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44502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半"字哲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晨 露~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現在不養生,老來養醫生
作者: 日期: 2010.11.24  天氣:  心情:

中醫五行學說,與中國的曆法中的四季相對應。
一年中,東方屬木,指的就是四季中的春天,
春天是主管生發的,春天宜養「生」。
夏天屬火,是主管成長的,所以夏天宜養「長」。
秋天屬金,是主管收的,秋天宜養「收」。
冬天屬水,是主管藏的,冬天養「藏」
綜合起來就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所以,現在正是補養身體,蓄藏能量,以待來年助養『生』。
不過,補養必先了解自己身體寒熱虛實。
生機飲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人蔘當歸也不是人人都能吃。

人的一生與五行也是相對應。
少年屬春生,青年屬夏長,中年屬秋收,老年屬冬藏。
在不同的年齡時時注意自己的養生方向,才是正確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自古養生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法。
起因於夏天多吃生冷體內易生寒,冬天多吃補食體內易陽燥。
且看大地有情,冬天蘿蔔夏天嫩薑不正是當令時菜嗎?
 
自古有『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倡導,只有自強不息,
淡泊寧靜,調節情感而無使太過,生命得以怡悅而持久。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們也主張養生及用腦防老,平正的思維,修身養性。
特別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心理養生法。
說穿了就是情志的調整,喜怒憂傷悲驚恐太過,傷身傷心,
現代人壓力大,憂鬱症從之而來,古人其實早已洞灼在先。
 
喜樂之心~~健康之源泉。養身也養心,才是真正的養生。
大家一起努力吧,現在不養生,老來養醫生喔~~~~


 

標籤:
瀏覽次數:125    人氣指數:4125    累積鼓勵:2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半"字哲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晨 露~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1-25 00:02
她, 55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23:47
她, 55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21:32
她, 55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19:42
他, 62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18:26
她, 74歲,桃園市,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