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76214
 阿正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原來一句話就可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解脫....難過...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吵一場有建設性的架!
作者: 阿正 日期: 2013.05.10  天氣:  心情:
此文引用2013-05 親子天下雜誌45期 作者:李宜蓁
網址
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8735&from=line

兩對新婚夫妻,一對不吵架、一對天天拌嘴,
三年後哪對容易離婚?答案是「不吵架」那一對。為什麼?
婚姻學者約翰.古特曼(John Gottman)相信,藉由一定數量的衝突,
可以拔除長期傷害婚姻的問題,梳理婚姻中不順的糾結,反而使關係穩定。

吵架會讓夫妻離異還是攜手向前,關鍵在於一開始的「黃金三分鐘」。
如果夫妻能以小心、溫和的態度開場,在衝突中學習駕馭怒氣,
而非刺耳、滿懷恨意的批評痛擊,就能吵一場有建設性的架。

溝通中,太太最無法忍受先生忽略或逃避她的感受,
期待更多傾聽與分享;
先生最怕太太情緒潰堤,期待更多溫柔與正面肯定。

吵架重點~!!!!"三句話就要劃到重點"
常問「為什麼我需要幫忙還要說出來」的太太,
別再迂迴期待先生能猜中你的想法。從現在起練習清楚的表達需求,
且三句話就要劃到重點,

否則專注力不好的先生馬上恍神,開始去想他的音響擴大機要換哪一台了。
(這點我超認同的... 我真的猜不透女人 直接說不是比較快嗎?)
(雖然女人說男人要有自覺 但是兩個人畢竟不是同顆心壓)
(默契需要培養的.......)


有些夫妻變得冷淡,只要太太抱怨或談感受,先生就想閃,
不敢講真正的感受,也不敢接對方的感受。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說,逃避只會讓問題更糟,
面對情感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原來你有這樣的感覺,可是我有另一種感覺。」
進入僵局後,

鄧惠文建議,夫妻從「聊差異」開啟溝通,而要怎樣聊才不會又吵起來,

切記三原則:
一、保持好奇心,二、不要試著改變對方,三、尋找因為這件事情產生的趣味跟挑戰。


比如冷淡夫妻的個性一快一慢,
就請「快方」聊「慢」有多麼可怕,請「慢方」談「衝動」常會有不好的後果。
兩者談差異時會浮現的點是:快慢是他們各自「處理安全感」的不同策略。
以後夫妻要輪流,由「快方」來負責常會被慣性拖延的工作(如定時打掃),
然後由「慢方」負擔有時間壓力的工作(如在裝潢動工前挑好家具)。

夫妻聊差異過程中,也要談論因為自己的快(或慢)曾有那些損失,
然後去感恩另一半幫你平衡,找出差異裡的溝通。

當夫妻太習慣柴米油鹽的例行公事,
容易把彼此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婚姻要幸福,就必須被「擺前面」,
要懂得拒絕那些看似重要、但其實不重要的事,
並答應另一半那些對她(他)重要的事。

中年夫妻若能懂得彼此成全接納,
又能做到感激、欣賞、親近與契合,
必能打敗「黑暗四騎士」,享受婚姻中最珍貴的親密感。

最後提醒太太們,若想把這篇拿給先生看,別盛氣凌人的說:
「好好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先生喜歡當專家,問他:「這樣寫對不對?」
當他開始高談闊論,別急著翻白眼,他可能看進去了,但需要一點時間發酵。
(是我先發現的 哈哈哈)

◆ 先生們勇敢接招5學分
1. 當妻子擔心難受,最不需要的是給建議、找答案、講道理,
更不要冷眼旁觀說:「有什麼好氣的。」只要打開耳朵聽、表達你理解她的擔心就好。

2. 跟太太溝通,經驗豐富的過來人建議,一定要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這點很實在...不搞定情緒 就算把問題解決了也還是一樣冷戰...無言)

3. 每天要求自己跟太太說話,除了談股票時事,也練習談談自己的感受,讓夫妻保持同步。

4. 當你覺得太太把她自己逼得太緊,光說「放鬆點」沒用,
觀察哪些事情使她焦慮,幫她一個忙,當太太得到支持安慰,會快速恢復理性。

5. 走出「先生安全區」,不需要把你的父親當成標竿。
時代不同,先生的角色內容必然不同,別怕接受挑戰。
(我沒老爸... 不懂這點)

◆ 太太們停止抱怨5學分
1. 火山爆發前,問問自己:是想解決問題還是只想發洩情緒?痛快發洩通常無助於解決僵局。

2. 檢查自己多常為孩子去罵另一半。孩子通常不是問題核心,只是凸顯了你們原本的差異。

3. 男人不是機器人,他們需要一點時間,消化整理你的話,太太記得練習按捺與等待。

4. 公開在孩子面前讚美、肯定先生的付出努力,讓他覺得面子掛得住。

5. 設定吵架的「下台階」暗號,設定好就不要一直換。
比如講一句暗語「芝麻開門」,或在花瓶裡插一朵花,
當先生釋出善意要按照約定給予回應。

剩下一篇文
如何讀懂另一半的心?
文/賓靜蓀

在上面網址的裡面 也是很實在
尤其一段話

不要期望對方改變
全世界的兩性關係、婚姻諮商專家都異口同聲,改善親密關係的關鍵,
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放下你希望對方改變的想法」。
我們渴望一個和枕邊人有某種差距的「理想伴侶」,
因此在生活中總是覺得不滿或挫敗。
鄧惠文分析,很多夫妻從來沒有認清自己
「心目中的對象」和「實際對象」的真相和差距,
因此總無法和實際生活中的彼此接近。

最常見的反應是,「除非她/他改變,否則我絕不會快樂!」
問題是,就算伴侶真的改變了,我們的滿足感也稍縱即逝。
當我們堅持將幸福快樂繫於伴侶的改變時,

將會發現自己要求的改變也愈來愈多。」
理察‧卡爾森在新書《別再為小事抓狂5──讓愛情永遠保鮮》中一針見血。

(很實在壓 我可以把愛情跟穩定關係擺在第一
(然後放棄一點休閒娛樂.例如看看電影 打打電動跟死黨聊天)
(但不表示我就從此不需要休閒娛樂)
(只要事情忙完... 我偶爾也會想要休假壓....)
標籤:
瀏覽次數:267    人氣指數:867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原來一句話就可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解脫....難過...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