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66340
 葉教授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吃的安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知識就是力量 - 一如其他力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
作者: 葉教授 日期: 2013.01.21  天氣:  心情:

今晚台灣演義播出陳樹菊的專訪 看到我眼淚直流 環境能影響一個人
她提到「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完成我想要完成的事,然後在工作中倒下來。」今年60歲的陳樹菊說,她會一直賣菜捐款,直到活的最後一天。
1951年出生的陳樹菊,國小畢業那年母親驟逝,她扛起照顧5個弟妹的責任。為了家計,她放棄繼續升學,和父親在台東中央市場擺攤賣菜。她是市場裡年紀最小的菜販。從開始賣菜以來,她將累積近千萬的所得,全數捐贈出去,幫助兒童及孤兒、蓋圖書館,除了她自己曾經歷過貧困的切身之痛,更因為她認為: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
沒辦法對自己好
錢不是萬能的,有些事情,真不是錢能解決的。
本性上,我是一個很知足,也很容易滿足的人。
以前我們住在破破爛爛的草厝,下雨天還要去撿破罐子來盛雨水。現在我有自己的房子住,雖然不是什麼豪宅,但很知足了。有人勸我拿錢去投資房地產,我搖搖頭,我無子無女,一旦日子到,屁股拍一拍,輕輕鬆鬆就走了,不用擔心還有房子或是有誰在爭產,太麻煩了。
對於生活的便利或身體的舒適,我並不追求,更不講究,甚至可以說要求很低,甚至到了得過且過的地步。而一些傳統的思想與習慣,我卻至今仍然堅持,不想改變。例如洗衣服。直到現在,我的衣服都還是用手洗。洗衣機剛上市,價格仍昂貴時,我就買了一台大同牌洗衣機給家人用。但我自己的衣服還是用手洗,因為我覺得,這些事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


在我看來,現在的女人已經夠好命了。現在上市場買菜,買魚要殺好、刮好鱗、剖好、切好、洗好,再包裝好。肉也一樣,絞肉、切肉絲、肉塊,甚至剔筋去骨。就連買菜,也有人要我幫她處理,像芋仔要削皮、切好。我只想問,為何同是女人,我卻無福消受?一般人追求金錢到手之後,接下來很自然會想在物質上多享受一點,生活上輕鬆一點。但這對我都不適用。我的生活一成不變,數十年如一日。從爸爸和二弟往生後,生意量比以前少。但我依然每天早上一點五十分起床,準備去批發市場。從批發市場回到中央市場,大概已經四點多了,開始整理、排列。這時就開始有客人陸續上門,早上八點至十一點是生意的高峰,我卯盡全力做生意。過了中午後,客人比較少,大部分的攤販已經收攤了。我從五、六點開始慢慢收攤,要收兩三個小時,往往回到家通常已經八、九點了。這種生活,我習慣了。叫我休息,反而不知道該做什麼。別人休息是享受,我休息卻像養病。每逢休假,我都是在家裡睡一天。整個人就感到累,走到這邊想睡,走到那邊也想睡,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連地都不想掃,屋子不想整理。而睡起來後也是腰痠背痛,兩眼濛濛,腦袋空空。


其實,現在休息比以前多了。以前我一年才休一天假,自從上次SARS後,市公所現在固定一個月消毒一次市場,休市一天。說起來,我還是喜歡做生意的日子。早上是生意最好的時候,我必須拿出最好、最認真的一面。幾乎會忘了自己的存在,忙與累也都忘了。下午一面整理菜,一面和客人打招呼,聊聊天,時間過得很快。回去時人已經很累了,倒頭就睡,一天就過去了。這樣的日子很好過。長久以來,我已經習慣一個人承擔所有的事。我做牛做馬,照顧一家大小,碰到艱難的事要自己做主、自己去想,一天幾乎工作二十四小時,就是要讓兄弟們過得好,但我自己卻從來沒有很好過。久而久之,我似乎喪失了讓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


我再也沒辦法對自己好。我是一個活在懺悔中的人。如果一個人活在懺悔中,就不會對自己很好。

標籤:
瀏覽次數:67    人氣指數:6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吃的安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知識就是力量 - 一如其他力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