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鸞音去迷:定靜之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練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鸞音去迷:法流之爭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1.06.09  天氣:  心情:

 法流之爭



  所謂法門無高下,只在勤修為,許多修行者喜歡比較修行法門之高下,就好比許多敬拜神明的善信喜歡將自己所奉祀的神明,或常去上香廟宇的主神認為至高無上的心態是一樣,不但是著相,更是一種偏見;肇因在於許多人都以自我為中心,連帶的亦將自身所修行的法門認為至高無上。
  當然俗語說:「癩痢頭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好!」普遍存在如此想法是無可厚非。
但在修行者的心態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一者,除了著相之外,更因此執著的偏見而攻訐他人,不但產生自身的口業,更可能因此形成不同意識之爭。

二者,這種比較心之外,將會連帶產生依賴心,這種依賴心又植基於所謂優越感,因為若自認為自身所修行的法門是至高無上,是優越於其他法門,那麼自身就會產生怠惰,不能時時刻刻精進勤修。
只依賴于法門之優越而疏忽自己之勤修正是修行者的致命傷。儒賢曾參夫子以此惕勵,乃以勤能補拙,是以修行者當須見賢思齊。
  鸞門心法在諸家宗脈之修行者而言,有加以讚歎者,有人以鸞門可以神人合一而傳真聖訓、普化眾生加以護持;有者加以貶斥,有人以鸞門設壇請神,砂盤扶乩,是低層次靈界的作為,非屬高層次靈界的顯現,因而加以貶斥。
不論如何觀點都有失之客觀。鸞門扶鸞屬於神人合一無可疑義,乃是至高無上之心法;而有人為因素,是以使此一完善境界受到人為因素之侵蝕破壞,因而顯得美中不足。
所幸鸞門心法在傳承上尚有嚴格之最後一道把關-由上蒼批定賜旨,是以鸞門心法才不致於流諸浮濫。
  總此而言,修行者必須體悟,修行即在於時時刻刻自己在修、在行,而修行的法門則在其次。西諺有云:「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修行在正確的法門,不論高下,終有悟證的境界,不必要造成口舌之爭,於道業無益,徒損道心而已!

(摘錄:拱衡寶庫之鸞音去迷)
標籤:
瀏覽次數:75    人氣指數:675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鸞音去迷:定靜之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練坐
 
住戶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