,是因為充滿自信與爽朗;一般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喜歡(鑽牛角尖).

三.古希臘哲人泰利斯先生說:(人生最艱鉅的任務,就是要怎麼樣去(認識自己).(相信自己)以及(改善自己).)

四.(靈動)之定義:在某一時空因緣所形成的(特殊情境)裡,人的心靈內涵精神狀況及物質世界的各項接觸,而呈現出的(行為)稱為(靈動).

五.透過催眠.靜心或禪思,所追溯到的(前世今生)之狀況,其實是尋覓(生命記憶體)也就是華嚴(種子)世界的法界輪廻種子之記憶涵藏,又稱之為阿賴耶識(第八識田的涵藏識),乃是開啟心靈生命的記憶儲藏室.其特性為:

1.所有過去與現在所發生的(生命記憶),均會自動全數儲存檔案於此中.

2.每一世之業緣果熟,即會應緣出生至不同時空與業力所展現之生命型態.

3.宇宙心靈,乃一巨大不滅之(能量),其聚散或質變,均由一股(業力)在操控運作.

4.生命之互動,造就三世輪廻之基礎.業緣之善惡,決定生命型態之好壞.

5.任何生命體,無法自行決定今世之生命型態,但可以影響未來時空之生命型態.沒有任何生命體是獨立存在的.

6.所有宇宙任一生命體之存在,必有其業力牽扯,彼此之間均由儲存之藏識種子而產生聚散離合之互動.

7.所以生命記憶體會彼此串聯(如母子連心)及彼此切入(如戀愛結婚).彼此互動(如交好或成仇).今世之記憶會成就未來時空之緣會.

8.盡虛空法界,皆因妄而生欲,因欲而造業,因業而成就未來之生命困緣及其生命體相.

9.今生為人,乃因具足(人道因緣),緣起緣滅,心靈能量不滅.

10.宇宙心靈如同娑婆大海,個人之靈性生命記憶之輪廻呈現,猶如海浪所形成之(泡沫),要維持多大的浪潮,或多久的泡沫,均由生命業力的狀況而決定.但水花泡沫是一空性,洶湧潮浪是一暫相,唯宇宙心靈的大海心靈記憶體是依般若實相,帶動生命輪廻的最終回歸之處.



~心靈哲學~摘錄自生命道場~NON.NO摘打

透過深度心靈諮商之功能探索:

1.可以溝通與治療心靈上的一些疑惑.阻碍.挫折.干擾.困倦以及創傷.

2.可以透過內觀,深入瞭解心靈壓力之緣起.

3.可以自我釋放(心糾結之壓力)及消除內在無明之罣礙.緊張.驚恐.焦慮.煩躁與憂鬱的心情.

4.與瑜珈或靜思之行為結合,亦能自我開悟,追溯因果,回首前世,預觀未來,設定前程,建立自信,開闊心靈境界及啟迪五眼六通,淨化心念,消除苦惱牽纏.

5.可以開發自我無限潛能,清除負面磁場.揮走逆向能量,增強生理之免疫力與心靈之慈悲力,提昇妙如智慧,重組自我之(生命方程式).

6.盡情的哭,然後開懷的笑,(再加上一些幽默感)給自己心靈釋放壓力,是治療絕望和憂鬱的一帖(心葯).



~憂鬱之心靈自我療治~摘錄自生命道場~NON.NO摘打

前言:古人說:(真病無藥醫)是因為(真病)並非由外來的細菌.病毒.傳染或風寒中暑等所招致的疾病,而是人類由於具有(思想與七情六慾),在遇到某些情境之下,思考的路線忽然(迷路)或受到(阻礙),而造成心情的波動,使得(自我心靈)產生了(焦慮.煩躁.恐懼.憂愁.畏縮.逃避.自卑.哀怨)等等之(情緒).此皆可通稱為(心病)(或心理障礙).古人又說:(心病必須心藥醫),真正的最佳(心藥),就在解開自己的(心靈束縛),如何透過深切的心靈轉化,將陷入(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思想迷途,導回充滿自信.樂觀.希望.光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靈大道,無疑是一門(現代易患憂鬱症者),不能不有所瞭解的(常識).一個所謂的(健康之人)理論上,除了五臟六腑.四肢五官各項功能之健全與強壯之外,應該要加入(心靈與思想正確健全,以及精神狀態的正常),方能稱為(真正健康的人).

@透過禪思.淨心或催眠及聽經聞法,皆可獲得改善.

1.禪思之功能:

A.堅毅體魄及加強意志力與自信心.

B.敏銳思考,調整思惟方向.轉念.

C.淨化及提昇人格之品質.

D.安定情緒.冷靜思考,找出更理性之方法.

E.治癒過敏.

F.透過內觀,深入瞭解自己心靈壓力之來源.

G.與心靈哲學結合,而獲更高之悟境.

@人生,其實沒有那麼嚴肅,除了(死亡),其它都沒那麼嚴重,不必自鑽牛角尖.



~給心靈一點空間~佛弟子NON.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


心境開闊的秘密

增長智慧的佛教小故事


同一顆心,

卻能創造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

境由心造啊!

人生有所失就會有所得,

每一種感覺都是一種美.



~給心靈一點空間~佛弟子NON.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

  信徒說:(我一輩子就沒有享過福啊!)

  佛祖歎了一口氣:(我想給你幸福,但你要先把名利.煩惱.勞累.仇恨通通拋棄.)


  有個信徒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來,生不如死.有一天,他來到了佛祖的面前哭訴:

  (佛祖,我現在整天與死神搏鬥,太痛苦了.求你賜給我幸福吧!)

  佛祖問信徒:(你今年多大了?)

  信徒有氣無力地回答:(佛祖啊,我今年七十歲了!現在是四世同堂啊!)

  佛祖憐憫地問道:(七十年來,你肯定享受到不少的幸福啊!)

  信徒痛苦地搖搖頭:(佛祖,我從小就沒有爹娘,孤苦伶仃一個人;二十歲絞盡腦汁忙文憑;三十歲費盡心思去購房;四十歲千方百計來升遷;五十歲忙死忙活為孩子;七十歲背井離鄉求神醫......我一輩子就沒有享過福啊!)

  佛祖歎了一口氣:(我想給你幸福,但你要先把名利.煩惱.勞累.仇恨通通拋棄,否則你將在哪裡安置我賜予你的幸福?)

  信徒恍然大悟.
  

@~智慧禪:

  我們的心靈需要時時減負!工作的壓力.婚姻的無奈.前途的迷茫.人際的複雜,讓我們的心靈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我們孤獨,我們鬱悶,我們痛不欲生,我們想得到的越多,我們的心靈就會背上越多的包袱.給自己心靈一點空間,為自己找回幸福的感覺!  


 
南無娑婆世界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世道無常珠降東

   尊師重道開心方

   如直見心萬靈普
 
   來亦見性萬炁光
 
   天分日月陰陽徧

   王運妄念苦混十

   佛坐不動化毒方

  
  
~~南無阿彌陀佛~~

  面上無瞋是供佛

  口內無瞋是妙香

  心內無瞋是淨土

  意內無瞋是道場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南北東西三界中

     無明災難行八正

     觀性明心掃三心

     世相萬千離四相

     音迷化形斬十惡
  
     菩提之行修六度

     薩調七情克六慾



~無愛無厭.無愛無恨亦無憂無懼~



 身是自然身,五體自然足,

 長乃自然長,老乃自然老,

 生乃自然生,死乃自然死,

 求長不得長,求短不得短,

 苦樂汝自當,邪正由汝已,

 欲作有為功,讀經莫問師,

 千千萬萬世,得道轉法輪.



@~心經註解~佛子non.no虔心摘打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

  欲知妙理.唯在觀心

  恆沙之業.一念能消

  千年之暗.一燈能破



~醒 世 文~@以鏡自照見形容.以心自照見吉凶@~

人生百善孝為先.善似青松惡似花.可憐世上癡迷漢.不到無常不了心.

百計千謀只為身.不知身是塚中塵.人命無常呼吸間.一失人身萬劫難.

紅塵大廈千年計.只恨家中財帛少.誰知一旦都拋棄.惟有骷髏葬道旁.

作繭豈知竟自縛.纏綿抽盡太無情.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朝走西來暮往東.人生恰似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經營世故日忙忙.錯認迷途是故鄉.識得本來真面目.比身原是萬蟲窩.

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千種情懷千種恨.一分榮辱一分憂.

飛蛾撲火身先死.可憐恩愛受奔波.皮乾常戀資財廣.黃瘦猶貪酒色多.

皮包血肉骨纏筋.顛倒凡夫認作真.死後方知非是我.從前金玉付他人.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催人骨肉枯.

紅羅悵內真地獄.鴛鴦枕上活刀山.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骷髏寒.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利刀割體傷易合.惡言傷人恨難消.

閻浮世界光陰短.迴輪日月快如梭.行盡世間天下路.惟有修行不誤人.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頃刻戲房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萬劫千生得此身.莫戀紅塵駐久長.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



==@大悲心咒真言:(嗡.乏及喇.達爾嘛.赫利)==天天持此咒功力之大不可思議,治病痊癒==

==@五字明風空地水火真言:(地)-阿,(水)-凡,(火)-覽,(空)-刊,(風)-喊==持此咒可治四百零四病==

==齋門戒法密用咒,臨濟宗龍華佛教==我最崇拜的龍華派師父老爸教non.no唸的佛咒,唸這兩個佛咒,使我想起已死的兩隻心肝寶貝亡犬judy&johnny強強~no媽生生世世永遠深愛你們兩隻心肝寶貝亡犬喔~感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諸佛!!!



@~感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諸佛&偉大的世尊及諸祖師爺菩薩們:

  @~為法忘軀:

    ~與眾生廣結法緣~

     佛陀說,(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推廣佛陀的教法.


  @~唐義淨三藏法師題取經詩~摘錄金剛般若寶卷~佛弟子NON.NO恭打

    晉宋齊梁唐代間 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 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惟冷結 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 往往將經容易看


  @~一切皆禪也--------------------------

    @木魚梆梆催人醒

    @菩提樹下念心經

    @苦修千年度百姓


  @~抄經.寫經是一項很好的修持.

    經典上說:(書寫經之一行半句,就能成就大願.)說明抄經功德之偉大.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弟子慈銀(non.no)至心虔誠恭打

     莊嚴印經之七十五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弟子慈銀(non.no)至心虔誠恭打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摩摩訶薩(三稱)


  (淨口業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娑婆訶.


 (淨身業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訶.
 

 (淨意業真言):

唵.嚩日囉.怛訶賀斛.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多.母馱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伐日囉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打

        唐周罽賓國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又與諸大菩薩僧萬二千人俱.爾時,三十三天於善法堂會,有一天子名曰善住,與諸大天遊於園觀;又與大天受勝尊貴--與諸天女前後圍繞歡喜遊戲,種種音樂共相娛樂受諸快樂.爾時,善住天子即於夜分聞有聲言:(善住天子却後七日命將欲盡;命終之後,生贍部洲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獄苦.從地獄出希得人身;生於貧賤,處於母胎即無兩目.)爾時,善住天子聞此聲已即大驚怖,身毛皆竪愁憂不樂;速疾往詣天帝釋所,悲啼號哭惶怖無計;頂禮帝釋二足尊已,白帝釋言:聽我所說(我與諸天女共相圍繞受諸快樂,聞有聲言:善住天子却後七日命將欲盡;命終之後生贍部洲,七返受畜生身.受七身已即墮諸地獄;從地獄出希得人身,生貧賤家而無兩目).天帝!云何令我得免斯苦?

爾時,帝釋聞善住天子語已,甚大驚愕;即自思惟:(此善住天子受何七返惡道之身)?爾時,帝釋須臾靜住入定諦觀,即見善住當受七返惡道之身,所謂(豬.狗.野干.獮猴.蟒.蛇.烏鷲)等身,食諸穢惡不淨之物.爾時,帝釋觀見善住天子當墮七返惡道之身,極受苦惱痛割於心;諦思無計,何所歸依?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令其善住得免斯苦.爾時,帝釋即於此日初夜分時,以種種花鬘塗香末香,及妙天衣莊嚴執持,往詣誓多林園於世尊所.到已,頂禮佛足右繞七匝,即於佛前廣大供養;佛前胡跪而白佛言:(世尊!善住天子云何當受七返畜生惡道之身.)?具如上說.

爾時,如來頂上放種種光,遍滿十方一切世界已;其光還來繞佛三匝,從佛口入.佛便微笑告帝釋言:天帝!有陀羅尼名為如來佛頂尊勝,能淨一切惡道,能淨除一切生死苦惱,又能淨除諸地獄閻羅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獄,能迴向善道.天帝!此佛頂尊勝陀羅尼--若有人聞一經於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獄惡業悉皆消滅,當得清淨之身;隨所生處憶持不忘--(從一佛剎至一佛剎,從一天界至一天界,遍歷三十三天),所生之處憶持不忘.天帝!若人命欲將終,須臾憶念此陀羅尼,還得增壽,得身口意淨身無苦痛,隨其福利隨處安穩;一切如來之所觀視,一切天神恆常侍衛,為人所敬惡障消滅,一切菩薩同心覆護.天帝!若人能須臾讀誦此陀羅尼者,此人所有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之苦,破壞消滅無有遺餘.諸佛剎土及諸天宮一切菩薩所住之門,無有障礙隨意趣入.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眾生說增益壽命之法.

爾時,世尊知帝釋意--(心之所念,樂聞佛說是陀羅尼法),即說咒曰:

(拿摩拔噶乏得 得籟羅割牙 鉢喇底 維希世打牙 菩達牙 拔噶乏得 打笛牙他 嗡 維旭達牙 維旭達牙 灑嘛灑嘛 三蠻打 乏拔灑 司怕喇拿 噶底 噶哈拿 司乏拔乏 維須迭 啊毗勝佳 覩曼 蘇噶打 乏喇乏佳拿 啊彌里打 毗曬蓋 嘛哈 蠻得喇 叭臺 啊哈喇 啊哈喇 啊瑜 三達喇尼 旭達牙 旭達牙 噶噶拿 維須迭 烏失尼啥 維戛牙 維須迭 灑哈司喇 喇吸彌 三舉題得 灑爾乏 打他噶打 乏羅嘎你 啥得叭喇蜜打 叭里 布喇尼 灑爾乏 打他噶打 赫里達牙 提世打拿 提世帝得 嘛哈 母德咧 乏及喇 嘎牙 三哈打拿 維須迭 灑爾乏 乏喇拿 拔牙 徒爾噶底 叭里 維須迭 鉢喇底你 乏爾打牙 啊瑜 須迭 三嘛牙 提世帝得 嘛尼 嘛尼 嘛哈嘛尼 打他噶打 薄打戈帝 叭里須迭 維司普打 菩提須迭 戛牙 戛牙 維戛牙 維戛牙 司嘛喇 司嘛喇 灑爾乏菩達 提世帝打 須迭 乏及里 乏及喇 噶爾別 乏及覽 拔乏覩 嘛嘛 夏里覽 灑爾乏 灑得乏難 佳嘎牙 叭里維須迭 灑爾乏 嘎底 叭里須迭 灑爾乏 打他噶打 吸佳美 三嘛吸乏灑 牙姆多 灑爾乏 打他噶打 三嘛吸乏灑 提世帝得 菩提牙菩提牙 維菩提牙 維菩提牙 箔達牙 箔達牙 維箔達牙 維箔達牙 三蠻打 叭里須迭 灑爾乏 打他噶打 赫里達牙 提世打拿 提世帝得 嘛哈 母德咧 司乏哈)

佛告帝釋言:此咒名(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能除一切罪業等障,能破一切穢惡道苦.天帝!此大陀羅尼--八十八殑伽沙俱胝百千諸佛同共宣說;隨喜受持,大日如來智印印之.為破一切眾生穢惡道苦故,為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界眾生得解脫故,臨急苦難.墮生死海中眾生得解脫故,短命薄福.無救護眾生.樂造雜染惡業眾生得饒益故,又此陀羅尼於贍部洲住持力故,能令(地獄惡道眾生種種流轉生死,薄福眾生不信善惡業失正道眾生等)得解脫義故.佛告天帝:我說此陀羅尼付囑於汝.汝當授與善住天子,復當受持讀誦思惟,愛樂憶念供養;於贍部洲一切眾生,廣為宣說此陀羅尼印.亦為一切諸天子故,說此陀羅尼印,付囑於汝.天帝!汝當善持守護,勿令忘失.天帝!若人須臾得聞此陀羅尼,千劫已來積造惡業重障.應受種種流轉生死--(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阿修羅身.夜叉.羅剎.鬼神.布單那.羯吒布單那.阿波娑摩羅.蚊.虻.龜.狗.蟒蛇.一切諸鳥及諸猛獸.一切蠢動含靈乃至蟻子之身)更不重受.即得轉生,諸佛如來.一生補處菩薩,同會處生;或得大姓婆羅門家生,或得大剎帝利種家生,或得豪貴最勝家生.天帝!此人得如上貴處生者,皆由聞此陀羅尼故;轉所生處皆得清淨.天帝!乃至得到菩提道場最勝之處,皆由讚美此陀羅尼功德.如是,天帝!此陀羅尼名吉祥,能淨一切惡道.(此佛頂尊勝陀羅尼猶如日藏摩尼之寶,淨無瑕穢淨等虛空,光焰照徹無不周遍)--若諸眾生持此陀羅尼亦復如是;亦如閻淨檀金明淨柔輭令人喜見,不為穢惡之所染著.天帝!若有眾生持此陀羅尼亦復如是,乘斯善淨得生善道.天帝!此陀羅尼所在之處,若能書寫流通.受持讀誦.聽聞供養;能如是者,一切惡道皆得清淨,一切地獄苦惱悉皆消滅.

佛告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天帝!若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族姓男.族姓女於幢等上,或見或與相近,其影映身;或風吹陀羅尼幢等,上塵落在身上;天帝!彼諸眾生所有罪業應墮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界.阿脩羅身),惡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為罪垢染汙.天帝!此等眾生為一切諸佛之所授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天帝!何況更以多諸供具華鬘塗香末香.幢旛寶蓋等衣服瓔珞作諸莊嚴;於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羅尼,合掌恭敬旋繞行道歸依禮拜.天帝!彼人能如是供養者名摩訶薩埵,真是佛子.持法棟梁,又是如來全身舍利窣堵波塔.

爾時閻摩羅法王,於時夜分來詣佛所.到已,以種種天衣.妙華.塗香莊嚴供養佛已;繞佛七匝,頂禮佛足而作是言:我聞如來演說讚持大力陀羅尼故來修學;若有受持讀誦是陀羅尼者,我常隨逐守護,不令持者墮於地獄--(以彼隨順如來言教)而護念之.

爾時,護世四天大王繞佛三匝,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廣說持陀羅尼法.

爾時,佛告四天王:汝今諦聽!我當為汝宣說受持此陀羅尼法,亦為短命諸眾生說.

(當先洗浴著新淨衣;白月圓滿十五日時,持齋誦此陀羅尼滿其千徧);令短命眾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一切業障悉皆消滅,一切地獄諸苦亦得解脫.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

佛言:若人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應墮惡道亦得除斷,即得往生寂靜世界.從此身已,後更不受胞胎之身;所生之處蓮華化生,一切生處憶持不忘.常識宿命.

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極重罪業,遂即命終;乘斯惡業應墮地獄,或墮畜生閻羅王界.或墮餓鬼乃至墮大阿鼻地獄,或生水中或生禽獸異類之身.取其亡者隨身分骨;以土一把誦此陀羅尼二十一徧,撒亡者骨上即得生天.

佛言:若人能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徧,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捨身往生極樂世界.若常念誦,即得往生種種微妙諸佛剎土,常與諸佛聚會一處;一切如來恆為演說微妙之義,一切世尊即授其記,身光照耀一切剎土.

佛言:若誦此陀羅尼法:(於其佛前先取淨土作壇,隨其大小方四角作.以種種草華散於壇上,燒眾名香.右膝著地胡脆,心常念佛.作慕陀羅尼印--屈其頭指,以大母指壓;合掌當其心上,誦此陀羅尼一百八徧訖.於其壇中;如雲王雨華,能遍供養八十八俱胝殑伽沙那庾多百千諸佛).彼佛世尊咸共讚言:(善哉希有!真是佛子!)即得無障礙智三昧,得大菩提心莊嚴三昧.持此陀羅尼,法應如是!

佛言天帝:我以此方便,一切眾生應墮地獄道,令得解脫;一切惡道亦得清淨,復令持者增益壽命.天帝!汝將我此陀羅尼授與善住天子;滿其七日,汝與善住俱來見我.

爾時天帝於世尊所,受此陀羅尼法;奉持還於本天,授與善住天子.爾時,善住天子受此陀羅尼已;滿六日六夜依法受持,一切願滿;應受一切惡道等苦即得解脫,住菩提道增壽無量.甚大歡喜高聲歎言:希有如來!希有妙法!希有明驗!甚為難得,令我解脫.

爾時,帝釋至第七日,與善住天子將諸天眾,嚴持華鬘.塗香.末香.寶幢幡蓋.天衣.瓔珞微妙莊嚴,往詣佛所設大供養;以妙天衣及諸瓔珞供養世尊,繞百千匝於佛前立,踴躍歡喜坐而聽法.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摸善住天子頂而為說法,受菩提記.佛言:此經名(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汝當受持.爾時,大眾聞法歡喜,信受奉行.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敬摘打


@本經經文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9卷.編號:九六七.頁數:第三四九頁.本經咒文則出自(安樂妙寶),以其易讀而且流通已久,讀誦受持者較廣,歷來頗多神驗.本經之經文與咒文在(大藏經)中原有數種版本,初學者誠難選擇,因此僅擇(大藏經)中第一種版本之咒文刊載於後,以供參考.本書所刊前後兩種咒文,雖然字異,但發音相近,實無別也.



  @(尊勝佛母讚):

如來頂髻 淨拔惡道 千億諸佛共讚言

普利贍部洲 聖德難量法滌萬劫障

南無尊勝佛母菩薩摩訶薩(三稱)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越多越好.)~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打


(拿摩拔噶乏得 得籟羅割牙 鉢喇底 維希世打牙 菩達牙 拔噶乏得 打笛牙他 嗡 維旭達牙 維旭達牙 灑嘛灑嘛 三蠻打 乏拔灑 司怕喇拿 噶底 噶哈拿 司乏拔乏 維須迭 啊毗勝佳 覩曼 蘇噶打 乏喇乏佳拿 啊彌里打 毗曬蓋 嘛哈 蠻得喇 叭臺 啊哈喇 啊哈喇 啊瑜 三達喇尼 旭達牙 旭達牙 噶噶拿 維須迭 烏失尼啥 維戛牙 維須迭 灑哈司喇 喇吸彌 三舉題得 灑爾乏 打他噶打 乏羅嘎你 啥得叭喇蜜打 叭里 布喇尼 灑爾乏 打他噶打 赫里達牙 提世打拿 提世帝得 嘛哈 母德咧 乏及喇 嘎牙 三哈打拿 維須迭 灑爾乏 乏喇拿 拔牙 徒爾噶底 叭里 維須迭 鉢喇底你 乏爾打牙 啊瑜 須迭 三嘛牙 提世帝得 嘛尼 嘛尼 嘛哈嘛尼 打他噶打 薄打戈帝 叭里須迭 維司普打 菩提須迭 戛牙 戛牙 維戛牙 維戛牙 司嘛喇 司嘛喇 灑爾乏菩達 提世帝打 須迭 乏及里 乏及喇 噶爾別 乏及覽 拔乏覩 嘛嘛(我.此處須自稱姓名.若為人誦.稱他人名.) 夏里覽 灑爾乏 灑得乏難 佳嘎牙 叭里維須迭 灑爾乏 嘎底 叭里須迭 灑爾乏 打他噶打 吸佳美 三嘛吸乏灑 牙姆多 灑爾乏 打他噶打 三嘛吸乏灑 提世帝得 菩提牙菩提牙 維菩提牙 維菩提牙 箔達牙 箔達牙 維箔達牙 維箔達牙 三蠻打 叭里須迭 灑爾乏 打他噶打 赫里達牙 提世打拿 提世帝得 嘛哈 母德咧 司乏哈)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七遍)


  @(滅定業真言):

唵 鉢囉末鄰陀寧 娑婆訶(七遍)


  @(滅業障真言):

唵 阿嚕勒繼 娑婆訶(七遍)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 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七遍)


  @(補闕真言):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三遍)


  @(補闕圓滿真言):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莎訶(三遍)


西域尊者往東來 卻被文殊化引開

東土若無尊勝咒 孤魂難以脫塵埃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打

 本咒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9卷

 編號:九六七.頁數:第三五0頁


(曩謨 婆誐嚩帝 怛喇路枳也 鉢囉底 尾始瑟吒野 沒馱野 婆誐嚩帝 怛儞也他 唵 尾戌馱野 娑麼娑麼三滿哆 嚩婆娑 娑頗囉拏 蘖帝誐賀曩 娑嚩婆嚩 尾秫弟 阿鼻詵左覩(牟含) 素蘖哆 嚩囉嚩左曩 阿蜜(口栗)哆 鼻矖罽 摩賀曼怛囉橎乃 阿賀囉阿賀囉 阿庾散馱囉柅 戌馱野戌馱野 誐誐曩尾秫弟 鄔瑟膩灑 尾惹野尾秫弟 娑賀娑囉 囉濕銘 散(口祖)儞帝 薩嚩怛他蘖哆 嚩路迦(寧頁) 殺橎囉弭哆 跛哩布囉抳 薩嚩怛他蘖哆 紇哩娜野 地瑟姹曩 地瑟耻跢 摩賀母捺哩 嚩日囉迦野 僧賀跢曩尾秫弟 薩嚩嚩囉拏 跛野訥蘖帝 跛哩尾秫弟 鉢囉底(寧頁) 韈跢野 阿欲秫弟 三摩野 地瑟耻帝 麼柅麼柅 摩賀麼柅 怛闥哆 部跢句致 跛哩秫弟 尾窣普吒 沒地秫弟 惹野惹野 尾惹野尾惹野 娑麼囉 薩嚩沒馱 地瑟耻哆秫弟 嚩日哩嚩日囉蘖陛 嚩日囕 婆嚩覩 麼麼 舍哩囕 薩嚩薩怛 嚩難 左迦野 尾秫弟 薩嚩誐帝 跛哩 秫弟 薩嚩怛他蘖哆 三麼濕嚩娑演覩 薩嚩怛他蘖哆 三麼濕嚩娑 地瑟耻帝 沒地野沒地野 尾沒地野 冒馱野冒馱野 尾冒馱野尾冒馱野 三滿哆 跛哩秫弟 薩嚩怛他蘖哆 紇哩娜野 地瑟姹曩 地瑟耻哆 摩賀母捺(口隸) 娑嚩賀)


  @(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正見學會序~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敬摘打

  尊勝佛母是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的化身,藏傳佛教三長壽佛(無量壽佛.白度母.尊勝佛母)之一.有的唐卡上所繪其右上手執蓮花,上顯大日如來佛坐蓮座上.

  尊勝佛母梵音Vijaya,密號除魔金剛.修尊勝陀羅尼法,即是除一切障.滅一切地獄傍生等身.是為短命諸眾生說,於白月圓滿十五日時持齋,誦此陀羅尼千遍,令短命眾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一切業障悉皆消滅,一切地獄諸苦永得解脫.能除一切災殃,長壽增福.

  一切佛頂上最為勝,故一切佛頂中尊勝佛頂能除一切煩惱業障,破一切穢惡道苦.一切佛頂者,謂十佛剎土微塵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一切佛頂者指八佛頂,八佛頂中以尊勝佛頂為總體故.

  佛頂,即如來之無見頂相,乃常人所無法見及之殊勝相,具足最上最勝之功德.

  尊勝陀羅尼凡八十七句,學光明真言,大日如來之五字明(阿.毗.羅.吽.欠)等,依其長短分別被稱為大咒.中咒.小咒.受持.書寫.供養.讀誦此陀羅尼,或安置於塔,高幢,樓閣等,可得淨一切惡道.消除罪障.增長壽命.往生極樂之功德.

  密宗行者或朝夕讀誦,或為亡者迴向時誦之.禪宗課誦時,亦常念誦此咒.在中國.日本修持此陀羅尼者甚多,頗具靈驗,唐代宗大曆十一年(西元七七六年)詔令天下僧尼每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

  佛頂尊勝佛母有稱頂髻尊勝佛母,又簡稱尊勝母.佛母三面八臂,面上各具三眼,中面白色,嫵媚寂靜貌,右面金黃色笑容愉悅狀,左面為似烏巴拉花之藍色,露牙現兇忿相,身如秋月皎白無瑕,貌如妙齡少女.

  右第一手持四色十字金剛羯磨杵於胸前,二手托蓮座上有阿彌陀佛(亦為大日如來),三手持箭,四手施願印置於右腿前;左第一手忿怒拳印持羂索,二手上揚作施無畏印,三手執弓,四手定印托甘露寶瓶.佛母身有花蔓.天衣.寶冠.瓔珞等莊嚴,安坐於蓮花月輪上.

  儀軌所述,以白色蓮化手觀音及藍色寂靜金剛手菩薩為左右脇侍,四大明王為護法,東方不動明王,右手執寶劍.南方愛染明王,右手執鐵鈎.西方持棒明王,右手執藍棒.北方大力明土,右手執杵.四明王皆身藍色,左手都作忿怒拳印當胸,髮眉鬚如火燃狀,大牙怒咬.皆以虎皮為裙,蛇飾為瓔珞,雙足右屈左伸力士姿威立.

  佛母中面白色表息災,右面黃色表增益,左面藍色表降伏.手托大日如來為其上師,表懷愛.箭表壓伏妄想之刺激,施無畏印表令離一切怖畏,施願印表給予一切殊勝如願以償,弓者勝三界,定印托甘露瓶表令得長壽無病,十字金剛杵表降魔降災事業,羂索表制服一切難調伏神眾.

  有云持此陀羅尼者,是人三世所有五逆四重根本一切重罪悉當消滅.經云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罪滅福眾人愛敬,命終之後生極樂國.若常誦念得大涅槃,復增壽命受勝快樂,捨此身已,即得往生種種微妙諸佛剎土.

  經云佛頂上故以金輪佛頂為部主.亦金輪與尊勝為一體,故用為部主也.以增益為本,則以寶生為部主.

  此陀羅尼法可為延命.滅罪生善.為亡者修之.

  佛言若遇大惡病,聞陀羅尼,即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

  楊仁仙居士說治病却魔.祈福修真,與大悲.尊勝.準提.穢迹金剛四咒,隨宜奉持.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越多越好.)~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打


(拿摩.巴嘎哇爹.得來樓嘎.鉢阿地.威(台)西司搭呀.布達呀.巴嘎哇爹.搭滴呀他.嗡.威(台)修他呀.沙媽沙曼大.哇帕沙.斯帕阿那.嘎地.嘎哈那.斯哇帕哇.威修諜.阿比新.佳睹曼.書嘎大.哇阿哇佳那.阿彌力大,阿皮曬該.媽哈曼搭喇.帕帶.阿哈阿.阿哈阿.阿悠赫.桑他阿尼.修他呀.修他呀.嘎嘎那.威修貼.烏詩尼沙.威佳呀.威修貼.薩哈斯阿.阿濕彌.桑久滴諜.沙爾哇.打他嘎大.阿哇洛嘎尼.沙匝巴阿密大.巴里布惹尼.沙爾哇.打他嘎大.赫里達呀.阿地師他那.阿地師替諜.媽哈木德烈.哇吉阿.嘎呀.桑.哈大那.威修貼.沙爾哇.哇阿那.巴呀.徒爾嘎地.帕里威修貼.巴阿帝你.哇爾打呀.阿悠赫比修貼.沙媽呀.阿地師替諜.麻尼.麻尼.媽哈麻尼.打他嘎大.卜答鉤地.巴里修貼.威司樸達.布梯修貼.加呀.加呀.威加呀.威加呀.司媽阿.司媽阿.沙爾哇.布達.梯司梯大.修諜.哇吉瑞.哇吉阿.嘎爾胚.哇吉濫.巴哇度.媽媽(稱名)夏里讓母.沙爾哇.薩埵喃.佳嘎呀.巴里威修貼.沙爾哇嘎地.巴里修貼.沙爾哇.打他嘎大.吸佳咩.沙媽西哇沙.娑演覩.沙爾哇.打他嘎大.沙媽西哇沙.梯司梯諜.布地呀.布地呀.威布地呀.威布地呀.伯大呀.伯大呀.威伯大呀.威伯大呀.沙曼大.巴里修貼.沙爾哇.打他嘎大.赫里達呀.阿地師他那.阿地師替諜.媽哈木德烈.梭哈.)


@心咒:(嗡.阿彌力大.阿悠搭諜,梭哈.嗡,布隆母,梭哈.)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輪~

西域尊者往東來,卻被文殊化引開;

東土若無尊勝咒,孤魂難以脫塵埃.


  @~尊勝陀羅尼咒簡要說明~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敬摘打

  本陀羅尼內容以發自佛陀肉髻之千光明為祈願尊,顯現光明.清淨,祈求救度,並授佛智.

  皈依十方三界大光明最勝世尊,佛陀世尊.即說咒曰:嗡!賜予清淨,以清淨光明平等普照世界為本來功德的清淨尊啊!以無生灌頂(教化)我.善逝(徹悟者)之最上說法與甘露教化,以無垢無為大真言咒語攝受吧!生命永恆之尊呀,賜予清淨,賜予清淨,如大空無礙令清淨之尊呀!佛頂尊勝(以佛智戰勝一切)之清淨尊呀!如太陽以睿智千光明令覺悟之尊呀.善觀察一切如來之尊呀,完成六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尊呀.以一切如來心髓加持大生命大印大誓願呀,金剛身集成之清淨尊呀,清淨一切障礙.恐怖.惡趣之尊呀.歸還本來清淨之心,清淨的生命之尊呀,留於如來大誓願之尊呀.其心是寶珠中寶珠大寶珠之德尊,以無限實現真如之清淨尊呀,啟蒙佛智之清淨尊呀.戰勝.戰勝.降伏吧,降伏吧(降伏我的煩惱).內省吧,內省吧,內省一切諸佛所留清淨世界.金剛呀,密藏金剛者呀.令我及一切眾生之身皆成金剛呀.而令身體完全清淨者呀,令一切作用清淨之尊呀,一切如來再給我新生命吧,一切如來賦於新生命而受加持者呀.覺醒吧,覺醒吧,快快遍佈覺醒吧,體得菩提呀,體得菩提呀,快快遍佈體得菩提呀.遍令清淨之尊呀,以一切如來心髓加持留大生命大印大誓願之尊呀,莫不圓成.娑婆訶.(正見學會)


  @~直觀~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敬摘打

  你當下本然純淨的覺知,即是諸佛妙明真心.自己的覺性就是道,道是去做,道不存所知,道是去看,由見而悟,不是由分別思惟而悟,古德云:無心者通,有德者得之.

  當念頭生起時,不須對治,只是去看它,要放鬆你的心,離於造作,並用直接清明的方式去覺知,而不是去想,妄念就會自動消失,久而久之,你會經由妄念生滅當中,得到正知正見的自覺.不要把生命放在,苦.樂與煩惱裡頭,而是直接去覺知你的身與心;不被念頭黏住,持續看看它,只需要讓心清醒地安住本然的覺知中,你就會生起看見明空赤裸本來清淨之心,這樣自己本具之般若靈知靈覺的妙用就會覺醒.不借用他力,如理作意,讓覺性看到心,這就是用根不用識的直觀.

  經由呼吸.動作.念頭,所起的四諦現觀而證無生,得內明開一切智,是聲聞乘;經由外境,所起十二因緣法現觀而證無生,得外明開自然智是緣覺乘.上來皆由第七識之意根,行蘊思量暫停作用,而滅受想定中,安住於一念不生不滅,之離念靈知的覺知心,此乃意根恒執如來藏,為自內我之作主心,自認為是常樂我淨,這雖已破見思二惑,然法執猶在.這是唯識之自證分中,一念不生極微細的覺知心,所謂觀照般若是也,故能了脫分段生死出世間.

  諸行無常,即是現觀緣起生滅,了達覺性不滅,而未窮緣起本自無生.

  涅槃寂靜,縱能現觀一切法無為,寂滅為樂,證法身如如,然法身如如智不現前,故不得妙觀察智等四智妙用,佛之大悲事業.佛國之莊嚴猶未夢見在,因此只開慧眼,未得法性解脫,不入法界.

  一切法皆本自妙明真心,所顯之現量境界,如是應諦觀一切法離心意識;如來藏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是中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如來藏在纏名為佛性,如來藏出纏即是法身.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

~輾轉流通者回向偈曰~

以此印經功德海

遍及於一切眾生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災障悉消除

慧開福增永不退

究竟證成無上覺


@(普賢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四生九有 同登華藏玄門 八難三途 共入毗盧性海

國基鞏固 治道遐昌 佛日增輝 法輪常輪



~天文梵咒佛頂尊勝陀羅尼~佛弟子non.no至心虔誠恭打


~天文梵咒佛頂尊勝陀羅尼~

南摩拔嘠哇迭.得該羅枝(台)牙.缽.那底.維枝(台)旭達牙.不達牙.拔該哇迭.笛牙他.唵.維旭達牙.維旭達牙.訝.薩麻.薩麻.三曼達哇.哇拔灑.司怕.拉那.嘠爹嘠哈那.司瓜哈那.維速迭.阿毘勝(台)格(台)骨曼.蘇骨(台)多.哇拉.哇拉那.阿優里打.阿枝(台)薩迭.薩因.曼達拉.叭待(台).阿.哈.哈哈哈哈拉.阿有速.速達那.速達那.速達那.嘠.希迭.維維迭.烏斯尼割(台).維嘠牙.維奇(台)迭.薩如.薩如.拉斯彌.三處題迭.薩如哇.帝他嘠打.阿哇羅嘠你.沙刺.叭拉密打.叭里.布拉尼.薩如哇.打他嘠打.馬地牙夏.布米.布拉地彌地.沙如哇.打他嘠打.提維嘠牙.阿地他那.筆司筆打.嘛哈.母特雷.哇及拉嘎牙.三哈打那.維速迭.薩哈.速速打那.阿怕牙.不如嘠迭.叭里.維速迭.缽那底你維維牙牙.阿有需迭.三昧迭.阿地地尼.瑪嘠.瑪嘠.大.他嘠.布丹米迭.哇里速迭.維司布迭.須迭.須迭.嘠牙.嘠牙.維嘠須迭.維嘠須迭.司瑪拉.司瑪拉.薩如哇.不帝.阿帝嘠那.須迭.哇及烈.哇及烈.嘠那烈.哇及覽.拔哇度.嘛嘠.   得此神咒.受此咒語.色(台)嘠耐.薩如哇.薩埵.南嘠.哈里涅.叭里.速迭.薩如哇.嘠爹.叭里須迭.薩如哇.打他嘠打.速佳妹.三昧薩薩牙都.沙如哇.打他嘠打.三昧梭沙.阿帝帝爹.菩提牙.不打牙.維嘠牙.維嘠牙.不達牙.不達牙.維嘠牙.維嘠牙.散曼打.叭耐需迭.薩如哇.打他嘠打.赫里打那.阿帝帝.那地.司地尼.嘛哈.姆.割(台)里.所哈.



@心咒:唵.阿優里打.竹(台)嘠哇尼.所哈.

    唵.折隸.主隸.準提.所哈.



~至誠恭敬日日常持誦佛咒迴向~佛子non.no虔心至誠恭打


@~持咒之人能守五戒十善,多行善業(誦經.茹素.戒殺.行善.放生.布施.齋僧...)~non.no虔心摘打

  慘不忍睹,情何以堪;

  易地而處,作何感想?

  殘殺生靈最不仁,皇天惱恨禍頻頻;

  冤冤相報循環理,爾吃牠身牠吃你.--魯愚子


@(持咒須知):

   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普門示現,弘誓深廣,具大慈悲,凡有祈求,必示靈應;惟須至誠敬信,故凡有正常心願,如:疾苦.化劫消災.求福壽子嗣...等,欲持誦此神咒,對大士聖像宜恭敬供養,頭面頂禮,切勿褻瀆.

   持咒時,宜力求身.口.意清淨,沐手合十,持誦咒文滿二十遍,即用清淨朱(紅)筆點一圈,點完六百圈,共計已持誦神咒一萬二千遍,可祈求一願得圓滿.即當齋供;焚化香爐中,再將紙灰流於長流水中,若再印送此咒一千二百卷,勸化持誦,靈驗異常,不可思議.

   若能恆常齋戒.行善.持咒.念阿彌陀佛聖號,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必蒙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接引,往生佛國淨土.永享極樂.

   持咒之人能守五戒十善,多行善業(放生.布施.齋僧...)則感應更速,福不唐捐.


~@持咒必守三要素:1.人正,2.口淨,3.心無邪穢~


@(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

  南無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三稱三拜)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怛垤哆 唵 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伽訶伐哆

  囉伽伐哆 囉伽伐哆 娑婆訶

  天羅神 地羅神 人離難 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


@觀世音菩薩心咒(六字大明咒):

 唵瑪尼唄美吽 (每日必須正心.虔誠持咒.切不可間斷)


@咒:唵.清係拉渣沙娃悉地吽

==此咒放光普照一切眾生無始定業悉皆消滅度亡尤勝.==


@(阿彌陀佛往生咒):

 唵.別.咩.打.列.吽


@(文殊菩薩往生咒):

 唵.阿悲拉吽.堪雜拉.梭哈


@(時輪金剛咒):

 嗡.哈札瑪拉.瓦拉雅梭哈.


@(六道金剛咒):

 啊啊夏沙嘛哈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往生咒)(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 都婆毗 阿彌唎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


@解冤結真言(永保家庭平安):

 南無解冤結菩薩 南無消災障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各三稱)

=唵.三陀囉.伽陀娑婆訶(108遍)=

=唵.齒臨.金吒金吒僧金吒.吾今為汝解金吒.終不為汝結金吒.唵.強中強.結中結.婆羅會上有殊利.一切冤家離我身.摩訶般若波羅密.解結解結解冤結.解了前生冤和業.龍華三會願相逢.涅槃之中無生滅(以上7遍或21遍或108遍)=

 南無解冤結菩薩 南無消災障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各三稱)(108遍)


@(佛說眼明經):

南無光明地藏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千手千眼觀世音.兩眼似金燈.佛座西方一座塔.如來會上一藏經.

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騎象王.兩眼似天堂.人裏魔.眼裏魔.

眼中翳障盡消磨.人裏膜.眼裏膜.眼中雲霧盡消落.人裏明.眼裏明.

眼中斗點盡光明.有人誦得眼明經.生生世世眼光明.孔雀明王靈感應.

觀音菩薩保安寧.唵(音安)悉殿多薄俱那.南無光明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各位師兄.師姊:早上持(一)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108次.

          (二)大悲咒21次(33句後加名字及業力名).

          (三)持成就本尊咒:地藏心咒:(唵.欽喜(台語)拉雜耶沙爾哇悉地吽.)        

          (四)睡前:百字明21次.心經21次.

             *阿彌陀佛心咒:唵.阿彌爹哇.阿优悉地吽(長壽)一年做四次超度.祖先.冤業等結惡緣之因果.

    

*修法後:迴向   (稱自己名)合家人等(稱名)及法界有情眾生,自性光明.元神光彩.身體健康.一切惡緣遠離.早日成就佛道.度化有情眾生.



(1)大輪金剛陀羅尼(持此咒21遍):

拿摩(歸命)司得里雅.提維嘎難.(世)打他噶打難.(如來海眾)菴.(種子)維喇及.維喇及.(無垢.極淨)嘛哈.佳割喇.(大輪)乏及里.(金剛三昧).灑打.灑打.(勇猛.極勇)灑喇得.灑喇得.(堅固.極堅).得喇夷.得喇夷.(大乘.極大乘).維達嘛你.(智思惟).三槃戛你.(正破壞).得喇嘛底.(三慧)細達.(成就)掰里牙.(勝上)得覽.(種子灌頂).司乏哈.(圓滿)


@說明:

(覽),閉口念.(司得里牙)四合,須四字速合讀,成一梵字.(司乏)之(乏)均讀長音.菴.讀(阿姆),須閉口念.


*(大輪金剛陀羅尼經云:誦此咒甘一遍能成一切咒法,善事速得成就.能成一切印法,一切壇法,當入曼茶羅大壇不用事壇.)


 (陀羅尼集經:云.誦此咒三七遍,即當入一切曼茶羅,所作皆成.誦咒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誦諸咒法.易得成驗.若未曾入灌頂壇者,不得輒作一切手印.若人誦此咒,即同入壇.作印行用,不成盜法也.)


 (大藏秘要云:依教中說,一切真言手印,必從師受.若未入灌頂輪壇,輒結手印作法.得盜法罪,所作不成.若於如來像前,誦此咒甘一遍,即如見佛,即同入一切曼茶羅,所求諸法皆得成就.)



(2)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

嗡.(皈敬)啊拿咧.啊拿咧.(不可得無盡法).維夏達維夏達.(清淨).盤達.盤達.(結縛).盤達你.盤達你.(佛德).懷喇.穎成乏及喇.叭尼.(金剛手).怕都.(摧破)吽.(金剛種子能破).勃魯姆.(佛頂種子).怕都.(摧破).司乏哈.(一切成就)


*(楞嚴經云: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末世眾生.有能自誦.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所有惡咒.皆不能著.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一切罪障.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淨土.又持誦此咒.或佩帶身上.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命.得長命.求果報圓滿.速得圓滿.亦能保護諸修行者入三摩地.更無魔怨來中惱害.)

 
 (印明錄云:覺隨上人言.每日但誦此咒二十一遍.保證延壽二十一年.)



(3)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點燈放光咒,持此咒七遍):

嗡.(皈敬)啊摩噶.(不空.無間).懷魯佳拿.(光明遍照.即大日如來也).嘛哈.(大)母德喇.(印).嘛尼.(寶珠).叭德嘛(蓮華).及乏拉.(光明).缽喇乏爾打牙.(轉易).吽.(能破.滿願)


*(按此咒簡稱光明真言,功能殊勝,不可思議,能成就灌頂三昧耶,文繁不錄,行者參閱光明真言之研究,自知.)


 (經云:若請眾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108遍.散亡者屍.或散墓上.亡者即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又云:若有眾生聞此真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


@~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摩訶薩.眾聖賢.尊天.財神天垂加護:   (稱自己名)合家福德興盛猶如巍山王.名稱廣大遍揚虛空界.長壽無病他義承任運.功德大海勝諸吉祥來.於身三衣吉祥來.於語三藏吉祥來.於意三學吉祥來.三學嚴行吉祥來.早晨安樂夜安樂.復彼午間亦安樂.晝夜六時恆安樂.十方財源速速吉祥來.唵啊吽所哈.願大圓滿大吉祥~@



~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古梵音)~佛弟子non.no虔心至誠恭敬摘打


~偈日:業海苦無邊.殷勤把手援.

      有情非盡度.誓不取泥洹.~


@念佛要訣==印光大師開示: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念佛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清楚分明,佛號從心起,聲從口出又從耳入,相續不斷,稍有妄念,即收心念佛,攝耳諦聽,不令妄念相續,雜念漸漸消滅,功夫自然得力.==


~持誦佛咒&陀羅尼者,則須將慈悲.平等.無為.空觀等,細心尋繹,身體而力行之.~


==誦持佛咒&陀羅尼者,當仰體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之心,切須戒殺.清口茹素.止惡行善==



~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古梵音)~


 (*注意:一天先唸49次後,每天唸7次)


拿摩.喇得拿.ㄉ喇呀雅.拿摩.阿力呀.發羅ㄍ一爹.師發喇呀.缽滴薩多發呀.媽哈薩多發呀.媽哈嘠魯尼嘠雅.嗡撒爾法喇叭也.蘇搭拿搭夏.拿摩.思哥力得發.伊蒙阿立呀.發羅ㄍ一爹.師發喇爛達法.拿摩.拿喇ㄍ一ㄣ滴嘿利媽哈發搭沙咩.撒爾法阿他.都輸蒲姆.阿施牙姆.撒爾法撒打.拿摩發撒打.拿摩發嘠.媽發都度.爹鴉他.嗡.阿發羅ㄍ一.羅嘠爹.嘠喇爹.ㄝ黑咧.媽哈缽滴撒ㄉ發.撒爾發撒爾法.媽拉媽拉.媽嘿媽嘿咧達(牙姆).姑魯姑魯嘠爾滿.都魯都魯.發家呀爹.媽哈發佳呀爹.搭喇搭喇.滴力尼.師發喇呀.佳拉佳拉.(稱自己姓名.自性.肉體.靈魂.得此神咒.受此咒語).媽媽發媽喇.姆哥爹咧.ㄝ嘿ㄝ嘿.司那司那.阿辣僧.缽喇佳哩.發沙發僧.缽喇夏呀.呼魯呼魯媽喇.呼魯呼魯喝哩.撒喇撒喇.西哩西哩.蘇魯蘇魯.缽滴呀.缽滴呀.缽搭呀.缽搭呀.梅塔哩呀.拿喇ㄍ一ㄣ滴.搭了獅呢哪.叭呀媽拿.司發哈.西搭呀.司發哈.媽哈西搭呀.司發哈.西搭唷ㄍㄝ.師發喇呀.司發哈.拿喇ㄍ一ㄣ滴.司發哈.媽喇拿喇.司發哈.西辣僧.阿姆嘠呀.司發哈.撒爾發媽哈.阿西搭呀.司發哈.佳哥喇.阿西搭呀.司發哈.叭ㄉ媽.嘠司搭呀.司發哈.拿喇ㄍ一ㄣ滴.琺嘠喇呀.司發哈.媽發哩.商嘠喇呀.司發哈.拿摩.喇得拿.ㄉ喇呀雅.拿摩阿哩牙.發羅ㄍ一爹.師發喇呀.司發哈.嗡.西殿都.曼搭喇.叭搭呀.司發哈.


~*括弧內(牙姆)為二字合讀一音.~


金剛勝莊嚴娑婆訶 摩羯勝莊嚴娑婆訶 聲聞勝莊嚴娑婆訶 唵跋闍囉室哩曳娑婆訶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法華偈: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獄.不須妙法兩三行.


~~觀音靈感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麻葛倪牙納.積都特巴達.積特些納.微達哩葛.薩而斡而塔.卜哩悉塔葛.納補囉納.納卜哩.丟忒班納.捺麻嚧吉.說囉耶莎訶(三遍)



=觀音菩薩讚: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徧洒.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讚觀音文: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於一身心現手千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令發廣大道心.教持圓滿神咒.永離惡道.得生佛前.無間重愆.纏身惡疾.莫能救濟.悉使消除三昧辯才.現生求願.咸令果遂.決定無疑.能使速獲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歎莫能窮.故我一心歸命懺悔.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

(繞念)

南無觀世音菩薩(數百千聲)

 
~稽首歸依觀世音~

稽首歸依觀世音 誓願誓願宏深 救度眾生出迷津 免見免見閻君

普陀洛伽 南海現身 隨緣感靡不週 悉願人倫 若人皈依觀世音

早出早出愛河 若人皈依觀世音 早出早出迷津 觀世音

稽首皈依觀世音 誓願弘深 不作彌陀證金身 捄苦尋聲 

普陀洛伽 南海現身 隨緣感靡不週 善攝迷心 若人皈依觀世音

不墮劍林 若人皈依觀世音 不墮劍林 南無觀世音


@讚偈:

清淨法身佛(二次)清淨化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佛(二次)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佛(二次)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當來下生佛(二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極樂世界佛(二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十方三世佛(二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減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多(三稱)



@百字明(又名懺悔咒,亦稱五方佛心咒,無始以來身口意所犯罪業悉皆懺悔唸三遍)=嗡班扎薩埵薩嘛雅.嘛努巴拉雅.班扎薩埵得諾巴.地察借多美巴哇.蘇埵開喲美巴哇.蘇波開喲美巴哇.阿努臘多美巴哇.薩爾哇.悉地咩不拉雅叉.薩爾哇嘎嘛.蘇雜咩.吉當喜里養.古嚕吽.哈哈哈哈吙.搬嘎溫.薩爾哇.大他嘎大.班扎嘛美門札.班扎巴哇.嘛哈薩嘛雅.薩埵阿(吽呸)最後第三次再唸=廻向(簡易超度法一次)=超度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廻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超度到此結束)==這是金剛薩埵百字明的佛咒語


@(懺悔):

弟子NON.NO及寶貝亡犬JUDY及寶貝亡犬JOHNNY,自知累世怨愆多生業重,一心對三寶前發露罪愆,虔心志誠求哀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忘

  心忘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三遍)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七遍)

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三稱)


@(發願):

佛子NON.NO及寶貝亡犬JUDY及寶貝亡犬JOHNNY等稱四弘誓願,依法發願,依願修行.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


@自性眾生誓願度 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 自性佛道誓願成(三遍)


@(補闕真言):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


@(補闕圓滿真言):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莎訶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懺悔) 

 當勤精進. 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 慎勿放逸. (起立)


  @(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普賢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四生九有 同登華藏玄門 八難三途 共入毗盧性海

國基鞏固 治道遐昌 佛日增輝 法輪常輪


@迴 向 偈:

 誦經.持咒.超度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於眾生 皆共成佛道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

~輾轉流通者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疾疫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志心虔誠恭敬禮拜持名念誦


 @欲探求宇宙的真理者!

  @想解開人生的煩惱者!

  ~必須研讀經典.聖書佛學刊物.~


~持誦佛咒&陀羅尼者,則須將慈悲.平等.無為.空觀等,細心尋繹,身體而力行之.~


~達摩大師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永明禪師垂誡篇說道:(若不去肉,斷一切慈悲種.)~


==唸經&誦持佛咒&陀羅尼者,當仰體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之心,切須戒殺清口茹素.止惡行善==


~~~心的境界,心的功夫,不深不淺,即時轉之則是善境;即時斬斷則是淨境~~~



~印光大師開示~佛弟子non.no恭敬摘打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

           ~持 戒 念 佛~

阿 彌 陀 佛!



~修行從改心做起~佛弟子non.no恭敬摘打

  淨空老法師指出:改變命運的方法是靠轉變-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同修都知道:(種善因得善果),可是如果業報沒有轉過來,就容易怨天尤人,怪佛菩薩不靈,神沒有保祐,必須虛心檢討它的原因,(俞淨意遇灶神記)很值得我們研究參考.行善不只是做表面的功夫,除了(口善.身善),更重要的是(心善.意善).

  古大德教人:(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是心,是念頭,口要你的心善,念頭善,沒有轉不過來的業報,也沒有化解不開的災難!就像一顆大樹,心是根,念頭是本,身是枝,口是葉,你在枝葉上修行,而根本都爛掉了,還是沒有救啊!把根本救過來,枝葉就不難轉變.

阿 彌 陀 佛!


==non.no心中的”心六法輪”=六心:(1)安心.(2)安身.(3)安家.(4)時時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態與立場.(5)總是時時抱著一顆”感恩”的心.(6)時時存有一顆”觀照自我”.”廻光省察自我的內心”~~~non.no心中的”心六法輪”~Six circle of heart~==(佛道修行在心中!)==(弘法是家務!)==(不求自身得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PS:

~達摩祖師:南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為(菩提達摩),因曾傳授武藝於少林僧人,故被稱為一代宗師,其實達摩祖師主要是宣揚(二入四行)禪法,是中國佛教的始祖,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


~般若多羅法師為達摩祖師剔度云=第一刀:斷除一切煩惱.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願度一切眾生~


~達摩祖師云: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污泥能生蓮,也是好泥土~


~達摩祖師云: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得道者隨緣不變~


~達摩祖師云:不可輕視執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間,都會棄惡從善!~


~修道之人,必遇(心魔.魔障),唯有(道心.佛心堅定),必能衝破,修得正覺,到達彼岸~


~~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師父)云:人做錯事,知錯能改就好,人既有心求佛,就先要有信心,才有機會到達目的!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除了孩提不懂事以及年老體力衰退,再減去睡覺的時間,剩下來祇不過一萬多天,我們必須把握寶貴的光陰,多做善事來彌補過失~~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無法用言語說清,只有用心去感受!


~達摩祖師云: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哪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


~達摩祖師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佛弟子慈銀(non.no)用言語無法說清,只有用心去感受~non.no的心超感動粉想哭勒)~[:((] [:%%] [:*]
標籤:
瀏覽次數:818    人氣指數:3018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至心供養持誦佛咒.陀羅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呪經。卷四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9-27 22:18
他, 99歲,亞洲其他,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7 17:54
他, 55歲,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6 17:20
他, 99歲,亞洲其他,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3 21:16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3 20:59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3 20:16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3 17:47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3 15:36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2 23:03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9-22 22:59
他, 50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