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334081
 歸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天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省錢大作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米
作者: 歸人 日期: 2023.09.06  天氣:  心情:
日前植物園有“國際小米年”小米特展,展示各原住民部落,連根帶莖的小米品種。

我才知道,原來小米長在山上為多,且品種甚多呀!且植物園為配合展覽,也在民族植物區旁野花園的一側,栽植了數個來自信義鄉布農族卡里布安村的小米品種,以及部落裡伴隨小米一起栽植的傳統穀物,我才親眼見到土生土長的小米樣子。


 
看到展覽說明,我也才知道現在“吳寶春”也做小米麵包了,但我沒吃過,不知其味,或許下次再品嘗看看。

一個小米展,看見的不只是小米的原形和它在土地上的樣子,也讓我回憶起家中養鳥的那段童年歲月。

 
小米幾乎是我小時候最有印象的五穀之一;60幾年前,台灣民間曾有過一陣的養鳥熱潮,家裡也跟著投資養文鳥、金絲雀、胡錦,還有最便宜的十姊妹……這些小鳥主要都吃小米,讀小學的我,經常要幫換飼料,先用嘴巴吹起已被吃過的小米殼花,會在眼前一陣飄散,我再於飼料盒內添加新的小米,然後用掃把掃起滿地的碎殼花。



我每天搭在客廳牆邊,比一個人還高的大型鳥網籠裡,吹著小米殼花,有時散落在頭髮或衣服上,再添加飼料,並要躲避時而因驚動而飛過身邊的小鳥,真是有點狼狽不堪。若不是金絲雀、文鳥、胡錦等鳥兒還算美麗、可愛,可真是一件苦差事。但在客廳間做副業的時代,誰家客廳不堆積副業產品呢?只是我家的副業,是會活動的鳥兒吧



養鳥,前面幾年,還小賺一筆,可是常惜售,不知逢高就應拋售,後來鳥市如同股票市場般崩盤,不堪小米飼料的花費,只好草草收場,將最昂貴買進的金絲雀,以十姊妹的價錢賣給鳥店,最終算是失敗的副業投資;而我也脫離灰頭灰腦為鳥兒們吹小米灰殼的日子了。



很多人已不知台灣民間曾有過的這段養鳥熱,我倒經歷過了,留下對小鳥和小米的印象;可當時小米我雖日日接觸,卻總是從飼料店買回來的現成品,就像我常見吃飯的米粒般;可米粒原來的稻穀,我在田裡可見過,服預官役時,還曾去鄉間助民割稻,整個稻米的育成、收割、打穀過程,大致了解,可是小米生長在土地裡,到底是什麼樣子?倒是一直沒見過,咱們平地的農田,似乎不流行種小米的。



長大後,到麵食餐館吃飯,也有一道小米粥,如果為省錢不叫湯,15元的小米粥是很經濟又可代替湯兼稀飯的食物,再點2個30元牛肉餡餅,百元之內,勉強可以吃飽。



小米跟稻米一樣可以煮粥,卻總在特別的餐廳才有,一般家庭少見煮小米粥的。故我還是依然沒見過小米在地上是什麼樣子的。










標籤:
瀏覽次數:104    人氣指數:504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天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省錢大作戰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