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33016
 ju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維瓦第~四季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布拉姆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巴赫~韓德爾~海舒曼~舒伯特~
作者: judy 日期: 2016.03.26  天氣:  心情: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爾和泰勒曼齊名。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六,僅次於第五偉大的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

巴赫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宮廷樂長,在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度過了最後27年的時間。

儘管他的音樂並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使用了豐富的德國的音樂風格和嫻熟的複調技巧。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但由於音樂的風尚迅速轉向為洛可可和古典主義風格,巴赫的複調音樂音樂被視為陳腐之物,其成就長時間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僅僅作為管風琴演奏家而聞名。雖然莫扎特、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均對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門德爾鬆在萊比錫的圖書館中發現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並且在其音樂會上演奏,才震驚音樂界。此後門德爾鬆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整理和推廣,經過幾代音樂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漸獲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生平
童年
1685年3月21日(格里歷3月31日),巴赫出生在德國艾森納赫。他的父親約翰·安布羅休斯·巴赫是鎮上的音樂家,教巴赫小提琴和羽管鍵琴。叔叔們也是職業音樂家,包攬了從教堂管風琴到宮廷作曲家、音樂家的職位。巴赫的叔叔,約翰·克里斯多夫·巴赫(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赫關於管風琴演奏藝術。巴赫因此感到自豪,1735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譜,名為《音樂巴赫家族的起源》。

巴赫的母親死於1694年,他的父親也在8個月之後隨其母親而去。 10歲的巴赫成為了孤兒,並住進了位於奧爾德魯夫的長兄約翰·克里斯多夫·巴赫(與叔叔同名,1671–1721)家裡。在這裡,他模仿、學習並演奏音樂;而他哥哥,一個職業教堂管風琴師,也經常用翼琴指導他。

他哥哥讓他接觸的作品有來自當時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來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國人,例如讓-巴普蒂斯特·呂利、路易斯·馬贊德、馬蘭·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輕的巴赫也許觀摩學習了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經為他哥哥抄總譜,但是顯然他的哥哥禁止他這樣做,也許是因為覺得這樣浪費了他的時間。

巴赫幼年進入艾森納赫拉丁語學校,這裡恰好也是200年前馬丁·路德的母校。馬丁·路德是16世紀基督教改革的始作俑者,新教的奠基人。他主張信仰的唯一泉源是《聖經》,不需教士來充當中間人,並在瓦爾特堡把<聖經>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譯為德文。少年巴赫學習路德派教義理所當然。 7歲學習聖經、詩篇、教義問答,特別德文和拉丁文的福音書和使徒書;後在奧爾德魯夫老修道院進一步學習萊昂哈德.胡特爾的《神學概論》。除了宗教,馬丁·路德在音樂上也對巴赫啟發頗多。他曾創作許多以簡潔配樂而成的曲調,加入欲傳達的語言,一般稱為眾讚歌,又名聖詠合唱,借音樂在宗教改革上贏得不少信徒。巴赫致力於眾讚歌這種曲調的經營,他離開拉丁語學校後的幾年到呂內堡的米歇爾學校,數年唱詩班經歷,使他積累了大量16、17世紀的宗教眾讚歌曲目。可以說,馬丁的聖讚歌集是巴赫音樂的不竭源泉之一。

大約14歲的時候,巴赫和一個比他大一些的校友喬治·艾德曼一​​起被授予合唱獎學金,就讀位於呂內堡的名校聖邁克爾學校。在校2年中,他廣泛地接觸了歐洲文化,此外,除了參與學校的無伴奏合唱團外,他也演奏風琴與大鍵琴。他學習了法語和意大利語,在神學、拉丁語、歷史、地理、物理學等知識領域打下深厚的根基。他與德國北部的的貴族子弟交往,這些人被送到一些高專業性的學校學習,準備在外交、政治或軍隊中有所發展。

阿恩施塔特到威瑪(1703-1708年)
1703年1月,在從聖邁克爾畢業,並被拒絕一個位於桑格勞森的管風琴師職位後不久,巴赫被約翰·恩斯特公爵聘用,在威瑪一個教堂擔任場地音樂家。他的角色並不十分清楚,但很顯然還包括一些與音樂無關的僕役工作。他在威瑪待了7個月,全面學習了從阿爾卑斯山脈另一側傳來的新穎的音樂表現形式—音響色彩組合,發展了非凡的管風琴(即興)演奏技藝。之後,巴赫被邀請到阿恩施塔特的聖博尼費斯教堂,為其新完工的管風琴作檢查,並舉辦了啟用音樂會。在這個位於魏瑪西南大約40公里的古老小鎮,巴赫家族與當地居民建立著良好往來。 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該教堂的風琴師的職位,這個工作體面但並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

良好的環境和對音樂熱情的雇主並沒有緩解年輕的管風琴師和當局之間的緊張關係。巴赫顯然是對合唱團的水平不滿,但更嚴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拜訪了偉大的風琴師和作曲家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並參與他在北德呂貝克聖馬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約400公里,他請了30天的假,卻離職4個月,且未通知雇主,這成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狀”之一。這趟超過預期計劃時間的旅程,強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對對巴赫早期風格的影響,也顯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巴赫想成為布克斯特胡德的助手和接班人,但不希望娶他女兒,而這顯然是一個條件。

據1705年8月的法庭記錄,巴赫曾經被牽扯進一個爭執事件:

“ “JS巴赫,新教堂的管風琴手,就是坐在那裡的那個,因為他昨天深夜走路回家時……有六個學生坐在長石上,當他經過鎮上的禮堂的時候,學生蓋耶斯巴赫拿著一根木棒跟在他後面,問他(巴赫):為什麼巴赫辱罵他(蓋耶斯巴赫)?巴赫回答說沒有。但因為沒有人能夠證明,所以他說話的氣勢有點不足。蓋耶斯巴赫說也許巴赫沒有辱罵他,但是巴赫一定侮辱了他的巴鬆管演奏,侮辱他的巴鬆管演奏就是侮辱他本人……於是蓋耶斯巴赫打了巴赫。巴赫並沒有想到會被襲擊,他已經抽出了他的匕首,但蓋耶斯巴赫與他扭打在一起,直到其他的學生趕到,並把他們分開。 ”
1706年巴赫得到了一個在米爾豪森聖布拉烏斯的風琴師職位,並待了好幾年。在那裡顯然有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地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唱詩班。 4個月之後,1707年,巴赫成為米爾豪森的布拉希斯基希的管風琴師;同年,和他的第二個堂妹瑪莉亞·芭芭拉·巴赫(Maria Barbara Bach)結婚。他們育有7個孩子,但只有4個活到了成年,包括威廉·弗里德曼·巴赫和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赫,他們後來都成了重要的作曲家。

巴赫提議將聖布拉烏斯的管風琴翻新,雖然費用昂貴,但教堂和米爾豪森市政府都予以核准。作為回報,巴赫為1708年的新地方議會成立開幕儀式精心製作了喜慶的清唱劇《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Gott ist mein König, BWV 71)。地方議會很高興巴赫對他們的豐厚回報,在之後的幾年裡又兩次讓巴赫指揮演奏它。

身在威瑪
巴赫演奏了其清唱劇《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同年辭職去接受一個報酬更為豐厚的職位,任魏瑪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宮廷管弦樂師;1714年成為樂長。在威瑪巴赫創作了大部分管風琴作品,也首次發現了維瓦爾第的音樂,開始了協奏曲的創作。 1717年接受柯登的安哈爾特利奧波德親王的樂正職位;但其辭職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撓,在免除其義務之前甚至還把其關押在獄中。

柯滕時期
柯滕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為高產和未受干擾的時期,這段時間他創作了許多器樂作品:《勃蘭登堡協奏曲》,《鍵盤小曲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和小提琴,大提琴獨奏作品等。 1720年當他和利奧波德親王一同出遊時,其妻死去,留下他和7個小孩;第二年再婚,娶安娜·瑪德蓮娜·巴赫(1701-1760)為妻;當親王利奧波德娶了一個對音樂不感興趣的女人時,巴赫開始尋找一份新工作。

萊比錫
1722年,萊比錫聖樂領唱庫瑙逝世時,巴赫申請該職位,萊比錫當局先是把該職位讓給了泰勒曼,隨後又任命了克里斯托坲.格勞普納,巴赫在1723年正式任該職。作為教會音樂的指揮,他要督導教會樂手,提供禮拜式中的樂曲;在托馬學校任教;在這裡他創作了最偉大的宗教作品《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 B小調彌撒》和《聖母頌》,宗教劇及大多數的教會清唱劇。 1729年他組織了著名的萊比錫大學音樂社,由職業歌手和學生組成,每週舉行音樂會。領導該組織一直到1737年,1739-1743年又繼續領導。

逝世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巴赫患有白內障,視力逐漸喪失,1749年以當時落後設備進行了眼科手術,幾乎使他完全失明。他的這場疾病原因不明;據說他突然恢復了視力,但卻由於手術後的後遺症於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年65歲,死因據當時報紙所刊是因為一場“非常不成功的眼科手術造成的不愉快的後果”,據現在歷史學家推測則是因為腦中風合併肺炎。隨後在萊比錫舉行葬禮。

音樂風格和創作
按照巴赫兒子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的說法,巴赫在作曲方面是無師自通的。他沒上過任何作曲方面的課程。

因為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研究很多有影響的作曲家的作品並從中學習。這主要經由對音樂​​的聆聽,閱讀,抄寫,複製,加工,模仿和對作曲媒介,形式,種類的研究。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還說:

“虔誠的他以自己額外的努力形成了自己風格……僅僅是模仿其他作品,他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賦格作曲家……經過許多演出……沒經過系統性學習的他已經掌握了管弦樂隊的訓練和指揮。”

~~~~~~~~~~~~~~~~~~~~~~~~~~~~~~~~~~~~~~~~~~~~~~~~~~~~~~~~~~~~~~~~~
幽默ˋ機智的魯漢子
韓德爾 (George Frederick Handel)
1685年2月23日生於德國哈勒, 1759年4月14日逝於英國倫敦, 享年74
.
------------------------------------------------------------
"大人, 如果我只成功於取悅大眾, 那麼我將會非常遺憾. 我的期望
是提昇他們. "
--韓德爾
(於<<彌賽亞>>倫敦首演後)
------------------------------------------------------------
對熟人而言, 韓德爾是位壯碩ˋ個性衝動ˋ舉止和言談粗魯, 但
是脾氣還不錯ˋ具有幽默感的人. 即便在生氣或是不耐煩的時候, 也
總不忘說幾句俏皮話自我解嘲>
一六八五年韓德爾出生在德國薩克森的哈勒. 父親是理髮師兼外
科醫師, 母親則是路德教派牧師的女兒. 韓德爾的父親一直希望他能
夠成為一名律師, 可惜事與願違, 韓德爾從小就對音樂有異常濃厚的
興趣及天份. 十七歲那年, 韓德爾擔任教堂風琴手, 一年後, 韓德爾
離開哈勒前往漢堡學習作曲, 閒暇時開始試著譜寫他的第一部歌劇.
韓德爾本有希望成為呂別克的風琴師, 但條件之一是他必須和布
思泰烏德的女兒結婚. 韓德爾看的那位閨女一眼後, 立即向後轉, 放
棄了這個大好機會. 據說兩年後, 特地前來聽布思泰烏德的巴哈也遇
到和韓德爾相同的 "好運道" , 但也同樣敬而遠之. 韓德爾一生未娶
, 據說除了他所愛的女人以外, 韓德爾從不理會朋友的諫言. 只是韓
德爾是大 "情剩" , 每次戀愛都維持不了久就告失敗.
1706年起, 韓德爾在意大利威尼斯ˋ佛羅倫斯和羅馬等地待了四
年. 在這四年當中, 他學到很多作曲技巧, 所寫的歌劇ˋ神劇ˋ清唱
劇ˋ協奏曲和奏鳴曲也得到當地人士的讚揚. 韓德爾從1709年開始擔
任漢諾瓦選侯的宮廷樂長, 三年後利用休假的機會到英國發表歌劇.
韓德爾曾於二十五歲時到英國訪問, 已小有名氣. 再度來訪受到英國
各界歡迎, 並應官方要求寫作 "感恩讚美詩" 慶祝英國奪取直布羅陀
, 為安娜女王寫作 "生日頌歌" . 韓德爾在英國樂不思蜀, 竟棄官不
歸, 老闆漢諾瓦選侯大為光火. 尤其韓德爾竟寫出與祖國政治利益不
符的音樂, 更是火上加油. 韓德爾當時萬萬想不到, 不就後竟風水輪
流轉.
當安娜女王駕鶴西歸後, 來到英國繼承王位的居然正是與女王有
遠親關係的漢諾瓦選侯, 搖深變成喬治一世. 這讓當年 "叛逃" 的韓
德爾大為難堪, 不知如何面對老東家. 所幸兩位朝臣布林頓勳爵ˋ吉
爾曼賽吉男爵知道喬治一世關心音樂勝過政治, 兩人便心生一計. 他
們建議國王在泰晤士河上舉辦一次水上巡遊, 時間是一七一五年八月
二十二日.
當皇家遊艇行到河中央時, 旁邊一艘豪華畫舫突然靠近過來, 一
陣仙樂自其船艙飄揚而出. 喬治一世乍聽之下龍心大悅, 忙問左右:
是何人在演奏? 實在太美妙了! 朝臣連忙趁機回話: 是 "罪臣" 韓德
爾自知罪該萬死ˋ萬萬死, 特地呈獻新作一首云云. 喬治一世聽了,
在美景天籟包圍之下, 心情大好, 當下就開赦了韓德爾的罪.
韓德爾從此在英國安身立命, 直到一七三七年韓德爾因過度疲勞
導致中風. 所幸影響不大, 沒多久就恢復健康; 但是六十七歲那年雙
目失明. 一七五九年四月十四日, 韓德爾在倫敦逝世, 享年七十四歲
, 遺體安葬在西敏寺教堂.

*必修作品*
--------------------------------------------------------

1. "水上音樂"
作曲過程如上文, 全曲最初分為二十個樂章, 現在是幾種改編版
本. 目前最盛行的是雷德里屈 (Redlich)的十八樂章版, 共分三個組
曲ˋ十八樂章.

2.十二首大協奏曲集
十二首大協奏曲作品六使用的樂團編制不大, 但卻可說是韓德爾
最偉大的管絃樂作品之一. 這十二首大協奏曲寫作時間集中在一七三
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到十月三十日之間. 作品中可明顯看出韓德爾特意
模仿柯賴里古協奏曲風格的痕跡, 但在樂曲的表現上還是帶有韓德爾
的原創性.

3. "皇家煙火"
"皇家煙火" 是在一七四九年, 為了慶祝英ˋ法兩國在愛拉沙伯
簽訂合約而作. 韓德爾親自指揮這部作品首演的時候, 本來只用到管
樂器和打擊樂器, 但後來還是改寫, 加上了絃樂器. 當晚節目結束後
, 倫敦鐵橋上擠滿動彈不得的馬車; 燃放煙火時, 還發生火星亂飛引
發火災燒掉帳棚的事件. 但無可置疑的是: 這首音樂的確是一首壯麗
ˋ深具特色, 代表著光榮凱旋的樂曲.

4. "彌賽亞"
神劇是韓德爾最引以為傲的一部份作品, 不過現在並不容易欣賞
. 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這部家喻戶曉的 "彌賽亞" . 這部神劇共分三
部分, 全曲包含五十首獨唱ˋ合唱.#####

~~~~~~~~~~~~~~~~~~~~~~~~~~~~~~~~~~~~~~~~~~~~~~~~~~~~~~~~~~~~~~~~~~~~~~~~~~~~~~~
辭條: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奧地利作曲家,被稱為「交響樂曲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一生寫作了104首交響曲(Symphony),20首協奏曲(Concerto),68首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15部歌劇(Opera),12部彌撒曲(Mass),許多的重奏樂曲(Ensemble),鍵盤樂曲(Keyboard)和其他聲樂作品(Vocal Work)。另外,兩部著名神劇《創世紀》(The Creation)和《四季》(The Seasons),是海頓先後於西元1798年與1800年,所完成的偉大作品。在弦樂四重奏中,以西元1797年所作的《弦樂四重奏,作品76》與《皇帝》弦樂四重奏,最為世人耳熟能詳。其中,《皇帝》弦樂四重奏,海頓以先前慶祝奧皇誕辰所創作的《皇帝頌》(Emperor’s Hymn),作為此曲的主題。
海頓之所以被喻為交響樂曲之父,並不是創造或發明了交響曲,而是因為他完整架構了交響曲的模式,經由後人給予高度的評價。在古典音樂的曲目裡,海頓的交響曲,也是常常被人所演奏的。典型的海頓交響曲模式,是由四個樂章組合而成。首先,是一個快板的奏鳴曲式(Sonata Form)樂章,但常以慢板作為前奏,進而展開全樂曲。第二,是一個慢板樂章。第三,是一個小步舞曲(Minuet)及中間奏(Trio)。第四,以輪旋曲式(Rondo Form)或奏鳴曲式作為最後一個樂章。此一交響曲模式建立之後,更幫助了其後作曲家,讓他們有著明確的標準形式來創作。
海頓的早期作品影響,來自於晚期的巴羅克(Baroque)風格,其中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和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的音樂亦是承襲這種過渡時期的風格。此外,海頓也深受德國音樂家巴赫,艾曼紐(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685-1750)的「真情風格」所影響,在他的鋼琴作品,有著明顯的痕跡。海頓的音樂特色其中之一,便是他的幽默風格,增加了他的音樂趣味性。在他的音樂中,由不同的驚喜及出乎意料的寫作手法,創造出明顯的音樂對比。在他的弦樂四重奏裡,更有著看似簡單的架構,卻隱藏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複雜。最好的證明,便是海頓於西元1781年發表的6首弦樂四重奏,作品33,便能看見其特點:如歌似的音樂線條,加上樂句自然的衍生,非常純熟的器樂寫作。
此種作曲手法,進而影響到海頓後期的四重奏創作。另外,海頓成功的將前古典風格轉變為成熟的古典音樂風格,也讓他在音樂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舒曼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德語: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國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成熟時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熱情敏感,富有民主主義思想。夫人克拉拉是著名鋼琴家。著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受其幫助提攜。

生平
舒曼1810年出生在德國薩克森的小鎮茨維考,他的父親開著一家書店兼營出版。童年的舒曼最大興趣是文學而不是音樂,並且熱衷於寫作小說和散文。偶爾也從事一些音樂活動,12歲的時候舒曼組織了一個小型的管弦樂隊。之後出於對文學的熱情,又組織了一個文學社,並開始寫作關於藝術和詩歌的論文。

青年時期的舒曼被青春期的苦惱折磨著,他的父親積極引導他音樂方面的發展,然而舒曼的母親希望兒子能學習法律以便將來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1828年舒曼中學畢業,這時他的父親也去世了,他如母親的願望,去了萊比錫學習法律,第二年又到海德堡繼續學習。 1830年舒曼在海德堡附近的法蘭克福聽了一場帕格尼尼的演奏會,從此就立志要成為一名鋼琴家。這一年聖誕節舒曼回到萊比錫全心投入成為鋼琴家的練習中,這是他已經20歲了。因為起步太晚,舒曼強迫自己大強度長時間的練習,據說他自己還發明了一種機械來鍛煉手指的肌肉。這種錯誤的練習法使他右手的中指完全麻痺,成為音樂家唯一的希望就只有往作曲家的道路上走了。然而之後舒曼並沒有放棄鋼琴,鋼琴的創作始終是舒曼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格部分。 1833年在他23歲時期創作了自己第一部的傑作,同一主題和十二格變奏的《交響練習曲》,之後是1834年至1835年間創作的《狂歡節》,是一部由二十一個樂章組成的鋼琴傑作,也是舒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834年舒曼創辦了一份音樂評論雜誌,並用弗羅列斯坦和尤斯比烏斯作為自己的筆名,這兩個人的觀點體現了作者本人的思辨統一。

1836年,舒曼26歲時,仍然沒有停止學習鋼琴,這時在維克教授處學習的時候舒曼結識了教授的女兒克拉拉,但遭到維克教授一家人的反對。後經過他不懈努力,1840年終於在萊比錫郊區的Schönefeld鎮與克拉拉結婚。兩人育有八名子女,其中不少夭折。

1843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44年赴德雷斯頓任合唱團領隊。 1850年舒曼搬到杜塞爾多夫,任樂隊指揮。

1854年曾一度投萊茵河自殺,幸被船夫救起。之後他被送入波恩一家精神病院,期間克拉拉一直照顧他。 1856年舒曼因晚期梅毒感染死於波恩。舒曼和克拉拉的墓地均在波恩。

作品
作品包括交響樂四首、協奏曲(如《a小調鋼琴與樂隊協奏曲》、《a小調大提琴與樂隊協奏曲》、《d小調小提琴與樂隊協奏曲》等)、室內樂(包括三首弦樂四重奏,兩首鋼琴四重奏,三首鋼琴三重奏)、藝術歌曲(如《桃金孃》、《女人的愛與生命》和為詩人海涅《詩人之戀》、里爾克、艾辛多夫的詩歌而譜的曲)、鋼琴作品(如《蝴蝶》、《狂歡節》、《交響練習曲》、《童年即景》[1]等)、其他樂隊和合唱作品(如《曼弗雷德序曲》)及歌劇一部。樂評創作,主要刊載於由他創辦並一人分飾三個不同立場的評論人員的《新音樂報》內的文章。

有關舒曼的文藝作品
1944年,德國拍攝過一部舒曼傳記片。

1947年,美國好萊塢拍攝影片《Song of Love》,描寫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故事,凱瑟琳·赫本扮演克拉拉。舒曼《童年即景》組曲中的《夢幻曲》被用作影片的主題歌。

2009年,小說琴戀克拉拉《Belove Clara》描寫舒曼、克拉拉以及勃拉姆斯的三角戀情。

~~~~~~~~~~~~~~~~~~~~~~~~~~~~~~~~~~~~~~~~~~~~~~~~~~~~~~~~~~~~~~~~~~~~~~~~~~~~~~~~~~~~~~~~~~~~~~~~~~~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語: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等等。他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鬥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鱒魚》、《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孃之歌》、《紡車旁的格麗卿》、《牧童的哀歌》、 《戰鬥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 連篇歌曲集3部:《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了兩個樂章而稱為《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滿英勇豪邁的氣概,稱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裡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接濟。

舒伯特死後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的墓旁。



弗朗茨·舒伯特像 維也納市立公園
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希田塔爾。他父親弗朗茨·西奧多·弗洛里安(Franz Theodor Florian)是一個莫拉維亞農夫的兒子,是一個教區學校的校長。他的母親伊利莎白·維茲(Elizabeth Vietz)在結婚前是一個女僕。舒伯特連他在內共有15名兄弟姊妹,不過這15人當中,有10名在出生後不久就病死。他們的父親是一位知名的教師,同時也是一位業餘音樂家,將自己的音樂知識都傳授給了兒子。

從五歲開始,舒伯特就隨父親開始學習,六歲時開始進入學校上課,他的音樂的啟蒙也從那時開始。父親教導他小提琴的基礎,當他七歲時,師從霍爾澤教堂的樂隊長邁克爾·霍爾澤,學習音樂。可是霍爾澤根本教不了他,要教的內容他早就會了。所以上課的內容變成了聊天,或者經常就是霍爾澤目瞪口呆地看著舒伯特,吃驚的說不出話來。小舒伯特從一名學徒工那裡學到更多的東西。那個學徒工曾帶他去臨近的一個鋼琴倉庫,給他以比他貧窮的家庭所能給予的更好的樂器練習機會。他的早年教育更顯不足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那個年代,一個作曲家如果自己不是一個在公眾面前的出色的演奏家,那他成名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這樣看來,他童年的音樂啟蒙教育是不夠他踏上音樂家之路的。

1808年8月,由於在皇家教堂童聲合唱團裡唱歌,他進而進入皇家神學寄宿學校。在那裡舒伯特開始接觸了莫札特的序曲和交響曲。正是大量不斷的接觸各種各樣的曲譜,以及經常去歌劇院聽歌劇,舒伯特開始為他的後來的音樂造詣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他的天賦引起了當時頂級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裡的注意,薩列裡決定教授他作曲和音樂理論。舒伯特早期的室內樂很有特點,後來人們知道他家在周日和節假日經常演練弦樂四重奏,他的兩個兄弟拉小提琴,他父親大提琴,舒伯特自己拉中提琴。這正是他後來為之譜曲的業餘合唱的雛形。

他在寄宿學校後來的時光裡,又陸續寫了很多室內樂,幾首歌曲,一些鋼琴曲片斷,一首Kyrie (D.31)和Salve Regina (D.27), 一首風琴octet(D. 72/72a) - 據說是悼念他1812年去世的母親。一首cantata (D.110), words and music, for his father s name-day in 1813, 和他的畢業作品《生命》(life), 他的第一首交響曲(D.82)。

教師生涯
在1813年底他離開了寄宿學校,同時為了避免服役便去了他父親的學校作為底班的教師。此時他的父親也與一位來自近郊 Gumpendorf 絲綢商人的女兒Anna Kleyenboeck再婚。其後的兩年裡年輕的舒伯特忍受著繁雜的工作,他倒也游刃有餘。尤其是薩列裡一直對他單獨教授作曲。可以說薩列裡是教他時間最長也是對他最有影響的老師。因為薩列裡是頭一個將Biedermeier(1815-1848)風格溶入維也納教堂音樂的作曲家,所以舒伯特早期作品有他老師的教堂音樂的特點就不足為奇了。另外薩列裡用多種語言寫了大量歌曲,這也對舒伯特早期大量出產歌曲給出了解釋。

他的第一部歌劇-- Des Teufels Lustschloss (D.84) -- 和F大調第一部彌撒曲(D.105) -- 都作於1814年,同年他還寫了三部弦樂四重奏,第一首交響曲no.2 in B-flat major (D.125)和17首歌曲,其中包括經典的Der Taucher(D.77/111) 和Gretchen am Spinnrade (D.118, published as Op. 2)。但這些和1815年的作品數量相比,就遜色了。在1815年,儘管有教課的工作,還要找薩列裡上課,以及生活的很多雜事,他的產量高得讓人難以置信。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125) 完成了,緊接著第三號D大調(D.200)。他又寫了兩首彌薩曲,第一首僅用了六天。三首歌劇Der vierjährige Posten (D.190)、Fernando (D.220) 和Claudine von Villabella (D.239)-- 另外兩首,Adrast (D.137) 和Die Freunde von Salamanka (D.326),沒有完成。

另外還有一部弦樂四重奏,四部奏鳴曲及零散的鋼琴曲、146 首歌曲,有些歌曲還很長。他光10月15日寫了8首歌,10月19日7首。

1814年12月舒伯特結識了詩人Johann Mayrhofer。由於舒伯特的性格,他們的友誼很快發展至親密無間。他倆的脾氣不一樣,舒伯特率直、開放、陽光,Mayrhofer憂鬱、沉默寡言,將人生看作對人的忍耐力的考驗。他們的友誼,對舒伯特後來的幫助是多方面 。

朋友的支援
如果說1815年是舒伯特創作豐富的一年,那麼1816年卻是他命運轉折的一年。他為歌德的詩歌魔王譜曲,為好友Spaun驚嘆不已。幾週後,一個家境殷實的學生Franz von Schober,因為曾經在Spaun的家裡聽過舒伯特的歌曲,前來拜訪。他提出讓舒伯特辭去學校的差事,並資助他安心進行音樂創作。這個建議可謂雪中送炭。因為舒伯特剛剛申請盧布爾雅那宮廷樂師未果,正為壓抑的教職悶悶不樂。他父親很快同意了他的決定,很快在四月末他搬到了Schober家寄宿。舒伯特曾經為了補貼家用試圖教授音樂,但很快放棄,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創作中。他後來說:“我整天都在寫,每當我完成一部,馬上開始下一部。”

同一時期舒伯特的朋友圈子也不斷擴大。 Mayrhofer介紹他認識Johann Michael Vogl,著名的男中音,他為給舒伯特擴大影響經常在維也納的沙龍演唱他譜的歌曲:Anselm Hüttenbrenner和他的兄弟Joseph是舒伯特的忠實歌迷。出色的鋼琴家Joseph von Gahy經常演奏他的奏鳴曲和幻想曲。音樂世家Sonnleithner一家,因為大兒子與舒伯特在皇家學院是同學,讓舒伯特自由出入,而且為他舉辦音樂聚會,這種聚會很快被稱為“舒伯特圈子(Schubertiaden)”。生計對於舒伯特來說也不是問題。毫無疑問,舒伯特當時一無所有,他辭掉了教職,卻也沒有演出收入。而且那時沒有出版商對他的作品感興趣。但是他的仗義朋友們經常無所求的接濟他。有個給他提供住處,有的提供樂器。他們一起出去吃飯,碰上誰帶錢誰就付錢。舒伯特是聚會的明星,但一貧如洗。據說他有十幾個外號。最有特點的一個是“什麼能耐?”,更通俗一些就是“他買單?”當一個新人被介紹給舒伯特認識時,他經常這樣問。舒伯特的另一個外號是“小蘑菇”。因為他只有1米57,又是個小胖子。

1820年標誌著舒伯特風格走向成熟。未完成的清唱劇"Lazarus" (D.689) 於2月動工,隨後主要的還有“the 23rd Psalm” (D.706), “靈魂之歌”(Gesang der Geister) (D.705/714 ), “Quartettsatz” in C minor (D.703)和“流浪者幻想曲”。而且對於他作曲生涯更有意義的是在那一年他的兩部歌劇在Kärntnerthor theatre上演:“孿生兄弟”(Die Zwillingsbrüder”)(D.647)和“神奇的豎琴”(Die Zauberharfe) (D .644)。 儘管如此,他的大部分作品仍然局限於由Gundelhof的業餘歌唱團演唱,這個歌唱團是早期他家的家庭四重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時的舒伯特嚮往著一份更體面的職位從而贏得更多的聽眾。無奈的是出版商都對他絲毫不感興趣。直到他的朋友Vogl於1821年二月演唱了魔王,安東·迪亞貝利才猶豫不決地同意印刷他的一些作品並付款,但合同很快被解除。舒伯特從那些出版社里得到的報酬是那樣的可憐和微乎其微。這不是他朋友的錯,只能說維也納的聽眾不識才,而造成這個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那些中間人,是他們把舒伯特隱藏在觀眾視線之外。

不幸的是舒伯特1823年1月被感染梅毒,這在當時是不治之症。當年秋天舒伯特入院治療,有所好轉,但次年年初他精神也受到重創,在一封信中他寫到:“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憐的人”。

後期生活和作品[編輯]
1823 年舒伯特完成了第一個為威廉·米勒的詩歌創作的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 D. 795), 這部作品以及後來的“冬季之旅”(Winterreise ,D. 911) , 廣泛地認為是舒伯特歌曲作品的巔峰之作。

1824年舒伯特寫了壯麗的Octet in F (D.803), "A Sketch for a Grand Symphony"; 當年夏天他重返Želiezovce, 在那裡他深受匈牙利當地語言特色吸引,而寫成了Divertissement a l Hongroise (D.818)和String Quartet in A minor (D.804)。舒伯特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伯爵夫人,他當時的學生Caroline Esterhazy。無論後人如何評價這段羅曼史,在歷史上都無從查證。

前幾年的事業的低潮在1825年終於有了轉折。舒伯特的作品源源不斷地出版,經濟上的壓力有所緩和。舒伯特當年夏天在上奧地利度過愉快的假期,被當地人狂熱追捧。正是在這次旅行中舒伯特創作了歌曲集"Songs from Sir Walter Scott",其中包含了著名的“Ellens dritter Gesang”, D.839, 也就是當代人們熟悉的《聖母頌》(“Ave Maria”)。

1826年到1828年,舒伯特一直待在維也納,除了在1827年去過一次格拉茨。回憶這三年的時光,好像除了作曲外鮮有故事發生。 1826年他把一部交響曲獻給音樂家之友協會而拿到了報酬。在1828年春天他第一次也是一生僅有的一次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好評如潮。但他那些作品就像一部自傳。 “死亡與少女” (D.810)寫於1825-1826冬天,並於1826年1月25日首演。這年晚些時候“Rondeau brilliant”問世。

1827年舒伯特完成歌曲集“冬天之旅” (D.911), 以及兩首鋼琴三重奏(B flat, D.898; and E flat, D.929)。

逝世

舒伯特的墳墓,在 維也納中央公墓
在他的創作旺盛時期,他的健康惡化。自從1822年起,舒伯特就在和梅毒作鬥爭。儘管有人提出其他的病因,最終的病症很可能是傷寒症;他晚期的病狀與汞中毒的病狀相似,而汞恰巧是19世紀早期用來治療梅毒的藥物;無論如何,沒有足夠的證據來作出確定的診斷。他於1828年11月19日死於維也納,哥哥費迪南德的公寓裡,卒年31歲。根據他的要求,死後安葬在其崇拜了一生的偶像貝多芬的墓邊。 1888年,舒伯特以及貝多芬的墳墓遷到了維也納中央公墓,與小約翰·施特勞斯以及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的墓為鄰。

1872年,弗蘭克 舒伯特的紀念碑在維也納的中央公園被建立起來。

死後的聲譽
後人筆下的舒伯特通常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天才,他的作品未能得到廣大觀眾的重視。確實,舒伯特的偉大作品 – 如交響樂 – 並未產生重要的影響,歌劇也沒有​​突破。造成這個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自己並未如莫札特和貝多芬那樣積極主動地設法在公眾場合展現自己。直到1827年才在朋友們的勸說下開了個人音樂會,而且取得巨大成功。

另一方面舒伯特卻又名聲在外。特別是Vogl作為歌唱家不遺餘力地演唱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前,出版商們已經對他的作品感興趣。在他生前已經有大約100首作品出版 – 這個數字與他的總共600首歌曲比起來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和當時的許多其他作曲家相比,已經很多了。

在舒伯特去世後數年裡Diabelli有出版了許多歌曲,當然到他的交響樂,彌撒曲和歌劇都陸續出版,又經過了若干年。舒曼有一次在維也納拜訪了他的哥哥費迪南·舒伯特,費迪南給他看了幾首舒伯特的遺作。舒曼當即看中了《第九交響曲》(Große Sinfonie in C-Dur)並決定讓它重見天日。 1839年3月21號這部作品在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的指揮下在萊比錫首演。而《未完成交響曲》也終於在1865年在Johann von Herbeck指揮下首演。

儘管英年早逝,舒伯特對當時音樂的許多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他與貝多芬稱為德語國家音樂界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他不但繼承了古典主義音樂的傳統,並在其基礎上開創了歌曲音樂的先河,從而奠定了他浪漫主義音樂鼻祖的地位,並為後來的作曲家如門德爾松和舒曼,以及再後來的雨果·沃爾夫和斯克里亞賓所發揚光大。在十九世紀他以藝術歌曲的創始人聞名於世,而在二十世紀他在器樂的貢獻也逐漸為人們所認可。可惜在歌劇上的影響有限,主要是因為歌詞的晦澀難懂和乏味,從而使作品的水準大打折扣。


舒伯特圈子
當代經常有以舒伯特圈子為名的紀念音樂會舉行。最著名的當屬於1976年在霍恩埃姆斯創立的舒伯特圈子,自2001年起每年夏天在施瓦爾岑貝格和霍恩埃姆斯舉行為數眾多的歌曲和室內樂音樂會。

1928年舒伯特逝世100週年為舒伯特年,在奧地利各地舉行了很多紀念活動。無數的紀念碑,紀念樹在城市和鄉村被樹立起來。上面大多數刻著“紀念德語歌曲之王弗朗茨·舒伯特”。
標籤:
瀏覽次數:49    人氣指數:4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維瓦第~四季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布拉姆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