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47393
 愛情1/2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檢舉 麵包vs愛情選擇題(轉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對感情ㄉ態度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單親定義(轉貼)
作者: 愛情1/2 日期: 2011.07.14  天氣:  心情:
單親家庭單純過

台北市社會工作師公會理事長/江季璇



雖然一般傳統認定常態的家庭,是由一位成熟的女性及一位成熟的男性所組成,然多元化的社會亦衍生出多元的家庭型態,已有愈來愈多的家庭因著各自不同形成的因素成為單親,衝擊著現代家庭中的父/母、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考驗著社會大眾的認知及政府政策對單親家庭所能提供的服務與保障。



事實上,單親的本身沒什麼對錯或好壞,然面對單親的經濟負擔、單親父母的身心調適程度、單親在照顧管教子女的支持與資源、子女面對單親的接納調適及角色認同等問題,都會依著單親形成的原因、類型有所不同。由於單親家庭的異質性很高,故不同類型的單親家庭有不同的問題需求,亦應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協助。如何擺脫傳統對單親家庭的刻板印象,讓單親父母或子女能找到自己及家庭的優勢潛能,將比過度地為單親家庭貼上異樣的標籤來得重要。

單親家庭的成因多元

美國人口普查定義單親家庭為:『單親家庭是一個成年人與一個以上的依賴兒童(不論其為親生或領養的關係)所組成的家庭為單位』,我國的定義趨向是『一住戶中有父或母因離婚、分居、喪偶或未婚,和其18歲以下未婚子女同住者』,對單親較強調『受害』、『弱勢』的負向本質(謝美娥,1996:14-16)。

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或分居、配偶死亡、配偶遺棄、配偶工作居住兩地、外遇、未婚懷孕等。由於單親家庭的成因不同,及個人本身所擁有的內外在的資源不同,面對單親的感受及調適也就有所不同。以分居而言,有可能是感情不睦或有外遇,也可能是服刑或是工作分隔兩地的分偶。

提到單親,一般人直覺為離婚,但相關研究卻呈現單親中喪偶多於離婚,然以台灣近年來家庭及社會型態的改變來看,未來離婚及分居所形成的單親家庭將會愈來愈多。對於異國婚姻或大陸新娘居留所帶來的分居問題,或是夫妻一方陪孩子定居國外及台商在大陸工作所形成的分居問題,雖名義上不是單親,但實質上形如單親所潛藏的家庭問題,更是值得關切。



單親家庭的迷失思

想到單親就容易聯想到離婚、經濟困難、孩子可憐、家庭有問題等,作者曾於1995年在台北市內湖區某國小帶領一群為單親兒童服務的義工媽媽團體,義工媽媽們針對一般大眾、單親父或母及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對單親的迷思有以下的看法:

(一)一般人對單親家庭產生的迷思:

1. 離婚的父母都是有問題的。

2. 單親的父母解決不了問題。

3. 單親都是窮困的。

4. 單親的家庭很可憐。

5. 單親家庭都需要幫忙。

6. 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有問題的。

7. 單親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養。

8.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處。

9. 造成愈多的夫妻分居或離婚是女性去工作,只為自己、不顧孩子。

(二)單親家庭父母的迷思:

1. 這都是前世造的孽;前世欠他的;這都是我的命。

2. 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3. 這一切都是他(她)的錯。

4. 別人幫助我只是在可憐我。

5. 男人(女人)都不是好東西。

6. 別人會瞧不起我。

7. 孩子好可憐。

8. 孩子是我的唯一,沒有孩子我活著沒意義。

9. 孩子是我的累贅,沒有孩子我可以活的更好。

(三)單親家庭孩子的迷思

1. 都是我的錯;是我不乖。

2. 爸爸媽媽離婚,好丟臉喔!

3. 我什麼都比別人差,因為我沒有爸爸(媽媽)。

4. 沒有爸爸(媽媽),再也沒有人會愛我了。

5. 這一切都是他(爸爸或媽媽)害我的。

6. 男人(女人)都不是好東西。

7. 家裡都這樣了,做的再好也沒有用。

8. 爸爸(媽媽)離開是不要我了。

9. 別人欺負我,都是因為我沒有爸爸(媽媽)。

單親家庭的孩子帶著這些錯誤的想法及疑惑長大成人,單親父母也因著錯誤

的迷思悲傷失落的活著,而社會大眾的標籤及負向的態度,也影響著這類族群在社會上的適應,故在思考如何協助單親的大人及孩子時,破除心中的障礙及迷思才是根本之道。



單親家庭的需求與優勢

在剛成為單親家庭時最需要面對的問題是經濟困境、子女教養及心理調適的協助(翁毓秀,1995:162),故在家庭出現危機時,他人及時的協助將有助於化危機為轉機。由於單親家庭的型態往往會持續一段時間,即便日後再重組另一個家庭,也會面臨自身及孩子相互的心理調適及互動關係的。對於單親家庭除了上述所提的需求外,還有職場就業、親子關係、社會人際關係改變、感情及婚姻歸屬…弘暋D,其中針對孩子在不同年齡層所發生的困擾或心理需求,是否會因為單親而陷入無助,經常是考驗著家庭成員間相互支持的動力關係,若是碰到經濟不安全,又缺乏一技之長的就業技能,或是需配合照顧或接送年幼的孩子,也可能影響職業的尋求或工作的選擇,此時非正式資源如親友或社區鄰里志願協助,或正式資源如單親家庭的補助等家庭政策的落實介入,將可協助單親家庭渡過難關。

單親的家庭結構雖有許多的困難需面對調整,然從系統的觀點,愈單純的系統是應較容易處理與面對,如夫妻長期失和甚至婚姻暴力,離婚的收場將對大人及孩子都好;從危機處遇模式的觀點,危機可以帶給人成長,體驗不同的生命歷程。雖然孩子也可能在家庭的變化中顯現較早熟的發展,但如同大人的管教單純、互動單純等優勢,孩子也可能從中學習獨立自主、親子互動單純降低衝突、勤儉勤奮為家裡著想及享受單方父或母多一些關愛…母u勢(黃斐莉,1993)。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危機意識以面對未來,儲存較有彈性的能量來因應外在多變因素。單親家庭若能避免慌亂,堅守生活規律,在良好的情緒管控中尋求資源,將可有效的帶領孩子面對困境,從逆境中學習適應另類的單純生活,而『單親』亦可活出一方單純卻不孤單的家庭生活。
~~~~~~~~~~~~~~~~~~~~~~~~~~~~~~~~~~~~~~~~~~~~~~~~~~~~~~~~~~~~~~~~~~~~~~~~~~~~~~~~~~~~~~~~~~~~~~~~~~~~~~~~~~~~~~~~~~~~而我也是從單親出來

但我很羨慕那些雙親ㄉ家庭

我也知道也有些單親的人很幸福]

我不幸福阿

因現在我有2個家庭

我媽自己嫁給台北

我爸只有一個人

哪一個家庭我都不要回
標籤:
瀏覽次數:72    人氣指數:1472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檢舉 麵包vs愛情選擇題(轉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對感情ㄉ態度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7-14 20:37
他, 42歲,彰化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7-14 15:48
他, 42歲,台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