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56992
 靜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情的代價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載~目擊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載~生死之謎
作者: 靜空 日期: 2017.07.27  天氣:  心情:
老大回來,知道我的油畫拿去比賽,對我說,媽妳會不會變成一個窮困的畫家? 我回,妳媽需要作畫來過維生嗎?
她笑了笑接著了一個故事


作者馬克吐溫早年到義大利遊玩,遇到一個法國商業鉅子,兩人相談甚歡,忽然這位商業鉅子看到一個人,停下談話,
問馬克吐溫有沒有看到他,作者回答有啊,他是米蘭一個紡織業大富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這位商業鉅子向作者說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商業鉅子早年是個熱愛繪畫的窮畫家,儘管沒有名氣,生活十分困苦,但他對繪畫藝術有著狂熱,
不管有沒有吃飽,他每天都是拼命,有一年他跟另一位繪畫同好去旅行繪畫,在生活最困苦的時候,
他們來到了巴比松村,遇到了米勒,還好好心的米勒收留了他們,跟另外一位畫家,共同生活"
馬克吐溫聽到這裡,嚇了一跳,問道”米勒??是那位畫出晚禱的大畫家米勒?”

商業鉅子點點頭,繼續說著往事”我們四個人,都熱愛繪畫,但都很窮,我們生活雖然困苦,
但憑著一股熱忱及傻勁,偶而跟商家借著米飯,我們也一直這麼生活下來。

有一天~~崔伯特從外頭衝著回來,大叫,我們完了,我們完了,我們其他三個人放下手邊的畫畫工作,問他發生什麼事了

崔伯特說”我剛村裡回來,他們商家說除非我們把之前欠的錢還清,不然他們不再賖東西給我們了,我們要餓死了”

我們聽了這段話,大家都覺得一陣悲哀,沈默不語

忽然伽略克跳起來大叫~這不公平,看我們每個人的畫作,都是用盡心血的結晶,
無論顏色構圖都比得上大畫家,你們看米勒這幅晚禱,多美啊,竟連4法郎都賣不出去,真是不公平

”是啊,所有的畫家都是死了之後,作品才受到重視,這真是不公平”
”等一下”崔伯特忽然跳了起來”我有辦法了”

”什麼辦法,行的通嗎?”

”絕對行得通,只是要有人死掉”

”這什麼計畫,還得有人死掉,不好吧”

崔伯特笑著說”你們先聽我說,你們不是說所有的畫家都是死了之後,作品才受到重視,我們要挑中一個人,
然後把所有的錢都集中給他,讓他在未來三個月內努力拼命畫畫,我們其他三個便要帶著他的畫到處去宣傳畫作,
並放出他即將死亡消息,這樣子這個人的畫作便會逐漸受到重視,等三個月到了,我們再宣布這個人的死訊,
到時候我們便可以賺大錢了”

"聽起來是不錯,但有人要死掉,誰又要來犧牲呢?”
”哈~~哈~~”崔伯特笑著解釋說”沒有人真的要死掉,那個人只是假裝死掉,換個假名字不便好了”

我們三個人聽到這裡,真是高興又唱又跳,果然是好計畫,於是我們四個人當下立即抽籤,
抽中了米勒擔任那個即將死去的偉大畫家,其他三個人第二天便分頭帶著米勒的小件畫作,
到處去宣傳米勒並散布米勒即將死亡的消息,果然,隨著我們的宣傳,全歐洲都知道米勒的畫,
而且他作畫時間不長了

因為他可能於三個月後死亡的消息,一幅原本連4法郎都賣不出去的畫,
竟然賣到5000法郎,於是米勒的聲名大噪,大家都在討論米勒的畫,我們得意計畫的成功,
也一方面把賣畫所得寄給在巴比松村繼續繪畫的米勒,並要他準備死亡,三個月一到,米勒果然死亡了,
造成全歐洲的騷動關切,我們三個好朋友還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棺木放了個假蠟像,
米勒自己還假裝是他遠房的表親,親自抬棺材呢,後來你也知道米勒的畫作是多麼有價值吧~~~”


馬克吐溫聽到這裡”呵~~真是不可思議~~真是誇張,米勒自己抬自己的棺木,那他現在呢”商業鉅子點點頭”我告訴你,
你可要保守秘密哦~~我們中午不是看到一位米蘭的紡織富商,那便是米勒~~”



~~~~~~~~~~~~~~~~~~~~~~~~~~~~~~
故事便是如此~~很誇張吧,不過,這個故事絕對是馬克吐溫虛構的,各位不要相信哦,他本來便是個幽默作家,
他利用一個虛構的故事,來闡明藝術家的生活困苦,非得等到死亡之後,他的作品價價才會受到大家重視,
但那樣對已經因為貧困死亡的藝術家又有何種意義呢
一個在輕鬆故事的背後,叫人沈思的現象



米勒是我很喜歡的畫家,註米勒後傳

”1949年,由於巴黎政局不穩,街頭暴動頻仍,於是偕同妻兒遷居巴黎近郊,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
這也是他最窮困潦倒的時期,雖然三餐不繼,經常借貸度日,不過對田園的熱愛,及藝術的堅持,
更確立了他創作上的平淡實樸的風格,完全摒棄了早期為了糊口而迎合他人的態度。

 當時在巴比松聚集的畫家尚有盧梭、柯洛等若干人,由於有著相同的特質,走出畫室,描繪自然,
後漸為世人所知,遂有「巴比松派」或「楓丹白露派」之稱。但他們並沒有共同的主張或宣言,而是各自獨立創作。

1875年,正當米勒的繪畫生涯達到顛峰之際,卻突然咯血病逝,終以最光彩的英姿,結束了窮困潦倒的一生。”
標籤:
瀏覽次數:193    人氣指數:1333    累積鼓勵:5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愛情的代價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載~目擊者
 
住戶回應
 
時間:2017-07-28 11:09
他, 61歲,台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