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890349
 ♑蘇 七 七♑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三月初三-古清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形又可怕的憂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寒食節」春捲的傳說
作者: ♑蘇 七 七♑ 日期: 2015.04.20  天氣:  心情:
不論是清明節或是三日節,在台灣除了掃墓外,還有一種跟這兩者密切相關的習俗,那就是吃春捲。

文史專家表示祭祖時吃春捲其實與春秋時代的「寒食節」有關,而寒食節在漢代確定為在清明前三日,而到唐代時,縮減為清明前一日,但此後逐漸式微,與清明節合一。


關於寒食節春捲的傳說,最盛行的說法莫過於春秋時代晉國的介之推,當時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介之推便是隨行大臣之一,重耳流亡19年,但介之推一直忠心耿耿,有次重耳生重病,極想喝肉湯,介之推便割下自己腿肉,煮了一碗熱騰騰的肉湯給重耳喝。

後來重耳當上了晉文公後,想嘉勉冊封介之推,但介之推拒絕,並帶著母親悄悄來到棉山隱居,此時有大臣建言說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的話,為了保全母親,他必定帶著母親一起逃命,於是晉文公便放火燒了棉山,欲逼介之推出山,但大火燒了三日,卻遲遲不見介之推出現。後來晉文公發現介之推抱著母親一同燒死在柳樹下,為了感念介之推,晉文公便訂介之推被燒死之日不舉火、吃冷食,是為寒食節由來。

而古代多吃蔥、蒜、韭菜等辛辣食物,難以入口,所以用潤餅皮包著吃,也就逐漸演變成現在我們吃的春捲。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相傳在太平天國時期,當時捻匪作亂,一直蔓延到閩南,尤其是漳、泉一帶,由於兵荒馬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便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所有的食物捲進麵皮中,以此來祭墓,久而久之清明吃潤餅就成為一項傳統習俗。不過這種說法值得探究,因為在唐朝時期就已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杜甫的詩劇中便曾提及『春日春盤細生菜』。
標籤:
瀏覽次數:217    人氣指數:6217    累積鼓勵:3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三月初三-古清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形又可怕的憂鬱
 
住戶回應
 
時間:2015-06-27 09:28
他, 67歲,高雄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27 09:28
他, 67歲,高雄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27 01:08
他, 47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25 22:53
他, 67歲,高雄市,農漁牧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6-07 02:03
他, 47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