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60659
 自性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都給我記住了! 聰明的女人有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化惡因惡業惡緣為善因善業善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佈施定律
作者: 自性 日期: 2014.04.01  天氣:  心情:
佈施定律:佈施就是“給出去”的意思。
這個定律是說,你佈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
例如:你佈施金錢或物質,你將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你佈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你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你的歡喜;你佈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
相反,如果你施加於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氣、憂愁,你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報應。
你越不望回報,你的回報越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例如類似的情況不知有沒有碰到過:一天你開車趕著去會見重要客戶,路上看到一對年老夫婦的汽車爆胎了。你因為趕時間不想管,但又覺得必須管,於是你停下車幫他們換輪胎。你把輪胎換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筆錢表示感謝,你婉拒了老人家並且祝他們好運然後你繼續上路。
當你趕到約會地點,卻發現客戶比你來得還晚,而且客戶很爽快地就和你簽了協議。
你會不會覺得很走運呢?但這不是運氣,而是定律。
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
給大象(施)稱重量,大家說如果再給大象加一條絲巾(回報),大象的重量會增加多少呢?
四大原則:
一、不圖報原則:
這是佈施定律的補充。這個原則是說:你佈施的時候永遠不要企望獲得回報,就長期而言,你的財富並非取決於賺進多少;而在於你如何進行儲蓄與投資。
二、愛自己原則:
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並真心喜愛自己。
只有這樣,你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歡不滿意自己,那麼你是無法真正喜歡別人的。 這點非常重要。
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
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三、寬恕原則: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
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物件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對你做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必須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
第二個需要寬恕的物件,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你的人,記住你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嘻皮笑臉,你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你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
第三個需要寬恕的物件,是你自己!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請先真誠地懺悔並保證不再犯,然後請寬恕自己。
內疚這一沉重的精神枷鎖不會讓你有所作為,相反會阻礙你成為面貌煥然一新的人。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四、負責原則:
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著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籲短歎。
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請時刻提醒自己:“我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完全的責任。
標籤:
瀏覽次數:123    人氣指數:923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都給我記住了! 聰明的女人有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化惡因惡業惡緣為善因善業善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