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星期連綿的雨天,望著門可羅雀的門診人數,不禁想到「原來我們也是看天氣吃飯的行業!」
天氣轉晴了,我眼見病患一個挨一個的掛號,望著一個小時前僅來的及,吃了兩口的廣東粥、、、早已涼了。心想等一下我的胃食道逆流又要發作了!喝口茶撐下去、、、。
病患少怕發不出薪水;多了醫師也是人,也還真的難以承受如潮水般的患者。
名醫付出的代價通常是健康!
因此我只打算讓人生達到某種平衡,而不敢追求名醫之路。當然也許我也沒這樣條件吧!
只是習慣在分數成績上追求完美的習慣,當自我評量發覺退步時還真的心中有股莫明的壓力!
社會上認為醫師的收入高,必須要期待更高的社會責任的同時,卻未加思索其實是醫師這個行業「謀自己的財,害自己的命來的!」
一個婦產科醫師,需要半夜待命,依孕婦指定時辰剖腹生產,確不能光明正大的收加班費,以這樣來衡量醫德,要求醫師未免太沉重!
我參與過幾次醫改會、消費者代表的會議,個個義憤塡膺,把醫界藥界罵的臭頭,好像這群菁英是社會上的敗類。
當然照顧弱勢族群是醫界所不能迴避的責任。
但我不禁望著醫療改革委員會的她,放在坐位旁醒目的LV包包、、、。
我心裡想的是要我義診以當史懷哲沒有問題。但每一位醫師掛在診間的名牌,難到不是他個人的醫療品牌,依此是不是醫改會或衛生署也可以行文,LV的總公司同樣是包包,菜市場跟路邊攤賣的這麼便宜,賣到台灣的包包要比照辦理,讓台灣平民都買得起,而不是那個靈牙利齒的醫改會代表才提的起!
雖然我很羨慕那些能收指定醫師費的人,因為既不能至,亦不敢嚮往之!
但對於那些道貌岸然的公衛學者,是誰讓我們買不起LV?
但我們捫心自問是什麼樣的政府,讓台灣貧富差距如此的懸殊,是什麼樣的補貼政策讓財富集中在外銷電子、及海外金融投資的少數人身上,而在台灣奮鬥的內需市場卻逐步的凋零,讓台灣大部分的人感到越來越窮。因為我們覺得幸福不再!
而醫療也是內需市場的一部分!也隨著台灣大多數人民而沉淪!
報載某醫師去看豪宅,銷售員打量了一下他開的國產車子,告訴他你買不起的啦!
幾年前剛貸款買房的時候,我的導師關心的詢問我,開業開的如何?我據實以告正扛著鉅額貸款。他回答:「以前ㄡ,我剛開業的時候,一個月可以買兩間公寓!」你們、、、。
我忽然好懷念那反共抗俄的年代,沒有外資、沒有陸資炒房的年代!
我沒收過指訂費ㄡ !
那個 背著 LV的惡魔千萬不要尋我晦氣, LV我買不起的啦,
真正的名牌是自己啦 !
背個名牌包---來裝飾自己,夸夸其言,
而妳要用名牌來裝飾自己,花那麼多錢!還真可憐 !
我----自己就是名牌,為什麼不能訂個價碼?
要求每個醫師當史懷哲嗎?
他的名字叫Albert , 不過愛因斯坦也是這個菜其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