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57943
 SAX Pa Pa Go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在那7%裡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之光,還是台灣媒體之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的小孩沒有要成為職業的音樂家
作者: SAX Pa Pa Go 日期: 2011.03.10  天氣:  心情:
時常會有家長問我: 「我的小孩沒有要成為職業的音樂家,為什麼要學音樂?」



台灣的音樂教育制度和歐洲不同, 台灣是將音樂科班納入學校班級,變成一個特殊教育的班級, 因此讓人感覺職業取向很重, 有種必須成為職業才要學音樂的感覺。



但在歐洲他們將音樂院獨立出一般學校, 學童們仍然要和一般學校的孩子們一起受教育, 音樂院則是下課後才另外去的一個專門學校。 因此許多在音樂院的學生們, 也同時要和所有人考相同的高中畢業考, 大學聯考等等。 音樂院的文憑也和一般學校完全分開。 如此從小學習的音樂可以只是一個專長和興趣, 也可以在音樂院繼續深造下去成為職業。



回歸主題, 為什麼要學習音樂? 學習音樂有什麼好處? 在我認為學習音樂就像是學習了一種比英文還要通用一百倍的世界語言, 藉由音樂能傳達的訊息和情感甚至是言語所不能描述的。 但是我們必須藉由了解和學習音樂才能擁有更好的能力來傳達並聆聽這種語言。



另一方面, 在現今利益至上的社會價值觀下, 許多人除了錢以外幾乎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價值, 擁有鈔票卻毫無美感及品味的人比比皆是。 也許當我們提升一些心靈層次與美感, 提升一些對於藝術的品味和興趣後, 生活會更加豐富, 心情也會更好, 而學習音樂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根據我的觀察, 在台灣有許多孩子的家長, 從小將孩子送去學音樂, 孩子學得很好沒錯, 但家長自己卻沒有因此對音樂有更多的接觸, 從不主動去聽音樂會,對於音樂就像一個局外人。 甚至, 許多從小音樂科班的孩子, 對於音樂的態度只是一種義務, 從小到大對於不是自己樂器的音樂完全陌生, 毫無接觸。 音樂班的孩子課餘時間從不討論音樂, 擁有很好的技術但其實對音樂的了解卻非常之膚淺, 也從來沒有思考自己是否喜愛「音樂」。 這些都是非常可惜的一些現象, 而我認為這些都是台灣音樂教育重視技巧多於聆聽、填鴨多於思考之下產生的現象,非常的可惜。 因此在我們的音樂理念中, 我們不但要教導學生演奏樂器的能力,更要帶領他們深入聆聽音樂、了解並思考音樂。



我們不應該永遠把賺錢當作學習一樣東西的考量和目的, 但如果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將來同時又能以這個興趣養活自己, 何嘗不是個美好的人生?



轉載 2011-01-03 左興
標籤:
瀏覽次數:50    人氣指數:2410    累積鼓勵:11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在那7%裡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之光,還是台灣媒體之恥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3-13 18:40
他, 60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3-13 14:44
她, 55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3-11 09:57
她, 93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3-10 12:07
她, 62歲,台北市,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3-10 11:51
她, 55歲,新北市,房地產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3-10 09:48
她, 52歲,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3-10 08:48
她, 52歲,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