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2108
 KI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死亡的藝術-10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死亡的藝術-1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死亡的藝術-11
作者: KING 日期: 2022.12.29  天氣:  心情:
不亂發惡願。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對不起我們時,常會說:“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報仇。”佛陀說:“不要發這種惡願。”發這種惡願時,其意識形態中與眾生都結惡緣,將來的一切果報就只有在相互的斗爭之中,因此不要發此惡願。如果我們確實遇到糾纏不清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計較了。

有些人是不講道理的,我們也不必去理會他。禅宗有句話:“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在這裡的‘百花’是比喻社會的萬花筒,象征五欲六塵,謂之‘百花’。在世間打轉時,有許多污染的東西存在。‘片葉不沾身’是說身上沒有沾粘一片落葉,也就是說,不會去執著萬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為這些東西都不能令我們究竟解脫、離苦得樂。

我們所求的是心靈的快樂,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像馬克斯說:“宗教是麻醉劑。”也有人說:“宗教只是精神的寄托。”如此的說法就錯了。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須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現實又能夠超越。所以,禅宗常說:“要如何超越?參——拖著死屍的人是誰?”我們必須常常如此來參。

禅師說:“我們要修行,就必須把今日當成已死了,這個身軀已經開始腐朽了。”我們來開個玩笑:假如,今天總統下一道命令說:“將國軍英雄館的人都捉起來,明天槍斃。”到了明天,一分鐘槍殺一個,我想今晚每一個人一定是一直念佛號了;擔心明天遭到槍斃,就開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們常說:“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隨時可能往生,所以,必須好好修行,心才不會落入生死之門。有起心動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縛呢?就是來世不生,就不會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

那麼,從哪裡下手呢?從‘無心’下手。今天我們有心存在,就是一種意識形態,太過於執著。佛陀說:“八萬四千法,唯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針對我們的心來講的;心若無所執,也就不必用什麼法了。但也莫謂無心即是道,不要說沒有心就是道,而是說無所著、不起煩惱之意。

也可以說‘無心’即是不要有惡的念頭,要有善的念頭;如果沒有一切惡的心,何用一切法呢?三世諸佛敷經演論皆令眾生,心無所著。所有的一切諸佛說經論道,都是要使眾生無所執著。人活在世間,心若有所執,就好比被繩索系縛住一樣。‘著’就是繩索,‘執著’就是自己拿一條繩索綁住自己,誰束縛你呢?

我們不可以說:“我被你氣死了。”我們該說:“我很沒有修養。”如果,修養成佛,還有什麼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實,沒有人令我們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因為沒有修養,執著自我,太保護自己,所以沒辦法解脫自己。就像拿一條繩索,自己縛住自己才產生痛苦;我們戰勝不了自我,我們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堅固,苦根轉生,無由解脫。若執著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執著,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強,就無法解脫。

常常,我們對業報不滿,總是埋怨自己現世的逆境,我們都不會想到前世造了多少業。今世轉不過,也不會向佛陀求忏悔,還埋怨三寶;如此一來,執著之心愈形堅固。朱熹講過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告訴我們,事情如有不順利,必須反省自己,這樣才是名‘君子’。
標籤:
瀏覽次數:53    人氣指數:5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死亡的藝術-10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死亡的藝術-11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