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65604
 淡紫色の天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財務制度拿捏好,不要傷財又傷心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有故事的人,才有魅力可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長輩自己教,別讓另一半當壞人
作者: 淡紫色の天空 日期: 2022.09.16  天氣:  心情:
有篇文章【年紀小,就真的可以不計較?公德心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提到一個案例:
「媽媽帶著孩子去醫院探視婆婆。一到病房,已有其他親友在場。年約三、四歲的孩子見到病床遙控器就躍躍欲試。
婆婆見到孩子好奇,便說:『寶貝,來!你按這個可以往上(孩子跟著指示按),再按那個可以往下。怎麼樣?很好玩吧?你試試看!』
媽媽邊聽邊覺得不妙,果然孩子一玩就停不下來,便出聲制止:『病床是用來休息和治療用的,不能玩遙控器喔!』
婆婆聽到,不以為然地說:『要玩就讓他玩,他還是小孩,沒關係!』」

文中講到:
「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可以見到許多人有『孩子年紀小,沒關係』的心態,或是為了討好孩子、哄孩子不哭鬧,就罔顧公德心、無視規矩或他人權益。
這些長輩或父母錯把危險、影響他人的行為當作『獨立、有實驗精神、開放式教育、愛的教育』的表現。例如:小小孩玩剪刀或菜刀、玩瓦斯爐,或在公共場合滿場跑、喧嘩、亂拿人家東西。」
於是提供三個方法,包括:
.夫妻教養觀念一致-媽媽在當下就得判斷在場親友、另一半的立場,若是大家都覺得沒關係,即使想法正確的媽媽不只無法教育到小孩,還可能成為眾親友圍攻的對象,所以最好與另一半的觀念有志一同。
.帶回家再教.迴避衝突-若是現場又屬婆婆的輩分與年紀最大,估計其他親友也不敢反駁婆婆,萬一在病房內起爭執也不適當,可以以退為進,先藉故離開現場,把小孩帶回家教。
.先聲奪人-隔天再到醫院探視時,媽媽特意在病房門口停下來,並用較大聲的音量把教育總結再說一遍:「媽媽有教你『病床不是玩具,所以不能亂按』。待會進去後,只有阿嬤需要調整病床時,你再幫忙調整就好。懂了嗎?」
-------------------------------------------------------------------------------
先說我覺得第一個方法很危險,因為太隨機了(哪知道當下現場的人是不是站在你這邊的)。
第二個方法沒用,同一個場合卻有不同教法,小孩會錯亂。
至於第三個方法也有風險,婆婆可能會在你一進病房時反過來說你:「剛才這麼大聲幹嘛!講給我聽的是嗎?我說給他(小孩)玩沒關係就沒關係!」然後又吵起來或忍住不說,還不是一樣。

我是一個討厭無謂的麻煩的人。
當你在腦子裡想得千迴百轉,別人未必能體會你的用心良苦。
我的做法是:做在前面。
一開始就要和另一半講好:誰的父母誰去溝通。

今天你媽找碴來亂,你去溝通;若是我父母找碴來亂,就我溝通。
不要讓另一半當「壞人」!這是陷對方於不義,這也絕不是「愛」的行為。

更前面的做法是:在一開始結婚時就要互相請對方「教育」家長。教育是需要時間的,非一蹴即成,不要妄想一個不講理的老番顛突然成明理的大善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開始就要先教育好,一些令人傻眼尷尬的壞習慣壞行為,最好是連出現都不要出現,也省得後面還要來想辦法糾正,這不是很麻煩嗎?

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形,首先一定是交給另一半處理,我則直接帶小孩離開現場,不要讓小孩再受偏差教育的荼毒。
因為那種人我根本不想和她對嗆,講道理她也聽不懂(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如果不改進不覺得自己錯,下次我就不會再帶小孩來了,情節嚴重的話,我會不讓孩子再和那種人接觸。
也許有些愚民會說:「那是長輩耶,怎麼可以這樣!這樣不好吧……」
長輩又怎麼樣?還不一樣是人。我只分「好人」、「壞人」,以及「有用的人」、「無用的人」
我曾在向許多人解說過:
「敬老」是錯的,「尊賢」才是對的。
有些老人只是徒增年紀,並沒有做什麼值得尊敬的事,所以孔子才會說:「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無論年紀大小,都要給予基本尊重,但「尊敬」則是看對方做人做事,不是老了就該被尊敬,那是舊時代上對下威權思想的產物(天地君親師),都21世紀該改改了。

基於這樣的想法,無論長輩或是小孩,只要沒道德的,我一律看不起!如果知過能改,願意學習,當然可以另眼看待;但不思進取、放給他爛的那種,麻煩遠離我的生活範圍。
對一個人的態度不該單用年齡來劃分而有所差異,還是得搭配言行、性格等個人特質來看。
標籤:
瀏覽次數:42    人氣指數:322    累積鼓勵:1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財務制度拿捏好,不要傷財又傷心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有故事的人,才有魅力可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