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68543
 紫色的聲音~相識相知相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祝福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我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作者: 紫色的聲音~相識相知相惜 日期: 2012.08.24  天氣:  心情: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20120730 默忍為安

【證嚴上人開示】

這麼多天以來,一直都在說因緣果報。因果,在法譬如水裡面的經文,時時都在警惕我們,
一直在提醒我們人人,修行要好好顧好我們的因、緣,才不會將來受到,由不得自己的果和報。

我們日常的生活,必定要合心和氣,要互協群眾。要互愛協力在群眾中,唯感恩心,默忍為安。

在一個群眾體系中,難免有的人習氣未斷,習氣不修,其實那是他個人的事。
我們常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我們自己要自我警惕,最好就是在群眾中
,大家互相修行,這叫做修行的團體。

但是有的人餘習未盡,過去生一直累積,這種不好的習氣,哪怕是在現在發心要修行,但是過去
遺留下來的習氣,還未盡。

所以這種餘習未盡,在這個群眾中,他的心念就是一直都是違和離合眾,就是這樣常常喜歡搬弄
是非。在群眾中讓人家不能和合。

這在我們的僧團中,一個很重的規戒,「六和敬」。我們要有一個很重要的規戒,我們的規矩一
定要有六和敬;這樣這個僧團的修行,才能互相成就道業,彼此敬重。

六和敬:  

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
意相同悅 戒和同修
見和同解 利和同均

常常對慈濟人說:「我們要感恩、尊重、愛。」以這麼簡單的話,就能常常提醒我們,在群眾中要
有六和敬。無論在說話,或是我們在動作,身口意業等等,我們對人就是感恩,感恩就對了。

無論你說話,無論你做事,你對人等等就是感恩,這樣我們的心常常都很平和、尊重。

我們若能尊重人,人人就會尊重我們;我們對人要善解,付出那分愛,若能如此,我們自然能合心;
一個群眾能合心和氣,是多麼美的團體!

我常常說:「感恩啊!慈濟人,人間菩薩!大家都是同樣一念心,這樣合心,一團和氣。」

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團體是從哪裡來的,怎麼這麼美?自然心起歡喜心。這種合心、和氣也是度
人的方法,不只是度他人,度自己,培養我們自己的心,常常去和別人和合。假使別人不和我們和
合,那是他的事,我們盡量對他和氣。所以因緣,若在過去生中結了不好的緣。所以,我們現在也
要和和氣氣對待人;這樣即便過去的劣因惡緣,在這一生的修行中也能了結。

合心和氣是度人的方法
不只度他人也度自己
過去種下的劣因惡緣
現在好好修行就能了結

所以去除了劣因惡緣,我們就能結好因好緣,這是修行最重要的,付出愛,造福出去,自然能互愛
協力,我們需要的力量,他就會給我們。

我們靜思的法脈,慈濟宗門,都沒有離開群眾。以佛心入群眾中,在群眾中用法,法在禪定中。這
不是我們一直,對大家說過了嗎?我用很簡單的,能夠讓大家很容易了解。

所以若仍無法和合時,該怎麼辦呢?感恩心,默忍為安。還記得嗎?佛陀要入滅時,阿難尊者問佛陀
:「佛啊!您在世時,你看,僧團中就有這麼多,不合眾的六群比丘;佛陀若是不在時,那麼這些不
肯合眾的人,要怎麼辦?」
佛陀就告訴他:「默擯。你盡心去勸誘他,若是勸誘不成,你只好默擯他,就是不要理他,隨便他。
」這叫做「默擯」,隨便他,隨他去吧。我在這個地方就說「默忍」,我們就忍吧!我們不要擯棄掉
他,我們稍微忍一下,這樣就安了。

默忍為安,我們還是要用感恩心,感恩,不算力量,也算人頭。

總而言之,我們是一個修行的道場。無論是慈濟宗門,也是一個修行的道場,靜思法脈更是修行的叢
林!所以,大家要很用心。

要知道「於法不守規,成劣因。」這是一定的。我們若不守我們的規矩,我們自己的內心,就培養那
種很惡劣的習氣;這種劣因,內無側隱心就招惡緣。

他的習氣就是這樣,實在是我們要去憐憫他;但是我們卻要跟他計較,如此這個惡的緣,就愈結愈深
了!將來我們也會與他惹上惡緣,惡習懷瞋恨。這個惡的習氣,永遠會存入八識田中;我們的八識田
中,會一直動不動就愛發脾氣。

看到人有成就也要發脾氣;看到人家在修行,就說人很會裝。這種不能善解,卻一直要曲解人,這都
是我們自己的習氣。這種習氣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又帶到來生,很辛苦。所以我們不可以,一直累
積這種惡習。

所以惡習懷瞋念得惡果,違和離合眾?我們若是「違」,「違」就是不順;我們違背了我們的宗規,
或是法規,這樣不肯按照我們的制度。

「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我們若是違背它,那就是違背和合眾。所以甚至有的人和我們沒關係
,但是他自己覺得,你這樣被人欺負,你這樣…,大家實在很沒道理等等,那種搬弄是非、離間和合
,這也是業很重。所以這叫做違和離合眾!

大家要很注意,若是這種違和離合眾,這個業這輩子沒有被人排斥,將來來生也沒辦法,來生說不定
和家裡的人,你招來的就是,惡父母、惡兒女、壞朋友,很多就這樣一直下去,來生來世。

所以不要有這種,違和離合眾的心念,若如此,受報也是無窮盡。

於法不守規 成劣因
內無惻隱心 招惡緣
惡習懷瞋念 得惡果
違和離合眾 受惡報
合心和氣 互協群眾
唯感恩心 默忍為安

修行,前面就是大家要注意的,後面這兩句就是我們要好好修,大家若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在合心和
氣,互協群眾,這樣就是在修行。

唯有感恩心,默忍為安,忍的功夫。修行本來就是一個道場,道場就是要讓我們修忍辱行,所以大家
真的要平時多用心。

這是有關因緣果報,這幾年以來,一直對大家說因緣果報,經文中這麼說:

若今行惡之人
現在見好者
此是過去生報
後報善業熟故
所以現在有此樂果
豈關現在作諸惡業
而得好報

這段文字很淺,我們應該知道,這幾天,一直在說因緣果報,有的人會說,既然造惡有惡報,這一世
這個人看起來,明明這麼壞,怎麼大家還對他那麼好?事業還那麼成功?還洋洋得意?他本來就不是
一個好人!

我們現在看得到的,他現在不是一個好人,現在還看他洋洋得意;其實我們要知道,洋洋得意,很順
心如意,他過去可是好人。過去他不知道造了什麼福,很強的福他曾經做了,說不定他也和人結了很
多好緣,若和人結了很多好緣,又曾經造福。

這一生怎麼做得那麼差?我們就要知道,習氣不除!常常說我們的心,八識田中,我們的心叫做八識
田中。田,就是這個心地;大地上什麼種子都有,看你這一生,如果用功去播下種子,自然就能長成
什麼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稻子得稻榖,但是你可知道一塊土地,這回稻子割下來有收穫,這
畦田地不再去耕作它,又繼續放著,不是長稻子出來,那就是長出雜草。

所以我們若看到行惡的人,現在還這麼好,我們就想,過去他有播田撒種子,現在正是收穫時期。但
是我們要知道,這畦田裡面含藏著雜草;這些雜草,沒有播福的種子,我們就知道,收割之後雜草會
很多;下一季就是來生了,下一季那些草籽也會長出來。

看到他在受福,「此是過去生報」。過去生,他所造的報,帶來這一生享受。「後報」者,「善業熟
故」。

後報,他現在就是過去的福尚未盡,所以現在看到他就是,正在收穫;很成熟時,這是過去生,現在
報,所以「現在有此樂果」。

我們要知道,大家要記得,修行因果分明!

有一個故事,這是五毛錢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大陸,大陸有一個家庭,年輕人要外出工作,一個孫子
留給阿嬤、阿公撫養。但是這個孫子從小就一直生病,一直生病一直到病入膏盲,奄奄一息了。

阿嬤做了一個夢,夢見看到一頭驢子,拖著一輛車。那輛車拖著滿滿的東西,快要裝不下去了,拖得
氣喘噓噓。阿嬤走過這頭驢子前面,這頭驢子好像回過頭來說:「你還欠我五毛錢。」

於是她醒了,醒了之後,看到他的孫子好像快斷氣了,但是孫子對她說:「阿嬤你給我一面小的鏡子
。」

小的鏡子?阿嬤就想:「好吧,這可能快斷氣了,我趕快去買。」

出去到外面,她的鄰居說:「妳要幹什麼?」

「我想去買一面小鏡子。」

他說:「你趕快進去顧著,我替你去買。」很快就買回來了,買回來的鏡子,拿在孩子的手裡,這個
孩子含笑斷氣了。

阿嬤看到孫子已經去了,阿公牽腸掛肚痛哭。後來阿嬤想到:「我剛才做的夢是什麼?」就問這位替
她去買鏡子的人,說:「你幫我買的這面鏡子多少錢?」他說:「五毛錢!」

「原來如此!連五毛錢沒討到就都不肯走。我的財產都已經用光了,花在這頭驢子的車上,差五毛錢
,他就不肯走。」

各位,業力之報,差一點人家討不夠都不行,所以還是好因好緣比較好。

請大家要用合心和氣,要以互協的心情來修行,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20120730 默忍為安 :
標籤:
瀏覽次數:206    人氣指數:20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祝福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我們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