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6971561
 舒晴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123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愛的鋼琴聲...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在歲月裡 隨緣尋找詩意
作者: 舒晴 日期: 2016.10.30  天氣:  心情:
我在歲月裡 隨緣尋找詩意
2016年10月25日 姚仁祿

「將就」並非「隨便」,而是體會了「隨緣」之後的必然。 

懂得「隨緣閱讀」,無論什麼書,有緣來到面前,打開來,就看,能這樣「隨緣閱讀」,享受多,所求少,頓悟多,苦思少。
自我年長(意思是半百以後),就漸漸認為,設計的終點,必須是詩,起點,也是。

當然,閱讀也一樣,終點起點,都必須是詩……
詩,可長可短,但能精準堆疊文字的形貌,抓住模糊的情感或畫面,是詩創作的必要。

除非,你是天才,否則,我們創作詩句,仰仗的,只能,在自己腦海裡,摸索歲月敲槌而出的龐雜光影,緩慢的撿拾。

也因此,我特別喜歡二十世紀建築家柯比意(Le Corbusier)曾說的:「Architecture is the learned game, correct and magnificent, of forms assembled in the light.」他大致的意思,應該是:「建築設計,是一種需要精準技術與龐大學習的遊戲,遊戲的內容是,將造型放進光影裡。」

這話,從年輕把玩到現在,我在半百後,才慢慢理解,此話火候如何。
年輕時,我做設計,比較像寫論文,寫散文,不是寫詩。

閱讀也一樣,年輕時,閱讀,理智多,情感少……
年輕時設計,詩意,有的話,也是強說愁式的,勉強居多。

舉個例吧,年輕時,做設計,講究得很;閱讀,也很講究;現在,年齡長了,做設計不「講究」了,反倒是「將就」許多,閱讀,居然也一樣。
「將就」些什麼?「講究」些什麼?

年輕時,不懂得「隨緣」的可能性,書要講究地挑,才願意看,設計,要講究地想,有了清楚合理的邏輯,才能開始動筆……
也許,有人覺得,因為年長了,才會開始「將就」;從「講究」轉而「將就」是因為體力差了,心態也隨便了。

我怎麼想,原因絕非如此,「將就」並非「隨便」,而是體會了「隨緣」之後的必然。

懂得「隨緣閱讀」,所以,無論什麼書,有緣來到面前,打開來,就看,那幾段仔細看,那幾段跳躍讀,有的倒著頁數看,有的順著頁數讀,反正,怎麼讀都好,就看那時,覺得怎麼看好。

能這樣「隨緣閱讀」,享受多,所求少,頓悟多,苦思少。

那麼,設計,又是怎麼「將就」做的呢?
也是半百以後這十來年,我做設計,總會要求自己,刻意避開邏輯的推敲,只端詳著,要我設計的地方,嘗試,靠近那本來就在,但我只能模糊感受,許多造型與光影之間互動的樣貌,嘗試聚焦那些飄動樣貌的詩意,如果,詩意抓得住,我的設計,基本就能開始了……
年輕時,學習設計的合理邏輯,變成次要,不是主要。
標籤:
瀏覽次數:218    人氣指數:1658    累積鼓勵:72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123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愛的鋼琴聲...
 
住戶回應
 
時間:2016-11-02 21:48
他, 52歲,桃園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