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表示我們正面臨-不尋常的狀況或挑戰
感到有壓力時,很好的紓解壓力方法,
就是尋求改變。紓解壓力,可以有那些改變
Regina Brett是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最大報
THE PLAIN DEALER專欄作家,
她曾經寫了篇「來自生活的45個心得」,廣受矚目並流傳,
後來(在她年過五十之後)她又補了五則(總計為50個心得)。
也有人翻譯:人生教我的45堂課;其中第六堂課就是:
你不需要每一次都吵贏,同意你不同意的。
You don’t have to win every argument, agree to disagree.
這就是我們為了紓解壓力,還可以做的改變。
1.不需要每一次都贏
其實人生真要認真檢討起來,多數人都是輸多贏少的;
即使是贏的人(人生的贏家),他大部份的時間也都 處在還沒贏的階段(也就是輸的階段)。
這也是我們會感到有壓力的主因。
因此,如果人生的目標是想要贏,壓力會很大。
如果想要每次都贏,當然壓力更大。
反之,如果能告訴自己:我不需要每次都贏。
壓力將大大減少。
我們當然不希望一生一路輸,可是絕對不需要每次都贏;
事實是,越想每次都贏,越有可能一路輸到底。
假使我們接受:『我不需要每次都贏』觀念,
反而我們的人生更有機會真的贏。
最重要的是,這樣壓力將獲舒緩,即使是輸也算是贏,
若是贏了就更贏(雙贏)。
我們可以這麼說:人生沒有先輸過,不可能有真正的贏。
人生若想要贏,比須先學會輸。
所以我們真的不需要每次都想要贏
2.尤其不需要每一次都吵贏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內心真的很想贏、很渴望成功,
代表我們很有上進心,有企圖心,不是不好。
我們也該想到:別人呢?是不是也很想贏呢?
應該也是;所以要謹守君子之道,進行君子之爭,
揖讓而升,不要粗暴、莽撞,更不要與人衝突。
我們可以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爭取勝利,
但不需要貶損別人、污衊別人、抹黑別人,
否則頂多只是讓對方跟我們、雙方都輸,
並不能讓我們贏。
所以我們不但不需要每次都想贏,
更不需要贏了還得理不饒人,
也不需要輸了還爭面子跟人家吵到面紅耳赤... -每次都想吵贏
3. 反過來說,真的想要贏,應該學習接納別人,
學習欣賞別人,同意你所不同意、不贊成、
不能認同、不能接受的所有的人、事、物;
你有活下去的權利,他也有存在的權利
這麼,輸了也算贏,因在整個競爭或比賽或奮鬥過程中,
我們可以使壓力減到最低。
總之,每當感到有壓力時,尋求改變、試圖做些改變,
是很好的紓緩壓力方法,
而建立『我不需要每次都贏』的觀念,
是我們可以做的很重要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