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716025
 kanghav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鄧育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依附理論:網路文獻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社會知覺
作者: kanghave 日期: 2017.07.09  天氣:  心情:
【臉書轉載】

社會知覺 social perception

  心理學所說的「社會知覺」現在是我要定期複習的東西,一定要牢記,不讓自己覺得這個世界愈來愈不可理諭。如果我這樣覺得下去,最後是這個世界把我孤立掉。
  社會知覺的「社會」(形容詞)大概是指別人的存在,除了我還有要別人才能構成社會嘛。不過從下面抄錄的課文看到,社會知覺的概念也包括對於自己。
  下面是兩本課本關於社會知覺的開頭部分。

=============
  有感於陳韻如2017年7月5日文,見最下方。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55085451183211&id=100000453199887

=============
Philip G. Zimbardo《心理學》(五南版)

  在這一章,我們用社會心理學來硏究社會影響,檢視一下實際存在或是假想的其他人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爲。你可能已經想到,儘管有些人對你的行爲有絕大的影響力,可是有些人即使想做到,卻也不能得逞。就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說服你去接受他們的想法,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令你簽一份請願書一樣。在你同意他們的說法或答應他們的要求之前,你可能會問:「這些人有沒有我要的特質呢?他們誠實嗎?誠懇嗎?有沒有偏見?他們熟不熟悉這個討論的話題?還是一竅不通?他們的動機是利人呢?還是自私又損人?J問了這麼些問題之後你怎麼尋求解答呢?在每個人的外表和行爲之中,又有那些可以指明他們的內在性格?這些都是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的問題,所謂社會知覺,是你得知或知覺自己和他人特質的歷程。
  社會心理學家假想個體會謹愼地觀察別人的行動,除了想知道他們爲什麼這樣做之外,也試圖從他們的行爲中推斷一些關於他們人格的東西。個體內在發生的這種社會知覺,幾乎跟心理學家「描述」的工作相同。心理學家便是「解釋人類行爲以推論人格」的行家,因爲這項相似性,社會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模型,將個體描繪成一個直覺心理學家(intuitive psychologist),對於決定人們像什麼及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的行爲始終都很感興趣(Ross, 1977)。這個方法很有用,它可以根據其他人的特質,讓個體認淸因應之道。例如,決定一位熟識的朋友是否値得信任是一個很有用的槪念,這可以防止你跟一個「大嘴巴」討論你的隱私。
  讓我們再仔細檢査這個直覺心理學家的模型,還有因它而來的重要理論一歸因理論。然後我們會發現,雖然出自自覺的判斷通常很具有洞察力,但這些判斷常常會犯下專業心理學家使用的科學方法中刻意避免的錯誤。

一、直覺心理學家(The Intuitive Psychlolgist)

  這本書從頭到尾引用的人類行爲理論不知凡幾,有佛洛依德的心理分理論、華生和施金納的行爲學派模式,還有羅傑斯和馬斯洛的人本論。在二次世界大戰不久前來到美國的德裔心理學家Fritz Heider (1944, 1958),卻以不同的方法探討心理學。他並沒有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論,卻是建議心理學家多聽聽他們硏究的對象,那些平凡的普通人的理論。他的基本論點是,人類的行動悬依靠他對行爲前因及後果的信念,並不按照佛洛依德、施金納或其他人的理論。Heider相信,如果心理學家肯注意這些門外漢的意見,而不是在彼此的理論槪念之間打轉的話,他們在解釋並預測行爲的工作上將會更有進展。
  〔中略〕
  Heider的理念爲歸因理論奠基,在過去的25年之間成就了不少社會心理學的硏究,這和其他早先看過的理論不同,因爲這是個人對行爲的假設,而不是心理學家的假設。一般人覺察到有事件發生,不管該事件出自情境或情境之外,他們都會試著去弄明白事件的意義。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便在探討這種企圖,「弄明白意義」牽涉到尋找行爲的原因,爲觀察到的行爲的內在傾向做結論,以及爲彼此的行爲分派責任及歸罪,歸因硏究是用來找出人們在定下行爲的因果時所應用的規則和思考過程。在前面的例子,調査人員希望知道將你失眠的理由導向咖啡因、焦慮、床墊或其他原因的過程。大多數的學者都同意Heider要理解這些過程的看法,因爲歸因可能是影響人類行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J. Darley, S. Glucksberg, R. Kinchla《心理學》(桂冠版)

  在本章中我們將討論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和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人們如何對他人的意圖、動機以及人格形成槪念,如何形成日常生活事件的表徵,以及如何做出「我知道如果在這件工作上多費些心,我就會成功」或「無論如何我都無法了解幾何學」等結論。我們分析人們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他人及事件,因爲我們相信,人們呈現自己世界的方式——他們的現象學觀點——決定了他們如何行動。如果我認爲只要多用功就可以抓到幾何的訣竅,那麼我就會多花些功夫。但如果我認爲幾何學是超出我的能力範圍的,那麼我會對幾何學因害怕而退却而且將來對數學採相似的態度,簡單的說,知覺決定了行動。
  我們也會討論人際間的知覺,我們如何「看待」他人。在許多方面,人際知覺的歷程與我們在第四章中討論的一般知覺歷程是相似的,就像物體知覺一樣,人的知覺是一個將複雜的事物——在此例中,即是人——分爲較簡單類別的歷程,那麼我們便可以知道如何對他們採取行動。我們將人分類爲「被寵壞的人」或「愚笨的人」,則未來我們便能夠以對待該類型的人那樣的方法來對待他們。
  我們從他人身上得到,線索——他們的衣飾、髮型、身體的姿勢等等——能夠使我們對於他人應屬的類別做出推論。西裝畢挺站在敎室前方的中年人是老師,穿牛仔褲與老師交談的人是學生等等。對於人的知覺就像對物體的知覺一樣,是由接收到的訊息中做出快速的推論。然而就像所有猜測的過程一樣,知覺的推論過程也可能出錯,而使得知覺者做出不正確的類別決定。西裝畢挺的中年人可能和學生坐在一起,穿牛仔褲的年輕人正準備上台開始講課。
  人們有自己的意圖、計畫和人格,這表示在接收他人時,有部分工作是爲了發現行動背後人們眞正的特性。在本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將開始討論人的知覺歷程:我們如何形成對他人的印象。在閱讀這些章節時,你必須牢記,不一樣的接收者對同一人會做出不同甚至矛盾的結論,這是我們企圖要了解的。但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人們在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時,共有幾種接收的型式。

=============
陳韻如
7月5日 17:56 ·

  有件事情困擾我很久。
  在跟大多數長輩講話的時候,無論是隨口對新聞報導做出的評論、談論某相識之人的近況、看完病回來的時候,還是嚴肅點講些社會現況、價值觀的重要性、未來規劃什麼的,我總是會講到心裡面很火大,因為雙方根本沒有在「交談」。
他們(指我所交談過的大多數長輩,下皆同)似乎有一種非常堅定但是非常沒來由的立場,「刺青就是流氓」、「上凱達格蘭大道的抗議民眾(無論訴求是什麼)就是暴民」、「學生不好好讀書在那邊跟人家談社論、上街抗議」、「這個世代的人全都病了,不像我們那個純樸的年代齁......」。
  上面這些例子是比較關於價值觀的,由於比較激烈,所以我才先舉這些例。但是實際上,最困擾我的並不在於那些(畢竟那些多數能歸咎於世代差異)而在於更基礎的事情上。
  礙於臉書的好友很多都是親戚,就先別舉例了XD,不過狀況大概是,他們根本沒有要理會你談話的本意,或是你想溝通的事情,而是跳針,對,就是跳針,他們不斷重複他們對於這事件所抱持的觀點,有些親切一點的他們會表面上和你交談甚歡,然而你好不容易以為面帶微笑且點頭的他們是稍微理解了一下你的意思了,他們下一句「你講得不錯啦,不過我跟你講齁你要聽我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啦,所以這個問題齁就....」馬上又會讓你痛苦無比。有講跟沒講一樣。喔不,講了之後期待他們會懂但是卻又落空的感覺,比沒講還糟。
  重申一下我不是要他們完全同意我的觀點與想法,不是要他們拋棄他們的價值觀什麼的,這裡講的並沒有到這個地步。
  我只是感覺,他們好像缺乏了什麼聽懂人話的基因?完全沒有在談話的頻率當中?為何可以完全聽不懂、不想懂、假裝懂?為何可以永遠只相信他們原本相信的(那些連他們自己也說不出理由的)信念?為何可以無緣無故抓住你其中一句話開始批評、開始生氣、開始感嘆「現在小孩齁」或是「這個社會真的是生病了啦」?
  我真的非常困擾。這兩、三年來感覺尤其明顯。何況現在離開了學校住回家裡,幾乎每隔幾天就要痛苦一次。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問題?
標籤:
瀏覽次數:115    人氣指數:1495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鄧育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依附理論:網路文獻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