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分住商號與宅院兩大塊,我幼時只住在宅院,商號一向是伯公他們住的,我對那裡,其實沒什麼印象與興趣,阿公排行老二,我從來沒想過要去繼承它!
寬不過7-8公尺,長型的屋舍,從前門牌匾到後街居然近百公尺。檜木的樓梯,昔日可以遠眺的閣樓、、、洋樓式建築,不掩其昔日風華!
門前原本面對著市場,不過一場大火重創了舊市場,於是便遷移到距離五百公尺的兩條街外重建。我家的商行並沒有隨之遷移,反而以當時可以買數間市場店面的資金,斥資興建洋樓。
隨著時代更迭,鎮上中心偏移,繁華落盡。
我小時候怎麼想也看不出,那每天早上騎著腳踏車載我去市場喝杏仁茶,偶爾晚上還會帶我去宮口夜市切個ㄊㄇㄚㄉㄡ的阿公,是個1940年代年,曾經坐著像海角七號輪船遊日本,還試坐過飛機,在家鄉則騎著,後來二戰被征收的摩托車,從縱貫大路呼嘯而過的小開,閒暇時還吹著黑管的阿舍(員外吧)!我出生前黑管早因為家貧被當掉了。
二戰後家道中落,阿公只能騎著腳踏車(走大路),到鄉下賣些醬油,貼補家用他當時在配銷處(公賣局)上班,已經快屆退了!爸開始當教員,家中逐漸小康,我的出生或許是阿媽最大的慰藉!(聽說我們老家有名出三員,教員、警員還有現在正ㄏㄤ的肉圓。)
拜網路之賜,我回去恰逢星期天,看著堵的滿滿是車的街上,吃肉圓居然要排長長的人龍,對我而言我還真的不知道好吃在那裡,算了!不排了!網路有的推薦這家!有的推薦那家!爸爸說其實都是同家工廠加工的,就在我们那棟近八十年前豪宅的對面!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曾經被家門前馬路走過的巨人給震攝住,至今記憶如昨!及長才知道,那是迎大甲馬祖隊伍中的七爺、八爺、、、、。每當迎馬祖,宮前盡是休息來還願的香客,看著他們疲憊的神情,風塵樸樸似乎沒洗澡,流浪好幾天了!但卻不掩其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