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游坦之- 關於《刺蝟男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創作課-主流與文學流行/周芬伶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筆耕者回歸島嶼土地-譯詩悼奚尼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09.06  天氣:  心情:
筆耕者回歸島嶼土地 - 譯詩悼奚尼

◎陳黎


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公認「葉慈之後最偉大的愛爾蘭詩人」奚尼(Seamus Heaney,1939-2013),
8月30日病逝於都柏林,享年74歲。他2006年中風,外界邀約盡辭,後來身體稍復,方於少數公開場合露面。
在第一本詩集第一首詩〈挖掘〉裡,他期許自己能以父祖挖掘農地的技巧和堅毅去寫詩
(「我沒有鏟子可追隨他們。//在我的手指和拇指間/我粗短的筆擱著。/我將用它挖掘」),
以筆為鏟、為鋤,挖掘土地與民族的靈魂。如今筆耕者力竭功成身退,用詩人奧登〈悼葉慈〉詩句:
「請接納一位貴客,大地,/薛莫斯.奚尼在此安息。」

我與張芬齡在二十餘年前翻譯出版了他一些詩作,但與他緣慳一面。去年奧運會前,在倫敦有一史無前例的奧林匹克詩歌節
(Poetry Parnassus),邀兩百奧運參賽國每國一詩人與會。奚尼以愛爾蘭代表身分,6月29日晚間在南岸藝術中心
(Southbank Centre)出席了與索因卡(Soyinka)等五位詩人同場的朗讀會。本來我也受邀代表台灣參加詩歌節,
當天下午應出席一場名為「詩的卡拉OK:英國篇」的朗讀會,與波蘭、德國、西班牙、土耳其詩人,用各自的語言
唸彼此翻譯的愛爾蘭、威爾斯、蘇格蘭、英格蘭詩人之作,我被安排以中文念拙譯奚尼與拉金(Larkin)的詩,
可惜我因身體之故,臨時取消行程。

2009年3月,奚尼獲肯定其終身創作成就的英國David Cohen文學獎,領獎時以兩首詩概括自己一生詩創作之成績:
一是1984年詩集《朝聖島》中的〈地下鐵〉(The Underground),一是1979年詩集《田野工作》中的十四行詩〈喝水〉
(A Drink of Water)。我雖未去倫敦,手上有一本他們寄來的厚三百六十頁的詩歌節選集《世界紀錄:奧林匹克詩歌節的
國際之聲》,兩百國詩人每人一首。七十三頁CHINESE TAIPEI(TAIWAN)下,是他們選的拙詩〈夜間魚〉英譯,
一三五頁IRELAND下是奚尼的〈地下鐵〉。

〈地下鐵〉一詩描述奚尼與新婚妻子搭地鐵一路奔跑趕赴倫敦皇家艾伯特廳「逍遙音樂會」(Proms)未果之過程。
在這首詩裡,他借用了童話故事與希臘神話的典故。韓賽爾(Hansel)是格林童話《糖果屋》中的人物,
與妹妹葛麗特被貧窮的父母丟棄於山林的他沿路拋置晶亮的白石子,以便在深夜找到回家的路,詩末「一旦回望就萬劫不復」
顯然指涉奧菲斯(Orpheus)。奧菲斯妻子尤麗迪絲被毒蛇咬傷致死,思妻殷切的他涉險入陰間,求冥王讓其妻復活。
冥王被其琴音所感動,答應讓他帶妻子回人間,條件是一路上都不得回望妻子,否則她將再次墜入陰間。
在此詩,奚尼想像自己是韓賽爾和奧菲斯,在在傳達出他護妻、愛妻的深切情意。

〈喝水〉一詩寫他兒時記憶中的一個卑微人物,一個日常生活場景。
詩中那位步履蹣跚的老婦是當年獨居他家對面曠野中的鄰人,每天早上都會前來他家汲水。
在孩童奚尼心中,她彷彿具有某種法力的神祕巫婆;對詩人的奚尼而言,她是傳遞詩之水杯的靈感繆思。

奚尼生在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死於自己的島國愛爾蘭首都,他的人、他的詩就是愛爾蘭的代表。《世界紀錄》詩選可以記錄什麼?
可以記錄每一個像愛爾蘭、像台灣這樣的島嶼、這樣的國家,她低迴、不喧囂但特有的聲音吧!

底下是奚尼兩首詩中譯:


《地下鐵》

我們在那有著圓頂的隧道裡奔跑,

穿著蜜月外套的你飛速向前,

而我,我於是像敏捷的神急急

追趕你,在你變成一根蘆葦或

一抹緋紅潑染的新品種白花之前。

你的外套狂野地拍動,鈕釦

一顆接一顆彈脫,掉落在

地鐵和艾伯特廳之間的路上。

度蜜月,月光下蜜會,沒趕上音樂會,

我們的回聲消逝於那迴廊,現在

我彷彿韓賽爾踩著月下的石子

循原路折返,我撿起一顆顆鈕扣

來到通風佳、燈火明的車站。

列車離站後,潮濕的鐵軌

裸露、緊繃如我,全心注意

你跟隨在後的腳步,一旦回望就萬劫不復。


《喝水》

她每天早上前來汲水,

像一隻老蝙蝠蹣跚步上野地:

幫浦百日咳般的喘聲,水桶嘩啦的噪音

以及水注滿時逐漸變弱的聲響,

宣告她存在。我記得

她的灰圍裙,快溢出的吊桶上

有麻點的白瓷釉,還有她尖銳

如幫浦把手吱吱嘎嘎的說話聲。

夜裡,滿月攀升過她的山牆

又穿過她的窗落回,躺

進擺放在桌上的水裡。

我再次低下頭去喝水,以

忠於她杯子上的訓示,

「切記施予者」,唇上輕掠過。



●2013/09/04 自由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236    人氣指數:3356    累積鼓勵:156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游坦之- 關於《刺蝟男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創作課-主流與文學流行/周芬伶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