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66726
 sfk001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謹向救難隊致敬 受難者致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與日本地震似有某種連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快、慢地震之觀測區別
作者: sfk001 日期: 2024.04.11  天氣:  心情:
呵呵
您可知道
地震之觀測
竟有快慢之分
這是
日本近年來新研究地震觀測報告趨勢

0403以來
一直觀察台灣及世界各地
地震發生變動即時資訊報導
看著不同地震發生時
燈號閃爍及數據
影響區塊變換

雖然花東地區
地震頻率已有趨緩之跡
心中仍思考著
快慢地震事宜

何謂快慢地震之分
其實

快地震是指
地震發生時
地震觀測儀所觀測到
時間、P、S波強度芮氏級數、發生點座標、深度
及影響相關區域相關資料

慢地震則係指
長期觀測地質活動斷層帶
潛在沉陷、位移變動、錯動觀測值
作為研判未來可能發生事宜參考數據
而非受限地震發生時之數值

很高興的是
台灣地質、地震學者專家及尚在研修生
如中研院馬國鳳、地震局周中哲(太多人參與不逐一記載)等
早在921之後
參與每次大小地震調查、研判、紀錄、分析
廣為台灣各處地震斷層帶
在山林田野
布設觀測儀
蒐羅資訊
期建立AI地震速報資訊系統
甚至鑽掘觀測井
以光纖觀測斷層活動軌跡
或做
地震時在加速度度作用力GAL(1G=9.86m/秒平方,1g=986cm/秒平方)
不同材質結構
在耐震、減振、隔震試驗
分析樑、柱、版
不同撓度、位移、各種應力分布數據
祇能做為新建築規範修訂參考依據

另有人蒐羅追朔台灣地震史紀錄
實屬難得

謹向他她們為後代子孫幸福
默默地
流血流汗辛勞
致謝
[:))] [:))] [:))]

補充說明:

耐震:
係指建物結構
在沒有裝設布設減震或隔震設施,所能承受最大地震力,為建築技術規則所採基本設計必要符合條件之一

隔震:
指在建築結構基地柱底部,布設隔震器
當地震發生時,建物結構緊隨隔震器做水平移動,減緩樓層晃動力、位移變形

減震:
指在高層大型建物結構重心處,設有球型減震器其下端有阻尼(如避震器效果)支撐作用
或另於梁柱節點間設置斜撐阻尼
減緩抵銷地震力作用力
標籤:
瀏覽次數:90    人氣指數:690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謹向救難隊致敬 受難者致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與日本地震似有某種連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