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980968
 映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被打敗的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副對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狐』說八道
作者: 映墨 日期: 2013.05.23  天氣:  心情:

雄雄看到電腦檔案中,存有好友「白龍公子」當年的愛說笑系列作之一,就貼上來分享。





『狐』說八道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不善言語的書生,


為了想要變得能言善辯,到了深山之中求訪隱世高人,


卻遇到狐仙,狐仙因而傳授了他八招說話的技巧‧‧‧


 


  說話絕對是門藝術、是門絕學,古有戰國蘇秦張儀靠舌頭登上高位;今有節目主持人以口才坐擁億萬身價 - 有誰不想辯才無礙、出口成章、妙語如珠、語驚四座? 但是要有好的口才可是不只需要有天賦,還需要經常的磨練,才能夠隨時隨地的說出恰當的話。或許有人會說:『你又算是哪根蔥?哪裡輪得到你來談說話的技巧?』沒錯,我不算哪根蔥,也不算哪顆蒜,但是 NASA 的科學家也不見得登過外太空,可是還不是把那位說了:『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的仁兄給送上了月球去見嫦娥? 說到這裡,又可以發現口才的重要性。你可以想像說阿姆斯壯登上月球後,對著全世界守在電視機前面的觀眾說:『媽!我上電視了!』嗎?


 


  說起來我小時候的口才也還算不錯,算得上先天有天賦、後天愛講話。還記得三年級還是四年級時有一次,下午最後一節課,老師要全班同學輪流上台「故事接龍」。輪到我上台時,我就將所看過的所有故事、漫畫和笑話通通臨時改編,七湊八湊、七折八扣的講得是老師笑到肚子疼,同學們全在地上滾。就這樣,我一個人站在講台上講得大家都笑到東倒西歪,一直講到快下課了都沒有人願意上台接力,才自己下台一鞠躬。我也從此喜歡上了聽眾的歡笑聲及如雷的鼓掌聲,還因此得到不少獎項及不錯的人緣。到了澳洲之後,每當要演講,也都會特別的去作準備。小學七年級時,英文仍然十分的差勁,但是由於事先在家裡練習了千百遍,最後還獲得了全班最高分。也因為如此,也養成了我演說都要依賴先前準備的習慣,再也無法像小學時代那樣即席作出長篇大論了 (最高記錄曾在一群同學來家裡時滔滔不絕的自己講了四小時。) 如今,雖然中學也好、大學也好,中英文演說只要給我足夠的時間寫稿、背誦、排演,一律沒問題都可以得到好的成績 (高中英文的成績大多靠演講提升) ,可是平時卻覺得講話越來越不靈活,連父母都覺得我口齒越來越不清楚,說話越來越結巴。


 


  為了希望能夠再度擁有傲人的口才,我翻遍了萬卷藏書,結果卻令人失望‧‧‧


 


  一下子這本告訴我『君子話簡而實,小人話雜而虛』,最平實的話往往是最穩當的話;一下子那本告訴我『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一下子這本要我『話到嘴邊留半句』;一下子那本叫我『當言不言』、『三緘其口』、『沉默是金』‧‧‧李笠翁說:『智者多數不知如何說話,說話者多數不是智者』;蘇格拉底要教演講還要加倍收費教人閉嘴;甚至連以一張嘴出名的副總統呂秀蓮都說了:『我姓呂,呂字有兩個「口」,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似乎所有有關於「說話的藝術」的書都是要我先去學如何不說話,要我學「孔子家語」所記載、后稷廟中的銅人把嘴巴給縫起來。這簡直就好像我要學開車,去找了個教練,教練卻對我說:『要學開車就要先學走路,走路有益健康。』一樣。我當然知道走路有好處,可是我就是要開車才去找教練;就像我知道言多必失,但是我就是要學在必要之時能夠說得口若懸河、口沫橫飛、手舞足蹈、唱作俱佳;能夠說的有如黃河改道,一波三折,巨浪滔天,有如長江氾濫,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能夠講到顛倒黑白、自欺欺人、還能自圓其說;能夠講到活人上吊、死人復生、把人家賣了還要他幫我算錢‧‧‧ 最後決定還是先去睡一覺,以後再想辦法學習演講。


 


◇◇◇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天夜裡我就夢到了我身處不知哪個年代、不知哪個地方,只知道我在一座深山之中,眼前有一書生。奇怪的是我看得到他,他卻看不到我,見他在林間小道中疾行,我也只好直追。他一直走到一棵千年大樹之下,看到一隻白毛狐狸時才停下。只見他對那狐狸拜了一拜說道:『狐狸狐狸,教我說話!』正當我覺得好笑時,那狐狸真的說話了:『狐狸狐狸的亂叫,太沒禮貌了!不教!你,奇裝異服的,又在那裡笑什麼笑!』想不到這狐狸竟然看得到我,我趕緊上前學那書生向那狐狸拜了一拜說道:『狐仙在上,晚輩這廂有禮了!』那狐狸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我心念一轉,久聞狐狸精能言善辯、甜言蜜語能妖言惑眾,趕忙向狐狸請教。狐狸就說出了八招說話的技巧,聽得我和那書生是連忙開始作筆記。不過,正當我想要再進一步要求狐狸講解這八招時,我就被我的鬧鐘給驚醒了。看到這裡,有人一定會說:『我聽你在那邊放屁!胡說八道!』 沒錯,狐狸是說了八道,不然我怎麼會在這裡「狐」說八道呢?


 


◇◇◇


 


  話說那狐狸一連就說了八招說話的技巧,每招十個字共八十字真言。其實當時我也是聽得一頭霧水,醒來之後經過我閉關反覆參詳,我一度進入了一種很深的寂靜,我的周圍只有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我似乎觸到了狐狸從未指點過的境地‧‧‧終於我頓悟了‧‧‧我明白了‧‧‧我出運了!所以不管是真的「狐」說八道還是我在胡說八道,反正接下來我就是要對八招說話的技巧發表我的體會及領悟。


 


  「狐」說八道之第一式 - 「學死人說話、撿死人骨頭」‧‧‧耳邊又再度傳來『聽你在那邊說甚麼死人話!』‧‧‧誰!是誰!?從剛剛就一直在那裡吐我得嘈!有種就給老子站出來!‧‧‧原來是讀者大人,對不起對不起,小的失言了。言歸正傳,其實這第一式聽起來雖奇怪,但是經過我的一番推敲也就明白了 - 死人乃古人是也,「學死人說話」即是「學古人說話」;「撿死人骨頭」即是在暗示「拾人牙慧」‧‧‧沒錯!狐狸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在演說之中引述古人的智慧,凡如成語、俗語、歇後語等等,能記多少就講多少、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改!請各位想想看,以我這不算蔥不算蒜、名也不見經來傳、國文程度只到小學四年級的毛頭小子來跟各位前賢大德談有關於說話的技巧,分明就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關公面前耍大刀」。若不是我一路引用古人及名人的話,看起來還有幾分歪理,各位會一直看到這裡嗎?想想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說『子曰:什麼什麼什麼』、『孟子曰:什麼什麼什麼』,難道是因為阿亮唱歌好聽?當然是因為用了孔夫子這個死‧‧‧我的意思是這位古聖先賢的話就更能令人信服。記得中學時我有位澳洲同學,每次要演講或辯論時想不出要講什麼東西的時候,都會引用他老朋友「Johnny」的話。你問誰是「Johnny」?「Johnny」那麼有名你都不知道?「Johnny」就是我們孔老夫子仲尼的英文名字‧‧‧(耳邊又再度傳來『各人造業各人擔』,孔老夫子,後學對不起您‧‧‧) 反正他就是隨便編上一句話就冠上『Confucius said』,所有責任就推給孔聖人了。例如有一次,辯論題目是『學生應不應該穿制服』,反方的他就跟其他老外一本正經的「子曰」起來:『Confucius said “To wear or not to wear, wear 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子曰」- 該穿或不穿,有穿勝沒穿。) 意思是學生有穿衣服就好,管他是不是制服‧‧‧正方全部陷入苦思,在想要如何跟這位東方聖人辯時,我們一群台灣人在臺下卻是差點沒笑翻。就這樣這位澳洲同學就靠著老朋友「Johnny」的庇蔭,一路混進了辯論社。看!「死人話」好不好用?


 


  再來是第二式 - 「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是的,以往都是說人家口齒伶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而這第二式就是在要我們「語不驚人死不休」。俗話說的好,『多吃無滋味,多話不值錢』。聽說英國名作家蕭伯納在跟客人聊天時,一旁的蕭夫人一定會開始織毛線。有一次,客人在聽得津津有味之餘就問蕭夫人在織些什麼,蕭夫人低聲回答:『我沒在織什麼,只是因為他在講的故事我都已經聽過兩千遍了,如果我的雙手不忙著織毛線,準會扼住他的喉嚨的。』在這資訊時代,聽眾們看過的、聽過的都太多了,如果你還在那邊見人說人話,聽眾之中定會有一個人很不識相的說:『這我早就聽過了!』與其在那邊想要勒死那個可惡的傢伙,我們應該是要好好反省反省了。如要聽眾聽得如癡如醉,內容就一定要驚世駭俗,就是要講些新奇、大多數人很少聽過的事或沒人聽過的論點。「竹林七賢」中的阮籍正是這方面的專家。有一天,眾人都在談論一件逆子弒母的慘案,阮籍聽了,居然嘻皮笑臉的道:『嘻!殺父還說得過,竟然連母親也殺嗎?』語驚四座,眾人都罵道:『弒父是天下罪大惡極之事,你竟然說可以!』阮籍這才不慌不忙的說:『禽獸知母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不如也。』 眾人才止怒悅服。不過,說話的場合也得要注意,如果各位到宗教場合去演說,還想幫那裡的和尚尼姑開開葷,雖然保證語驚四座,可別怪我沒事先警告過各位。


 


  「狐」說八道的第三式 - 「別人不笑你、自己笑自己」是我在看綜藝節目及參加活動時所發現的。這招用得最好的算是吳宗憲,他那一招邊說『好冷喔!』雙手邊作滑雪狀的自嘲法,實在造福了很多說笑話不好笑的人們。我發現如果有人在講笑話卻沒有人笑時,搔搔自己的腦袋說:『好像變得有點冷喔‧‧‧』,通常大家都還是會笑一下的。這一招就是在教我們要自嘲。演講時最忌侵犯到聽眾,或許他們會笑笑,但是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懷恨在心呢?雖然諷刺或亂罵不在場的人笑果也不錯,但是若被他們知道你在背後說他們壞話,也難保那天你不會給人「罩布袋」。所以自嘲自諷對於說話尖酸刻薄的人最是適合了。再舉個例子,吳宗憲爆發未婚生子事件時,他就懂得與其將話題讓給別人來講,不如自己笑自己。所以各位就會發現他自事件曝光以來,「瑞安街」及「四個孩子」就常常掛在嘴邊。其道理就跟白冰冰的「Everyday - 矮又肥又短」、瞎子自稱「目中無人」和禿子自稱「聰明絕頂」一樣,以自嘲來化解尷尬,既顯得幽默風趣又讓人覺得他們 EQ 很高。


 


  第四式 - 「搖頭又晃腦、比手又劃腳」顧名思義就是說要我們加入肢體語言。先看古時候就好,為什麼在私塾念書的童子念三字經之時就要邊念邊搖頭晃腦?就是因為當年有一個教書先生,因為聽三字經聽過太多遍、覺得太沉悶就要求學生要邊念邊搖頭晃腦。每當學生開始背課文,教書先生就可在教室前面看著一二十顆小腦袋在那邊搖啊晃啊,既有規律又很有趣。他就趕緊告訴隔壁班的張夫子這個好消息,張夫子又告訴李夫子,李夫子又告訴老夫子‧‧‧一傳十,十傳百,全中國的學生在背課文時就這麼搖頭晃腦的了 (聽我又在放屁‧‧‧) 反正,說話時如果能加入動作,效果一定更好。有多好?這‧麼‧好‧‧‧(雙手學許效舜隨便比了個大小) 這就是肢體語言的效果。使用道具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記得有一次中學朝會時,我的英文老師上臺講話,他說他知道學生是最痛恨老師在朝會時長篇大論說話說不完,所以他所準備的演講稿不長‧‧‧只見他手中的紙一抖就一路展了開來,紙軸從臺上一直滾到臺下‧‧‧幸好他只是為了「笑果」要不然我可能到現在都還沒畢業呢!


 


  「狐」說八道的第五式 - 「乞丐娶二妻、鄰家都是雞」可讓我想了好久,乞丐娶幾個老婆、隔壁全家被推進火坑跟學演講有什麼關係?幸好本座天縱英明,想到了孟子曾講過兩個故事,說齊人有一妻一妾而去乞討殘羹冷飯,又說有一個人每天要偷鄰家一隻雞。孟子當然不會說不知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的道理,那老狐狸原來是在說連「亞聖」孟子都會騙人,演講時誇大其詞或是稍微改編,本來就是天經地義。或許原本你演講的內容就像碟精緻的小菜,味道清淡卻值得再三回味,如一段充滿哲理的故事;或許演講的內容是像藥膳,營養豐富但若烹調不當則難以下嚥,如大學教授的專題演講令人想要睡覺。這兩道菜若是將它們加油添醋、補上大魚大肉、加上生猛海鮮,一下子變成一桌滿漢全席豈不更引人入勝?一個不錯而且常常有人用的辦法就是把聽來的故事改成自己或是家人朋友所經歷或發生的趣事。一個普通人的一生再怎麼精彩還是有限,但是如果稍微吹個牛皮、撒個小謊,相信是無傷大雅的。就如我說我夢到一隻狐狸跟我說話,聽的人也無法證明我胡說八道,只好接受我的「狐」說八道。例如,常常可以聽到一個鼓勵人奮發向上的小故事,就是在講我爸爸的姑姑的表哥的外婆的媳婦的鄰居的兒子的女朋友她弟弟所最欽佩的一位偉人。由於他姓孫,年紀又比我曾祖父大,所以我都叫他孫老爺爺。(有什麼好奇怪的,如果他老人家還健在,見面當然是叫老爺爺,難道要的叫他「孫國父」嗎?) 話說孫老爺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河邊看魚兒努力不懈的往上游,因此長大就跑去要推翻滿清,推了十次滿清還是沒有倒。幸好,由於孫老爺爺想起那些魚,就不氣餒的使出吃奶的力氣用力的推了第十一次,終於建立了民國‧‧‧各位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這樣講,就聽起來好有親切感喔!完全不會覺得是個在小學時期就聽厭的故事耶


 


  如果說能講的東西不多,所有的重點跟想到的笑料都講完了,時間卻還很多,那又該怎麼辦呢?沒關係,第六式就是教我們「一遍又一遍、你厭我不厭」,把講過的話再講一遍。一來可以加深聽眾的印象,二來可以填滿時間,三來如果以字計費或以秒計費那還能多賺一點,真是一舉三得、一石三鳥、一箭三雕。或許各位也已經注意到了,好幾次我都以不同的方式將同樣的意思說了好幾遍,就如剛剛那三句成語‧‧‧(大人饒命啊~ 我真的不是故意要在這裡騙稿費的‧‧‧) 不過,這一招一定要適可而止,不可用過了頭,因為『好話三遍,連狗也厭』,切記,切記,切記,切記,切記,切記,切記,切記,切記。


 


  第七式則是要有高低音、還要停看聽」,這一式變化多端,雖然說是一招卻包括了說話的抑揚頓挫 音調高、低、停、轉等四種變化。其實這招的抑跟揚一點也不難,因為大多數的人說話自然而然的就會有高低音的變化。但是有很多人都誤以為說說話要厲害一定要說的快,一開口就霹靂啪啦嘰嘰喳喳吸哩呼嚕嘰哩呱啦像是機關槍掃射一般的將要說的不要說的話拼了老命毫不留情的說了出來似乎不吐不痛快不說不爽快。其實‧‧‧頓、挫才是更重要的‧‧‧‧‧‧因為‧‧‧頓、挫‧‧‧是有極大的用處的。(為了不影響讀者閱讀的順暢,我還是恢復正常速度好了。) 中國人有個習慣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叫人起來講幾句話,而當臺上的人長篇大論之時,臺下的則是敬酒的敬酒、夾菜的夾菜、划拳的划拳。臺上臺下的似乎在比大聲一樣,臺上的麥克風越拿越近像是要吞了它似的,就為了把準備多時的演講稿說完;臺下的也因為臺上的說話大聲而更顯得興奮,喝酒喝得更猛、划拳划得更兇。尤其是邀請了市長或議員等貴賓上臺致詞時更顯得難看,臺下總是有幾桌不懂英文的華僑吃呀喝呀自顧自的聊天,與其他桌停筷不動、雖然沒在聽卻也裝作很專心的客人比起來,真是令演講者「恨在心裡口更開」,希望以加重語氣來引起眾人的注意。其實這時候,演講者只要忽然暫停,就看著在說話的那幾桌,保證一下子全場鴉雀無聲,所有敬酒、夾菜、划拳的動作通通「定格」下來,轉過來你為什麼不說下去,然後就會假裝專心的了。停、看、聽的意思也還不僅於此,那狐狸還指的是演講者要適時的停頓,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 要不時的看在場的每位聽眾和注意聽眾的反應,在適當的時候插段笑話等等。


 


  如果說能講的東西不多,所有的重點跟想到的笑料都講完了,時間卻還很多,那又該怎麼辦呢?沒關係,第六式就是教我們‧‧‧什麼!? 我已經講過了?還講到「狐」說八道的第八式了?不錯不錯,表示各位都很專心。沒錯,第八式就是「現學要現賣、要說也要練」,俗話說得好『光說不練假把戲』,我已經將狐狸師父替各位引了進門,而修煉就得要看個人了。其實,各位應該有注意到,本文從頭到尾不但將「狐」說八道的每一道都一一介紹、講解,也真正的說到做到,將全部八招或多或少的運用上了。接下來,就讓我們自己好好的將「狐」說八道的奧義自行變化運用,在必要之時各位就可以說的口若懸河、口沫橫飛、手舞足蹈、唱作俱佳、連綿不絕、顛倒黑白、自欺欺人、自圓其說了。謝謝各位,下課!


 


◇◇◇


 


  那書生聽了狐狸說了的八招說話技巧,雖然沒有說立即頓悟,但也牢牢記著了那八十字真言。後來,經過深思及熟練終於成了一代的大演說家,而「狐」說八道由他流傳到了後世,也成了成語「胡說八道」‧‧‧說到這裡我似乎聽到有人說:『哼!要說大家來說‧‧‧有一隻豬看到狐狸收了兩個學生,十分羨慕,也就找來幾個學生。教他們說話教得非常成功,這個故事流傳到了後世,也成了成語「妙語如珠()。』‧‧‧咦?你怎麼也知道這個故事?


 


 


 


 


此篇為白龍公子愛說笑系列之一


標籤:
瀏覽次數:46    人氣指數:846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被打敗的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副對聯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5-23 22:55
他, 42歲,台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5-23 22:53
他, 42歲,台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