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2108
 KI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03-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03-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03-2
作者: KING 日期: 2023.02.28  天氣:  心情:
【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這個字因為它太簡略了,所以,看起來非常地吃力,不只是初學佛法,老參的如果沒見性,這個看起來就非常吃力!但是,如果說有一點佛學的底子,一解釋,那就並不困難,也很簡單。師父逐句來解釋一下,說:

能隨境滅,看這四個字要先看底下那兩個字,先用主觀跟客觀來標示出來,你就很清楚,「能」就是內在的主觀察知心;「境」就是外在的客觀環境的存在,那麼,這個來解釋就非常清楚,就非常清楚。能隨境滅,先解釋底下:境滅就是如果……這個「滅」不是滅掉境界,就是這個外在的境界,了悟了空性的時候,這個時候稱為滅。如果沒有外在的客觀環境的存在,這個叫做境滅;那麼,就算你有主觀的察知心,那你又能觀察到什麼?也就是環境都不存在、客觀的環境不存在,主觀的察知心、意識心也沒有辦法顯露。這意思就是:緣起無自性,能緣的這個主觀的察知心,是因為有外在的環境才有意義;如果這個外在的境界滅,就是體悟到空,或者是不存在,可以把它解釋作:如果外在的境界不存在,那麼,能緣的主觀察知心,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主觀的察知心,是隨著外在的境界的滅掉,而消失不存在的。意思就是:緣起,能緣的主觀,跟所緣的客觀是相互的,客觀不存在,那麼,主觀也就不存在,主觀隨著客觀的存在而有意義;客觀的環境不存在,那麼,就算有主觀的察知心,又有什麼東西讓你觀察?沒有外在的環境,你觀察什麼呢?叫做能隨境滅。

底下叫做:境逐能沉,這四個字,要先看底下那兩個字:能沉。若主觀的察知心沒有了,「沉」就是也不存在。那麼,境逐,就算你一直拼了老命去外面追逐,也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主觀的察知心。簡單講:外在的境界看起來有讓我們追逐,回歸到最後的出發點,還是你這一顆心。你這一顆主觀的察知心、意識心、執著心、分別心,要是不存在的話,就算你一直在外面境界一直追逐,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沒有主觀的察知心。所以叫做:能沉的話,境逐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這一句話就比較簡單了:外在的境界,是由內在的察知心而顯,才能顯現這個外境。「境」就是外面的客觀環境,外在的客觀環境,是因為內在的主觀察知心才能……能境就是:才能顯現外境。意思就是:如果沒有能緣的這個察知心,就算有外在的境界也沒有用,沒有用!

最後一個就是:能由境能。能觀察的察知心是怎麼來的呢?是由外在所引起的,因為有客觀的環境,來引起你的察知心,由境——由外在的境界引發你的察知心。所以,這一句就是:心生則種種法生。在經典裡面講:心本無生因境有。所以心,一切法本來無生;但是,因為境界所引起的種種的執著、分別、顛倒、知見,就是這個意思。

簡單的解釋一下說:「能」就是所謂主觀的察知;「境」就是客觀的存在。

再解釋一下:所謂能隨境滅,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客觀的環境存在,那麼,你那個主觀的察知心就不會發生,沒有所,當然就沒有能。所謂的境逐能沉是說:如果沒有主觀的察知,那麼,客觀的存在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主觀跟客觀,心跟境是相互的。所以,緣起法叫做空無自性,這裡的主觀意識心和客觀環境,諸位!都是如來藏性的所遺留之物,遺留之物。

真正的悟道,沒有主觀、沒有客觀,萬法一如,沒有能所,但有能所,俱是戲論。所以說:境逐能沉,境由能境,意思是說:客觀借由主觀而顯現,境由能境。那麼,能由境能,是說有了客觀的環境,才能產生主觀的內涵。也就是說:心本來它是無生;但是,因為境而顯露,而有這個意識生滅心。心生則種種法生,在經典裡面常常作如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泯滅這個能緣的察知心;察知心就是意識分別心;或者是所,就是外在的環境。所以,禪悟道就沒有內外,一物我……物跟我是統一的、是和諧的,這個時候的心完全徹底解脫,就天下太平。

如果把它貫串起來,整句的意思就是:如果外在的境界不存在,那麼,主觀的察知心也沒有東西可以觀察。如果主觀的察知心沒有了,就算有可追逐的外在的環境,也不具任何的意義,因為主觀、客觀是相互依緣而存在的。外在的境界是由內在的能緣察知心,而顯現外在的境界才有意義;能緣的察知心是由外在的境界,而引發的種種主觀的察知心。所以,主觀的察知心,事實上,是由客觀的環境才能存在、顯露出來。客觀的外在環境,和主觀的能緣心,其實是來自同一個本性,同一個本性、同一個如來藏性。

諸位!你們有去看到那個蝸牛?蝸牛,這個蝸牛兩隻角——(能緣、所緣),但是,這個蝸牛收回來的時候,同一個身體,同一個身體。所以,沒有了能緣意識心,外在的環境也不存在,那麼,就絕對了,就絕對,是同一個本體。所以,但有能所,俱是戲論。
標籤:
瀏覽次數:65    人氣指數:6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03-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03-3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