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18603
 winecollect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如何讓小孩有良好的理財習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张大千的艺术地位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柴窑一词
作者: winecollect 日期: 2016.11.07  天氣:  心情:
很多瓷器作品都会提到柴窑一词,似乎瓷器只要一粘上柴窑就身价倍增。但柴窑烧制与现在的烧制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却一直没有人能说明白。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以备大家参考,共同学习!

柴窑烧制难在何处?
一是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二是一窑下来,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三是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决不是凑合几个人就行的,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

柴窑烧制与现代烧制方式的内在差别:
景德镇柴窑因烧松柴得名,也称镇窑.在过去,砌造技术完全由家族行帮垄断,师傅言传身教,密不外传.每次烧窑前,必须请"挛窑户"专门检修,外人无法操作.一座窑使用60-80次必须重建.每烧1公斤瓷器需松柴2-3公斤,大的蛋型窑一次可烧10-15吨日用瓷器,需松柴25-吨,小窑烧松柴的比例要高一些,当然成本就更高了.不是什么人随便砌个炉子就可以用几根木头烧瓷器的,为保护森林资源,景德镇在50年代末期改烧煤、油,发现祖祖辈辈使用的配釉已经不适应了,高温下粘度降低很快,烧出来的釉面阴黄、沉碳、烟熏。。。,注意一下上面话里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粘度,一个是釉面阴黄,其实这揭示燃料改进后温度曲线和窑内物质元素已经发生变化。古老的石灰釉已经不能用了,后来改成长石釉,又叫5311釉。

古代釉水里面的天然着色氧化物含量高,在部分胎釉接合处产生一线窑红的现象,这是一种特征。在古代老柴窑的烧制环境中,那些着色氧化物是不用担心的,老柴窑可灭掉它的危害,甚至在灭掉危害性的同时造出釉面白里泛青的玉质效果,巧夺天工。

煤窑、气窑、电窑呢?做不到。现代那些做高仿的,如果按古代配釉技术配釉,他必须得拿柴去烧,用其他燃料他烧不出来,哪怕用计算机控制窑内温度的变化也最多解决个“粘度”问题。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搞假釉面,即用适合现代气窑烧造的釉水做点手脚,加点东西,模拟一下,然后还用气窑烧,这种并不算高仿。

柴窑、煤窑、气窑的差别系统论述(1)

转录自:中国文物之门网
我们经常听到商贩喋喋不休的说他们的仿品瓷器是“小窑”烧造,是柴窑烧造与现代液化气窑炉烧造的瓷器不同,如何如何与古陶瓷相同。真的是这样吗?各种不同的窑炉烧成的瓷器究竟有那些不同?我不是烧的工艺专业人员,但在研究景德镇制作瓷器的耳熏目染二十余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介绍给网友们大家参考。

景德镇对于烧成技术有一种执着的迷信,就是“烧成气氛”只要瓷器烧成后出现质量问题找不到其他原因时便一律可以归结到“烧成气氛”这一原因,仿古瓷产品凡是“不到位”“不看真”统统归结到终极原因“烧成气氛”。因此柴窑便被说成制作仿古瓷的根本条件,用柴窑烧成瓷器就可以仿古“到位“否则就无法仿制成功“到位”的仿古瓷,这种观念一直是收藏界的主流观念,景德镇今年也宣传“今后每年烧造一窑柴窑仿古瓷器”通过这一活动让古代瓷器再次重现。柴窑烧成的产品真的具有特殊的品质吗?

还是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烧成气氛”,“烧成气氛”,广义的说就是瓷器坯体在窑炉内,转化成瓷器过程中瓷器周围的温度变化既烧成曲线,和窑内各种气体的环境状态,烧成曲线和各种气体的含量不同会改变瓷器胎体、釉面、发色等。

柴窑、煤窑、气窑的差别(2)

从表面看烧成技术是瓷器这种的关键,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在使用柴窑、煤窑时期同一座窑炉中,同一次烧成中所烧造的瓷器品质完全不同,这种实际存在的现象说明瓷器品质的不同“烧成气氛”绝不是根本条件,而是另有其他原因,在一定的烧成曲线和一定的气体环境下其他原因才是改变瓷器品质的根本原因,这些其他原因包括胎体、釉料、彩料的配方不同以及胎、釉的含水量,薄厚度,以及其他一些不同所造成的,当然在没有使用气窑之前,由于窑炉,特别是柴窑受木柴、天气、利润等条件的干扰不可能形成同一种烧成气氛,柴窑完全靠自然通风,普通砖砌筑不具备承受高温的条件,不能采取保温措施,天冷时窑内进风量大,木柴燃烧好,好窑位温度高,在好窑位摆放的瓷器烧成质量好,外围窑位的瓷器则因为温度低而达不到质量要求,天热时无风多雨气压低,窑内进风量大大降低,因为缺氧木柴燃烧不好,窑内最高温度很难达到烧成所需要的温度,因此烧成质量大大下降,所以景德镇有“七死八活九翻身”的俗语,就是说七月是最热最潮湿的季节,窑炉受气压影响不能正常使用,次品率过高,制瓷厂家不能正常生产是一年中最困难的时期,九月秋高气爽,不冷不热是柴窑最好的烧成季节,烧造的瓷器质量普遍好,这一季节是陶瓷生产的最佳时间.

待烧的坯胎在窑内的摆放位置也会对瓷器的品质造成影响,如一般的柴窑从最高温区的1320度到1170度,各个位置温度差别很大,在关键节点上5—10度的温差可能就有不同的后果,80年代末我在景德镇因为我们是景德镇最早使用液化气窑的厂家,当时有一家新加坡窑炉厂家【南光公司】在景德镇推广“梭式窑”这种现代液化气窑,由于景德镇比较保守,在加上价格较高,当时一台一立方米容积的窑炉要8万多元,所以很长时间没有用户购买,后来经过协商南光公司在我们作坊处设置了一台窑炉,初次使用十分小心,开始烧成温度一直控制在原来煤窑的烧成温度1280,瓷器的烧成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瓷器的品质仍然不够理想,随后采取了提高烧成温度的措施,但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制坯泥料和釉料多年来都是按照煤窑烧成温度设计的,因此我们采用每次提高烧成温度5度的方法,虽然只有5度但也令人心悸,当实验进行到1300度时,问题出现了,多件瓷器因为温度过高而软化歪倒变形,后来经过多次调整泥料及釉料的配方,才达到现在的标准烧成温度1320度。
[:D]
標籤:
瀏覽次數:366    人氣指數:1346    累積鼓勵:4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如何讓小孩有良好的理財習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张大千的艺术地位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